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服务,正当时......期刊天空网是可靠的职称论文发表专业学术咨询服务平台!!!

区块链技术在金融行业的应用优势及风险应对

发布时间:2020-02-13所属分类:经济论文浏览:1

摘 要: [摘要]近年来,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发展迅速,改良了传统金融体系规则,加快了共享共赢式金融生态体系的构建步伐。但是,区块链仍处于新兴发展阶段,在实践操作中仍存在诸多风险隐患。控制区块链金融风险、加大其监管力度是相关部门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摘要]近年来,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发展迅速,改良了传统金融体系规则,加快了共享共赢式金融生态体系的构建步伐。但是,区块链仍处于新兴发展阶段,在实践操作中仍存在诸多风险隐患。控制区块链金融风险、加大其监管力度是相关部门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文章简要描述了区块链金融的基本内涵,分析了区块链技术在金融行业的应用优势,探讨了区块链技术在金融市场应用中存在的风险。进而,就防范区块链技术风险、加强其监管,实现金融稳定提出参考建议。

区块链技术在金融行业的应用优势及风险应对

  [关键词]区块链;金融行业;挑战;风险;监管;建议

  一、区块链金融的内涵

  区块链起源于社会学,金融危机后由中本聪正式引入。作为支持比特币等数字货币研究和开发的革命性技术,区块链以其独特的逻辑和复杂的系统框架,引起了学术界和业界的极大关注。我国政府出台了多项区块链技术的政策指导文件:2016年10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中国区块链技术和应用发展白皮书(2016)》;2016年12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印发“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的通知》,将区块链技术明确划为促进国家发展的战略性技术。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我国已进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时代,积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是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2018年3月,2018区块链技术及应用高峰会(BTA)成功举行,会议中探讨了区块链的核心技术和应用发展趋势。2018年4月,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上,我国代表在谈及区块链时指出,要想使用区块链技术真正为实体经济服务,就需要不断探索和扩展其应用场景。为此,中俄签定“远东健康科技创新产业城”项目,签约金额约197亿元人民币,中俄两国将应用区块链技术在多个领域共同开展紧密合作。2018年4月23~25日,2018第一届世界区块链大会举行,会议通过峰会对话和交流,加快整个区块链产业的技术创新。

  区块链技术的发展阶段主要包括:区块链1.0,即可编程货币,主要应用领域为数字货币和支付结算;区块链2.0,即可编程金融,主要可用于金融交易,包括股票、私募股权、金融衍生品等领域;区块链3.0,即可编程社会。主要适用于公证、仲裁、赌博、投票、医疗、教育等社会生活领域。从开放度角度来说,区块链技术主要分为公共链、联盟链和私有链三类。这三个要素具有开放性、透明性、不篡改性、可追踪性、时间序列和加密性等共同特点。差异主要体现在去中心化程度、共识机制和信任机制等角度。区块链的主要特征:第一,去中心化。去中心化特征使链中每个节点的权利和义务相同,任一节点的破坏不会影响整个系统的安全运行。而建立在数学方法基础上的共识信任机制,能提高系统运作机制的规范性和透明化、降低运营成本、提高运营效率。第二,开放性。除了交易双方的加密私有信息,任何人都可以通过开放的接口查看链中数据,并且所有的信息数据是高度透明的。第三,自动性。区块链采用商定的规范和协议,系统中所有维护功能的节点可自动进行数据交易和记录,无需人为操作。第四,不可篡改性。区块链技术具有很强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在信息被核实并进入区块链之后,篡改或破解数据信息的成本会非常高,单个节点上的数据修改行为并不会影响其他节点的正常运作。第五,匿名性。由于区块链可以自动确定交易的合法性,并使用公钥地址进行用户私人信息的转换,不需要公开个人信息,从而实现匿名性。

