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服务,正当时......期刊天空网是可靠的职称工作业绩成果学术咨询服务平台!!!

政治党建管理新发展模式制度

发布时间:2015-12-30所属分类:法律论文浏览:1

摘 要: 如何来促使现在政治党史文化建设呢?对于我国正式管理上的新发展模式有什么影响及意义呢?本文是一篇政工论文。我们可以对党史文化产业类别进行尝试性划分。依据党史文化产业所体现和承载的内容不同,党史文化产业可分为党史事件产业、党史人物产业、党史纪念

  如何来促使现在政治党史文化建设呢?对于我国正式管理上的新发展模式有什么影响及意义呢?本文是一篇政工论文。我们可以对党史文化产业类别进行尝试性划分。依据党史文化产业所体现和承载的内容不同,党史文化产业可分为党史事件产业、党史人物产业、党史纪念地产业和党史精神成果产业。依据党史文化产业的表现形式,可分为有形的党史文化产业和无形的党史文化产业。依据党史文化产业的功能差别,可分为旅游型党史文化产业、型党史文化产业及混合型党史文化产业。依据文化产业传播媒体的不同,可分为党史报刊产业、党史广播影视产业和党史网络产业。

  摘要:文化产业经营管理是文化产业链的关键环节,经营管理人才是策划和实施文化产业经营管理的骨干力量。由于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加速性及其与国际文化产业发展接轨的迟缓性,文化产业面临经营管理人才短缺问题,主要体现在数量偏少、结构不合理、专业化程度不高、外向型思维缺乏、创新能力不强等方面。党史文化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新兴业态,对文化经营管理人才的要求更高,经营管理人才更加短缺。没有优秀的营销策划人才,就无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找准定位,有针对性地抢夺文化产品的市场份额。培育和发展党史文化产业,亟需一大批掌握党史文化知识、熟悉文化经营规则、擅长文化市场运作、具有创新思维、较强组织协调能力、应变能力和公关能力的经营人才。尽快建立一支党史文化产业的经营管理人才队伍,是党史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紧迫问题。需要制定科学的人才规划,营造经营管理人才脱颖而出的政策环境,拓宽识人选人渠道和方式,为党史文化产业发展建立和储备政治上靠得住、经营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的经营管理队伍。

  关键词:政治管理,政工论文发表,政工师论文

  一、党史文化产业的范畴界定及其类别划分

  党史文化产业由党史、文化、产业三个词组成。文化一词即可前跟,组成党史文化词,也可后随,组成文化产业一词。党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自身所蕴含的文化,是党的历史与先进文化有机结合的产物,伴随着党90多年来领导革命、建设、改革和党的自身建设的伟大实践而形成并发展。党史文化既是党史研究的重要内容,又是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文化产业是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是我国旨在发展为国民经济支柱的朝阳产业。文化产业既是一种经济形态,也是种文化形态。在党史文化产业语境巾,文化是党史与产业的粘合剂,是党史文化和文化产业之间的“交集”。而文化是人特殊的社会活动形式,是人的一切创造性特征的总和,蕴含于人的创造力和社会属性之中,蕴含于历史、规范、习俗和价值体系以及包括经济生活在内的一切社会活动之中。文化具有精神属性和商品属性的双重属性。文化正是通过自身的独特的属性和价值使具有意识形态性的党史与经济性的产业在一定时期实现一定程度的融合与嫁接,促成了党史文化产业这一新型事物的出现。党史文化产业是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过程所蕴含的文化为基础和依托,挖掘和利用党史理论、党史事件、党史人物、党史纪念地等一系列党史资源,通过市场化经营方式开发并提供相关产品和服务,以满足社会公众的物质文化需求,并实现社会效益、获得经济效益的目的的一系列文化产业业态的总称,具有意识形态性、历史性、文化性、经营性四个基本特点。因此,“文化” 词不论是前跟还是后随,作为整体的党史文化产业的内涵与外延不会产生差别和变化。

  政工论文:《行政与法》,《行政与法》作为校(院)的窗口,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坚持邓小平理论,坚持江泽民“三个代表”思想,把握正确的导向,贯彻、宣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提高政府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的管理水平和技能,研究探索行政管理与法律工作中相关问题,具有鲜明的理论性、实践性、权威性、可读性,为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服务,为广大教师及科研人员提供展示科研成果的阵地。

政治党建管理新发展模式制度

  从根本上讲,产业是经济学术语。党史文化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性,不是所有的党史文化资源都有发展成为文化产业的潜质。不具有产业潜质的党史文化有的以党史文化事业为载体和表象,有的则是以文化的自然存在状态完成传承传播和发挥社会价值。

