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服务,正当时......期刊天空网是可靠的职称工作业绩成果学术咨询服务平台!!!

体育教师论文大学生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发布时间:2017-01-12所属分类:教育论文浏览:1

摘 要: 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 体育教师论文 :探究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论文范文,欢迎阅读查看。 当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文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健康理念也在不断发生变化,通过

  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体育教师论文:探究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论文范文,欢迎阅读查看。

  当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文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健康理念也在不断发生变化,通过加强日常体育锻炼,促进身体健康,获得身心愉悦已经逐渐成为了人们的一项共识。因此,我们发现,日常进行体育锻炼的人涵盖青少年至中老年的全部范畴,且大部分都是长期坚持,终身都在进行体育锻炼。我们把这种终身都在接受身体锻炼和体育教育的行为称之为“终身体育”.该理论最早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当时随着“终身教育”理念的提出,越来越多的体育教育专家开始考虑终身体育的问题,并最终在当年加拿大的蒙特利尔举行的“国际成人教育会议”上,被人提出。随后的1965年巴黎国际成人教育促进委员会会议上,继续教育专家朗格朗正式将“终身教育”作为了成人教育的一项重要议题并详细阐述了终身体育的性质、研究领域和范畴。

体育教师论文

  1引言

  “必须抛弃那种认为体育只是在一生的一个短暂的时期内进行的观点”.“应当更好地使体育和整个终身教育结合起来,把它从单纯的肌肉作用、从它与文化隔离的状态中解放出来,把它与智力的、道德的、艺术的、社交的和公民的生活等更紧密地结合起来。”随后终身教育逐渐成为国外一项基础教育理念,并贯彻到人的终身体育教育中。在这种教育的迫切要求和变化中,各门教育学科都相应地制订了计划,尤其是体育在教育中的作用,使得体育不仅是“终身教育”中不可分割的一项内容,而且也是社会生活健康发展的一个主要手段。国内终身体育的教育理念发轫于20世纪90年代,当时,随着我国教学领域全面改革的铺开,国外一些肯定人、重视人的先进教学思想都被引入到国内教学改革中来,并在课程设置中得以体现。终身体育理念就是在这一时期被引入国内体育教学,并将之作为一项基础体育理念贯穿于一个人一生的体育教育中的。一般来说,体育教育分为学前体育、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三个阶段。其中学校体育由于对学生直接进行教育,在学生健康体魄以及终身体育意识的养成上具有重要作用而备受重视。国家教委体育司曲宗湖就我国学校体育教学改革提出:“学校体育要促进学生身体发展,增加学生体育意识,培养学生体育能力,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使学生终身受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也明确表明:

  “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养成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由此,终身教育开始正式成为一种教学理念被引入体育教学,而体育教学则成为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习惯的主要教育场所。

  2终身体育与高校体育的关系

  高校是培养社会需求的各类高素质人才的场所,学生在这里不仅可以学到满足自身发展的各类知识,而且还需要通过持续的体育锻炼,增强自己的身体素质。研究表明,高校体育开展的好,有助于学生“五育并举,协同发展”起到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相得益彰的作用,具体来说,开展好体育,增强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并进而丰富了大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有助于大学生摆脱低级趣味的侵蚀,形成良好的思想境界、兴趣爱好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从而促进了德育的发展;同时,良好的身体素质又是智育的前提和基础,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建设的主力军,承担着繁重的任务和挑战,不仅要学好文化课知识,而且还需要开展好社会实践,以便实现将来与社会的顺利对接;再者,良好的体魄本身就是美育的主要内容,而持续的体育锻炼,有助于培养大学生乐观向上的性格,积极进取的拼搏意识和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最后,体育能够增强人的机能,挖掘人身体的潜力,增进人的技术和技巧,而这一切又都是劳动技术教育的基础和前提。所以体育对于其他几项教育具有基础性作用,抓好高校教育,一定要紧紧抓好高校的体育。

  同时,高校阶段还是学生良好行为习惯以及个性气质形成的重要时期,大量的跟踪研究表明,高校阶段学生养成的各种行为习惯将伴随其终身。因此,教育工作者尤其是高校体育教师一定要高度重视此阶段学生综合素质的养成,培养学生优良的品格,帮助其养成终身体育的意识和习惯。由于高校体育课形式多样、生动灵活、丰富多彩,加之学生精力旺盛,青春气息勃发,所以学生对体育课有着浓厚的兴趣,根据一项调查显示,高校中,89%的大学生喜欢上体育课。

  因此,高校体育教师可以借助体育课将学生对体育的爱好延伸到课外活动中去,通过持续的加强体育锻炼,培养学生对体育实践活动的情感体验,构建起终身体育的意识。

  此外,高校体育是学校体育的最后一环,同时也是学校体育的最高层次。而终身教育的内涵则是学前体育、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的三者统一,是体育贯穿人一生的成长、发展的过程,因此,作为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重要衔接点,在此阶段重视在高校体育课堂开展对学生终身体育的养成教育,有助于树立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促进其个体在步入社王伯华:论高校体育教学对终身体育意识的养成城市社会会的时候仍继续进行体育锻炼,从而促进其身体健康、身心愉快,更好地从事工作。因此,高校体育课对于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养成具有重要的意义。

