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服务,正当时......期刊天空网是可靠的职称论文发表专业学术咨询服务平台!!!

信息时代下农村群众文化建设探讨

发布时间:2019-08-13所属分类:管理论文浏览:1

摘 要: 摘要:信息时代下农村群众文化的建设,是我国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全民素质的提升。本文旨在探索信息时代下农村群众文化建设的意义,寻找其发展途径。 关键词:信息时代;农村群众;文化建设;发展 一、农村群众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1.社会发展

  摘要:信息时代下农村群众文化的建设,是我国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全民素质的提升。本文旨在探索信息时代下农村群众文化建设的意义,寻找其发展途径。

  关键词:信息时代;农村群众;文化建设;发展

信息时代下农村群众文化建设探讨

  一、农村群众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1.社会发展的需要

  农村群众文化建设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工作中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农村文化建设工作的开展,是农村群众提高自身精神层次的一个必然过程,能让他们在接受文化引导和教育之后,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自身的精神风貌。

  当前,中国农村正在日新月异地高速发展,但高速发展的背后,新旧问题仍然交织在一起。一方面,由于历史原因,农村特别是偏远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相对不足,这决定了农村地区在很长时间内存在民生方面的社会治理问题。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信息技术飞速发展,3G、4G、互联网技术等广泛深入农村,在丰富农村群众精神生活的同时,一些不健康的精神垃圾也流入农村。部分农民因思想文化素质不高,缺乏伦理道德观念和法制观念,加之一些乡村对传统美德教育和法制宣传不够重视,导致一些群众辨别力不强,较大地冲击着传统乡村价值观念,为农村社会治理带来了新的问题。

  因此,在信息时代下,要在农村开展群众文化建设工作,要结合当地特色和农民喜好,不断创新文化活动形式,以艺术、娱乐的方式在农民中进行宣传教育活动、普法活动,并为农民搭建展示才能的舞台,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进来。这样一来,不仅有利于促进农村群众文化素质的提高,也有利于促进农村社会的稳定团结,还能增进各村、各民族间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在 2018 年 4 月 22 日开幕的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农业农村部发布《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前景及政策导向》,据相关数据显示,到 2017 年底我国农村地区网民线下消费使用手机网上支付的比例已提升至 47.1% 。另据中国网络信息中心今年初发布的数据,到 2017 年底,我国网民中农村网民占比达 27% ,农村网民规模达 2.09 亿,农村互联网普及率上升至 35.4% 。

  由此可见,信息技术的进步极大地推动了现代信息媒介在农村中的普及。这对于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也是显而易见的。比如,农业生产技术信息获取渠道变多了,农产品市场信息来源更广了,亲友间情感沟通的形式更多了。更重要的是,农村电子商务得到了高速发展,一方面扩大了工业品在农村的销售市场,另一方面也帮助农民将特色农产品推向市场,促进城乡经济的互动和交流。

  农村物质文明建设进行得如火如荼,农村群众的温饱问题得到解决后,就会追求更多的精神生活。因此,就要加强农村群众的文化建设。农村文化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工程,它引导群众向正确的发展方向前进。然而遗憾的是,我国的群众文化建设进行了很多年,范围一直局限于城市,在农村的开展一直未能落实并优化完善。因此,在信息时代,相关部门要利用网络的便利,加快速度落实农村的文化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努力。

  二、信息时代如何更好地推动农村群众文化建设

  1.抓好农村网络化建设,实现文化资源共享

  要解决当前文化建设中重城市轻农村的倾向,就必须立足农民实际,进一步完善和拓宽农村群众文化服务平台,满足农民的文化需求,而抓好农村网络化建设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我国幅员辽阔,农村地区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 90% 以上,农村文化服务点却存在规模小功能差的问题。信息时代下,网络技术的发展将散落在各地的乡村文化服务点并联成网的可能性变为现实。这样一来,不仅可以系统地对农村文化建设进行开发管理,也能促进比较小规模的乡村文化建设形成规模和特色,产生较大的能量,还能促进乡村之间、乡村与城市之间的文化交流,形成文化共享之势。

  信息时代下,要抓好农村网络文化建设,需要建立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文化服务平台。将农村文化服务体系的功能进行数字化处理和开发,比如各地区可以整合区域农家书屋资源,实现统一图书编码、统一方式管理、统一图书配送、统一“中心”联网,全面推进文化资源的共建共享,实现通借通还的城乡一体化借阅格局。再比如利用国家、省市等各级各类型数据库,建设数字文化馆、数字博物馆等,推动农村群众文化数字平台服务范围的延伸。还有可以依托各地区图书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立面向乡村的涵盖公共文化服务、农业科普教学、法律维权保障、市场销售管理的信息资源库,实现公共文化信息服务城乡村全覆盖。

  2.培养信息化人才队伍,推动农村群众文化建设形成互动

  网络平台建设好了,农民不会操作怎么办?这就要求有一支专业的信息人才队伍,能够适应信息时代的文化传播流程和规律,以信息化手段帮助农村群众快速掌握相关技能,方便农民参与文化建设工作。

  一是要组织专家和软件开发人员设计面向农村、农民的文化信息数据库和应用软件,建立符合乡村特点的文化信息平台,开发适合农民使用的操作软件,使其方便地进入其中,为其建立畅通的信息发布渠道,形成文化互动。

  二是培养农村群众文化建设的中坚力量。要开设专门的机构,通过组织培训或者组织专题讲座的方式,邀请专家学者对农村文化工作人员进行基础知识的教育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发展壮大一支能够适应新时期文化工作要求的高素质综合人才队伍,在信息时代能够更好地落实农村群众文化建设。

  3.加大资金投入,完善信息时代农村文化建设的有关设施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基础设施是将信息时代的先进技术用于农村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要手段。因此,各方面都要确保农村文化建设资金能落实到位,并有专项资金落实到对信息网络的利用上。

  此外,要努力增加政府对农村文化建设的经费投入,落实中央关于文化建设经费的相关规定,确保专项资金及时足额到位。还可以借鉴发达地区经验,设立如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投资引导基金等专项经费,积极引导和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民间资金投入农村文化建设,弥补政府经费不足。

  参考文献:

  [1] 荀英.浅谈信息时代农村群众文化建设的发展[J].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4(12):205.

  [2] 苏映娟. 新时期乡镇群众文化活动创新及实现路径探讨[J].大众文艺.2017(20):17- 18.

  相关论文推荐:青海民族村落健康文化建设的思考

  摘要: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实现健康青海战略,必须要加强民族村落健康文化建设,其核心是制度保障是前提,科技创新是源动力,可持续发展是目标,道德自律是助推器。

2023最新分区查询入口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