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服务,正当时......期刊天空网是可靠的职称工作业绩成果学术咨询服务平台!!!

会计工程师论文会计专业课证融合教学模式

发布时间:2016-09-01所属分类:经济论文浏览:1

摘 要: 这篇会计工程师论文发表了会计专业课证融合教学模式,为了实现高职教育的本质要求,学校从激发学生的动力上做了努力,通过授予职业资格考试培训的过程,为社会输送实用型的人才,那么高职基础会计“课证融合”教学的意义及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呢?

  这篇会计工程师论文发表了会计专业课证融合教学模式,为了实现高职教育的本质要求,学校从激发学生的动力上做了努力,通过授予职业资格考试培训的过程,为社会输送实用型的人才,那么高职基础会计“课证融合”教学的意义及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呢?

会计工程师论文

  【内容摘要】《基础会计》是会计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也是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科目之一。在日常教学中有效地实现“课证融合”,对培养高素质的社会实用型会计专业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高职基础会计课程“课证融合”教学模式必须要深刻领会“课”与“证”的内涵,并在实践中实施有效策略,其中,校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起点,明确职业能力要求是依据,解构典型工作任务是核心,合理设计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方法是落实“课证融合”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会计工程师论文,高职教育,基础会计,课证融合,教学模式

  “课证融合”就是课程的教学内容和职业考证的内容要一致,学生学习课程知识的同时也是接受相关职业资格考试培训的过程。基于《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文件精神及据《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高职院校要培养具有社会实用型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所毕业的学生应具备初级会计人员的基本技能素质,并能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职业证书,以此增加就业砝码。为实现高职教育的本质要求,高职会计专业要积极推行“课证融合,以证代考”教学模式,以此激发学生考取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动力,进而提高学生“双证书”的通过率。

  一、高职基础会计课程教学的现状

  (一)缺乏实践教学。《基础会计》课程的内容具有很强的抽象性,单独依靠教师的讲解学生很难掌握这些高度抽象的知识体系,尤其是基于培养社会实用型专业会计人员的要求下,高职院校基础会计中的实践教学弱化现象越来越明显,实践教学的缺失最终导致学生对会计基础知识的熟练掌握。虽然部分高职院校加强了实践教学的课时安排,但是其实践操作停留在模仿性操作训练层面,造成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锻炼没有有效融合。

  (二)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不高。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但是在高职教学中仍然存在以教师为主体的落后模式,导致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不高。基于基础会计高度的抽象性,必须要通过吸引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才能够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但是当前采取的以“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很难吸引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三)工学结合难。工学结合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形式,但是由于会计专业具有一定的商业保密性质,因此企业很难为学生提供具有真实环境的工作岗位,结果导致学生很难通过实习岗位获得实践操作能力。另外高职院校基础会计课程教学的内容与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考试的内容存在脱节问题。

  二、高职基础会计“课证融合”教学的意义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实施“课证融合”教学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方面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将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引入到教学中,能够提高课堂教学内容与社会实践的紧密结合度,进而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朝着职业标准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有助于促进教学改革。基于高职对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高职院校必须要改变以往的落后教学模式,实施课证融合教学模式,以“够用”为度、“熟练”为度,注重学生的职业技能,因此通过“课证融合”教学模式能够大大提高高职教育的实用性和科学性。通过对高职基础会计教学效果的调查发现,学生在学习《基础会计》课程中普遍存在实践应用能力不强、所学知识与就业岗位存在很大差距的问题,因此高职院校实施“课证融合”教学就必须要解决以下问题:一是“课证”不相适应的问题。高职基础会计教学没有按照会计职业资格考试大纲设置教学内容;二是教师队伍认识不到位的问题。在基础会计教学中,教师普遍存在“两张皮”的意识,即将基础会计教学按照传统教学体系和资格考试培训两个方面进行,忽视了二者的融合。

  三、高职《基础会计》“课证融合”教学模式构建的对策

  (一)创新教学模式,实现工学结合。基于《基础会计》课程的教学内容,高职院校要构建三阶段教学模式:一是职业基础能力形成阶段。该阶段主要是根据培养学生对会计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让学生对会计职业有一个真实的体会,并且为学生考取会计职业资格证奠定基础;二是专业核心能力形成阶段。针对会计岗位能力需求,开展专业核心能力领域课程的学习与实践,通过各项生产性实训项目,利用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让学生在工学结合和工学交替中了解不同岗位的主要工作任务、会计业务流程和具体业务处理方法,掌握填制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报表等会计信息处理和分析的核心能力,这一阶段是技术技能会计人才职业能力的“成长”阶段。三是综合处置能力形成阶段。本阶段通过让学生在校内实训基地进行仿真业务模拟和以准员工的身份到行业、企业和校外实训基地进行顶岗实习,在真实的会计环境和任务中提高职业素养,使学生的社会能力、方法能力、专业能力等职业能力得以全面提升。

  (二)将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融入到课堂教学中。职业道德素质教育是会计资格考试的重要内容,也是从事会计行业的基本要求,因此在“课证融合”教学中高职院校要将职业道德素质和职业素质教育融入到课堂教学体系中。一方面高职院校要开展专题职业道德素质教育活动,及时将社会中发生的因职业道德缺乏而导致犯罪的案例引入到课堂教学中,以此对学生起到警示作用;另一方面要鼓励学生以会计职业道德标准约束自己,通过小事检验与提升自己的会计职业道德素质。

  (三)增加《基础会计》实践教学课时。“课证融合”体现的是将课程与职业标准相结合,而实践教学是提高学生职业实践能力的重要形式,因此高职院校要增加实践教学的课时安排:一方面高职院校要深化校企合作模式,鼓励企业为学生提供真实的会计工作环境,通过真实的岗位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另一方面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会计技能比赛,形成“以赛促教”。通过学生参加各种会计基础知识技能比赛,可以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所存在的不足,进而有针对性进行学习。当然基于“互联网+”模式的实施,教师要充分认识到互联网平台的优势,积极开展互联网会计基础交流平台,通过网络平台实现对学生的在线学习指导、评价等。

  (四)构建适应职业资格证书的考核模式。《基础会计》课程实行“课证融合”的教学模式,是将学生考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所必须具备的知识融入到平时的教学实践中去。而考核评价是基础教学质量的有效保障,因此高校要改变以往的以分数为主的考核评价模式,建立适应职业资格考试的评价模式:一是高校基础会计的考核方式要按照会计资格考试的方式进行,按照其相关步骤进行操作;二是基础会计的考核内容要与从业资格证的内容相一致,并且要及时将从业资格证的考试大纲引入到考核中;三是基础会计考核也要实现考核手段与主体的多元化。将企业、教师以及学生纳入到考核中,增加考核的实效性。当然考核的最终目的是提升学生对基础会计的掌握能力,因此高校在构建适应职业资格证书考试模式也必须要紧紧围绕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操作能力的要求。

  (五)大力培养具有“双师型”的教师队伍。“课证融合”会计基础教学离不开“双师型”队伍的支持,因此作为基础会计教师一定要不断地学习,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以此满足“课证融合”的教学模式。当然高职院校也要创新人才培养制度,从资金、制度以及环境等方面入手,培养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作者:杨琳

  推荐期刊:《金融会计》(月刊)是1993年12月由中国人民银行 牵头,工、农、中、建、交五大银行和当时的中国人民保险总公司为主体的中国金融会计学会创办的全国性中央级金融会计专业刊物。

2023最新分区查询入口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