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服务,正当时......期刊天空网是可靠的职称论文发表专业学术咨询服务平台!!!

思政课队伍与学工队伍协同发展机制探究

发布时间:2018-09-10所属分类:法律论文浏览:1

摘 要: 摘要:思想政治理论课队伍与学生工作队伍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系统中的核心力量,系统中存在着诸多非协同性问题。从抓好队伍顶层规划设计,建立协同工作机制;把握队伍建设四道关口,建立协同培养机制;推动队伍内生需求互补,建立协同动力机制等方面构建协

  摘要:思想政治理论课队伍与学生工作队伍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系统中的核心力量,系统中存在着诸多非协同性问题。从抓好队伍顶层规划设计,建立协同工作机制;把握队伍建设“四道”关口,建立协同培养机制;推动队伍内生需求互补,建立协同动力机制等方面构建协同发展机制,是解决两支队伍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非协同性问题的根本性举措。

  关键词: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队伍,学生工作队伍,协同发展机制

思想政治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教育主体、教育客体、教育介体和教育环体等子系统。思想政治理论课队伍(以下简称“思政课队伍”)与学生工作队伍(以下简称“学工队伍”)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系统中的核心力量,也是主体系统中关联性很强的两个子系统。

  思政课队伍与学工队伍协同发展机制是指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过程中,思政课队伍与学工队伍两大系统之间,以及系统各个要素之间相互关系和作用、协调与配合,组成新的有机结构,呈现系统或要素的整体功能,达到两支队伍效能最大化的状态或运行方式。构建协同发展机制是解决思政课队伍与学工队伍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存在非协同性问题的根本性举措,也是最大程度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两个子系统各要素组合协同效应的有效途径。

  一、构建思政课队伍与学工队伍协同发展机制的必要性

  近年来,在中央和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下,高校思政课队伍和学工队伍都取得了长足发展。两支队伍在数量、学历、专业素养、教学科研能力、人员结构等方面得到了极大改善,两支队伍的各方面建设基本驶入了规范化的发展轨道,在协同发展方面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依然存在诸多不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两支队伍的工作机制缺乏协同性。大部分高校的思政课队伍和学工队伍隶属于不同体系。思政课侧重于理论的传播与灌输,属于教学系统;学工队伍侧重于学生日常思想品德行为的养成,是管理系统。队伍之间的信息沟通交流不畅,两支队伍所掌握的资源难以共享。在学生的教育、管理和评价等方面都存在非协同性。

  二是两支队伍的培养考核存在非协同性。思政课队伍作为专职教师,按照教学科研的有关要求进行培养和考核。于是很多思政课教师认为,他们的核心任务是课堂教学和科研,唯教书而教书。而学工队伍是管理干部,是学校后备干部的重要来源。于是,学工队伍认为,他们的核心任务是做好学生的思想引领,处理好学生事务,唯管理而管理。这种职责认知上的错误,考核体系的不统一导致了工作中的互相推诿与割裂。

  三是两支队伍缺乏工作动力,出现职业倦怠现象。部分学生认为,思政课是公共课,不能促进就业,对待思政课的学习态度不够端正。而大部分思政课教师专注于理论灌输,缺乏与学工队伍的协作,没有将理论教学与学生的思想实际结合起来,其教学缺乏吸引力。于是,在教学考核中,学生给予思政课教师的评价普遍不高,抑制了思政课教师的工作激情,容易出现工作懈怠现象。

  而学工队伍忙于学生事务,专注于职务提升,但囿于职务数限制,大部分辅导员在行政之路上都难以称心如意。而职称之路,由于自身因素在激烈的竞争中寸步难行。因此,大部分辅导员缺乏职业认同感,甚至想离开辅导员岗位。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深化思政课队伍与学工队伍之间的协同创新,优化协同发展机制。

  二、思政课队伍与学工队伍协同发展机制的构建路径

  1.抓好队伍顶层规划设计,建立协同工作机制。

  一是创新管理机制,设立思想政治工作部门,统筹管理两支队伍的有关工作。教育行政部门,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职能与学生工作职能进行整合;在高校设立思想政治工作处,与马克思主义学院合署办公,统筹现行学生处与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相应职能。在管理体系上,建立思想政治工作三级联动与对应机制。

  二是建立协同管理制度,为两支队伍的协同工作提供法律依据。在制度运行中,要注重领导与导向协同、运行与监督协同、教学与接受协同、激励与约束协同、保障与预警协同。高校要建立两支队伍双向培养交流制度。每年划拨一定名额用于辅导员在职攻读博士学位,留出一定岗位用于思政课教师的挂职锻炼;开展“结对计划”。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跨学科交叉研究,组建两支队伍共同参与的研究团队,申报各级各类科研项目,协同攻关;建立定期专题研讨制度。思政课教师定期开设学术讲座,帮助学工队伍提高理论修养与科研能力;学工队伍与思政课队伍交流学术思想状况,帮助了解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实现知行合一。[1]

