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服务,正当时......期刊天空网是可靠的职称论文发表专业学术咨询服务平台!!!

打造区块链+溯源体系为食品安全保驾护航

发布时间:2021-03-26所属分类:经济论文浏览:1

摘 要: 沈玉利,中国农安网创始人、食品安全溯源体系建设开拓者之一、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食品学会会员,曾主持国家、省市科技项目30多项,获软件著作权14项,发明、实用新型专利30多项,获省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一等奖一项,

  沈玉利,中国农安网创始人、食品安全溯源体系建设开拓者之一、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食品学会会员,曾主持国家、省市科技项目30多项,获软件著作权14项,发明、实用新型专利30多项,获省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一等奖一项,省、市科技奖各一项,学会科技奖2项,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多篇被SCI、EI收录。

打造区块链+溯源体系为食品安全保驾护航

  工科专业,坚持助力农业科技振兴之路沈玉利毕业于长江大学江汉石油学院地球物理专业,被分到石油勘探部门工作,后转为教师,又先后在黑龙江大学物理系无线电专业、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信号检测与处理专业(硕士)、西北工业大学自动控制学院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专业(博士)深造学习。

  1997年沈玉利调入广东海洋大学任教。在1997年至2008年期间,沈玉利除了参与海军装备部“十•五”国防重点预研课题,“陆海空天一体化信息支持系统先期概念演示技术研究”“战场图像信息空间管理技术”的开发研究外,还先后主持“基于资源与环境的湛江地区农业信息集成计算机智能服务系统”“基于网络的南亚名优珍稀水果高产优质长相识别与病虫害鉴定防治计算机系统”“基于近海水环境监测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控制机制研究”等国家科技部、广西科技厅、广东省科技厅等科技项目。

  2008年之前,沈玉利主要研究方向是水产及农业信息服务方面。2009年至今,他将科研工作重点转向信息技术在食品安全领域的应用,且先后承担并参与国家科技部、省部产学研、贵州省科技厅、广东省科技厅等多个科技项目的研究。将科技成果实施产学研结合,课题组团队开发的“中国农安网”于2015年10月1日上线,为粮食、果蔬、畜禽、水产养殖,农产品特色加工等60多家农企500多个产品实施全程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服务。同一天,我国的新“食品安全法”正式实施的日子,这部食品法的出台,更道出了沈玉利的心声。

  以食安国安为己任,全心全意为农安创新服务

  近十多年来,食品安全事件频发,已经危及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社会稳定、甚至危及国家安全。如今,食品与农产品的溯源工作得到空前的重视,尤其相关主管部门初步构建了我国食品、农产品的溯源体系架构。但是在实际应用方面,离“从田间到餐桌”还差田间到超市的距离。这个距离包括田间的生态、品种、种养殖过程、加工仓储过程。尤其在畜禽方面,通过一只火腿、一节香肠、一片生肉质量安全有着从品种、繁育、检疫、饲养、屠宰、加工等信息还有超市到繁育场之间的距离,沈玉利说。

  作为计算机服务农业领域的专家,沈玉利一直在思考如何能将自己的专业技术与食品质量安全结合起来。经过多年研究分析,沈玉利终于找到了突破口——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正是带着这样的初心,沈玉利创办了囊括科技服务、溯源、电商一站式的服务平台——中国农安网,为放心、安全、优质的农产品保驾护航。沈玉利说,“我建立这个平台,一方面,是站在企业的角度去看问题,保护、提高企业的信誉,保证企业的产品不会被假冒;另一方面,是站在消费者的角度去看问题,保证大家买的东西是干净的、放心的”。

  相关期刊推荐:《中国科技产业》杂志由国家科技部主管,科技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主办,面向海内外公开发行。刊物融新闻、科技、产业、金融、市场、信息于一体,面向科技界、教育界、学术界、产业界、工商界、金融界、政府管理部门,国内外公开发行、是推动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国际化的中高端杂志。

