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服务,正当时......期刊天空网是可靠的职称论文发表专业学术咨询服务平台!!!

深化高校科技创新供给侧结构改革

发布时间:2021-05-20所属分类:经济论文浏览:1

摘 要: 湖北省委书记应勇在湖北省科技创新大会上强调,切实把湖北科教资源优势转化为创新优势、人才优势、发展优势,推动科技强省建设实现新突破、见到新气象、取得新成效。湖北经济发展的着力点在于实体经济,科技创新是湖北经济发展的内在驱动力。武汉科技大学作

  湖北省委书记应勇在湖北省科技创新大会上强调,切实把湖北科教资源优势转化为创新优势、人才优势、发展优势,推动科技强省建设实现新突破、见到新气象、取得新成效。湖北经济发展的着力点在于实体经济,科技创新是湖北经济发展的内在驱动力。武汉科技大学作为省属高校排头兵,坚持立足湖北、服务湖北、建功湖北,不断深化综合改革,具备推进服务湖北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优势、能力和基础,并在科技服务发展、创新驱动发展上有很大提升空间。

深化高校科技创新供给侧结构改革

  一、夯实科技创新服务湖北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学科平台体系完整。武汉科技大学学科门类齐全,构建了以工为主、理工结合、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学科体系。学校有3个学科入选湖北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学科,4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拥有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38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拥有多个国家级和教育部、生态环境部以及省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协同创新中心、科技国际合作基地以及中试研究基地等完备的三级科研平台体系。

  人才强校基础雄厚。学校拥有全职及双聘院士5人、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1人,长江学者、国家杰出、百千万人才工程等国家和部委重要高层次人才16人,省百千万人才入选者30人、人才引进计划入选者210人。近年来,入选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2人,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1项、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1项。学校入选国家“111”计划,是科技部“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教育部和外专局“海洋工程用钢及应用性能学科创新引智基地”。

  科研能力持续优化。近五年,科研经费投入11.78亿元,承担国家级项目347项,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励二等奖3项、省部级科技奖励106项,获批武汉市首批“军民融合”单位,被评定为“知识产权百强高校”。张一敏教授团队十年三获国家科技奖,研发的“高效绿色提钒”技术居世界先进水平;吴开明教授团队合作研发的“极地低温环境用钢铁材料”,改变了我国海洋钻采设备等所需高性能钢材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李轩科教授团队深耕“沥青基炭纤维制备”关键技术与装备研发,打破了国外技术封锁;张同存教授团队获批全球首个“CAR-T治疗艾滋病”发明专利。

  相关期刊推荐:《学习月刊》1986年创刊。设有:本刊视点、学习与辅导、经济与政治、发展论坛、和谐社会、校园之声、实践与探索、基层党建、以案说法、文史新鉴、学术园地等栏目。

  成果转化迈向纵深。学校入选首批“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获批教育部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和省级科技成果转化中试研究基地。先后与武汉、襄阳、宜昌、黄冈、淄博等16个地方政府建立全面战略合作关系,成立5个校地研究院;与中国宝武、东风汽车、中国一冶等67个重点企业建立全面战略合作关系,共建产学研合作平台26个,专利技术许可或转让260项,金额达到4255.4万元。

  二、瞄准科技创新服务湖北高质量发展的主攻方向

  根据湖北“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谱写新篇”的目标定位,学校坚持创新引领、发挥科研优势,用高质量的科技创新服务湖北高质量发展。

  一是深化新材料海洋工程用钢、桥梁用钢领域研究,推动湖北特殊用钢相关产业发展进入国际先进行列。学校将重点与中国宝武、中船重工、中铁大桥局等单位合作,围绕极地海洋用钢、高性能钢铁材料及先进短流程工艺方向进行研究,为湖北特殊用钢相关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二是深化智能制造领域研究,推动湖北冶金智能制造信息化、智能化发展。建立高端装备智能制造工程中心,围绕智能制造中的传感、检测、控制、大数据和物联网等技术研究,加强与钢铁冶金企业合作,提升湖北冶金智能制造和技术创新能力。

  三是深化新材料高导热炭材料领域研究,解决国防军工单位对高导热材料的迫切需求。在已获中国宝武5500万元研究经费资助基础上,进一步深化研究,满足解放军防化院、航天科工四院等单位对中间相原料的迫切需求,解决“高性能中间相青基炭纤维长丝”等关键材料“卡脖子”的问题。

  四是深化节能减排领域研究,推动黄冈窑炉产业转型示范区建设。围绕冶金工业节能减排和技术改造,为黄冈窑炉产业转型示范区建设提供技术支撑,与中国宝武、中冶南方、中国一冶等企业合作,推动湖北重点行业企业节能降耗、转型升级。

  五是深化资源安全高效开采及综合绿色利用领域研究,推动湖北钒资源开采及综合利用产业转型发展。围绕资源安全高效开采及综合绿色利用进一步开展研究,与中国宝武、湖北平凡矿业等企业开展合作研究,推动湖北钒资源开发与利用产业技术创新。

  六是深化细胞免疫治疗和干细胞基因治疗领域研究,推动湖北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学校将与湖北省人民医院合作,转化科研成果,开发基因药物,推动湖北视神经科学与干细胞医药产业发展进入全国领先水平。