  三是加强协调,努力争取,为两支队伍的协同发展创造可靠的保障条件。教育行政部门,首先,加大对高校的检查与考核力度,督促各高校按照有关文件规定落实两支队伍的数量要求,确保两支队伍的人员配备齐全;其次,设立专项经费,鼓励和支持高校两支队伍的协同发展;再次,将两支队伍的协同发展工作列入相关科研项目中,推动该项工作的理论创新;最后,积极协调有关部门,为两支队伍的职务提拔和职称评审提供政策依据,确保两支队伍双线晋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主体要有效协同两支队伍、两条路径,使两支队伍相互借鉴、互为支撑、协同用力。[2]

  2.把握队伍建设“四道”关口,建立协同培养机制。

  协同培养机制是确保思政课队伍与学工队伍协同发展机制驶入可持续运行轨道的关键环节,也是保证两支队伍后继有人的必要措施。抓好两支队伍的协同培养,关键要把好“四道”关口。

  第一,入口关。目前高校的思政课队伍与学工队伍在学历、专业素质、职称、年龄结构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不宜强行将两支队伍进行整合。对于改革前进校的作为“老人”对待,对于自愿申请并经考核合格的,纳入协同发展管理模式,在评奖评优、职级晋升方面实行优先;对于改革后入校的,按照两支队伍协同发展要求严格把关,通过规范的考核程序选拔优秀人才。

  第二,培训关。加强业务学习和培训,是加快推进两支队伍协同发展的必然要求。一方面,培训内容上坚持多层次、多专业、多维度的原则,安排培训课程。另一方面,培训形式上敢于创新。坚持“请进来”与“送出去”相结合的原则,鼓励和支持他们参加各类进修培训和学术研讨活动,允许他们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合适的学习培训方式和途径。

  第三,考核关。首先,制定详细的思政课队伍与学工队伍协同发展工作考核细则。其次,坚持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分别由部门领导、同事、学生代表组成考核团,根据考核细则给予合理的评价分数,按2:3:5的比例折合成总成绩。

  再次,考核结果与年终的绩效收入分配、评奖评优、职务提拔、职称晋升、外派学习培训等项目挂钩,做到奖优罚劣。第四,晋升关。职级晋升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式,也是提升思政课队伍和学工队伍工作积极性的重要推手。这两支队伍具有干部和教师的双重身份,其晋升渠道有两条。在职务提拔上,大胆将思想过硬、工作能力强的干部提拔到领导岗位。对于一线辅导员实行职员制,参照职称待遇。对于热心科研的,鼓励和支持其走职称晋升之路,压缩管理工作任务,让其致力于理论研究。

  3.推动队伍内生需求互补,建立协同动力机制。

  一般意义上讲,需要是指有机体缺失什么或者要求什么的状态。[3(]P50)鉴于此,首先要弄清楚两支队伍最缺失的是什么,最需要改善的是什么。比较发现,思政课队伍最缺失的是对大学生个体的学习需求缺乏准确把握,导致在教学中知识的供求关系不匹配,从而难以调动大学生学习思政课的兴趣和积极性,其教学目标和育人效果自然大打折扣。

  而学工队伍最缺失的是对学生在思想、行为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难以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方法进行系统性的说服教育与思想引导。同时,学工队伍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理论知识的需求,还来自于自身职称评聘需要相关科研成果的支持。

  实际上,这种需求不平衡是由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存在决定的,因为“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场域不同、育人方式不同,在育人过程中接触到的青年学生的状态和信息也有所不同”[4]。

  可见,两支队伍如果实现协同,那么就形成了优势互补,达到了供求平衡。习近平同志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5]然而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思政课队伍对学生思想状况和成长需求并不那么热心和渴求,因为这一问题并没有影响到思政课队伍的教学科研,更没有影响到其职称评聘。因此,思政课队伍对学生思想表现和需求状况的迫切度与学工队伍对思想政治理论的渴求度是不一致的,因此两支队伍的内生需求无法形成互补,其协同的动力自然不足。

  那么如何才能激发两支队伍的原生动力呢?促使两支队伍在需求上实现互补,达到需求上的协同应该是问题的关键。一方面,思政课队伍应改变工作理念,提高思想认识。深刻认识到实现思政课队伍与学工队伍的协同发展,既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又是两支队伍自身可持续性发展的客观需要。另一方面,思政课教师要兼任辅导员或班主任,将思政课教师对学生思想状况和成长需求信息的掌握情况纳入考核指标,与职称评聘、评奖评优等挂钩,从而通过外力作用推动两支队伍达到需求上的协同,进而自发产生工作上的协同动力。

  参考文献:

  [1]孙琳.高校辅导员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有机协同[J].湖北社会科学,2017,(2).

  [2][4]冯刚.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的理论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11).

  [3]张澍军.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前沿论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5]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彻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2023最新分区查询入口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