  采用“区块链+溯源”的方法就是在服务系统可信的基础上,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一种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依据中国农安网的区块链+溯源体系要求,只需“扫一扫”通过贴在大米外包装上的二维码标签,就可获取一粒稻米从种子选育、育苗、移栽、除草、施肥、病虫害防治、收割、入仓、加工、包装、入库、销售等环节所有信息都被上传到农安网的云端,“二维码”就是这包稻米的身份证,通过产品身份可以实时获得这粒“有身份的稻米”产地及依据HACCP要求的质量安全信息。其中种子、农药、肥料、添加剂、生态检测等模块是征信数据,通过在私有链基础采用“分布式账本+数字通证”方法融合获取处理供消费者和监管部门查询以及产品身份码的获取。

  目前,中国农安网对产品的源头、生产过程进行全程监测,远程视频、远程生态环境实时检测、可信数据的综合处理等方面服务功能正在逐步完善。

  区块链+农安,为国家粮食安全服务

  沈玉利从2006年被农场主管问“你怎样知道一瓶罐头中的一块菠萝是哪个菠萝的”这个问题,到如今经历了单个产品溯源管理如某个果蔬产品的溯源管理,鸡蛋溯源管理,某种稻谷溯源管理等。一直到种植类溯源管理、养殖类溯源管理、海洋水产类溯源管理、原生态类溯源管理,生产资料溯源管理,发展到农产品类全程质量安全溯源管理,再逐步发展到全产业链全程质量安全溯源管理,一直到“区块链在+农安”线下与线上一体化,生产链+监管链+农业生产物质(肥料、饲料、农药、兽药、添加剂等)+销售链(含进出口贸易)等链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供给服务体系形成的艰难历程。

  为了配合国家、省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沈玉利团队一直在农业生产第一线,一个产品,一个产品的做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用科技扶贫农业。产品溯源的基础依据的国标、行标、省标、企标等法律法规的要求。

  将区块链技术及理念融入质量安全溯源系统,服务企业的信誉体系建设,填补了农产品、食品全产业链质量安全全程溯源管理的空白,实现了监督链、生产链。生产资料供给链,市场销售链等环节的深度融合创新。

  中国农安网.cn的域名注册时间2014年9月,上线时间是2015年10月,平台的核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法,服务的宗旨是依照农产品、食品相关国家、行业、省等质量安全标准要求,根据生产企业的特点为企业构建产品质量安全溯源管理服务以及产品安全生产、加工、销售的标准要求的标准制定。为名优特新农产品、食品质量达标保驾护航,为国家、省标准化示范点、区产品质量达标服务。

  沈玉利与企业共建了“区块链+农安”科创、集散、贸易等中心,由监督+生产+生产资料供给+加工+销售而形成的共识机制构建,将成为服务于安全粮食的生产、加工、销售基地,通过中心为企业提供本产品质量安全溯源服务、农产品规模化生产服务、农产品销售服务。

  不忘初心,只想为人民尽点绵薄之力

  谈及生活与工作,沈玉利平时没有任何娱乐活动,他几乎把时间都留给了工作,一年的工作天数已经超过了300天。曾经有一段时间,沈玉利每天都工作到凌晨一两点,偌大的校园只有他的办公室还依然亮着灯。那句话,“不是在工作,就是在去工作的路上”正是对沈玉利工作状态的一种描述。

  对于科研工作,沈玉利一直有着自己的理解。他深知,这个社会需要什么?自己能够做些什么?沈玉利强调,“能够用科研去服务社会、为人民做点事,是一名科研人员责无旁贷的责任。”正是这样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感,支撑着他多年来的科研工作,竭尽所能去解决前进道路上遇到的一切困难。

  沈玉利认为,要把中国农安网打造成立足广东,面向全国行业的产品溯源公共服务平台,既要帮助农企把产品推向全国,还要帮助农企把好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关。构建一个公平、公正、可信、安全、合法、合格的农产品安全生产、流通质量安全管理服务的第三方平台。这也将是沈玉利毕生的追求!——论文作者:沈玉利

2023最新分区查询入口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