  七是深化新能源新型的高容量负极材料研究,推动湖北新能源材料产业进入世界先进行列。重点以商业硅粉或硅镁合金为原料,研发大容量、高振实密度、高功率和长寿命锂离子电池硅碳复合负极材料,开发有高拉伸性能的导电粘结剂,现申请有PCT和中国发明专利20余项,正在组织开展中试化产业技术开发。

  三、厘清科技创新服务湖北高质量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是服务湖北实体经济广度不够。“服务于冶金行业和地方经济”是武科大坚持的特色。在服务地域分布上,服务湖北占比60.8%,但在科技服务面向上,还是以传统冶金行业为主。以2011年以来横向科研为例,在平均每年304个项目中钢铁冶金企业占比35%,经费占比55%,特别是近十年来所获得的18项国家科技奖中13项都集中在钢铁冶金行业,与湖北战略新兴产业紧密相关的科研成果还不够多。

  二是服务湖北实体经济力度不够。作为传统工科优势高校,虽然取得一定科研成果,但真正“立得住、叫得响、推得广”的“武科大制造”产品不够多,成果产业化步伐较缓慢,专利技术不接地气,年专利技术转让合同数不多,成果产业化少。正如学校经济学院潘峰教授调研时提到的:“目前学校老师的科研成果为企业仅仅提供了一个‘梯子’,缺少最后一步,而企业真正需要的是一把‘钥匙’。”

  三是服务湖北实体经济深度不够。在钢铁冶金、材料、矿业、机械、信息控制等领域具有一定优势,但存在产学研优势不足的现象。在数学、化学、物理学、生命科学等基础学科方面汇聚的人才还不多,整体投入也比较少,科研原创能力、可持续创新的驱动不足。在相关学术领域急缺具有影响力、号召力的大师和学术领军人物,学科资源配置不够优化,导致高水平科研项目产出数量不足,成果产出与湖北实体经济发展需求存在结构不对称,不能有效实现科研创新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四是服务湖北实体经济厚度不够。学校持续推进“一院、一市、一基地”,积极与地方政府、重点企业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共建技术中心、创新联盟,组建专家学者团队,大力实施“服务经济社会”的发展战略。科研服务领域布局虽广,但交叉融合不够。面向企业承担重点重大综合性项目存在短板,在围绕企业或产业链供应链部署科技创新链系统统筹不够,在推动企业及相关产业迈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上支撑不足,未能帮助企业实现培优增效,形成以点促面、可持续发展格局。

  四、找准科技创新促进湖北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制约因素

  一是高校发展重点不够突出。湖北省高校众多,教育资源有限,资金不足是发展最大实际。科研平台建设大多以十年为周期,财政在高校投入上注重统筹均衡同时,更需服务高质量发展大局,达到“保底、促中、扩优”的效果。即在保持高等教育基本投入均衡基础上,进一步增强省属“双一流”高校建设支持力度,对科研实力突出、科研规划对接湖北实体经济到位的高校实施重点建设,加大资金投入、政策引导和帮扶力度,促进科技成果产出。

  二是科研自主及配套管理权下放不彻底。湖北省为完善科研管理、提升科研绩效,出台“科技20条”。根据实施情况以及对比江苏“科技30条”,存在下列问题:省级科研项目经费预算编制不够精简明确,扩大预算调剂权、经费使用权和技术路线决定权上思想不够解放;纵向经费科研仪器设备政采限制较多,对科研急需的设备和耗材未能建立特事特办、随到随办的采购机制;对列入规划的科研及辅助用房等基本建设项目,高校基本建设自主权未能下放,省市区未针对科研基建项目设立特别通道和并联审批机制,办理程序多、耗时长,直接影响了科研产出。

  三是对科研人员积极性主动性的调动落不到实处。学校牵头承担科研项目教师比例占比较低,主要原因是项目申请前期投入较大,科研人员个人前期投入较多,预研缺乏资金扶持和专用场所;科研人员获得感不强,信息化建设不到位,科研信息多头管理、多口径收集,科研服务效率亟待提升;科研助理聘请费用自行承担增加了科研人员负担,科研劳务人员薪酬纵向经费支出受限,科研辅助人员绩效偏低,科研项目绩效税费较重等。上述因素都影响了一线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以研发质量为导向、注重中长期创新绩效的科研投入综合评价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

  四是支持高校找准湖北科技创新定位力度有待加强。首批湖北实验室采取政府主导、省市区联动、社会参与的多渠道投入方式筹建,突出原创突破、目标导向,强化任务引领。受制于财政限制及均衡发展要求,各高校实际有更多准“湖北实验室”,亟需建设省科技资源统筹服务中心,打通科研院所高校科研壁垒,推进大型科学仪器等科技公共资源开放共享,在确定目标任务范围内支持高校开展预研建设、建立重点创新平台,特别是中试场地,鼓励建设科技创新供给链与产业需求链一致的重点实验室、行业技术平台、技术创新联盟,促进基础研究、应用化研究与产业化深度对接融通。——论文作者:陈志刚

2023最新分区查询入口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