  相关期刊推荐:《当代经济管理》杂志为经济管理类学术期刊(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是由河北省教育厅主管,石家庄经济学院1979年主办的刊物,主要刊登经济管理领域最新研究成果,鼓励创新之见。1979年创刊,是以刊载经济管理类文章为主的学术期刊,旨在宣传国家经济方针、政策和法规,传播经济科学、管理科学及相关领域的知识和信息,促进我国经济管理科学和管理水平的提高,为经济建设和改革服务;读者对象为各级政府部门、大中型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相关领导干部、科研人员和广大高校师生。

  区块链及数字货币技术以低成本、高效、便捷的特点对金融行业领域产生了巨大的积极效应。但是,区块链技术主要还在研究探索阶段,付诸实践的领域较为有限,在技术层面、法律层面、监管层面等存在诸多风险。在当前,我国金融改革进入深水区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激发区块链优势,合理引导和管控其风险,确保国家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安全稳定是我国经济建设和金融管理中应重点关注的议题之一。

  二、区块链技术在金融行业的应用优势

  通常来说,我们把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称为“区块链金融”。主要包括数字货币的发行与流通体系、Token(规则或份额)发行与流通以及数字智投体系三部分。作为一种分布式的账户应用技术,区块链技术应用场景现已逐渐发展到股票、智能合约,并进一步扩展到政府、科学、文化和艺术等领域。区块链技术简化了传统金融模式的金融交易程序,降低了业务成本,提高了运营效率。而且,通过运用多重签名操作技术,将监管记录和审计过程保存在了区块链中,保持了银行间交易的私密性,交易数据更加透明化,缩短了结算和到账周期,随时进行监管和审计,同时也具有可追溯性和不可篡改性;区块链的共识机制和分布式网络,降低了市场上的人为操作风险和道德风险;区块链去中心化机制,缩减了转移和支付电子货币的到账时间,减少了受外界攻击或服务器故障等问题而产生的系统性风险的发生概率。

  (一)中央银行

  2017年2月,我国区块链数字票据交易平台测试成功。数字货币是区块链技术最成功的应用,最著名的应该是比特币,之后市场上又逐渐产生了大量其他去中心化的数字货币币种。同时,通过使用区块链的去中心技术,数字票据削弱了票据交易中心的角色,成功实现了点对点交易。另外,区块链技术不可篡改的特性,降低了传统金融系统的开发和后期维护费用,减少了系统中心化带来的运营和操作风险,使数字票据成为更加安全、智能和便捷的票据形态。

  (二)商业银行

  长期以来,现代支付体系本质并未改变。传统支付系统中,央行充当清算行,大型金融机构在央行持有账户,央行对其交易进行记录和结算。个体消费者或小型金融机构在大型金融机构中持有账户,相应的交易信息体现在账户中。引用区块链技术并不会改变支付系统的运作机制,但会优化账户记录和银行间转账技术方式,其分布式数据处理特征削弱了支付交易对中央银行的依赖。和金融初创公司相比,商业银行使用区块链技术具备无可比拟的天然优势:其一,区块链在监管部门中的使用会产生巨大的监管成本。其二,和互联网初创公司相比,普通消费者对商业银行的信任相对较高。区块链技术对商业银行产生了巨大的积极效应:首先,和传统金融机制相比,区块链技术具有构建大型低成本网络的能力,极大的降低了前台和后台的运作成本,节省金融机构各个业务系统与后台的工作流程、环节和时间。其次,区块链的使用,可以促进银行创新商业和服务模式,开发不同金融产品来满足消费者的特定需求,保持同业竞争优势。

