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11-13所属分类:医学论文浏览:1次
摘 要: [摘要]左归丸、右归丸是张介宾治疗肾脏阴阳亏损的重方,既往对二方的组方讨论多局限于君、臣、佐、使的配伍理论、药物功效及统计分析,至于二方如何创制的问题着墨不多。认为从张介宾医学思想的传承以及对药物的认知方面分析,左归丸、右归丸其实是张介宾取六味之意,
[摘要]左归丸、右归丸是张介宾治疗肾脏阴阳亏损的重方,既往对二方的组方讨论多局限于君、臣、佐、使的配伍理论、药物功效及统计分析,至于二方如何创制的问题着墨不多。认为从张介宾医学思想的传承以及对药物的认知方面分析,左归丸、右归丸其实是张介宾取“六味之意”,并依其真阴学说为核心,参以个人用药体悟而创制的新方。左归丸、右归丸在医方结构上具有同根的特点,用药之法也与《类经》和《景岳全书》中的记载相合,可视为张介宾将医理融于临证遣方的一种结果。
[关键词]方剂史;张介宾;左归丸;右归丸
援儒入医,注释医经,用医经之理叙构方之道,是宋明医家方论的特色。作为明代援易入医的医家代表人物,张介宾对命门学说的诠释带有强烈的儒学色彩。他将宋代儒医对脏腑本体的哲学思考引入到医学诠释,并运用到新方创制中。这一特点在其“新方八阵”补阵中左归丸、右归丸的创制上多有体现。后世医家虽也留意到左归丸、右归丸与命门及阴阳学说间的密切关系,但论述仍偏重于对二方方义及临证论述,很少从医家创制医方的思想背景入手,结合医家本人的学术传承和体悟,对医方的形成进行探讨。有鉴于此,本文从张介宾的医学思想和著作入手,借鉴知识史的研究方法,对左归丸、右归丸的创方过程进行分析,尝试勾勒二方创立的历史图景,探究医家在特定思想文化背景下创制新方的思路。
1张介宾的创方观
张介宾(1563-1640),字会(一作惠)卿,号景岳,别号通一子,山阴会稽(今浙江绍兴)人,明末著名医家,主要医学著作有《类经》(附《类经图翼》《类经附翼》)、《质疑录》、《景岳全书》等。《黄帝内经》《难经》《伤寒论》是其思想之滥觞。张介宾学有所本,常有发挥,直追宋人法度。在医学思想形成过程中,深受许叔微、李东垣、薛立斋等人的影响。元明以降,医学理论的研究逐渐为医家所重视,特别是以基础理论指导临床实践[1],这其中张介宾可谓独树一帜。张介宾的《类经》《质疑录》等著作体现出他是一个对医理深有研究,且喜于发挥探讨的人,其与创方相关的医学思想主要有两方面。
1.1基于命门的身体观
张介宾受李东垣脾胃论和许叔微补肾观的启发,对脏腑的先后天之说格外重视,如“传忠录”中曰:“脾胃为灌注之本,得后天之气也;命门为化生之源,得先天之气也,此其中固有本末之先后。观东垣曰:补肾不若补脾。许知可(许叔微)曰:补脾不若补肾。此二子之说,亦各有所谓,固不待辨而可明矣”[2]53。张介宾正是在研读和洞察前人医理的基础上,进一步阐发脾肾为先后天之本的学说,并由此对命门学说有所阐发,意图以命门为中心,建立一套凌驾于脾胃之上的气化体系。曰“命门为天一所居,即真阴之府,……命门在两肾中间,而不可以独偏于右。两肾属水,有阴阳之分,命门属火,在二阴之中”[3]446;“命门总主乎两肾,而两肾皆属于命门,故命门者,为水火之府,为阴阳之宅,为精气之海,为生死之窦。若命门亏损,则五脏六腑皆失所恃,而阴阳病变无所不至”[3]439。从条文分析,张介宾认为,命门与肾,实是一而二、二而一,命门主水火,命门的元气元精,便是肾中的真阴真阳,其对命门与两肾关系的认识如图1所示。总体来说,他认为,命门是真阴之府,居两肾之中,乃人生之太极,有别于左肾右命门之说,命门既含水亦含火,是十二藏化生之源。