  3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途径

  高校体育作为衔接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的重要一环,对实施终身体育起着重要的桥梁作用。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养成有赖于运动兴趣的培养以及对运动习惯的正确认识,因此,应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养成。

  一是要提高学生对终身体育的认识。要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首先要做的就是提高大学生对终身体育的认识。由于大学生年纪轻、身体好,因此,他们大都缺乏对于终身体育的正确认识,通过笔者的调查,发现当前大学生普遍认为自身机体是最好的状态,因此不需要坚持每天的训练,至于以后的体育锻炼,那也只是以后上了年纪的事情。

  所以,树立大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一定要从纠正其终身体育的认识入手。要让他们了解人的机体得以保持最佳状态的唯一途径就是保持终身体育,尽管大学生年纪轻、身体好,但如果缺乏持之以恒的体育锻炼,即使现在身体也难以保持最好的状态。另外要告诉学生终身体育的目的不在于身体不生病,而在于增强体质,延缓生命衰老的进程,在于通过持续的锻炼,达到逐步增强身体机能,使身体变得更加强壮,从而使得身体可以随时随地承担起繁重的工作任务。此外,还要告诉学生,由于现在生活压力的加大,每个个体进入社会的时候,都会产生较强的紧张和焦躁情绪,这种心理会随着环境压力的加大而不断增加,而终身体育则有助于降低紧张与焦虑情绪,使自身坦然面对压力,并保持身心的愉悦,最后平静下来。因此,通过不断提高学生对终身体育的认识,帮助其养成终身体育的意识。

  二是激发、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和爱好,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大学生来说,同样如此。只有学生对于体育课有兴趣,他们才能在课堂上认真按照老师的要求去进行体育活动,才能进一步将这种兴趣爱好延伸到课堂之外,从而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所以,我们需要充分将学生对于体育的兴趣调动起来,从而使他们将这种兴趣转化为内在的体育锻炼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此,我们需要从教材、教法、教师这三个方面着手来解决。首先在教材的选择上,我们要紧贴学生特点,选择学生喜爱并且比较常见的体育项目进行教学,如球类项目、田径项目等,这类体育项目比较常见,且对场地设施要求不高,学生日常都可以参与。其次,在教法的选择上,要革除那些陈旧落后的教学方法,要依据学生特点,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如大多数学生都普遍对在课堂听教师讲解技巧这一形式比较反感,而比较喜欢教师结合实际边讲边示范的方法,又如大学生与中学生相比,普遍已经少了几分的激情,他们已经不再像中学生那样比较喜欢表现出强烈的自我,参与意识也已经变得不再强烈,教师就需要根据学生情况对教法不断进行调整,如可以采用发现法、探究法、范例教学法、问题教学法、自主学习教学法等增进学生的兴趣,也可以采用分组教学的方法,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还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将更多的信息搬到教学中来等。总之,要采用多样的教法调动学生的兴趣,增进他们体育知识学习和练习的主动性、自觉性。

  三是要不断加强教师的自身修养,努力提高其自身素质。日常教学中,一些体育教师常存在一种错误认识,认为体育教师只要教好动作要领,可以做出示范动作就是好老师了,其实不然。学生往往对于老师有着很高的期望值,他们经常认为教师就应当是全才全能的多面手,对于体育教师来说同样如此,既不仅要能够示范演练出各种体育动作,而且还要知识渊博,对于各种体育器材的使用、各种动作的要领,甚至是一些有关体育项目的历史典故、传记故事等能够娓娓道来,侃侃而谈才行。因此,对体育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对于教师来说,也只有通过选择较强吸引力内容的体育教材,借助各种教法乃至自身的人格魅力从而使学生树立起对体育的兴趣,才能将体育课内容最终转化为日常的经常性锻炼项目。并形成稳定的心理状态,从而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四是提高课外体育锻炼的能力。课外体育锻炼是学生养成终身体育意识的有效途径,为了提高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能力,学校要尽可能地加大对体育设施建设的力度,同时提供必要的体育器材。其次,学校应经常性地组织开展一些比赛,通过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比赛,增进其对体育锻炼的兴趣,逐步养成终身体育的意识。再者,学校可以组建一些俱乐部、社团、代表队等,将感兴趣的学生吸纳进来,通过加强体育锻炼或打比赛的方式,激发学生的体育潜能,最终达到终身体育意识的目的。

  4结论

  总之,随着当前教育理念的转变和人们对健康的愈加重视,终身体育已经成为了当前社会的一项共识。高校作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主阵地,理应在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方面发挥出重要作用。广大高校体育教师也要顺应这一发展潮流,及时更新观念,不断完善自身的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结构,为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养成发挥出更加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吴亮.江苏地区大学生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7.

  [2]姚安全.大学生体育锻炼、乐观人格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11.

  [3]梁森.福建省大学生社会支持感知与体育锻炼、身体健康的关系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2.

  [4]锁海红.运动参与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D].南京:南京体育学院,2013.

2023最新分区查询入口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