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2-25所属分类:经济论文浏览:1次
摘 要: 摘要:近年来中国居民收入增长速度和经济增长速度基本同步,居民收入和消费较快增长,人民生活持续改善。 同时大量研究表明,中国劳动报酬占 GDP 比重呈下降趋势。 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的格局反映生产要素所有者在社会分配中的相对地位,很大程度上决定社会最终
摘要:近年来中国居民收入增长速度和经济增长速度基本同步,居民收入和消费较快增长,人民生活持续改善。 同时大量研究表明,中国劳动报酬占 GDP 比重呈下降趋势。 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的格局反映生产要素所有者在社会分配中的相对地位,很大程度上决定社会最终收入分配的基本结构。 劳动报酬比重衡量了劳动报酬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反映了经济发展的不平等程度。 本文根据经济发展不同阶段情况,分析劳动报酬比重与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要素投入之间的变化规律,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关键词:劳动报酬;发展阶段;全要素生产率
一、引言
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很大程度上决定社会最终收入分配的基本格局,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共同富裕目标能否实现,是党和政府高度关注的现实问题。共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五大新发展理念之一,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居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的主要表现形式是获取劳动报酬,劳动报酬占 GDP 比重(劳务报酬比重)是监测全民共享程度的重要指标。准确测算劳动报酬比重的变动趋势,深入分析其变动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是破解收入分配领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进而实现共享发展的一项基础性研究工作。
劳动者报酬比重通常指劳动者报酬在 GDP 中所占的比重。《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16)》中将劳动者报酬定义为劳动者从事生产活动应获得的全部报酬,包括货币形式的报酬和实物形式的报酬,具体有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单位为员工交纳的社会保险费、补充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行政事业单位职工的离退休金,单位为员工提供的股票期权及其他各种形式的报酬和福利等。计算劳动者报酬比重主要数据来源有国内生产总值、资金流量表和投入产出表。本文所指的劳动报酬比重为劳动者报酬在收入法下占 GDP 的比重。
古典经济学家中,李嘉图把国民收入划分为三类,即作为劳动报酬的工资、资本报酬的利润和土地报酬的地租。收入的规模分配是由劳动和资产之间的收入分配(功能性分配)以及各收入阶层的财产分配决定的。卡尔多认为要素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分配比重是稳定不变的,即劳动收入比重与资本产出比重在经济增长过程中是一个常数。然而长期经济增长中的跨国截面数据和时间序列数据表明,劳动报酬份额并不是恒定不变的。中国学者章上峰和许冰认为,由于中国处于经济转型时期,随着生产要素的流动限制减少和价格放开,资本和劳动力的数量与价格逐期变化,不同时期的资本和劳动力份额也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李稻葵等认为,劳动收入比重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受中国经济二元结构的影响。白重恩和钱震杰认为,劳动收入份额下降主要是因为产业结构转型、国有企业改制和垄断增加。吕光明和李莹认为,中国劳动报酬比重变动是正规与非正规部门之间悬殊的劳动报酬比重和相应增加值结构变动共同作用的结果。以上研究启示我们,要素收入分配与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技术进步等存在密切关系。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劳动报酬比重与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技术进步之间的动态变化,重点关注经济发展阶段对劳动报酬比重的影响。
二、经济发展阶段与劳动报酬比重变化
我国正处于快速工业化进程中,经济高速增长,初次收入分配格局却呈现不利于劳动者的趋势,很多研究表明我国劳动者报酬比重下降,并且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有着不同的变化趋势。本文参考钱纳里的工业化发展阶段划分标准,结合人均 GDP 与发展阶段之间的数量关系,采用人均 GDP(2010 年不变价美元)来考察经济发展水平。将 1998 年以前划分为初级产品生产阶段,1999 年至今划分为工业化发展阶段。其中工业化发展阶段又划分为三部分,1999—2006 年为工业化初期阶段,2007—2014 年为工业化中期阶段, 2015 年至今为工业化后期阶段。下面分别从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和要素投入角度,考察经济发展阶段与劳动报酬比重之间的变化规律。
(一) 劳动报酬比重与经济增长
