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7-24所属分类:经济论文浏览:1次
摘 要: 摘 要:地质工作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先行性工作,对于地方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通过实地调研和资料分析,对地方地质工作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效及支撑体系构建现状进行了梳理分析,提出了若干建议。研究认为,提升地方地质工作支撑水平需要从
摘 要:地质工作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先行性工作,对于地方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通过实地调研和资料分析,对地方地质工作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效及支撑体系构建现状进行了梳理分析,提出了若干建议。研究认为,提升地方地质工作支撑水平需要从五个方面入手,一是完善地质工作顶层设计,推动公益性业务上下协调;二是立足地勘队伍改革现状,加快理顺工作体制和机制;三是提高主动支撑服务意识,建立常态化对接机制;四是加强监测平台建设,加速地质数据信息化支撑;五是紧跟业务转型升级步伐,完善标准规范和法律法规。
关键词:地质工作;支撑体系;地勘行业;高质量发展
地质工作作为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的先行性、基础性工作,有必要一以贯之地延续在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支撑地位。近年来,我国的地质工作以转型升级和行业改革为契机,不断拓展业务领域,创新体制机制,改进技术方法,支撑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的能力显著提高。中央层级的地质工作以中国地质调查局为中坚力量,以保障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解决宏观重大问题为导向,体现战略性、全局性和引领性。地方层级的地质工作更多的是依靠属地化地勘单位完成,业务重心倾向于地方发展的具体诉求,在服务灾害防治、城市规划、重大工程建设等方面迸发出了前所未有的活力[1],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是也需要注意,不同地区对地质工作的重视和开展程度差异明显,队伍改革矛盾冲突依旧显著,软硬件建设进展不一,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参差不齐。因此,有必要针对当前存在的共性和个性问题,思考优化完善的举措。
1地质工作支撑地方经济发展的主要成效
1.1助力脱贫攻坚任务和乡村振兴
长期以来,各地地质勘查单位在乡村卓有成效地开展了地质工作,有效地增加了乡村可利用资源的数量和质量,改造了单一的生产生活方式,为脱贫攻坚任务的圆满完成和乡村振兴发展提供了极大的支撑。其中,农业地质支撑了耕地质量划分、特色农产品种植区优选和土壤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推动了因地制宜,助推现代化农业的发展。例如江西省地质调查研究院自2004年起就开展了全省多目标地球化学的调查工作,发现了一批富硒、富锗、富锌等特色土壤资源。同样,基于乡村地下水调查评价,一批优质富水地段和水源地被圈定,就近解决了乡村居民安全饮水问题和农田灌溉问题,提高农民的生产生活质量。近几年来,一些地质勘查单位紧紧围绕“地质+”和“+地质”开拓创新,挖掘地质文化潜力,建设地质文化村,开辟旅游产业就是典型的做法,如贵州省开展旅游地质资源普查,在全国建立首个旅游地学文化村—月照旅游地学文化村集岩溶地质地貌、民俗风情文化、生态保护建设、旅游休闲度假于一体,带动了农村经济发展[2]。随着脱贫攻坚任务的圆满完成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进入了新阶段,继续挖掘乡村资源的潜力,解决农民生产生活的关键问题,将是地方层面地质工作持续发力的重要方向。
1.2服务新型城镇化和重大工程建设
城市是人类活动最为密集的地方,也是地质工作的主战场之一。进入本世纪以来,我国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服务于城市建设和管理的多学科、多门类城市地质工作应运而生并经历了长期的发展。近年来,地方地质队伍一方面配合中央地质队伍开展以服务区域重大战略为导向的城市群地质调查[3],对于宏观上优化国土空间开发和保护格局发挥作用。另一方面重点推进所在区域地级市、小城镇的多要素地质调查,如江苏省2020年已全面完成了全省地级市的城市地质工作,正逐步向县级市和特色小城镇铺开。城市地质工作成果对城市功能分区、重大工程选址、产业园区设计、地下空间开发布局等提供了有效指导,例如雄安新区通过开展地质调查评价工作,对场地稳定性和工程建设适应性进行了总体判断和区域划分,提出地下空间分层多功能开发利用的建议,摸清了浅层地温能的开发利用条件。此外,地铁、桥梁、隧道、高铁、高速公路等重大民生工程建设也离不开工程地质勘察,如北京市地勘院参与到冬奥会场馆、世园会、大兴机场等多项工程的建设中,提出地质工作意见和建议,保障了重大工程建设的平稳推进。按照政策要求①,2025年我国要实现地级以上城市地质工作全覆盖,同期预计我国城镇化率也将达到65%左右,快速发展的城市建设和与之相适应的城市地质工作将保持同步推进。