1.2反对一味以寒凉之药耗损真阴
张介宾所处时代正值河间、丹溪之学盛行之际,他指出:“自河间主火之说行,而丹溪以寒苦为补阴,举世宗之,莫能禁止”[3]444。认为“专用寒凉,伐此阳气,其害已甚”[2]5,因“阳非有余,阴常不足”,故而反对一味用寒凉之药耗损真阴。同时张介宾受益于明代医家薛立斋之处颇多,如扶阳补阴法,他认为,薛立斋常用仲景八味丸作益火之剂,用六味地黄丸作壮水之剂,“独得其妙”[3]447;但又认为,“二方(仲景八味丸和六味地黄丸)俱用茯苓、泽泻渗利太过,即仲景金匮亦为利水而设,虽曰于大补之中,加此何害”[3]447。综上可见,张介宾在医理上不仅有继承与发挥,更敢于批判,这在创制新方中也得到了体现,成为其创制左归丸、右归丸的思想基础。
2左归丸、右归丸的组方分析
对于左归丸、右归丸具体组方细节,张介宾在医书中有所透露,如其在《类经附翼·真阴论》中明确提出,“用六味之意而不用六味之方”[3]448,这也是后世认为二方化裁于六味的佐证。既往有关左归丸、右归丸的研究,对张介宾的原意剖析不足。其实张介宾医书中类似的线索不在少数,这些原文是他构方思想最直接的体现,也是解读左归丸、右归丸组方思想的重要信息,只有基于此,才能对组方之初的图景进行知识上的回溯。
2.1“真阴论”中记载的左归丸、右归丸
目前学界对于左归丸、右归丸的解析大多依据《景岳全书·新方八阵》,其实对于二方更早的记载见于《类经附翼·真阴论》。“真阴论”[3]447-452所记载的左归丸、右归丸在具体条文上有几处不同于其后“新方八阵”[2]1247-1249所载,这恰恰为了解张介宾创制二方提供了额外的线索和信息。其不同有:1)“真阴论”中左归丸、右归丸列于左、右归饮(主治命门阴阳失衡者)之前,而“新方八阵”则反之。说明张介宾在撰“新方八阵”时,已强调命门水火的重要性胜于肾之元阴元阳。2)“真阴论”中左归丸、右归丸的组方药序以“熟地、山药、山茱萸”为先,与六味地黄丸常规药序一致。而“真阴论”中左归药序与“新方八阵”中略有出入,前者为“熟地、山药、山茱萸、龟胶、川膝、鹿角胶(二两)、菟丝(三两)、枸杞(三两)”,后者为“熟地、山药、枸杞(四两)、山茱萸、川膝、菟丝(四两)、鹿角胶(四两)、龟胶”。其中枸杞子、菟丝子、鹿角胶3味药的剂量也有变化,无疑左归丸、右归丸是化裁于仲景八味丸-六味地黄丸一系。“新方八阵”对于左归丸的组方药序和剂量的调整,主要还是应和治真阴肾水不足的左归丸与治元阳不足的右归丸,在结构上的同根性。同时也与张介宾对于药物的认识密切相关,如将枸杞子置前,主要是因他认为此药“滋阴而不致阴衰,助阳而能使阳旺,助熟地最妙”[2]1207。3)“新方八阵”的左归丸中,龟胶一药下注有“无火者不必用”,而“真阴论”中没有,这或许是张介宾对于药物使用心得的新体现。因他在《景岳全书·本草正》中明确提到,“龟胶善消阳气,凡阳虚假热,及脾胃命门虚寒等证,皆切忌之,毋混用也。若误用,久之则必致败脾妨食之患”[2]1230。
2.2用六味之意而不用六味之方
