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服务,正当时......期刊天空网是可靠的职称工作业绩成果学术咨询服务平台!!!

企业管理论文对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的探析

发布时间:2017-01-10所属分类:管理论文浏览:1

摘 要: 中小企业在制定内部控制的过程中,缺乏理论指导,加上管理层人士不够,导致内部控制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以下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企业管理论文:探究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的论文范文,欢迎阅读参考。 摘要:内部控制对一个企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指引

  中小企业在制定内部控制的过程中,缺乏理论指导,加上管理层人士不够,导致内部控制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以下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企业管理论文:探究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的论文范文,欢迎阅读参考。

企业管理论文

  摘要:内部控制对一个企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指引作用。但中小企业对内部控制的认识程度较低,管理薄弱,内控制度制定较为混乱。本文着眼于当前经济,采用理论与实务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进行论述,并提出改善措施,使中小企业内控制度能与其自身发展进行有机的结合。

  关键词: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企业文化;激励机制;监督

  引言

  随着2008年金融风暴的远去,全球经济的复苏展现在中国企业面前的是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发展机会。但企业对内部控制方面的认识的匮乏,导致了震惊世界的安然事件以及中国的银广夏事件等会计造假案例。对于大企业内部控制就能出现如此大的问题,更何况是那些没有内部控制或者内部控制不健全的中小企业呢。众所周知,我国中小企业数量之多,涉及行业之广。在经济发展中,中小企业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工作岗位,保持了社会的繁荣稳定。但据有关统计可知,我国中小企业平均寿命是2.9年,平均每分钟就会有9家企业倒闭,生存3年以上的企业不足10%。分析其原因不难发现,缺失内部控制是造成中小企业寿命短暂的主要原因。但是我国并没有特别针对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其只能参照大企业的内部制度,但是否符合中小企业自身的需要并适合其发展?本文正是基于此,关注中小企业内部控制问题,使得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能与其自身发展进行有机的结合。

  一、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理论综述

  1、国外内部控制研究现状

  20世纪30年代,由于全球经济不景气,许多企业为了避免破产的厄运,加强了自身控制与监督。随着人们对其的重视,美国会计师协会在发布《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的审查中》报告中首次提到了内部控制,而在此之前,人们习惯使用内部牵制这一概念。1949年美国会计师协会的审计程序委员会第一次对内部控制做出定义在控制,即其是企业所制定的用以保护财产、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可靠性,提高经营效率,推动管理政策得以有效实施的办法和措施。1958年10月,该委员会又对该定义进行重新表述,其在发布的《审计程序公告第29号》中把内部控制划分为2个部分,一个是内部会计控制,另一个是内部管理控制。内部会计控制主要与财产安全和财务记录的可靠性有直接的关系,而管理控制则涉及经营的效率和管理的方针。80年代以后,为了防止和揭露舞弊事件,人们对于内部控制的研究更加重视,在美国还专门成立了虚假财务报告全国委员会。1992年由美国会计师学会、美国会计师协会、内部审计师协会、财务经理协会和管理会计协会等组织参与的“发起组织委员会”即COSO,经过近4年的研究发布了《内部控制-整体框架》报告,该报告详尽的阐述了内部控制的定义、目的并指出其包括五个相关联的组成要素: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内部监督。随着国际会计作弊事件的频发,2002年,美国颁布了《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其要求公司在报送财务报告中,要对公司的内部控制框架进行有效地评估,所有的上市公司必须达到其条款的标准要求。随后,美国的COSO委员会在原来的内部控制的基础上结合《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对内部控制进行扩张研究,将企业的管理重心由内部控制的加强转移到风险管理的控制上,新增了“目标制定”、“事项识别”、和“风险反应”三个风险管理要素,并提出了风险组合观等概念,旨在提高企业的风险管理意识。

  2、国内内部控制的研究现状

  相对于国外而言,我国对内部控制的研究始于80年代。1986年,财政部在《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上首次提出内部控制制度。1996年,其在发布的《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9号—内部控制和审计风险》中,对注册会计师提出审查企业内部控制的要求。1999年颁布的《会计法》是我国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对健全内部控制提出的原则性要求,该法律明确提出,各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内部会计制度。2000年证券会在《公开发行证券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中指出对公开发行证券的保险公司、商业银行、证券公司提出建立并健全内部控制制度的要求。2001年6月财政部颁布《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等7项关于内部会计控制的规范。同 年10月,证券会发布的《关于做好证券公司内部控制评审工作的通知》,要求证券公司聘请有证券执业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对公司内部控制进行评价并提交评价报告。2008年6月,由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联合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17项具体规范征求意见稿,要求自2009年7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首先实行,同时鼓励其他非上市的大中型企业执行。随后,2010年4月,财政部等五部委又联合发布了根据国家的有关法律和《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制定的《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号—组织架构》等18项应用指引、《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其规定,《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于2011年1月1日起在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首先实施,自2012年1月1日起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以及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的公司实施,同时鼓励非上市的其他大中型企业执行。该规范及其配套指引的发布,标志着在我国的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研究及建设上取得了重大的突破。