  (三)金融基础设施

  区块链技术的分散化机制极大地改变了以集中化为特征的整个金融基础设施。首先,区块链技术的分布式账户改变了传统的金融交易机制,股票、债券和衍生产品的交易信息需要一个可信的中央注册中心来确认、注册和保存,而区块链技术在这些领域中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提高传统交易信息的透明性。第二,区块链技术让不同的金融市场出现了连锁化的趋势,它会改变现有金融体系中的交易、清算和清算过程。传统金融机构的交易、清算和结算,需要后台人员花费一定的时间来完成。区块链技术可以实时建立信任,提高交易、清算和结算效率,降低金融交易成本。区块链接技术将被交易的资产转化为智能契约,使它们能够自动执行并完成价值转移。这些变化可能对现有的金融基础设施,如大型交易系统、中央证券储存库、证券结算系统和场外衍生品交易产生潜在影响。第三,智能合约技术的发展将使货币能够被编程,以便在特定的触发条件下进行支付,提高了交易的安全性。

  (四)供应链金融

  目前,对于传统供应链金融企业来说,其偿付能力较难评估。而且由于信息之间较为分散、无法共享,交易本身的真实性也缺乏验证手段,履约风险也难以得到有效控制。其次,借助共识算法和智能合约技术,区块链技术能有效解决传统供应链中的信任问题,防范履约风险,提高履约效率。最后,借助区块链技术构建“债转平台”,可以盘活应收账款,降低融资成本。

  (五)证券业

  区块链的不可篡改技术,适用于房地产所有权、车辆所有权和股票交易等需要永久存储交易记录的场景。例如,股权所有者凭借区块链私钥明晰了产权,同时也无需第三方的参与。事实上,欧洲和美国等发达国家对区块链技术在证券交易中的应用已经着手进行了研究,并针对区块链技术的交易和结算效率进行了积极探索。借助区块链技术创新金融资产交易平台。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已正式上线了区块链私募证券交易平台,其他国家针对区块链技术也在进行积极的探索与尝试。

  三、区块链金融风险隐患

  从理论上讲,区块链技术的应用范围覆盖货币、金融及社会等领域。但本质上讲,区块链在商业银行中的许多应用场景尚处于萌芽阶段。在我国特殊的金融市场格局下,区块链在金融业务的具体操作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风险隐患。

  区块链发展受现有国家制度制约。一方面,区块链的去中心化和自治性特征削弱了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能力,冲击了现有金融交易体制,同时也对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和效果造成巨大影响;另一方面,目前我国区块链技术相关的法律制度相对滞后,导致与区块链技术相关的金融活动缺乏必要的法律保护,市场主体的风险被放大。

  区块链在技术层面尚未成熟,存在瓶颈。从网络安全角度具体来说,数字货币发展至今,丢失和失窃等安全事件屡见不鲜,暴露出其使用上的安全性弊端,打击了金融客户的使用信心。从区块容量和时效性角度,区块链的储存尚无法承载大型数量的使用用户,系统压力和带宽占用将会耗费极大空间,在处理复杂执行的应用场景时交易速度较慢。而且区块链实时逐笔清算的特征,在短期内也很难替代交易量较大的场内交易所市场。从技术门槛角度来说,区块链技术门槛较高,市场主体对其认知和接受程度相对较低。技术整合需要极大的成本,如何解决央行的中心化信用和区块链的去中心化特质间的冲突、实现和传统金融体系的匹配及融合,以及商业银行系统内部如何应用区块链技术等都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安全问题存疑。区块链的安全离不开可信节点的共同维护,如何保证大量可信节点不被攻击也是区块链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技术挑战;其次,区块链的数字化匿名及不受地域限制的特征,有可能成为匿名性恐怖融资和洗钱活动的摇篮,威胁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另外,监管部门还应重视解决不同组织间的私有区块链信任合作问题。

  应对风险能力亟待提升。和传统金融交易模式相比,区块链技术下的风险传播速度非常之快。一旦区块链发生实质性攻击和破坏,将迅速传染到数字货币领域,并对其造成巨大负面影响。因此,如何实现区块链技术和现有中心化金融系统间的迅速风险隔离,也是目前我国监管部门迫切需要关注的重要课题之一。

