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服务,正当时......期刊天空网是可靠的职称工作业绩成果学术咨询服务平台!!!

汉字研究论文汉字形体在对外汉语教学的价值

发布时间:2016-10-09所属分类:教育论文浏览:1

摘 要: 汉字是我国语文学习的基础,也是每个人从开始学习基础的知识,汉字也是博大精深的一种文化,我国很多专家也对此进行过一些研究。本文是一篇 汉字研究论文 范文,主要论述了汉字形体在对外汉语教学的价值。 【摘要】汉字形体分析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方法,

  汉字是我国语文学习的基础,也是每个人从开始学习基础的知识,汉字也是博大精深的一种文化,我国很多专家也对此进行过一些研究。本文是一篇汉字研究论文范文,主要论述了汉字形体在对外汉语教学的价值。

汉字研究论文

  【摘要】汉字形体分析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方法,它对于汉字教学、汉语词汇教学、文化教学等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在汉字教学中,形体分析有助于教学的趣味化,也有助于区分形近、义近的汉字。在汉语词汇教学中,分析汉字的形体,有助于词汇的联想与记忆,也便于学生理解词语的引申义、区分用法相近的词语。在文化教学中,考察汉字的形体是进行文化教学的有效手段之一,还可以提升文化教学的效果、加快文化教学的速度等。

  【关键词】汉字形体,方法,对外汉语,教学,价值

  伴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进一步提升和“一带一路”构想的加速实施,汉语越来越受到外国留学生的青睐。就对外汉语的教学而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汉字教学、汉语词汇教学、汉语听说教学、汉语写作教学、中国文化教学。就上面所例举的几种教学内容而言,首要的是对于汉字的教学,因为汉字是汉语的书写符号,同时也是汉文化的重要体现和载体。从属性来看,汉字属于表意文字,即通过汉字的形体可以探究其所记录的词义。汉字的表意性集中地体现在汉字字形与所记词义的统一性上[1],即在原初造字时,汉字是根据其所记录的词义来选择形体的。正是由于这个特性,汉字在历史长河中始终保持着其顽强的生命力。[2]由于汉字的形体与意义具有这种相统一的特性,我们便可通过分析其形体来促进对汉字、汉语、汉文化的了解和认识。从教学视角来看,汉字形体的分析在汉字教学、汉语词汇教学、汉民族文化教学中,有非常特别的意义。下面我们就这三个方面分别进行考察,以期促进对外汉语从业者对汉字形体价值的认识,从而进一步提升对外汉语教学的效果。

  一、汉字形体分析对汉字教学的价值

  汉字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首要对象,也是对外汉语教学的基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汉字教学决定着对外汉语教学的成败,而汉字又是公认的难学难教的文字。尽管如此,汉字的教学又是特别有趣味的,原因就在于汉字形体与意义的联系特别紧密。在对外汉字教学过程中,正可利用汉字形义的这个特性来提升汉字教学的效果。总体来看,汉字形体分析法在对外汉字教学中的价值表现如下。有助于汉字教学的趣味化。尽管汉字笔画繁难,但汉字的形体却蕴含着丰富的意义。在汉字教学时,如果把汉字造字时的社会背景和先民的心理认知揭示出来,对学习者来说,是很有趣味的。比如在给留学生教授“秋”字时,如果我们只告诉他们这个字是四季之一,表示秋季,这样的教学会显得比较枯燥,而且学生会存有很多疑问。比如为何这个字是由“禾”与“火”组成,为什么就成了四季之一。这时候就需要我们从分析“秋”字的形体入手来为留学生解决这些疑问。“秋”字的造字跟古代的农耕习俗有很大关系,由于秋季收割之后要为来年的播种做准备,需要将农田里的虫子杀死,同时也为了使农田变得肥沃,于是有焚田的习俗。显然“秋”字的字形反映了汉民族当时的农耕特色。[3]又因为中原地区当时每年只播种一次,因此“秋”引申有年份的意思,比如春秋。由上来看,在分析汉字形体的基础上进行对外汉字教学,既能将目标汉字的相关问题讲清楚,又能使得汉字教学变得生动有趣。有助于区分形体相近的字。汉字在书写过程中常常会出现混用的现象,但这种混用又是历史的,因为作为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汉字需要在形体上有一定的区别度,所以这个阶段混用,下个阶段或许会有明晰的界限;上个阶段是清晰的,但下个阶段或许会混用。因此,对于一些在楷字阶段容易混用或不易区分的汉字,我们可以通过考察其历时形体予以区分。比如“爪—瓜”,如果硬生生告诉留学生,“爪”表示手掌的爪,“瓜”表示西瓜的瓜,学生肯定会比较困惑,而且在实际书写中难免混淆。如果教授者再进一步告诉学生这两个字原初的造字意图,即“爪”像向下翻覆的手爪,“瓜”像一个带有瓜秧的西瓜,则会形象得多,从而学生可以比较好地记住二者的区分,书写错误的比例也会大大降低。同样,在书写“抓”时,就不会把右边部分写作“瓜”了。再比如“初”字左边的“衤”旁容易写错,究其原因,是不了解“初”字的构形。《说文解字》释“初”为始也,其本义即开始。字形上从刀从衣,为裁衣之始。有了这个认识,学生就不会把左边的“衤(衣)”旁写作“礻(示)”旁了。有助于区分用法相关的字。某些汉字的意义相关或相反,在言语中常会造成误用。如果我们从这些汉字的形体出发,分析字形与词义的关系,就可以很顺利地解决这类问题了。比如“即—既”,一方面这两个字形体有关,另一方面二者的用法也相关,因此留学生常常将二者用错。其根本原因在于教授的老师没有把二者的关系从形义分析的视角加以讲授,从而留学生对此二字的认识是比较表面的。具体来看,在古文字字形中,“即”像一个半跪的人面对着一口食器,准备吃饭,表示就食,引申为接近、靠近、马上,比如即将;再虚化为表示承接的连词。“既”像人虽坐在盛满食物的器皿旁,但头已经转为背对食器,表示用餐完毕,本义是食毕,引申泛指完毕、结束,比如既然;再引申为已经,进而虚化为连词。显然,通过上面的解释,留学生会对这两个字的形体与所表示的意义有较为深入的认识,从而可大大减少错用的情况。

