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4-12-26所属分类:管理论文浏览:1次
摘 要: 摘要:我国的环境管理体系不健全,对农村环境污染防治认识不够。我国的环境管理体系是基于城市和重点污染源防治建立起来的,对农村环境污染防治认识严重不够、立法缺失、环境管理机构不健全、许多地方没有设置乡镇环保机构,由此农村环境污染防治从源头上没
摘要:我国的环境管理体系不健全,对农村环境污染防治认识不够。我国的环境管理体系是基于城市和重点污染源防治建立起来的,对农村环境污染防治认识严重不够、立法缺失、环境管理机构不健全、许多地方没有设置乡镇环保机构,由此农村环境污染防治从源头上没有得到有效控制。
关键词:环境,畜牧业,科技
保护农村环境的意识淡薄。环保宣传教育的力度延伸不到农村,广大群众对环境保护缺少充分的认识和认知,加上部分地方政府没有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在招商引资中没有优先考虑环境和生态,没有将科学发展观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在处理环境与经济关系时,片面强调眼前利益和局部利益,致使农村环境污染处于加剧状态。
农村环境污染防治财政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当前,对农村环境污染防治财政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加上环境管理存在职责权限分割严重现象,与当今点源、线源、面源污染交叉的新型势、新特征不相适应,由此造成新的在保护环境与污染防治上重城轻乡现象,农村环境污染现象在恶化。
科技推广不到位,传统陋习不易改。因科技在农村没有得到根本重视,尤其在农业生产中,土壤质量检测、配方施肥、农药除草剂的合理使用、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畜禽养殖场所合理设置和规范运营、水产养殖、饮用水安全等方面,科技普及不到位,加上许多农村地区生产技术较落后、科学文化水平不高,许多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的陋习在延用而自身不知。
加大保护农村环境宣传教育力度,提高保护农村环境的思想意识。农村环境污染防治涉及范围广,人口多、投入大、任务重,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多形式、多层次地开展保护农村环境宣传教育,提高全民保护农村环境的意识,把开展农村环境污染防治工作当成社会热点和各级政府工作的重心,站在为民谋福祉、谋健康的高度,用抓项目建设、生态建设的力度,抓好农村环境污染防治工作。
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科学划定和调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建立饮用水水源保护警示牌,加大巡视监管力度,切实保护饮用水安全。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严格控制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开发强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严格保护耕地土壤质量。
加快城乡污水处理厂、村级污水集中处理池、沼气池等处理设施建设,配套完善生活污水收集管网,有序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强度。加大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理力度,“村收集、乡中转、县处理”,坚决杜绝把农村作为“垃圾堆存场”的现象发生。建立农村重点污染源和污染状况普查制度,对污染集中连片地区实施集中治理。完善城乡所有污染物排放的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强化城乡统一监管,进一步提升农村环境监管的组织力量和能力。
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参与农村环境污染防治的积极性。农村环境污染防治离不开法律、经济、行政、科学技术等手段的充分运用,更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和监督。针对农村环境污染本身具有主体分散、排污随机、不易监测、不易确定等特点,防治监管仅靠政府实现难度非常大,要走群众路线,充分调动广大群众保护环境的积极性,依靠群众的力量,齐抓共管,城乡联防联治,以较小的社会成本,实现保护农村环境的国家大计。
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因农民的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对环境污染的危害性、环境保护的紧迫性认识不足,缺乏环境的自我保护意识和依法维权的意识。长期传统的生活习惯难以更改,缺乏环境的自我保护行为,生活垃圾乱堆乱放;农业生产老龄化,劳动力缺乏,滥施滥用农药化肥,随意丢弃生产废弃物。据朱启臻对北京房山区大峪沟村160位农民进行的环境意识调查,结果显示,农民环境知识普遍缺乏,大部分农民不知道农药对环境有何危害,而知道化肥对环境有害的只有16人。