  二、对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的分析

  中小企业在制定内部控制的过程中,缺乏理论指导,加上管理层人士不够,导致内部控制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本文根据中小企业的特点,同时结合邢小玲女士在绍兴地区关于内部控制的调查报告,来分析我国当前中小企业在内部控制上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三权合一的现象严重,又加之管理层对内部控制认识淡薄。

  由于我国中小企业的特点,决定了集权制度比较明显的公司治理结构。在中小企业中,股东几乎天然就是董事会的成员,同时,在董事长的产生方式上,超过一半以上的企业都是直接由大股东担任。在监事会的产生过程中,虽然我国《公司法》规定,公司董事不能同时担任公司监事,股东的占有比例相对较少,但是其监事会的成员由各大股东提名推荐的高达80%以上。同时在调查中,发现监事会成员大多是与大股东关系密切的“内部可靠人员”如同学,亲戚等担任。由此可见,企业监事会在遇到实际问题时,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形同虚设。三会合一必然导致公司的内部决策权、经营权和监督权高度统一,更通俗的说是大股东一手操作着企业的未来,严重损害了中小股东的切实利益,公司治理结构没有达到相互牵制的作用。在中小企业中,由于三会合一的现象较为严重,企业管理者同时又是企业所有者,所以有些人认为没有必要建立内部控制制度,一切都掌握在自己的控制范围之内,还有些人虽然制定了内部控制制度,但是都是写在纸上钉在墙上的文件,并没有有效的实施,内控制度变成了一张空头支票。在我国,大部分中小企业是从零开始做起的,开始时对管理人员素质要求并不高,只要能使企业盈利生存下来就行。但是随着企业发展,如果还是使用先前的老一套,一切都由领导说了算的观点,没有建立内部控制理念,那么企业未来发展将受到严重限制,“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

  (二)、组织结构混乱,职权分配不清,信息沟通不畅。

  中小企业规模小,缺少内部控制机制或者不完善,又受到人员短缺,资金有限等方面的限制,工作无法正常分工,常常导致一人担任多职的现象。有时由于组织设计不合理,部门间缺乏横向沟通和联系,只注重纵向的领导关系,其常造成政多出门,相互打架,不知听谁的好。在调查中还发现,公司组织结构设计不合理,不能使信息流得到上行、下达以及平行流转的目的。中小企业管理层常常把企业的发展状况当作是自家的事情,外人无需知道,并认为员工流动性比较大一旦跳槽对企业发展将造成危害,不便把企业最新发展状况及时有效的传递给员工等一系列比较狭隘的管理思想。管理人员不能把企业信息有效的传递给员工,反过来,又因为缺少沟通传递渠道,员工掌握企业的第一手资料也不能有效的反馈给管理层,这就导致了信息堵塞,流通不畅。

  (三)、绩效考评控制不规范,以及并没有建立内部控制实施情况的检查与考核制度,职工积极性低。

  在大部分中小企业内,其绩效考评制度不规范,不透明的现象十分严重。中小企业管理层并没有制定适时的考评制度来奖励或惩罚员工,或者制定的考评制度随意性很大。奖惩多少完全由管理人员来决定,员工有时为了自己所犯的小错误而受到了严厉惩罚更有甚者给予辞退,而对员工贡献则视而不见并认为理所应当。同时,也没有科学的设置考核指标体系,对各部门和员工当期业绩没有及时进行考核和评价,兑现奖惩。企业对员工没有有效的激励与约束的措施,员工自然不会全身心的为企业服务。对于内部控制实施情况,企业因自身对其缺乏理解及认识,更谈不上对内部控制实施情况进行检查与考核,如果做的话也只是走走过场而已。而员工则更会独善其身,不重视不理解不实施企业所制定的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实施情况的检查与考评制度的不规范,严重的降低了员工实施内部控制的积极性。

  (四)、内部审计不到位,缺乏外部监督。

  有效的监督体系对于内部控制执行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在调查中发现,大多数中小企业出于成本等短期效益的考虑,往往没有或者没有持续的监督机制。即使有些企业设立了内部审计部门,由于其得不到重视,独立性差,再加上内审人员素质不高,内部审计部门形同虚设,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只是成了企业对外宣传自己的“借口”。同时,在市场经济下,政府有关部门并不能对企业进行全面的监督,造成了政府与企业信息的不对称。另外,我国法律也没有明确规定中小企业年度报表必须经注册会计师审计才能上报的强制要求,又加上中小企业内部控制不规范不健全,经营违规违法现象较多。最终导致中小企业报表质量得不到保证。

