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10-10所属分类:经济论文浏览:1次
摘 要: 在当前有关审计教学管理中的建构有哪些呢?应该怎样来加强这方面的措施及意义呢,有关现在审计教学的制度又有哪些呢?目前审计实验教学中的新方式有哪些呢?文章选自:《南京审计学院学报》,《南京审计学院学报》本刊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以马克思列
在当前有关审计教学管理中的建构有哪些呢?应该怎样来加强这方面的措施及意义呢,有关现在审计教学的制度又有哪些呢?目前审计实验教学中的新方式有哪些呢?文章选自:《南京审计学院学报》,《南京审计学院学报》本刊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坚持实事求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严谨学风,传播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弘扬民族优秀科学文化,促进国际科学文化交流,探索高等教育、教学及管理诸方面的规律,活跃教学与科研的学术风气,为教学与科研服务。
摘要:创新性实验教学是以学生体验科学创新方法训练和科学创新过程为主,注重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其目的在于调动学生的创造性,激发其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逐渐提高创新能力,并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掌握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形成科学思维。创新性实验作为审计实验教学的第三层级,也是最高层级。这一层级的审计实验主要是为学生提供“实战”的机会。
关键词:审计教学,审计制度,审计论文
审计实验教学课程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1.实验教学中涉及到审计程序的应用不完整,学生参加实验的积极性不高
受实验材料等因素的限制,多数高校设计和实施的能够让学生通过实验来学习和了解的只有审阅、核对、重新计算和分析等有限的狭义的审计程序,而询问、观察、函证、检查有形资产等其他重要的审计程序却得不到有效的实验训练。作为证实某项资产或经济业务是否存在或发生的强有力的手段,这些审计程序一旦在实务中遗漏,很可能导致审计失败的产生。另外,传统的审计教学软件难以增强学生对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感性认识,不利于锻炼学生综合运用有关的审计程序和方法进行审计风险的识别与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来对拟进一步执行的审计程序做出合理的计划安排。实验教学很难全面提高学生所需的搜集证据、分析解释证据的审计专业技能,证据的取得易流于形式,学生参与实验的积极性不高。
2.审计实验系统性、动态性差
审计实验质量的提升离不开对审计实务的高度仿真。审计业务流程系统性强,各环节紧密结合,相辅相成。审计实务中的许多情景很难用具体的文字、图表等形式描述得生动、全面。如审计人员与管理层、治理层的沟通等,实验中要呈现诸如此类承前启后、交错复杂的动态特征,是目前审计实验教学中较难解决的问题。另外,会计舞弊与审计博弈行为的手段和方法不断推陈出新,实验资料需要适时更新,也对审计实验素材的动态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审计实验教学缺乏层次性
审计学的校内实验层次较为单一,校外实习大多缺乏校方与实习单位就学生实习期间相关权责的界定,从而导致实习可控性较差。学生分散在各个地方实习,教师很难对整个实习过程做到周密系统的安排、管理和指导。另外,实习单位对实习生心存顾虑,由于缺乏相应权责的界定,实习单位大多将学生安排在一些技术含量不高、简单而琐碎的事务上,很难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从而导致实习效果不理想。现行的审计综合模拟实验往往忽视了实验的阶段性和层次性,相互之间缺乏有效的衔接。
分级递进式审计实验课程体系设计
具体学科的人才培养功能最终是以课程为依托实现的。审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需要在理论讲授以外辅助以大量的模拟实验来巩固和验证课堂理论知识的正确性与有效性。审计模拟实验并不是一门单独的实验课,而是伴随着各门课程的不同阶段而进行的多门实验课程。笔者认为审计实验课程体系应结合学校办学定位与人才培养特色,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实验教学理念,形成富有特色、开放式、多层次、学习与研究相结合的实验教学体系,具体应区分为案例同步实验教学、校内综合模拟审计实验教学、创新型审计实验教学三个层级。多层级审计实验课程的开设,可使学生逐步得到专业综合应用能力的系统训练。
1.案例同步实验教学——审计基础理论及实务的学习与实验