国家长期以来对农村环保基础设施的投入都很少,地方经济实力也有限,加之农民自筹资金用于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的意愿也不强烈,垃圾分类收集池、垃圾处理站、排污管网和污水净化系统等环保基础设施缺乏;农村环保工作起步晚、基础弱,提供环保公共服务的能力也十分有限,最终造成农村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
农村环境污染治理范围广,难度大,涉及的部门也比较多,需要各部门的密切配合,而按现行的监管体系,缺乏专门的农村环保人员和执法机构来承担此项工作,农村环保职能职责分散在农委、环保等多个部门,各部门各自为政,缺乏职能职责的明确划分和相互间的协调沟通,农村环境保护就出现了野谁都管,谁也不管冶的怪现象。畜禽养殖的选址、规划、环评、监管等工作落实力度不够,形式大于内容,没有达到切实应有的效果;农村生活垃圾乱堆乱倒,缺乏环保基础设施,也缺乏对农村环保的监管力度和执法保障。
政府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加速农村土地流转,灵活采用多种生产经营模式,不断扩大农业生产经营规模,既能有效解决因农村劳动力缺乏而带来的粗放生产经营问题、土地荒置问题、农业面源污染问题、农民收入问题等一系列农村问题,还能有效地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生产,切实提升农业生产效率,提高粮食单产,增加农民收入。在规模经营的前提下,才能实现大规模的农业机械化,才能极大地提高农业产投比,才能有效实现精准施肥、精准用药,才能有效遏制并改善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国家目前实施的农业综合开发、测土配方施肥、有机质提升等一系列农业项目才能发挥其应有的、更大的效益;才能有效地发展特色农业、精准农业、观光农业、外向型农业等新型农业生产模式;才能不断提升农业生产产量,提高农产品品质,加速农民增收致富。有选择性、针对性地引进有实力的龙头企业,结合实际,打造出自己的产业链,进行深加工,提升农业生产效益,在生态涵养发展的背景下,切实有效地改善农村生态环境,让农业大县变成农业强县,打造出特有的农业品牌。
偏远农村垃圾处理。有机垃圾是农村生活垃圾的主要部分,占农村生活垃圾的40%~50%。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继续大力推广农村户用沼气池建设,并加强沼气池后期维护管理的保障体系建设,既能有效解决农村厨房废弃物、家畜粪便、农业生产废弃物等有机垃圾,变废为宝,又能有效解决农村有机垃圾污染问题,改善农村房前屋后的环境,还能有效解决偏远农村地区部分用电、做饭、洗澡所需的能源问题。在偏远农村,目前人员居住比较稀疏,废品和有害垃圾很少,主要是碎玻璃、碎瓦片、废塑料等其他无机垃圾。建议加大环保宣传,号召偏远地区农民采用集中焚烧、填埋的方式处理无机垃圾等其他垃圾。防止垃圾随雨水冲刷,进入河流、农田等。
村镇垃圾分类收集与分类处理。在村镇人口比较集中的区域采用野村收集要镇处理冶或者野村收集要镇中转要县处理冶模式,原则上野一镇一站,一村一点,一点一人冶,并鼓励村民将垃圾按照野塑料冶、野纸张冶、野金属冶、野玻璃冶等进行分类,在村建立分类收集点,由专人统一收购,负责分类,在镇建立垃圾回收站,负责各个村的垃圾回收,有条件的乡镇就近处理垃圾,没有条件的乡镇中转到县城统一处理。适当收取农民垃圾处理费,用作专项资金,保障垃圾回收处理系统的有效运行。
村镇污水集中处理。村级每家每户将冲厕用水渊黑水冤和其他生活用水渊灰水冤分开,黑水以及人畜粪便经厌氧沼气池处理,灰水由自然净化系统处理。镇级人口较集中,应建立多个大中型沼气池,处理居民粪便,采用沼气发电,将电并入国家电网;建立污水管网,将生活污水收集后,经化粪池、厌氧池、人工湿地进行处理,有条件的乡镇可以建立污水处理场。
畜禽养殖由规模化向标准化发展。政府将畜禽养殖补贴资金整合,在乡镇划定畜禽养殖园或养殖区,通过优惠政策吸引畜禽养殖户入园入区,引进有机肥厂,建立畜禽粪便标准化处理设施;探索应用养殖污染防治新技术,如饲料添加B-甘露聚糖酶,降低粪氮排量,试验野发酵床冶零排放养殖,益生菌除臭技术,牛粪养猪、鸡、虾技术,牛粪制作蜂窝煤技术,沼气发电技术等。
畜禽养殖区与种植园相结合。在养殖业和种植业的规划布局过程中,将养殖业和种植业有效衔接,对养殖业和种植业进行合理布局。既能高效、低成本地解决养殖业污染治理的难题,也能减少种植业化肥施用量。走种养结合,以养殖促种植,以种植促养殖的循环发展、绿色发展之路。既能节约资源,又能降低种植业的成本,还能有效改善土壤,解决农民反映强烈的畜禽养殖污染问题,获得良好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也符合生态农业发展的要求和县域生态涵养发展的定位。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