相关知识推荐:好投的国土资源土地管理类期刊有哪些
1.3聚焦地质灾害和环境污染防治
我国地质灾害数量大、分布广,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地勘队伍在地质灾害防治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专业优势,已成为服务自然资源部门和应急管理部门该领域工作的重要支撑。例如,四川省地矿局大力实施地质+应急保障战略,在汶川、芦山、康定、云南昭通和九寨沟等地震抢险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中,提供了地灾排查、安置区危险性评估任务和重大地灾治理工程等技术保障[4]。同样,江苏、陕西等省份依托属地地勘队伍成立地质灾害应急工作队伍、通过技术手段对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实时化、自动化、智能化监测,有力保护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5]。在地质环境污染防治和生态修复治理方面,地勘单位也不断崭露头角,且呈方兴未艾之势,有效地配合了地方自然资源部门行使生态保护修复的职能;重点开展了地下水污染监测、矿山生态修复和治理。如河南地矿局在油田石油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研究中取得重大成果,在全省土壤修复领域积极主动作为;武汉市依据地质调查成果,对重金属和多环芳烃污染区制定了不同的生态修复措施,为长江流域武汉市区域范围内的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基础数据。北京、天津等城市建立了地质环境监测预警信息平台,实现了地质环境的动态监测,为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建和谐美丽的人居环境发挥了作用。
2地方地质工作支撑体系的构建现状
2.1少数地区现代地质工作支撑体系相对成熟
北京、上海、浙江等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地勘队伍发展理念较为超前,业务转型亮点突出并在主动服务中赢得了肯定;与地方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及其他政府部门建立了较好的业务对接,形成了地方财政投入-产出的良性循环;已建立现代地质工作支撑体系。例如,在认清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定位和形势的基础上,北京市的地质工作紧紧围绕城市规划建设发展、城市环境地质安全和空间能源资源发展,形成了“两项工程、一个平台”(资源地质保障工程、环境地质保障工程和地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平台)建设的发展战略和比较系统稳定的服务领域和集调查、评价、监测、咨询和修复治理全过程的服务方式。再如,浙江省立足于2015年省部合作签署的地质调查战略合作协议,在已有基础上开展了系统的地质调查工作,建立了服务浙江省自然资源统一管理的产品、监测、决策、标准四个体系和数据、技术、人才三个基础,形成了推进地质调查工作转型发展,着力服务省级自然资源统一管理的“浙江模式”。
2.2部分地区正积极探索支撑体系的构建方式
借助地质工作转型升级和地勘单位改革的契机,江苏、广东、重庆、四川等省市的地质工作体现出了新的发展理念,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支撑作用,但是尚不系统和完善。例如,江苏省地勘局正在积极构建“1+2+N”服务支撑体系,不仅突出地质工作和自然资源工作在调查评价、规划管理监测等方面实现全方位一体化发展,而且建立区域性专业化地灾监测体系,围绕土壤与地下水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加大工作力度,服务应急管理和生态环境部门,还依托专业优势,拓展农业农村、城乡建设、交通、水利、文化旅游、军民融合等服务领域。但是在某些地质工作领域仍然存在地方财政投入不足、工作开展不够持续的情况,地勘单位多为主动服务、贴近服务。同样,广东虽然经济社会建设方面走在全国前列,但仍未形成完善统一的现代地质工作体系,各地勘单位多处于单打独斗、独立核算,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缺乏系统性的技术支撑,还不能与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
2.3大部分地区缺乏持续系统的地质工作支撑