  三、解决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的对策

  (一)、加强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认识

  美国学者赫伯特A.西蒙曾提出 “管理就是决策”的理念。根据有关的调查显示,世界上破产的企业中85%是由于决策不当造成的。这就给我们中小企业敲了警钟。先进的管理理念是一个企业发展的保障,内部控制的有效建立是保证一个企业有效运行的机器,只有管理者具有这种想法,这种观念,才能建立一个与自身企业发展相匹配的内控制度。大企业的那一套内控制度虽然完整,“拿来主义”很容易,但是中小企业也要根据企业自身发展来制定适时的内控制度。例如,关于企业治理结构,对于大企业而言,三权分立是必须要执行的,但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大股东控制的局面不是轻易就能改变的,所以三权集中的问题在中小企业内还将继续存在下去,但是,对于这种状况,我们可以采取诸如设立股东诉讼制度等有效的措施来有效的改变当前状况,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所谓股东诉讼制度是指当公司的权利受到损害时,应该代表公司行使诉讼权的公司机关怠于或拒绝行使诉讼时,公司股东可以代表公司进行诉讼。从改变中小企业集权的滥用,保护中小股东利益的角度出发,其被告可以是公司的董事会,监事会成员以及其他损害公司利益的内部人或者外部人。

  (二)、优化组织结构,合理分配职位,建立沟通平台,加强信息交流和沟通。

  组织机构是企业管理活动以及其他活动有序化的支撑体系,有效的组织机构是企业健康发展的保证,是企业取得市场竞争优势的基石。所以,对中小企业而言,首先要优化组织结构,建立与自身规模相协调的组织机构,并注意建设各部门之间的交流平台,同时做到各部门之间相互协调、相互牵制、相互制约。有效的防治各部门级间权利的交叉重叠,但同时要注意权利的牵制。在企业内部建立一个信息沟通平台,改善管理层与员工之间的关系。内部控制的成败,取决于员工的执行程度和意识,更取决于管理人员的重视程度和传达信息的有效性。在中小企业里,对管理人员来说,要尤其注重与员工之间的交流,这可以使管理人员以最直接快捷的方式来了解企业现在的发展状况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建立沟通平台的方式有很多,比如可以在企业公共场合设立信箱,比如可以开办由员工负责的企业报,企业可以把最新发展情况及时传递给员工,员工也可以及时的反映企业最新情况给管理者。

  (三)、规范激励机制并强化对内部控制实施情况的检查与考核

  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员工的潜能是企业无形的巨大的财富。企业应该科学的设置业绩考核指标体系,对照预算指标、盈利水平、安全生产目标等业绩指标,对各部门和员工当期的业绩进行及时的考评,兑现其奖惩,充分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严格规范激励机制,将其具体实施政策以文件的形式发放给各部门的负责人,再有该负责人对员工进行传达。每个部门都有一套与该部门实际情况相匹配的激励制度,同时考核指标的设定要兼顾同行业的平均水平。为了使其能够有效的实施,企业除了加强自己认识外,还要注重对内控实施情况的检查与考核,来评价其是否得到有效的遵循,以及在执行过程中有什么成果,出现了什么问题等一系列的情况。这个措施有助于企业及时发现问题并不断的改善,制定与企业自身相匹配的内控制度。在检查与考核中,对企业内部控制执行较好的部门和员工,给予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奖励;对违规违章的部门和员工,给予严厉的通报批评及经济惩罚,并与其评优评先、职务的升降挂钩。只有压力与动力并存,才能使企业内部控制得以有效的实施。

  (四)、完善中小企业内部监督体系,强化社会中介的监督作用。

  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应根据自身企业的发展来决定是否设置内部审计部门,并不是所有的中小企业都要照搬大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来建立内部审计部门。有能力建立内部审计部门的中小企业应该加强其应有的作用,发挥其监督的作用。企业应提高其地位,并注意选拔、培养有能力的内审人员,同时赋予其较高权利,以保证独立性和权威性。对于实力不强的中小企业,也可以不设立内部审计部门,而是有效的利用社会中介机构的监督作用来达到目的。在利用中介机构时,中小企业要注意积极听取会计师事务所对于企业所出具的审计报告以及对企业内部控制提出的建设性意见,不要有中介机构就是“找茬”等抵触的情绪。其实,中介机构是对企业内存在的不合理的制度和政策提出改进的意见,对中小企业制定与其自身发展相适应的内部控制制度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政府机构在监督上也要发挥自己的作用,按照有关的法律来规范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制定和实施,同时财务等部门对中小企业进行不定期的督促检查,对不能严格执行内部会计控制以及违规的管理者追究法律责任。

  结论

  内部控制是企业在发展的过程成所必备的制度,对企业的未来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建立有效的内控制度的关键是加强中小企业对其的认识和理解,让中小企业能够切实的感受到实施内部控制给其经营管理所带来的效益和好处,对内部控制的态度由政府强制性实施的不乐意到为企业自身发展的自愿需求。面对经济的不断变化,中小企业唯有建立和完善自己的内部控制制度,降低企业风险,提高企业的稳定性,才能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取得自己的胜利,才不会被市场所淘汰。

  参考文献

  [1]刘丽.中国民营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的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11,(10).

  [2]陈容,王丹.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现状分析—基于攀枝花市中小企业的问卷调查[J].会计之友,2012(31).

  [3]邢小玲.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探析[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9,29(2).

  [4]张云婷.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河北企业,2011,(2).

  [5]刘红.我国中小企业内部会计控制问题分析及策略[J].现代企业教育,2009,(2).

2023最新分区查询入口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