从劳动报酬比重情况看,初级产品生产阶段平均劳动报酬比重为 53.2%,工业化初期阶段为 52.0%,工业化中期阶段为 48.7%,工业化后期阶段为 51.9%。从表 1 可见,进入工业化发展阶段以来,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中国劳动报酬比重呈先下降后升高的 U 形变化规律。用人均 GDP (G) 和人均 GDP 增长率(GY) 解释劳动报酬比重 (LS) 的回归方程如下: LnLS=-0.5775-0.0192LnG-0.210LnGY。从 t 检验判断,人均 GDP 对劳动报酬比重的负向影响显著。
(二) 劳动报酬与产业结构
根据配第克拉克定理,随着人均收入持续增长,经济活动重心从第一产业转移到第二产业,进而转移到第三产业。本文用国民经济各部门产出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份额的变化情况度量经济结构的变化。可以看到,从初级产品生产阶段到工业化初期,工业品需求快速增长,工业所占份额快速增加。工业化中期阶段到工业化后期阶段,工业品消费相对饱和,工业所占份额有所下降。同时,服务需求加速增长,随着服务部门扩张,第三产业所占份额逐渐超过第二产业所占份额。
相关知识推荐:论文发表有什么条件
利用投入产出表将劳动报酬比重分解到三次产业可以看到,受税收等优惠政策的影响,第一产业的劳动报酬比重最高,第三产业劳动报酬比重相对偏低,第二产业的劳动报酬比重最低。分阶段看,在初级产品生产阶段和工业化发展阶段,第一产业劳动报酬比重持续上升。从初级产品生产阶段到工业化初期阶段,第二、三产业虽然都有所上升,但在工业化中期阶段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在工业化后期阶段又有所上升。第二、三产业占 GDP 增加值比重较高,劳动报酬比重偏低,这或许是中国劳动报酬比重整体偏低的原因。
近十几年来,中国逐渐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不断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考虑到宏观层面的产业结构转型,中国劳动报酬比重下降与农业向工业转型有密切关系。在三次产业中,第一产业的内部劳动报酬比重最高,第二产业的内部劳动报酬比重最低,第三产业的内部劳动报酬比重高于工业。因此,考虑中国近十几年来农业比重不断降低而工业比重不断上升的情况,得出农业向工业的转型是造成中国劳动报酬比重下降的原因之一。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第三产业比重提升会进一步提高劳动报酬比重,符合前文论证的劳动报酬比重变化的 U 型规律。
(三)劳动报酬比重与要素投入
劳动报酬与技术进步之间存在经济联系,这种联系形成于生产过程中资本与劳动者之间的博弈。随着经济的增长,生产的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劳动者的专有技术在生产中显得越来越重要,这种生产特征影响资本所有者与劳动者之间的博弈。为了考察技术进步对劳动报酬比重的影响,本文以不变价 GDP 作为产出指标,以从业人数近似数替代劳动投入指标,采用永续盘存法按 10%折旧率计算的资本存量(1952 年基期)作为资本投入指标,利用索洛残差法计算全要素生产率数据。
通过计算历年来各要素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影响,初级产品生产阶段 TFP 的平均贡献率仅为 30%,工业化发展阶段 TFP 的平均贡献率提高至 40%。除了在特殊年份,由于受到经济体制、外界环境或企业转型期的影响,导致对资源重新配置以及对技术革新投入大幅减少,此时,劳动力和资本要素贡献凸显。整体来看,随着工业化的推进,劳动力贡献率持续下降,与 TFP、资本贡献率间的差距逐步增大;资本贡献率上升,TFP 贡献率和资本此消彼长。
为了综合考核劳动报酬比重(LS)和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关系,本文对两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方程如下:LnLS=-0.681+0.1589LnTFP-0.1150LnTFP2。从 t 检验判断,全要素生产率及二次项对劳动报酬比重的影响显著。短期内劳动报酬比重随技术效率的提高而提高,长期呈下降趋势。一方面,技术进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工资水平,同时导致造成技能和非技能劳动报酬比重的差距扩大。另一方面,资本偏向型技术进步意味着技术创新与技术引进机械化和规模化程度加深,更多的资本替代劳动,进一步压低劳动报酬比重。
三、劳动报酬比重与经济发展阶段实证分析
(一)模型构建
为考察劳动报酬比重变化和经济增长阶段之间是否有长期规律性变动关系,本文选取劳动报酬比重、人均 GDP(2010 年不变价美元)、全要素生产率、第三产业比重作为主要宏观经济变量估计 VAR。数据来源为世界银行数据库、《中国资金流量表历史资料: 1992—2004》、《中国统计年鉴》。鉴于数据的可得性,本文所涉及变量选取的时间区间为 1978—2017 年。
1. 单位根检验。经济变量一般都具有非平稳性,因此要研究变量之间的长期和动态关系,必须对数据进行平稳性检验,否则容易出现“伪回归”。为了消除序列的异方差,先将数据进行对数变换,然后采用考虑残差项序列相关的 ADF 法检验变量的稳定性。四个变量的原序列值都是非平稳的,经过一阶差分后,序列变为平稳序列,因此四个变量的水平值均是 (I 1)单整 序 列 。 变 换 后 的 变 量 相 应 的 变 为 LNG、LNLS、LNTFP、LNTHIRD。
2. 协整检验和 VAR 模型建立。协整理论由 Granger 和 Engle 于 20 世纪 80 年代提出,主要从经济变量的数据显示的关系出发,确定模型中变量之间的关系。协整的主要目的是在两个以上非平稳时间序列中寻找均衡关系。通过观察两个变量的对数曲线,发现两者之间可能存在协整关系,并且两个变量同阶单整,可以进行协整检验。本文利用 Johansen 协整检验对两个变量进行协整检验,由于该协整检验对滞后阶数比较敏感,必须确定 VAR 模型的滞后阶数。基于 AICS 和 SC 同时最小准则,通过选取不同的滞后阶数进行试验,最后确定 VAR 的阶数为 3,结果见表 2。——论文作者:赵亚卓 1 王飞燕 2 洪曼绮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