案例同步实验教学主要包括案例验证型实验教学与案例讨论型实验教学两种。案例验证型实验教学是一种以教师讲授为主体,通过实务案例的介绍和分析来说明一个具体的理论知识,并通过案例的讲解实现对所学理论知识的验证的教学。案例验证型实验教学可以穿插在平时的理论授课过程中,也可单独作为实验课程在审计基础理论课程讲授完毕后开设。案例讨论型实验教学则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参与式学习过程教学。该模式下,教师作为引导者,通过引入案例,模拟现实的审计情景,鼓励学生讨论分析,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挑战他人的观点,使学生在案例的讨论中巩固基础知识,提高专业技能。在案例讨论过程中学生是主角,教师主要负责引导。这种以案例讨论、情景模拟为主的实验教学形式可以最大限度的开发学生的潜能,有助于培养其审计思维。通过讨论,引导学生有效掌握不同情景下相关审计工作如何开展,可以有效规避传统审计实验所缺乏的系统性和动态性差等问题。
2.校内综合模拟实验教学——基本技能的综合运用与决策、专业判断能力的培养
校内综合模拟实验教学课程设置按照审计综合实验的自动化程度分为手工模拟综合实验和审计电算化综合实验。手工模拟综合实验需要事先准备被审计单位一定时期内的仿真会计核算资料(亦可利用会计手工实验的结果),并人为设计一些不同的利润操纵手段,尽量把新形势下一些公司可能存在的舞弊手段穿插进去,同时设想实际工作中可能出现问题的业务特征、时间特征,编制几套不同的账簿和会计报表,辅之以行业形势、管理层品德、特定项目风险等环境资料,引导学生进行手工模拟审计业务全过程。在具体实施时,可采用3~5人为一组的方式进行操作,并引导学生采用小组集体讨论的方式对所发现的问题进行正确的定性、定量分析,以提出恰当的审计意见。审计电算化综合实验需要在特定审计软件的支持下,根据被审计单位一定时期内的仿真会计核算资料(亦可利用会计电算化实验的结果),穿插当前会计电算化中可能存在的一些舞弊手段,辅之以行业形势、特定项目风险、管理层品行等环境资料,引导学生利用计算机实现模拟审计业务的全过程。这一层级的审计实验同样可采用3~5人为一组的方式进行操作,由指导教师组织实施,按照审计软件的操作步骤,结合审计实务工作流程,实现对审计工作全过程的模拟实验。
3.创新性实验教学——开拓能力的锻炼与创新意识的培养
创新性审计实验教学在设置上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与ERP沙盘模拟实验相结合的审计实验。企业资源计划(ERP)沙盘模拟实验通过在沙盘上模拟一个制造企业的经营环境,可直观呈现出企业的经营要素。与ERP沙盘模拟实验结合可以在审计实验的过程中“再现”高仿真企业,模拟一个“高仿真的审计环境”,将加深学生对审计的感性认知并增强教学效果,进一步强化其职业判断能力的培养。第二阶段是校外实习。校外实习是指给学生提供到会计师事务所、企业内部审计机构等部门进行现场工作的实践机会。通过与会计师事务所和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使学生能够在审计工作现场实地参加审计业务,以便对审计理论有一个深刻的理解,从而培养和考察学生实际业务的操作能力、调查取证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校外实习给学生提供了一个真实的审计舞台,是校内教学的补充和延伸。
校外实习作为审计实验教学的高级层面,其目的的实现需要科学、系统、周密的安排,否则极易流于形式。为了增强校外实习的可控性及实习效果,学校和实习单位之间必须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能够加强学校、企业、事务所三方合作平台的建设,促使资源的整合和利用。在这一前提下,笔者认为校外实习可推行导师负责制,即实习单位为实习学生提供实务指导教师,负责实习期间审计实践活动的指导。导师须为所带学生制定较为详细的实习计划,让学生实践真实的审计全过程,而不再是纸上谈兵。校外实习目的的实现离不开相关各方权责的明确。权责的明确可以增强校外实习的可控性,从而提高审计实习的效果,真正实现理论教学—模拟实务教学—投入实践的有效衔接。
审计实验课程建设的现实选择
由于受到学校规模、教学师资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在审计实验课程设置的实际应用环节,笔者所设计的分级递进式的审计实验课程体系在应用方面会受到一定的限制,从而不利于审计人才的全方位培养。考虑到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不仅需要深厚的理论基础,还需要运用所学理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考虑到学校资源方面的约束,笔者认为第一层级审计案例同步实验教学的开设必须能够合理保证。具体课程的设置可以安排与审计理论基础课程同步开设,也可在审计理论基础课程之后开设。第二层级校内综合模拟实验,必须要满足基本的审计手工模拟实验课程的开设。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审计对象的信息化,以及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对审计实务的影响更加深入,因此有必要在保障手工模拟实验的基础上尽量增加计算机辅助审计实验的投入。第三层级创新性实验,由于ERP沙盘模拟的投入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学校可根据自身资源的特点有所取舍,但最直接的接触实践的机会要尽可能为学生提供,让学生在就业前能够接触实务,进一步提高其审计理论应用能力。
审计实验教学是实施创新教育、实现审计人才培养目标的一条必经之路。要使学生在审计实验中更加突出其个性特点、创造能力与创新精神,使其在实验过程中掌握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形成科学思维,分级递进式的审计实验课程建设任重而道远。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