学术咨询服务,正当时......期刊天空网是可靠的职称论文发表专业学术咨询服务平台!!!

中药治疗胃脘痛新应用技巧

发布时间:2016-03-14所属分类:医学论文浏览:1

摘 要: 正确认识什么是胃脘痛,引起这种病的原因有哪些呢,应该如何来加强对此病的治疗呢?本文是一篇医学论文。胃痛隐隐,喜温喜按,空腹痛甚,得食痛减,泛吐消水,纳差,神疲乏力,甚则手足不温,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虚弱或迟缓。治法温运脾阳,健胃和中。本证为脾胃虚寒,

  正确认识什么是胃脘痛,引起这种病的原因有哪些呢,应该如何来加强对此病的治疗呢?本文是一篇医学论文。胃痛隐隐,喜温喜按,空腹痛甚,得食痛减,泛吐消水,纳差,神疲乏力,甚则手足不温,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虚弱或迟缓。治法温运脾阳,健胃和中。本证为脾胃虚寒,中阳不振,胃气失和,病性属虚,“虚则补之”,“虚者补其不足”,故予温运脾阳之法补虚扶正,脾得健运,胃气自和。

  摘要:胃脘痛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指上腹近心窝处疼痛,出自《素问·五常政大论》,又称胃痛、脘痛、心下痛、心痛等,是指以胃脘部为主的疼痛。是多种原因导致胃气壅塞不通,不通则痛的病证。

  关键词:中药治疗,胃脘痛,医学论文

  常见的胃痛多见于急性胃炎、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神经官能症等。

  1胃脘痛的诊断

  胃脘痛的部位在心下胃脘,尚可分为上脘、中脘、下脘,其位置明确,为剑突下至脐上的中腹部位,起病或急或缓,常有反复发作的病史,其疼痛性质常因病因病机不同而异,胀痛、刺痛、隐痛最常见,其痛受饮食影响直接而明显,除疼痛之外,并常伴有恶心呕吐、吞酸腹胀、大便不调等症,胃脘痛甚者虽可掣及肩背部,但一般不向左手臂扩散。而心痛则多兼有胸闷,心悸短气,痛甚常向左前臂放射。发病常号隋志不畅、饮食不当、劳累紧张、季节变化等因素有关。一般根据病史、体格检查,结合上消化道X线检查、纤维胃镜及病理组织学检查见有胃、十二指肠黏膜炎症、溃疡等病变,即可明确诊断。

  医学论文:《中国中药杂志》,《中国中药杂志》系中国科协主管,中国药学会主办,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承办的综合性中药学术期刊,为中国创刊最早、发行量最大的中药学术刊物,全面反映我国中医药科研最高学术水平。始终保持发行量居本专业领域首位。全面反映我国中药学进展与研究动态,是中药科研最高学术水平的交流平台之一。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为中药学术期刊中唯一的半月刊。

中药治疗胃脘痛新应用技巧

  2证侯

  在临床上,胃痛当先辨寒热、虚实,而后尤要分气、血、痰、火、湿、食的兼夹。胃痛隐隐,缠绵不已,喜温喜按,空腹痛甚,得食痛减,劳累或受冷饮寒后发作或加重,泛吐清水,神疲纳呆,四肢倦怠,手足不温,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虚弱属虚;食后痛甚,拒按、剧痛,初病者属实。用补法治疗无效多实,用攻法治疗无效多虚。寒痛者,局部多寒冷畏寒,得温痛减,遇寒加重,口淡不渴,多喜热饮,大便溏薄,呕吐清水,舌苔薄白,脉弦紧。热痛者,胃脘灼痛,痛势急迫,心烦易怒,嘈杂吐酸,口干口苦,大便于结,舌红苔黄,脉弦数。若湿热中阻,则兼见头重如裹,身重肢倦,纳呆恶心,小溲色黄,大便不爽,舌苔黄腻,脉象滑数。气滞者则以胀为主,散漫无形,时作时止,攻窜胁背,胸闷嗳气,喜长叹息,大便不畅,得嗳气、矢气则舒,遇烦恼郁怒则痛作或加剧,舌苔薄白,脉弦。血瘀者则以痛为主,剧痛固定,持续不已,如针刺、似刀割,痛有定处,按之痛剧,痛时持久,食后加剧,入夜尤甚,或见吐血、黑便,舌质紫黯或有瘀斑,脉涩。痰饮必吞酸、吐涎、脘痞、肠鸣,局部有振水声。食积常嗳腐,脘痛腹胀,便下不爽,苔腻而脉滑。临证宜详尽周全、系统全面地进行分析。

  3治疗

  胃腑主纳谷,喜润恶燥,以通降下行为顺,胃痛论治,衡以“通”为关键,治疗以通为主,所谓通则不痛,不通则痛者。然“通字须究气、血、阴、阳”,常以理气和胃止痛为基本原则,但必须结合审证求因,审因论治,辨证地运用理气和胃之通法。这里的通法不是狭义的通下之法,而应当广义地去理解和运用。理气、散寒、消食、清热、除湿、化瘀、温阳、养阴等均可起到“通”的作用。

  3.1气滞证

  胃脘胀痛,胀甚于痛,或先胀后痛,引及两胁、胸背、腹部,痛无定形,时作时止,攻窜移动,每因情绪变化诱发或加剧。胸闷、叹息、嗳气,或有吞酸、嘈杂、心烦易怒,口干口苦。舌苔白或薄黄,脉弦。病因七情失调,肝气郁结,横逆犯胃而胃痛引及胸胁,胃气不和故嗳气、吞酸、嘈杂。治以疏肝理气,和胃止痛。本证为木克土,肝气失疏,横逆犯胃,病性为实。证为气滞,而气滞因于肝郁,理气、疏肝相辅相成;就症状与病机的关系而言,肝气犯胃之病机为本,疼痛症状为标,标本俱急,故应在疏肝理气治其本的基础上,辅以止痛治其标。