我国还有大部分省份虽然也在不断整合队伍优势,完善地质工作服务功能,但仍然存在地方政府重视不够,行业管理部门缺乏指导,财政投入不足,地质队伍改革发展滞后、业务融合缓慢等问题,以至于地质工作支撑体系的构建仍然处于探索和起步阶段。例如,我国东部某省在近年来不断推进地质工作与自然资源管理主流业务的融合,尤其是加强城市地质工作在城市规划、管理中的支撑作用,积极构建地质环境监测平台和地质数据信息平台,但投入相对不足,地方财政2017—2020年累计投入城市地质项目的总资金仅为6000多万元,与其城镇化进程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严重不匹配。另外,个别省份以“一刀切”的方式进行了地勘单位企业化改革,因缺乏前期有效的制度设计和后期配套的政策跟进,再加上地方财政投入持续下降,地勘企业市场开拓能力不强,生存发展面临考验,人才严重流失、科技创新不足,地质工作转型升级、支撑服务能力严重下降。
3提升地方地质工作支撑水平的思考与建议
3.1完善地质工作顶层设计,推动公益性业务上下协调
地质工作由矿产勘查为主转向资源、民生、生态、自然资源管理等多元化都已成为共识[6],支撑体系构建的最大问题不在技术层面,而在制度层面。随着中央与地方政府事权财权划分,中央投放到地方的地质项目数量大量减少,地方地勘队伍也缺乏参与中央公益性地质项目的渠道。为了进一步激活地方地质队伍的潜力,除了保持当前中央与地方资金拼盘、技术示范、统一规范等常用的协调方式外,还需要从顶层规划和制度设计上下功夫。一是有必要根据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制定出台《新时代国家地质工作战略规划》,为地方地质工作规划部署和财政投入指明方向。二是更多探索“部省合作”模式,以服务国家区域重大战略为导向,加强中央和地方公益性地质队伍的项目合作,实现业务上的优势互补,以中央带动地方队伍,促进其转型发展和支撑能力的提升,以实际成效刺激市、县地方财政持续追加地质工作投入。三是要加快协调推进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安排引导地方不断加强地质勘查队伍建设,发挥地勘单位找矿的原始资料积累作用和区位优势。
3.2立足地勘队伍改革现状,加快理顺工作体制和机制
地勘单位是地方地质工作开展的绝对主力军,如何通过改革激发活力动力是十分重要的路径[7]。目前各省的改革进程、改革方式不一,既包含了将地质勘查队伍整体定位为公益属性的情形,也存在按地质工作的公益属性与商业属性实行事企分离的状态,还有整体转企成立集团公司的方式。无论哪种方式的改革都需要针对现状问题,加快理顺体制机制。一是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要阐释地质勘查行业形势,引导地勘行业发展重点和方向,为持续推进地勘单位分类改革提供指导和帮助。二是要加强行业和市场监管,解决“地勘资质”取消后,市场竞争力不强的问题,可考虑实行“注册地质师”制度,推行个人信誉与行业诚信有机结合,构建良好的市场环境。三是要妥善解决事业身份人员转企业身份后社保缴纳难以保证等历史遗留问题,省级层面可考虑出台合理的事业身份人员的分流安置政策和过渡期“扶持基金”政策,保障队伍稳定。四是创新事业单位人才激励机制和地勘企业人才培养机制,充分调动公益一类地勘单位队伍工作积极性,解决地勘企业人才流失、科技创新不足的问题。
3.3提高主动支撑服务意识,建立工作常态化对接机制
尽管近年来我国地质工作不断转型升级,在支撑地方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灾害防治等相关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无论是政府层面还是社会公众层面,对地质工作的认识还存在片面性,以致于在供需双方的需求对接和成果对接上存在一定的不匹配,造成供给侧产能过剩,而实际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成果的社会化和普及化程度不高。因此,地勘单位首先要主动适应服务对象、服务方式、服务领域更加宽泛的新形势,探索地质工作与自然资源工作的融合模式,依托专业优势,主动为生态环境、应急管理、农业农村、城乡建设、文化旅游等多部门服务,形成合作协同效应,参与到灾害防治、生态环境治理与恢复、耕地保护与开发利用、交通设施建设等工作中。二是要注重成果对接,根据需求完成调查成果,改变“单一”的成果表达方式,促进服务部门的接受度和应用程度,同时还要更新和转变成果向社会公众的转化应用形式和方式,讲好“地质语言”,发挥科普作用,不断增加全社会对地质工作的认同感。
3.4加强监测预警平台建设,加速地质数据信息化支撑
研发和利用信息管理系统进行地质资源环境监测、地质灾害防治监测、地下水监测等是地质工作的技术保障。例如,江苏地矿局的南京市地质灾害信息管理系统、北京市地质勘查院的地质资源环境承载力监测预警平台都是地质服务智能化、信息化的很好体现。地方政府有必要加大该领域的投入,给予建设项目批复的支持,地勘单位也需要进一步整合财力和人力,积极与互联网公司合作研发业务,强化后期的管理维护。此外,地质成果和数据信息平台的建设是支撑地质工作服务能力的又一大信息化手段,平台地质成果和数据信息的集成、更新、共享极大地方便了业务开展,促进了部门联动,提升了社会化的服务能力。中央和地方应统筹地质成果信息平台建设和自然资源“一张图”标准数据库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国家、市、区的三级信息平台体系,地方自然资源管理部门要牵头将分散在地勘单位的部分地质资料整合到平台中,地方政府也要进一步推进地质信息与土地、不动产、规划管理等信息资源的畅通交换与共享融合。——论文作者:姜杉钰,王峰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