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3-12-21所属分类:管理论文浏览:1次
摘 要: 数字图书馆作为通过Internet连接的数字资料库群、读者浏览并利用信息的平台,它突破了时空限制,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将资讯最丰富、最快捷地提供给读者使用,从而成为图书馆未来的发展方向。但由于受资金、技术等因素的制约,数字图书馆建设尚无法全面铺开,于是传统
论文关键词: 数字图书馆,传统图书馆,关系
论文摘要: 数字图书馆作为通过Internet连接的数字资料库群、读者浏览并利用信息的平台,它突破了时空限制,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将资讯最丰富、最快捷地提供给读者使用,从而成为图书馆未来的发展方向。但由于受资金、技术等因素的制约,数字图书馆建设尚无法全面铺开,于是传统实体图书馆在实际工作中仍需扮演重要角色。本文就数字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剖析,试图为网络时代的图书馆工作提出一些有益的建议。
随着计算机技术、数字存储技术、现代通信技术及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字图书馆这一更为科学、先进的信息服务系统得以诞生。与传统图书馆迥然不同的是,通过数字化的信息系统,它将分散于各种载体、不同地理位置的信息资源以网络化方式相互连接,及时地提供给用户使用,真正实现资源共享。显然,为用户提供更广泛、更先进、更便捷的信息服务是数字图书馆有别于传统图书馆的突出特点。但是由于受资金、技术等因素的制约,数字图书馆建设之触角仍有局限:除了某些资金雄厚的高校馆和公共馆进行了相应建设外,尚无法整体推进、全面铺开。因此,图书馆核心工作仍然需要依靠传统图书馆的积极参与来完成。由此看来,在“数字图书馆”一词广泛流传的今天,认真分析研究数字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之间的关系仍然颇有必要。
1.递进关系:从图书馆事业发展看,数字图书馆是传统图书馆蓬勃发展的必然。
图书馆自诞生以来,至今已经有3000多年的历史。从古代图书馆、近代图书馆、现代图书馆乃至于数字图书馆的变迁,图书馆大体上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
在我国,公元前13世纪的殷商时代,王室就有了保存典籍的地方,其实这就是萌芽中的图书馆雏形。而到了汉代,建立收集藏书的“天禄阁”,编撰我国最早的藏书目录《七略》等做法则标志着我国图书馆已初具规模。盛唐时期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科学的发展,更促进了图书馆事业的兴盛,当时曾建有着名的弘文馆、崇文馆等藏书室。从宋代到清代,我国古代图书馆进入了繁荣时期,雕版印刷术、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推动了图书馆业的发展,《四库全书》的编撰完成应该说是我国古代图书最大规模的一次汇总。
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受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的冲击,封建文化日趋没落,学习西方科学文化的思潮日渐兴起,封建时代的藏书楼已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逐渐走向解体,此时出现了面向社会开放的图书馆,如1902年浙江徐树兰仿照西方公共图书馆的模式创办的古越藏书楼,1904年建立的湖南省图书馆等都标志着近代图书馆时代的到来。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图书馆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现代图书馆时期。这时的图书馆不仅要为读者提供以卷册为单位的原始文献资料,而且要对所有收藏的知识材料进行加工,以满足读者的需要。显然,此时的图书馆除具有保存文化典籍、普及科学知识、进行社会教育职能外,还增加了信息的选择、传递、交流以及智力资源开发的职能。
数字图书馆是一个分布式的大型知识库,即以分布式海量数据库为支撑,基于智能检索技术和宽带高速网络技术的大型、开放、分布式信息库群。它改变了传统图书馆静态书本式文献服务特征,实现了多媒体存取、远程网络传输、智能化检索、跨库无缝链接,创造出超时空信息服务的新面貌。
应该讲,数字图书馆的出现是传统图书馆发展的必然结果,即如果没有传统图书馆做铺垫,便没有数字图书馆的今天;如果缺乏传统图书馆做依托,便没有数字图书馆顺畅运转;如果没有传统图书馆的繁荣,便没有数字图书馆的发展。由此可见,数字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既有密不可分的依赖关系,又有以此为基点逐步向前发展的递进关系。
涵盖关系:从图书馆服务手段看,数字图书馆集合了传统图书馆的核心内涵。
数字图书馆是传统图书馆在信息时代的发展,它不仅囊括其他信息资源供给单位诸如博物馆、档案馆的功能,成为公共信息枢纽,而且最根本的是其仍然包含着传统图书馆向社会公众提供相应服务的功能。 在传统图书馆的服务过程中,往往是通过合理建设馆藏、开发文献资源及运用丰富服务手段为读者提供周到的信息服务。首先,图书馆要依靠认真细致的读者调查来了解阅读需求和阅读倾向,据此确定入藏图书的品种和数量,使馆藏文献最大限度地发挥效益;其次,通过对馆藏一次文献进行二次文献、三次文献的加工,开展定题、专题信息服务。同时,利用丰富多彩的服务手段来吸引各个阶层的各类读者。
传统图书馆向数字图书馆转变的突出特征就是工作重心从收藏向获取转移,从文献描述向文献传递转移,从提供文献线索向提供分析加工后的信息产品转移。在数字图书馆条件下,图书馆的信息环境和内部机制将发生重大变化,随着传统馆藏内涵的扩大和丰富的虚拟馆藏的引入,图书馆必然要在原有传统服务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服务内容和服务手段。在这个过程中,数字图书馆不仅要发展传统图书馆的服务方式,还要推出更多的基于网络环境的服务手段,来拓宽图书馆信息服务的范围,形成多元化服务的态势。从服务这个角度来看,可以这样说,数字图书馆既有继承与扩展的关系,又涵盖了传统图书馆诸多内容。
并存关系:数字图书馆和传统图书馆短期内仍无法相互替代。
图书馆收藏文献、书刊资料具有悠久的历史,随着科技的进步,图书馆收藏文献的品种不断丰富,除印刷型出版物外,数字化文献出版物也成为图书馆的收藏对象,这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图书馆的发展,还会有这样那样的新生事物,因此,那种认为图书馆要转型,纸质文献要消失的诸多说法是毫无科学根据的。美国着名的图书馆学家兰开斯特是无纸社会的积极鼓吹者,被视为图书馆消亡论的代表人物。但到了90年代中期以后他改变了初衷,他在“关于无纸社会的再思考”一文中写到:“从以纸为载体过渡到以电子为载体的交流令人神往。然而随着过渡的实际进行,我对其发展和意义变得不再热情满怀,并且在过去的几年甚至变得敌视。”
事实上,不论是纸质,还是电子化的形式,其实都是信息的载体。一种载体很难一下子消失,载体的存在和消亡都必须取决于社会对它们的依赖程度、需要程度。尤其在网络、计算机尚无法普及的很多地区,纸质文献仍然大放异彩。尽管数字图书馆是图书馆最终的发展方向,但我们可以看到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数字图书馆和传统图书馆并存的现象肯定会持续下去。究其原因,一是既然纸质文献不可能立即消失,那么众多以纸质文献为主要馆藏的图书馆就有了用武之地;二是传统图书馆有着数字图书馆所没有的优势。安静清新的阅读环境,浓厚亲切的人文氛围绝不是敲打键盘可以得到的;三是传统图书馆所开展的特色服务是数字图书馆相形见绌的,这是因为在图书馆与读者友善的接触中产生的服务效果,数字图书馆通过屏幕或者界面不能实现。
参考文献:
卢共平,汪善建.论数字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图书馆建设,2002.3.
程妮.冷观数字图书馆热潮.图书馆建设,2002.5.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