此句中的“六味”指六味地黄丸,该方脱胎于《金匮要略》的崔氏八味丸(即仲景八味丸,后世也称金匮肾气丸),由宋代钱乙对崔氏八味丸删去桂附二药而成。对于六味地黄丸和仲景八味丸方义与适应症的认识,不同历史时期变化较大。金元时,以李东垣《脾胃论》为首确立了脏腑概念,从而对肾的认识发生变化,继而造成对上述二方方义认识的变化,将健运脾胃的仲景八味丸和补气血的六味地黄丸视为补肾之方[4]。张介宾对此诠释无疑是熟悉的,正如其所言“仲景八味丸即益火之剂,钱氏六味丸即壮水之剂”[3]447,这也代表了当时医界的主流认识。但张介宾的可贵之处在于不拘泥俗规,能知变通。此处“六味之意”并非要探求钱乙之原义,而是另有所指,即益肾升阳之方(仲景八味丸)和滋补肾水之剂(六味地黄丸),在构方上形成水火互根并存的一对医方,也暗含肾之阴阳并生互补的一种身体观认知,这才是张介宾所理解的“六味之意”。同时他认为,在治疗“精气大损,年力俱衰,真阴内乏,虚痰假火等证”[3]447,不应用渗利之品。正如他所言:“第真阴既虚,则不宜再泄,二方俱用茯苓、泽泻渗利太过,即仲景金匮,亦为利水而设,虽曰于大补之中,加此何害,然未免减去补力,而奏功为难矣”[3]447。故而“不用六味之方”。
2.3张介宾对左归丸、右归丸所含药物的认识
左归丸、右归丸可视作仲景八味丸-六味地黄丸一系的化裁,后世医家虽对其方义有种种分析,试图阐发张介宾创方原意,但通常无法摆脱六经注我的诠释风格。这样的诠释虽对二方方义有间接帮助,但其实质依然是后世医家对于张介宾创制医方时思路的揣测或假设。如要探究左归丸、右归丸的形成历史及原初方义,梳理张介宾本人对于药物认识不可或缺,也有助于还原其创制医方时的知识背景。鉴于此,本文以《景岳全书·本草正》[2]1182-1230为依据,对左归丸、右归丸所含药物的主要功效逐一列举。见表1。
相关期刊推荐:《中医杂志》是由中华中医药学会和中国中医科学院联合主办的国家级中医药学术期刊。1955年创刊,半月刊,是我国中医药界创刊最早、发行量最大、具权威和影响的医药学术刊物之一,主要栏目有临床观察、基础研究、综述、讲座、问题解答、教学巡诊等。内容包括 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针灸、推拿等。
从表1可见,张介宾对药物的性味、阴阳属性、药效归经、主治等有明确表述,这一点也反映在医方创制中。左归丸、右归丸中均以熟地黄为君,左归丸主治真阴肾水不足,药物阴阳俱用,寓阳中求阴之意;而右归丸主治元阳不足,部分药物与左归丸相同,增补肉桂、附子等药以助元阳。同时也应注意到张介宾创制的左归丸、右归丸在临证使用时非常灵活,随症加减药物的情况极为常见。在左归丸随症加减中,如遇小水不利时,可加茯苓[2]1248,不再拘泥茯苓、泽泻的渗利之说;遇大便燥结,去菟丝子、加肉苁蓉,以去菟丝子助阳固泄之效;遇真阴失守,虚火上炎,则去枸杞子、鹿角胶这类偏热性的药物,加用药性纯阴至静的女贞子、麦冬[2]1248。正如张介宾所言,临证“当察微甚缓急,而用随其人,斯为尽善”[3]447-448。
2.4左归丸、右归丸主治与组方结构分析
表2示,张介宾遵“六味之意”而创制左归丸、右归丸,二方的第一层结构源于仲景八味丸六味地黄丸组方,保留熟地黄、山药、山萸肉3味药。左归丸、右归丸从属性看,呈水火相对之势,但共用药物达6味之多,构成二方的前两层结构,也反映出左归丸、右归丸同根的变化特征。左归丸、右归丸的创制皆受“真阴论”篇影响,张介宾认为,两肾属水、命门属火,阴为有形之体,阳不可无阴,肾水、元阳不足皆以补有形之阴为本。二方的第二层结构可视为对第一层结构的拓展。结构中“鹿角胶、菟丝子、枸杞子”3药的功效大体为补虚、益精髓,宋代《圣济总录》补益门的地黄石斛丸方中就有3药合用的记载[5]。当然左归丸、右归丸毕竟主治不同,虽然二方第一、二层结构药物组成相同,但其余药物各不相同。本文试图将左归丸、右归丸中的不同药物分别归为第三层结构,也是二方差异之所在。