  二、汉字形体分析对词汇教学的价值

  尽管汉字的形体与所记词义是相一致的,但汉字还是不等同于汉语,事实上汉语是汉字产生的基础,汉字是第一性的,汉语是第二性的。不过汉字又对汉语有反作用,这里我们就汉字对汉语词汇教学的影响进行考察。一般认为原初造字时,汉字是根据所记录的词义来创制形体的,由一开始的象形法,逐渐发展为会意、指事、形声等造字法,从而使得词的本义和引申义常常与字形有紧密的联系。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来看,汉字形体分析对于词汇教学的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有助于词汇的联想记忆。因为汉字是表义的,同时汉字的形体与意义是相统一的,所以具有相同构件的汉字所记录的词义常有相通的属性。基于这个事实,我们可以通过对汉字形体的分析来加深对词义的认识,这也便于词汇的集中学习。比如“美”和“善”都有好的意思,这种意义跟这两个字所从的“羊”这个部件有直接关系。从造字法来看,“羊”是一个象形字,在古代常常被视作吉祥的代表,这或许跟羊比较温顺有关系。再比如同从“氵”的“江、河、湖、海”等形声字,都可以通过对相关字形的分析来帮助词汇的联想记忆。有助于词义的认知与理解。汉语中的某些词有隐含的意义,如果只是从词典的释义入手,很多时候不能很彻底地理解这些词语的内在意义。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还可以从记录这些词语的汉字入手进行考察。比如“盼望”这个词,《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殷切地期望。”[4]就这个解释而言,对于外国留学生来说是很难理解的,他们无法真切地感受到“盼望”究竟是怎么样一种状态。我们如果从字形分析入手,则会有较好的效果。“望”这个字在甲骨文中像一个站在土堆上、踮起脚后跟、深长脖子向远处看的样子,由此可知“望”强调向远处看这一特征。再回看“盼望”这个词,就可以进一步理解《现代汉语词典》所说的“殷切地期望”,在具体特征上体现为对目标人或事物的一种深切的渴望。有助于近义词的辨析与运用。汉语中的一些近义词如果只从词义进行区分,对留学生而言会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不过如果从记录这些词语的汉字入手,通过分析字形,或许会有比较好的效果。因而通过分析近义词的书写形式,有时可以更好地对其意义或用法进行辨析。比如“看—见”这一组近义词,二者都是看的意思,但在具体用法上又有区别。如果泛泛地告诉留学生这二者的用法,他们肯定会用错的。从字形来看,“看”字《说文解字》中的小篆字形为上手下目,有点像我们看远处时,为了使目光集中,便把手搭在眼睛上。而“见”字在古文字中则像一个有大眼睛的人,通过把人的眼睛放大来体现看到、看的清楚这一语义特征。比如“我见到他了”和“我看到他了”,这两个句子表达的意思有很大的差别,前者在语义上跟被见的对象是近距离接触,后者则是远距离接触。另外,“看”的词义集中地体现为有意识地去看,“见”则带有被动看的意思,因此“看比赛、看时间、看风景”都不能用“见”去代替。