  二、培育和发展党史文化产业的基本依据

  当前,随着一大批红色旅游基地的成功运营、一揽子革命经典影视的广泛热播以及一系列党史元素纪念品工艺品的持续旺销,党史文化产业的市场价值潜力得到了逐步印证。但由于思想认识、空间地域、资金投入、发展环境等因素和条件的限制,党史文化产业在产值、规模和影响力方面还不突出,就其未来发展而言,具有十分广阔的延拓空间。那么,我们是限制其发展,使之保持或消弭于萌芽状态,还是培育和鼓励其发展,使之不断壮大、发挥优势、有所作为呢?也就是说,培育发展党史文化产业的意义何在?这就论及培育发展党史文化产业的基本依据司题。

  (一)党史文化资源具有发展成为产业的良好潜质和巨大竞争力

  文化产业是市场运作的文化,是可供大众消费的文化,其最终目的是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具有经济功能、意识形态功能、知识功能和娱乐交往功能。深度分析这四种功能,我们可以推断,不是任何文化内容都可转化为以产业形态存在的方式。任何以产业形态存在的文化,都有一个核算成本、遵循市场规律、追求经济回报的问题,而且能够得到大众的普遍欢迎,能够通过人们的消费来支配和影响人和社会的价值选择,能够通过其中所蕴含的知识的渗透,转化为消费者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力量。党史文化是党近百年来奋斗史所蕴含的全部文化,是座涵纳浩繁的精神宝库,具有其他文化不可比拟的历史体验的现实接近性。多数党史文化资源具有影响面广、感召力强,生动具体、引人入胜,喜闻乐见、简明易懂,催人奋进、资智育人等特点,具有发展成为产业的潜质和竞争力,通过进行开发和艺术创作,能够顺利而直接地实现市场化,转化为社会大众乐于购买和消费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当然,不是全部党史文化都能转为产业形态。作为产业形态的党史文化产业是党史文化的一部分,是党史文化中可以通过市场方式实现生产、流通、销售的文化。

  (二)培育和发展党史文化产业,有利于推动和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和文化强国战略实施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作出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针对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决定提出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党史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主旋律。培育和发展党史文化产业,对于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意义重大。“文化产业规模不大、结构不合理”是推动文化大繁荣大发展面临的新问题之一,党史文化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新兴业态,其实力的发展壮大、产品和服务形式的丰富多彩,必将有力充实文化产业的整体规模,必将大大改变和优化文化产业现有结构布局。“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显着增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全面形成”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奋斗目标,党史文化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新生力量,能够促进文化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特色化提升,通过推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的构建、文化产业格局的优化、文化科技的创新和文化消费的扩大助力文化强国战略的深入实施。在国际文化竞争情境下,“打造文化产业强国的核心是加强文化内容生产。文化产业的竞争力强弱将在很大程度上由支撑文化产业发展的文化产品的内容来决定,这就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内容为王’定律。”许多国外学者指出,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在很大程度上依靠文化产业发展来实现和体现,而“软实力”主要是指制度的吸引力、文化价值的感召力和国民形象的亲和力等释放出来的无形影响力。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又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特别是作为执政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奋斗史以及其中蕴含的文化资源,在国际上具有广泛的辐射力和感召力。(因此,党史文化产业作为先进文化的产业形式,已不仅仅是一种经济形态,也是一种精神、一面旗帜,是文化强国形象的“塑造者”

  (三)培育和发展党史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就是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中国人民完成了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的历史任务,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和中华民族的中流砥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提倡者和领导者。在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过程中,无数优秀的共产党人坚定理想信念,前仆后继,艰苦奋斗,书写了党的历史的壮丽篇章,涌现出了许多杰出人物,培育了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开拓创新的精神品格。可见,党史文化展现的是党的光辉历史和党的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延续,是时代精神的体现,是教育人、感染人、激励人的巨大精神财富。党史文化产业就是挖掘和利用这些财富,开发出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文化产品和服务。这是党史文化产业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本能条件和先天优势。所以,培育和发展党史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要求。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进中央主席严隽琪指出,“当代中国文化之‘魂’,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一切文化产品只有生动地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魂’,才有主心骨,才有精气神。当代中国文化之‘体’则有多种形态,包括国民教育体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产业体系以及各种形式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只有把‘体’做大做强做生动,才能使文化之‘魂’广为传播、深入人心。”事实上,“文化产业的消费过程,就是一种建构性的认同实践,文化产业的发展繁荣能使国际社会越来越多的人对一个国家产生精神层面上的认同感。”因此,“文化产业所提供的产品应该具有引导整个社会健康价值取向的精神追求,向世人显示中国人高尚的内心世界和优雅的精神趣味。”这也契合了党史文化产业是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判断。反过来,我国党史文化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为指导,必须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必须宣传、坚持和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在挖掘和利用党史文化资源过程中,要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为准绳和内容,将其渗透在文化产品和服务之中,并把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作为指导文化产品创作和文化服务形式创新的动力和指针。

