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4-13所属分类:经济论文浏览:1次
摘 要: 财政中的新应用建设管理有什么新的目标呢,要通过什么制度来加强对现在经济新应用呢?本文是一篇经济论文。财政性存款是各级财政部门代表本级政府掌管和支配的一种财政资产。财政性存款构成包括存放中央银行国库的库存资金、存放商业银行的代理国库库存资金、
财政中的新应用建设管理有什么新的目标呢,要通过什么制度来加强对现在经济新应用呢?本文是一篇经济论文。财政性存款是各级财政部门代表本级政府掌管和支配的一种财政资产。财政性存款构成包括存放中央银行国库的库存资金、存放商业银行的代理国库库存资金、其他财政存款。其中,国库单一账户存款指各级政府收缴的税收和非税收入入库后,在根据预算进度完成财政支出和进行必要的收入退库后结存在中央银行国库的余额;其他财政存款是暂时聚集在银行的各项财政存款,包括待报解款项、国债兑付款等。国库现金是财政性存款的主要来源,两者变化规律也基本一致。
摘要: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一般认为是相对独立的两种政策,两者的联系主要是在宏观调控中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需要松紧配合使用。两者的交叉性在于,财政体制变化、财政政策执行以及预算安排的调整,都将直接影响财政性存款。从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看,一旦财政性存款变动,势必影响到资产负债表中项目,其中最直接的影响将是基础货币。因此,货币当局研究财政性存款对基础货币影响关系尤为必要。
关键词:财政建设,经济改革,经济论文
一、财政性存款与基础货币:历史与现状
(一)财政性存款和基础货币一路攀升,财政性存款季节性波动明显
从绝对值看,财政性存款由1990年末的380.40亿元增长到2012年末的20928.30亿元,20年间增长了55.0倍,同期基础货币增长47.4倍,两者增速大致相当。与基础货币比较,2002年之后财政性存款具有非常明显的季节性波动的特点,且波动幅度呈逐年扩大的趋势(见图1)。
(二)财政性存款在基础货币中的占比不稳定,波动有加剧趋势
从相对值看,财政性存款在基础货币中的占比趋势大致经历三个阶段:一是从1990—2001年末期间,占比不规律且波动较小;二是2002—2008年末期间,随着财政性存款季节性波动加大,该占比呈规律性波动,且波动幅度不断扩大;三是2009—2012年末,该占比仍呈季节性波动,但走势向下(见图2)。
经济论文: 《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是经济类学术性刊物,其刊登论文按内容归类主要分为:财政与金融、税收与企业、财务与会计、经济理论与实践、教学改革与管理五个栏目。为了提高审、编、校质量,采用双月刊的形式。
二、理论及实证分析
(一)财政性存款与基础货币之间的关系: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
基础货币是在任何拥有金融媒介机构的经济体系中涉及有关一国货币存量决定因素分析的一个重要术语。从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看,基础货币的测量可以用两种不同的方法。
一是通过银行与公众对基础货币从使用的总额来表达,即基础货币应等于采取基础货币形式的银行准备金(R)与公众持有现金(M0)的总和。
三、实证结论和总结性评述
(一)实证结论
从(5)式的结论看,各时期财政性存款发挥回笼基础货币的作用不同。
1. 分税制改革前(1990年1月—1993年12月),财政性存款发挥回笼基础货币的作用较小。
一是财政收入增长缓慢,占GDP的比重呈逐年下降趋势,且预算盈余增长缓慢。一方面,改革开放初期,经济活力逐渐激发,财政收入的平均增长率约为13%,但财政在GDP中的占比逐渐下滑(见图3)。主要是1988年后中央和地方财政采用“多种形式的财政包干”,造成地区割据、财力分散和运作失范,政府间财力分配也难以真正规范和稳定。另一方面,从预算收支盈余看,1990—1993年间在200亿至500亿之间,对财政性存款增长的贡献有限。这些是造成财政性存款对基础货币影响较小的原因。
二是从其他因素看,央行对银行负债是该时期影响基础货币的主要因素。宁咏(2000)根据1998年前基础货币供给情况认为,政府和企业的数量扩张冲动造成的信贷需求膨胀,是导致基础货币扩张的最主要动因。
三是预算外资金规模不断膨胀。我国的“预算外资金”早在50年代初就为调动地方、国有企业“积极性”而设立,但一向规模不大。到80年代之后,以远高于预算资金的速度迅猛扩张,1992年时已相当于预算资金规模的110.7%。
2. 分税制改革后至国库集中收付改革前(1994年1月至2001年7月),财政性存款发挥回笼基础货币的作用大幅提高。
一是中国经济的市场化程度开始迅速提高,经济总量不断扩大,微观经济主体的活跃程度也在提高。1996年宏观经济成功“软着陆”,实现了“高增长、低通胀”。经济进入高速增长区间。1994年至2000年间GDP年均增速达9.7%。财政收入在经济高速发展带动下,出现高速增长:1994—2000年间,财政收入增速基本维持在15%以上,年平均增速高达18.4%,是GDP增速的1.9倍;财政收入在GDP中的占比也节节攀升,至2000年末,该比重已高达13.5%(见图3)。
[图3:财政收入增速及占GDP比重趋势(1990—2012年)]
二是1994年中国推出财政、税收的配套改革,初步建立了以分税制为基础的分级财政体制框架,成为由“行政性分权”(分灶吃饭)向“经济性分权”(分税分级)的一个里程碑式的转折点。在新体制下,中央、地方划开事权,各自掌握不同税种,同时也保留若干比例明晰、规范划分的共享税,以自己的收入安排支出,形成各级独立的预算(同时也发展力求规范的政府间转移支付)。结合分税制改革,强化了增值税、消费税的调控作用,合理压缩财政支出,收支盈余出现较快增长。1994—2000年间,财政盈余年均增长1437.48亿元。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