  三、汉字形体分析对文化教学的价值

  汉字不同于表音文字的主要特点是汉字的形体与意义有紧密的联系,它是早期某一阶段历史文化事实和社会情况的反映,绝大部分汉字都是一部历史画卷。基于这个前提,我们可以通过分析汉字的形体来发掘其背后的文化内涵,从而汉字形体分析法便成为汉字文化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另外,在对外汉语文化教学中,通过分析某些汉字的构形,也可以提升教学的效果、加快教学的速度。分析汉字形体是进行文化教学的重要手段。汉字文化教学可以有很多种方式,比如讲述法,通过对文化事实的口头讲述,让留学生自己去感受;再比如体验法,让留学生到文化基地或实地去考察体验,以便了解相关的文化;除此之外,因为汉字是汉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而其本身也是汉文化的重要载体,因此通过汉字来了解中国文化便成了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因之,剖解汉字的形体可以获知或验证当时的某些文化信息,比如“婚”这个字。在历史上,尤其是从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过渡的阶段,曾经流行抢婚,对于其原因学者们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此时女子已成为男子的所有物,所以部落、民族之间有掠夺女性的现象存在;也有人认为男子不再把自己“嫁”出去而是把女子“娶”回来,她们不会轻易改变自己的传统,因此抢婚是靠暴力来实现的。相对来说,抢婚在太阳落山后会更稳妥,于是甲骨文中的“婚”由表示日落的“昏”字来替代,后来才又加“女”旁作“婚”。显然通过分析“昏”和“婚”的形体,更加有利于我们了解历史上的婚俗。有助于提升文化教学的效果。通过分析汉字形体来感受或了解中国文化,还可以提升文化教学的效果。比如给外国学生讲授中国的家族文化时,我们可以很好地利用“家”字。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对家的理解不同,对家的构成的认识也有差异,通过汉字“家”,我们可以窥探中国古代对于家的认识和理解。“家”字是由“宀”和“豕”构成的,“宀”表示房子,“豕”表示猪,房子里有猪,这就是古人对家的理解。从这个朴素的理解我们可以进一步探知,在生产技术极为落后的远古时代,人们常常吃不饱穿不暖,逐水草而穴居,需面对洪水猛兽的侵袭,辛苦且没有安全感。后来人们逐渐捕获到了更多野兽,有吃不完的便圈养起来,久之便成了家畜,从而也便有了相对稳定的食物来源,生活也便渐渐安定下来,就成了“家”。因此古人在造字的时候,选取了“房子里有猪”这样的场景来表达对“家”的认识。通过这样的讲述,留学生可以对中国古代的家文化有更真切的感受,也便于他们进一步比较认识自己国家或民族的家文化。有助于加快文化教学的速度。对表达同类事物或现象的汉字形体的分析,可以加快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的速度。比如要了解中国古人对于自然现象的认识,我们可以通过分析“风雨雷电”等汉字的形体来进行。风是再普通不过的自然现象,但风又是不容易描绘的,为了记录这种自然现象,中国古人先是借用“凤”字来记录;后来字形又变作“風”,里面写作“虫”,原因在于古人认为“风动虫生”,显然这是在描绘春天到了,而春天正是风多的季节。再比如“雨”字,甲骨文字形上面一横代指天,下面的三点代指雨滴,古人认为雨就是天上滴下的水,是多么朴素而直观的认识。又比如“电”,甲骨文字形像闪电的形状,后来又在闪电形状的基础上增加了“雨”,以反映下雨和打闪常常是连在一起的。“雷”字,甲骨文字形是在闪电的内部增加了四个点,有的四个点或变作田,表示闪电后发出的声音。通过对记录自然现象相关的汉字形体的分析,相信留学生对于中国古人的自然观念有了更全面的认识。这种字形间的联系其实是对客观事物关系的反应,而分析字形则有助于对相关事物有更系统的认识,从而可以加快学习的速度。

  四、结语

  汉字是公认的难认、难写、难教的文字,但汉字又是非常有趣的文字,因为它的字形与词义是紧密统一的,大部分汉字都像一幅画,连接着过去和现在。这种形体与意义间的统一特性,可以帮助解决汉语教学中的不少问题。上面我们就汉字形体分析方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价值,从汉字教学、词汇教学、文化教学等三个方面进行了探究。事实上,汉字形体分析法在对外汉语教学的很多环节都有价值,需要相关研究者进一步发掘,以促进对外汉语事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孙建伟.文字发展定律对汉字形义统一的影响[M].理论月刊,2013(7).

  [2]孙建伟.汉字形义统一性的发生、发展与功能论[M].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

  [3]李学勤.字源[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2.

  [4]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972.
  汉字研究论文发表期刊推荐:《汉字文化》主要研究汉语汉字文化,探讨汉语教学,并对汉语文与其他语文作比较研究。读者对象为语言文字研究人员、高等院校语文专业师生及中小学语文教师等。有英文目次。

2023最新分区查询入口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