  (四)培育和发展党史文化产业对党史文化充分发挥资政育人的作用至关重要

  资政育人是党史工作的根本任务。从文化功能的角度来讲,资政育人就是党史文化的根本作用。资政,就是研究党的历史成就和基本经验,为巩固政权服务,为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服务。育人,就是以党的正确理论和坚定信念引导人,以党的伟大成就和革命精神激励人,以党的成功经验和历史教训教育和警示人,使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党史文化产业是党史文化发挥资政育人作用的载体。培育和发展党史文化产业,运用党史事件、党史人物、党史纪念地等党史文化资源开发群众喜爱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提供给人们消费和享用,达到弘扬优良传统、引领社会风尚、优化社会环境、教育干部群众、陶冶情操品格的目的。党史文化产业是延伸文化触角、扩大覆盖面、增加影响范围的有力手段。开展党史资料征集、专题研究、党史编写和党史宣传教育的主体是全国各级党史部门,根据中央党史研究室统计,至2010年7月,全国从中央、省、市到县四级共设有党史机构2 830多个,党史工作人员1.7万多人。随着党史文化产业的发展,涉及党史文化的机构逐渐增加,党史研究主体的范围和规模得到扩充,从事党史文化的部门和人员数量大大增加了,甚至一些其他文化企业,也担当了开发党史文化资源、传播党史文化、将党史研究成果转化为产业力量的角色。加之党史文化产业资源种类繁多、内容丰富、业态形式多样等优势,党史文化产业必然起到增加文化影响辐射面、扩大受众人群的作用。另外,党史文化产业的不同形式在内容上性强,情景生动且简明易懂,能够调动广大受众的兴趣爱好。《解放大西南》、《亮剑》、《建国大业》等很多党史题材的影视作品,创出了很高的收视率。这些影视剧通过丰富的表达手段让党史文化更富有艺术感染力,更好地发挥出了党史题材文艺作品对社会风尚的引领作用和对人们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因此,党史文化产业是党史文化贴近社会、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重要途径和步骤。前文提到,历史性是党史文化的重要特点之一。伴随时代进步和事业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干部和人民群众没有经受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血与火的历史考验,也没有经历过新中国成立后进行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有的甚至连党如何结束十年动乱走上改革开放道路的这段历史也不很清楚。而党史文化产业具有模仿、复原和追忆过去历史事实的功能,能够通过体验性的融入参与产生身临其境的效果。党史文化产业借此加强对年轻人的党史文化教育,使他们真切体会和理解今天幸福美好的生活是如何来之不易,从而加深对党的认识和理解,加深对党的感情,树立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可见,通过培育和发展党史文化产业发挥党史文化资政育人作用,符合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认识规律。

  综上,党史文化产业发展是文化建设和党史研究发展到 定阶段的产物,具有支撑产业发展和文化建设的本能资质、社会基础、时代条件和特色优势,必将展现更加疏阔的光明前景。培育和发展党史文化产业是理所当然,大势所趋。

  三、如何培育和发展党史文化产业

  在分析了培育和发展党史文化产业的法理依据、阐明“为什么做”的认识论问题以后,操作层面的“怎样做”的方法论问题就成为开展实践的关键。党史文化产业不是凭空出现的,具有其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同样也不可能不受社会历史环境改变的影响而自行发展。其业态形式的由少至多、运营规模上的从小到大、行业实力的由弱变强,都是一个复杂演进过程。我们培育和发展党史文化产业,就是在思想认识上高度重视的同时,在行动上从队伍建设、机制完善、资金支持、方法探索等方面提出对策措施,进行创新实践,扶植产业形成内在的竞争素质和强大体系,并营造一个有利于产业成长壮大的外在环境,促进其快速健康的发展。概括来说,培育和发展党史文化产业,应从以下方面作出努力。

  (一)树立一种思维,即实践辩证思维

  党史文化产业是新生事物,虽然规模初见雏形,但在实践上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初期发展是探索尝试阶段,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疏漏和不足,但我们一定要坚持辩证思维,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看到党史文化产业的优势和潜力,在加强管理的基础上坚定支持其发展壮大。要将党史文化产业提升到关乎文化强国战略实施的全局高度,谋划和促进其发展。要突破党史工作单纯是政治工作的片面观点,解决好党史文化产业的意识形态性与市场经营性的关系,放开能够开发的党史文化资源,鼓励产业实体进行大胆创新和试验,助力党史文化产业的包容性增长。坚持以实践标准检验党史文化产业成效,遵循市场规律,积极营造推进其快速健康持续发展的政策环境。同时,在培育和发展党史文化产业过程中,注重以辩证方法处理好扶持与监管、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等对立统一体之间的关系。