  监管力度缺乏。首先,区块链的应用领域相对较少,尚未纳入现有监管框架,尤其在金融监管政策制定方面仍面临极大难题。全球缺乏统一的监管框架和行业标准,存在较大的监管风险。其次,随着金融区块链和数字货币的发展,对监管部门在工作机制和工作方式上的监管要求也不断增强。现有监管模式已无法满足技术分析的需要。而且从应用风险能力角度来说,区块链与现有中心化的全融系统的风险隔离能力仍待提高。另外,区块链技术去中心化的特征不受国家地理边界、企业或政府机构的限制,一旦产生法律纠纷,法律责任确定更加困难,受害者几乎无法获得赔偿。

  与传统金融交易模式和政策制度的融合问题。传统金融机构自身的资源优势和区块链技术的融合,能对金融业务产生巨大的积极影响。但一旦出现内部制度失控问题,将会引致更大风险。其次,区块链技术在金融市场中的应用,会放大传统金融交易机制中的创新失控和道德风险问题。另外,如果区块链技术应用在政府或公共机构中,还会产生模糊金融要素和合理权利边界的风险,需严厉打击逃避监管的灰色或黑色金融违法犯罪活动。

  四、加强区块链技术下的金融监管

  区块链技术能有效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和金融安全。如何管控好风险,发挥区块链的积极作用是政策制定者和市场监管者必须正视的重要课题。和传统中心化方式相比,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特征能促使金融资产更为经济、合理地流动,并防止人为操纵等事件的发生。作为正在崛起的金融大国,我国必须抢抓区块链技术带来的新机遇,同时,也要加强金融监管和风险防范。

  (一)科学认识区块链技术

  虽然,区块链技术的使用可以有效解决传统金融领域的痛点难点及弊端,但需要指出的是,区块链技术并不是万能的,它有许多适用条件。例如,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特征适合应用于多方参与的场景。如果将其应用到单边或双边参与的应用场景中,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价值就难以发挥。而且,区块链技术的数据公开透明等特点,并不适合对数据隐私要求较高、或者高频交易的活动。因此,监管部门应科学、客观的认识区块链技术,警惕资本市场上的概念炒作。建立科学审慎的宏观发展框架,同时,还应加大监管力度,消除区块链技术的风险隐患。借助政府组织、专家、行业参与者的共同帮助,科学辨识技术创新中的应用已经着手进行了研究,并针对区块链技术的交易和结算效率进行了积极探索。借助区块链技术创新金融资产交易平台。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已正式上线了区块链私募证券交易平台,其他国家针对区块链技术也在进行积极的探索与尝试。

  和集资创新,全面遏制以区块链的名义进行的违规违法集资创新,明确ICO实际控制人的集资行为责任。需要指出的是,判断技术创新和集资创新的主要标准为是否以信任为始以及是否通过解决信任问题创造了实际价值。

  (二)发行加密数字货币

  近年来,我国对于发行加密数字货币的态度积极。传统的金融机构具有繁琐的内部账本,加密数字货币不仅具有纸币的匿名性、电子货币的可追踪、自动扣税等特点,同时,作为可编程货币,还可建立全国统一账本,有力打击了洗钱、逃漏税等违法犯罪活动。但是,加密数字货币可能会面临价格波动过大等弊端。而区块链技术和加密数字货币的融合,可极大降低使用成本,管理也更为高效,更加安全,货币发行成本和监管成本都会大大降低。

  (三)加快区块链技术在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及金融行业的布局和应用

  首先,要积极探索金融支付、清算、结算、登记等领域的创新试点。在这些领域应用区块链技术,可以在没有中间商的情况下完成国家(地区)之间的清算和结算,而且安全性比较高。在“一带一路”等政策背景下,探索各地自贸试验区,建立与沿线国家的区域性跨国清算和结算中心,充分发挥亚投行、金砖银行的区域协调作用,提升人民币在沿线国家的清算和结算地位;其次,模拟和应用股票、债券、期货等金融场景,开发区块链的应用框架,建立共识机制,促进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票据的使用效率;最后,政策引导和激励商业银行依托区块链技术开展业务,创新商业模式,提高金融服务质量。