  方剂选择可选柴胡疏肝散、金铃子散、越鞠丸等加减治疗。柴胡疏肝散金铃子散功在疏肝泄热,行气止痛。适合于肝气郁滞、气郁化火证;越鞠丸重在行气解郁,适合于气、血、痰、火、湿、食等郁结证。临床应根据六郁的偏盛加减运用。常用药物柴胡、白芍、枳壳、陈皮、青皮、香附、木香、佛手、香橼、川芎、丹参、甘草等。引及脐腹作痛者,加乌药、木香;引及两胁者,加郁金、降香;引及胸背者,加瓜蒌、薤白。有痰滞、食积者,加半夏、神曲化痰消食;兼火郁口苦吞酸、嘈杂不舒,舌红者,加姜汁炒山栀、黄连清热泻火;兼寒湿呕吐清稀者,加吴萸、干姜、姜半夏温中;疼痛较剧者,加延胡索、川栋子理气止痛。

  3.2瘀滞证

  疼痛日久不愈,呈持续性或无规律可循,胃痛如刺如割,痛有定处而拒按,或引及胸背,食后痛甚,谷食俱减,便秘结,或有黑粪,或有呕血。舌质紫黯,有瘀点(斑),脉弦、涩而细。因久痛入络,血瘀阻滞,络脉不通则痛。治法活血化瘀,通络和胃。本证为瘀血内阻,胃之气机不畅,不通则痛。治以活血化瘀之法以“泻其有余”;血瘀常因气滞而成,血瘀又可致气机不畅,故活血化瘀常与理气法同用,气滞瘀血得除,则胃气自和。

  方剂选择参饮合失笑散加味、活络效灵丹。

  失笑散功专活血祛瘀,散结止痛,吐血黑便不止者加三七粉,白及,大黄炭;心烦口干者,去五灵脂、檀香、砂仁、加银花、丹皮;因出血而致虚证者可用调营敛肝饮化裁:当归,川芎,阿胶,枸杞,五味子,茯神,枣仁,大枣。活络效灵丹有活血化瘀作用,又不苦燥伤阴。乳香、没药、五灵脂、延胡索为活血定痛有效药物,降香、川栋子有理气作用,所谓气行则血行。疼痛重者,加三七粉(吞服),或用炙刺猬皮、九香虫(董建华经验方);便血黑粪者,加制大黄化瘀止血,并用伏龙肝煎汤代水。方中尚可选择加入香附、郁金、川芎、当归、白芍等,以加强理气和血、通络解郁药力。大便秘结者,加桃仁、柏子仁、杏仁润肠通便。

  3.3虚寒证

  方剂选择理中汤或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

  泛吐清水较多者加降逆止呕的陈皮、半夏、茯苓等;若酸水较多者,宜去饴糖,加清热疏肝,和胃降逆的左金丸合乌贝散;若胃寒痛甚者,加温中散寒、行气止痛的良附丸;阳虚气滞疼痛不缓者,加行气止痛的佛手、木香、枳壳等;寒凝夹瘀,证见痛有定处,舌质紫黯,脉涩者,加祛瘀止痛的莪术、丹参、红花等;若胃中虚寒而兼食谷欲吐,甚至频繁呕逆者,加温胃降逆止呕的吴茱萸、生姜、大枣、半夏等。

  脾胃阳虚,脘腹胀痛,呕吐清涎者,可用大半夏汤加减,药如人参、半夏、茯苓、干姜、益智仁、姜汁,即通补胃阳常用方。若大便秘结,脘腹痞痛,四肢不温者,可用当归四逆加吴萸生姜汤,药如当归、桂枝、白芍、吴萸、细辛、通草、甘草、姜、枣。本症稳定后,必须用六君子汤加当归、白芍等,健脾和胃、益气养血之剂缓调巩固,以免复发。

  3.4阴虚证

  中上腹隐隐灼痛,连及两胁,口干咽燥,烦渴,手足心热,形体消瘦,舌红少津,苔剥,脉细数。滋阴养胃,理气和胃。本证为胃阴不足,胃失濡润,不荣而痛。病性属虚,“虚者补其不足”,予滋养胃之阴液法扶其正气,并理气和胃缓急止痛,标本同治。

  方剂选择益胃汤,一贯煎

  益胃汤以养阴益胃见长,适用于阴虚为主的胃痛;一贯煎功善滋养阴液,疏肝理气,适合于肝气犯胃,郁热伤阴,阴虚而兼气滞者,证见胃脘胀痛,连及胸胁,吞酸吐苦,咽干口燥,舌红少津,脉细弱。

  疼痛加丹参、川栋子,理气活血止痛;嘈杂、吞酸、呕吐,胃阴虚而肝气旺者,加乌梅、木瓜、吴萸、黄连酸甘化阴,辛苦通阳。大便秘结者,加柏子仁、瓜蒌仁、火麻仁、黑芝麻润肠通便。兼气滞者,加绿萼梅、玫瑰花、佛手片、厚朴花、枇杷叶等疏理气机而不香燥者。若日久兼肝肾阴虚者,加滋补肝肾的山萸肉、熟地黄、女贞子、枸杞子。

2023最新分区查询入口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