  (二)强化两种意识,即危机意识和责任意识

  危机意识是我们基于总体形势的判断,在事物发展的关键时期保持的一种预见防范意识。责任意识是我们知所作为、敢于担当、自觉履行职责并积极完成任务的使命意识。培育和发展党史文化产业,务必强化危机意识和紧迫感。当前,许多国家的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对我国文化产业带来了/中击和挑战。而我国近年来文化产业也得到长足发展,图书出版、大众传媒、文化服务等各类文化产业竞相发展,处在初期发展阶段的党史文化产业在文化产业整体中居于发展速度不快、结构比例有限、效益权重弱小的地位,必然影响其社会经济效益的发挥。而社会文化阵地,先进文化不占据就有别的文化去占据,党史文化不占据,其他文化产业业态就会去占据。我国党史文化产业还存在着市场空间巨大与产品开发供应能力不足、党史文化资源丰富与从事党史文化产业的人力资源稀缺、转变经营管理观念要求迫切与体制机制转换过程涩滞等严峻挑战。

  培育和发展党史文化产业,还要强化责任意识和使命感。现在正值党史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时期,扶持其快速健康发展,是处在这个时代的人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否则,我们认知其重要性、理解其必要性,如不努力为其发展创造条件,贻误发展最佳时机,势必留下遗憾。强化责任意识,还要认识到培育发展党史文化产业不单纯是党史部门的事情,也不单纯是文化部门或经济部门的责任,而是全社会的事情,每一位公民、每一位党员、每一位参与者都应怀有一种文化责任感,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强烈的责任意识,挖掘党史文化资源,培育和发展党史文化产业。面对党史文化产业发展新任务的要求,要有履职尽责的强烈愿望、干事创业的崇高追求、舍我其谁的工作热情,转变片面落后的思想观念,努力解决党史文化产业的体制机制、资源整合等方面的问题,为其发展创造良好外部条件。

  (三)建设三支队伍,即党史工作编研队伍、党史资源规划开发队伍和党史文化产业经营管理队伍。

  党史工作编研队伍。党史编研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征集党史资料,并将征集到手的资料进行研究加工整理,编慕成书和转化为党史研究新成果,为党史资政育人服务。党史资料的征集编写和党史研究是党史文化的基础工作,这领域的工作主要由党史工作编研队伍来完成。对于党史文化产业来说,党史工作编研队伍的成果,是产业存在发展的前提。如果没有党史工作编研队伍提供客观真实的党史资料,产业势必走进“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境地。近些年来,党史工作队伍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广大党史工作者立足本职、开拓创新,为推动党史工作发展作出了贡献。但我们也要清醒看到,党史工作编研队伍领军人物不多、人才结构不尽合理的问题十分突出,优秀党史编研人才培养力度亟待加强,人才队伍的激励机制有待完善。党史工作编研队伍的现状,与党史文化建设任务还不相称,与党史文化产业的发展要求和现实需求还有差距。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党史工作编研队伍,是党史文化产业发展在人力资源方面的根本需要。

  党史资源规划开发队伍。党史资料编研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不同对象的学习需要、精神需要,更好地发挥资政育人的作用。实现党史文化资源向党史文化产品和服务的转化,需要一批懂党史、懂市场、懂规划、懂开发的设计师,他们能够根据文化产业的发展趋势、党史文化资源的差别化特色以及社会大众的文化需求方向,以新颖的理念规划设计出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党史文化产业项目和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产品和服务。他们就是了解和掌握党史资源、能够科学判断产业方向的党史资源规划开发队伍。培养和建立这样一支队伍,通过他们的调研和工作,结合区域实际、资源状况、市场潜力确定产业开发的形式、规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盲目开发导致的党史文化产业不正当竞争、产能过剩、重复建设和结构内容趋同等情况,实现党史文化产业的科学持续发展。

  这三支队伍分别与文化产业材料收集、规划开发和市场运营的不同阶段或环节相对应,是培育和发展党史文化产业的人力资源基础。三支队伍之间的界限不是十分绝对,很多时候三者保持着兼叠与融合的状态,有的党史编研人员既是党史文化产业资源规划开发的专家,同时也是经营管理的行家里手。

2023最新分区查询入口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