  (四)积极参与前瞻性创新和国际标准制定和人才储备

  为适应新形势下互联网金融的运营模式,金融机构应尽快参与区块链产品的研发,及时调整发展战略。第一,积极参与制定国际区块链标准协议,努力争取区块链技术的国际竞争力和话语权;第二,加快组建专门研究团队,加强区块链技术和应用动向的跟踪和研究,鼓励国内商业银行、金融机构与国内外研究公司的区块链技术合作与交流,动态评估技术应用的成熟度,并分析其可能给金融业造成的影响;第三,支持民间区块链研究机构的发展,鼓励民间区块链企业开展连锁经营模拟实验和专利注册,建立区块链应用技术项目投资基金,探索区块链领域的政府购买服务模式;第四,大力进行人才储备,鼓励金融企业引进和培养区块链技术开发人才,建立专门研发机构;第五,加强区块链金融的国际协调,区块链技术在数字货币、银行、证券和支付等领域发展潜力巨大,国际金融机构和金融科技企业的合作,可以积极探索区块链技术在新兴金融行业领域的海外商业应用场景;另外,监管机构借助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技术,积极的推广监管科技,从而有效降低合规成本,提升中国金融科技和金融服务的全球竞争力。

  (五)关注最新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并做好应对

  第一,加强互联网金融产品的监管力度,制定科学的操作规范,确保金融创新产品的合理使用;第二,提高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加强金融消费权益保护的教育工作,提高消费者的风险防范意识;第三,在区块链“去中心化”的商业体系中,还需要在规范化和保护化方面为“集中化”部门提供支持,如今,新技术对其他国家的货币体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传统的经济和金融政策框架和手段无法应对形势的变化,因此,监管部门要与时俱进,充分利用去区块链技术完善监管手段,探索新型监管方式,做好监管方式转变的实时准备;第四,在互联网金融的技术发展和金融格局变化背景下,监管机构应利用区域链技术优势,将其引入到资金监管领域。

  (六)加强全面风险管理、穿透式监管

  当前,我国已进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时代,加大金融监管势在必行。首先,要注重区分传统金融风险和新型金融风险,监管机构应在对技术规则与法律规则进行细致把握的基础上,调和两者之间的相互影响,我们应把技术规则纳入监管体系,优化区块链设计,鼓励国有金融机构和科技机构增加区块链的基本技术开发和研究;其次,利用区块链金融风险管理,提高金融业信息透明度,通过结合保险、担保等行业,利用制度风险控制模型开发的风险管理产品,加强穿透式监管,剥离虚假区块链项目,在金融市场的非核心地带给与相对较高的创新和宽容空间;再次,采取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防止技术垄断和技术操作风险,构筑技术防火墙防范道德风险,针对新的技术结构,应建立适合于技术结构的科学风险管理与控制技术和应急措施;最后,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金融监管经验,使用包容性监管沙盒,在合理范围内放松管制,降低准入门槛,支持金融科技创新发展,积极探索智能监管,在国家监管框架内,将安全机制通过人工智能算法编码进区块链中,从而达到实时自动识别金融违规违法行为的目的,极大额减少了人工投入和监管成本,让金融市场变得更为安全和高效。

  (七)重点打击违法犯罪行为

  区块链技术在金融市场的应用极易导致某些业态下的监管真空。犯罪分子利用区块链金融的高隐蔽性和热度,在监管灰色地带进行非法集资和网络欺诈等违法犯罪行为,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因此,监管部门应明确区块链金融创新的“底线”,严厉打击以区块链项目为名,但实际上非法集资的活动,严格控制区块链项目的高杠杆风险。另外,金融监管部门应发挥自身技术和信息优势,加强和公检法部门的合作,共同打击违法犯罪行为,为金融交易活动的进行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

2023最新分区查询入口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