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5-26所属分类:经济论文浏览:1次
摘 要: 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思想的提出,古老的丝绸之路焕发出新的生机。作为造福中国和中亚国家人民的重大工程,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从提出到规划无一不体现出中国和中亚国家人民的牢固友谊和智慧结晶。本文主要针对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意义、挑战与原则进行了
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思想的提出,古老的“丝绸之路”焕发出新的生机。作为造福中国和中亚国家人民的重大工程,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从提出到规划无一不体现出中国和中亚国家人民的牢固友谊和智慧结晶。本文主要针对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意义、挑战与原则进行了一些研究,文章是一篇国际贸易期刊投稿的论文范文。
摘要:2013年9月7日,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演讲时,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提出,是新形势下中国外交新常态的重要表现之一,是促进中国与中亚国家合作的重大战略,是深化中国与中亚国家合作的有力推手。
关键词:丝绸之路经济带,外交新常态,区域合作
一、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意义
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习主席在世界局势发生深刻变化的背景下提出的全新重要战略举措。促进古“丝绸之路”沿线区域经济贸易各领域的发展合作,既是对历史文化的传承,更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该区域蕴藏的巨大潜力的开发。
1、历史的光辉记忆
“丝绸之路”是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开通的连接中国与中亚的重要贸易“走廊”。这条成于西汉而兴于唐朝的持续千年的“走廊”,为沟通中国和中亚国家以及地中海国家做出了重要贡献,成为中国人民和中亚人民长久的历史光辉记忆。“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提法唤起了中国和中亚国家人民的历史认同,拉近了中国和中亚国家人民的感情。
新中国成立之初到20世纪50年代末,中国政府以新疆为贸易龙头,积极开展与当时属于苏联的中亚加盟共和国开展广泛的贸易和合作。1956年,中苏两国决定开展边境贸易。边境贸易最早在苏联远东和中共东北地区进行,随后新疆与中亚地区的边境贸易也蓬勃发展起来。1958年,中苏两国决定给予对方关税最惠国待遇,中苏之间在对方首都大使馆设立商务代表处,在领事馆设立商务代表。苏联在新疆设立的商务代表对于加强中国和中亚地区的经济贸易往来发挥了重要作用。20世纪50年代中国新疆地区与苏联经济贸易合作的发展,一方面推动了中国新疆地区经济的发展和繁荣,另一方面也带动了苏联中亚地区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20世纪80年代后期,中苏关系出现缓和,两国决定从1983年起恢复两国边境地区的口岸贸易活动。同年11月,中国新疆开始接收来自苏联的货物。1986年起,苏联中亚加盟共和国开展贸易活动,并开设霍尔果斯和吐尔尕特为边境贸易口岸,由于中苏贸易发展很快,中国政府将对外贸易权下放给新疆,并给予新疆九项优惠政策。这一时期双边关系的顺利发展为苏联解体后中国与中亚地区新独立国家发展关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现实的合作需要
(1)发展的需要。首先,中国正处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中国人民正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大步前进。要实现这一伟大目标,中国首先需要良好的国际环境特别是良好的周边国际环境,正所谓“远亲不如近邻”。因此,加强与中亚国家合作,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有利于彼此往来和经济发展,共同促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区域的发展与繁荣。
其次,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的能源和矿产资源远远不能满足经济社会的发展,资源是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搞好“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加强与中亚国家的能源合作,对于解决中国发展遇到的能源、资源短缺和安全问题具有很大帮助。
再次,中亚发展也需要与中国合作。中亚国家自独立以来的20多年时间里,结合本国国情,制定了新的发展目标。然而,要实现这些发展目标,中亚国家必须克服资金不足、技术落后、高素质人才缺乏等诸多难题。中亚国家虽然有丰富的能源资源,但是开发能源资源需要大量的资金,许多国家工业设备老旧,技术落后,亟待更新。我国经济困难使得大量人才外流,增加了经济发展的难度。此外,中亚国家地处内陆,需要出口以发展对外贸易。中国和中亚国家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将有力改善中亚地区基础设施状况,来自中国的大量投资将有利于缓解资金困难,沿线国家的经济贸易将使得中亚国家得到更多良好的创业就业机会,吸引大量人才。
(2)安全稳定的需要。近年来,中国中西部地区“三股势力”活动频繁,毒品走私、跨国、跨境犯罪事件等时有发生,给中国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和经济发展带来巨大危害。中亚国家也面临巨大的反恐压力,具有强烈地打击“三股势力”的意愿。因此,打击“三股势力”必须同中亚国家合作。而“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不仅有利于加强中国和中亚国家在维护国家和地区安全上的合作,而且有利于打击恐怖主义存在的经济基础,对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安全稳定意义重大。
(3)国际合作的需要。中国与中亚国家虽然国情不同,意识形态不同,根本政治制度存在差异,但有一点是相似的,即国内事务特别是所谓“民主”、“人权”等问题上经常被西方国家说三道四、横加指责,甚至中亚国家政权受到来自西方的威胁。因此,中国和中亚国家更紧密地合作有利于双方共同应对西方意识形态渗透、自身国际话语权的建立和“颜色革命”。中亚国家也需要中国在国际事务方面的支持。
当下,美国政府实施所谓“亚太再平衡”战略,明显针对中国,意图联合日本、菲律宾、澳大利亚等国在战略上对中国形成遏制态势,以维持美国的世界霸权。面对此等形势,有专家指出:“面对变幻莫测的海上风云,你有你的‘亚太再平衡’战略,我有我的‘定海神针’。只要我们保持战略定力,不自乱阵脚,把内部的事办好,尤其是把西域建设成为对外开放的‘桥头堡’,拓展好国家‘利益边界’,确保国家利益安全,就会迎来新一轮战略机遇期。”
二、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挑战
1、经济实力不对称容易导致合作心态失衡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果,国民生产总值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综合国力稳步提升。反观中亚国家这20多年来的发展,大多数中亚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且都经济结构单一,主要依靠资源发展经济,技术水平落后。因此,中亚国家内部有一小部分人担心深化与中国合作会导致过度依赖中国对其能源行业进行投资,从而使得本国经济成为中国的“经济附庸”。某些西方国家更是高唱“中国威胁论”,污蔑中国的友好合作是“新殖民主义”。如果这些消极言论处理不好就会影响“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
相关期刊简介:《国际贸易》(月刊)创刊于1982年,由中国商务出版社主办。对外贸易专业刊物。宣传和阐述我国对外经济贸易的方针、政策、法规,研究和分析世界经济、国际贸易,国际市场趋势动向。读者对象为:对外经济贸易主管和决策人员、业务人员、理论研究工作者及相关专业大专院校师生。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