基于此,本文遵循张介宾本人对药物功效、配属关系的认识,以及医方中随症加减的论述,对左归丸、右归丸的组方结构分别进行分析。左归丸组方第一层结构由“熟地黄、山药、山萸肉”构成,如前文所述化裁于仲景八味丸-六味地黄丸一系,取“六味之意”。其中熟地黄补五脏真阴;山萸肉入肝肾二脏,补阴血、益精髓;山药则补益肾水,并以山萸肉、熟地黄为君。前两层结构则由“熟地黄、山药、山萸肉、菟丝子、鹿角胶、枸杞子”6味共有药物构成。其中菟丝子补髓填精,协山药涩精固肾;枸杞子可升可降,助熟地黄最妙;鹿角胶益血气填精髓,善助阴中之阳,为补阴要药。构成第三层结构的药物为龟甲胶、川牛膝,龟甲胶性纯阴,退孤阳阴虚劳热,与鹿角胶相配,我们推测似合一阴一阳之道;川牛膝益阴活血,治腰膝酸疼,引诸药下降,助诸药之效。
右归丸组方:第一、二层结构同于左归丸,但“熟地黄、山药、山萸肉”似无君臣之别。其中熟地黄、山萸肉(剂量为3两,左归丸中山萸肉则为4两)皆补真阴不足。山药健脾补虚,涩精固肾,治诸虚百损;枸杞子助阳无动性,以助熟地黄;菟丝子入肝脾肾三经,助阳固泄,辅佐山药。从第一、二层结构药物的配属和功效看,与左归丸之间确有同根互生的特性。构成右归丸第三层结构的有“肉桂、附子、杜仲、当归”4味。其中肉桂、附子与熟地黄同用,起温补命门,引火归原之效。从医方传承关系看,右归丸选用肉桂、附子,多本于“仲景八味丸”。肉桂、附子、枸杞子3味皆佐熟地黄,这3味应为右归丸之主药。杜仲阳中有阴,其功入肾,强筋骨,善治腰膝酸痛;当归阴中有阳,为血中之气药,阴中阳虚者,该药能养血,乃不可少,当归、杜仲配用,既与主治相符,又寓含阴阳平衡之义。
总之,张介宾创制左归丸、右归丸,并非一味固守“六味之方”,而是基于对命门的阐释、真阴论的观点及对药物的体认,在继承以往医方的基础上有所发挥,创制出阴阳水火同根互生的左归丸、右归丸。
3讨论
从左归丸、右归丸的创方过程看,其主要针对左肾真阴不足、右肾元阳不足而构,既有学理层面的支持,也与明代医家群体对肾之身体观的构建密切相关。二方对后世影响虽不及仲景八味丸、六味地黄丸,但也有部分后世医家推崇之。如清代医家徐大椿认为右归丸是“补肾回阳之剂,为阳虚火发之专方”[6],清代医家徐镛则认为左归丸乃“三阴并补,水火交济之方”[7];同时两位医家对左归丸、右归丸的组方与用药之意也略有阐发,如徐大椿认为左归丸中牛膝“兼利二便”,而徐镛认为左归丸中“鹿角胶、龟胶补督任之元”[7]。但这都是后世医家新增的用药分析,未见张介宾曾有论之。
现代方剂学研究从药理学[8]和统计学[9]角度对左归丸、右归丸的组方进行分析,但实际上古人非常重视方药知识的传承,在创制医方时既有继承前代医家的用方用药经验,也有个人的发挥,这一点在宋明医家著作中屡有反映。探讨左归丸、右归丸的创制无疑为了解明代医家如何创方提供了一种视角,本文在还原张介宾创制左归丸、右归丸的原始之义时,仍有不足之处。左归丸、右归丸的组方规律及内在结构部分可通过文献研读,结合对医家本人学术思想的探讨加以揭示,这正可弥补现代统计学方法在处理方剂学问题时的不足。当代中医名家任应秋曾指出,若是“单纯的肾水不足证,恐怕左归丸还是比六味地黄丸更理想些”[10]。因此,我们建议,不妨在临床上利用实证方法,将左归丸、右归丸以及仲景八味丸、六味地黄丸等一系的医方进行“类方”研究,以进一步明确左归丸、右归丸的适应主证,从而将方剂史研究与中医临证相结合,推动中医方剂学的发展。——论文作者:周敏,方晓阳*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