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服务,正当时......期刊天空网是可靠的职称工作业绩成果学术咨询服务平台!!!

高校音乐教育在中华茶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发布时间:2019-10-30所属分类:教育论文浏览:1

摘 要: 摘 要:音乐与茶文化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两者相通相融、相辅相成,能够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升华境界,促使人们形成科学的处世观念。在高校音乐教育中融入茶文化元素,既可以通过音乐的韵律美和节奏美来增添茶文化的魅力,又可以凭借茶文化的内涵美与精神美

  摘 要:音乐与茶文化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两者相通相融、相辅相成,能够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升华境界,促使人们形成科学的处世观念。在高校音乐教育中融入茶文化元素,既可以通过音乐的韵律美和节奏美来增添茶文化的魅力,又可以凭借茶文化的内涵美与精神美来增加音乐教育的深度,推进传统文化的传承。本文介绍了茶文化与音乐的历史发展,交待了两者在培养人才与传播思想方面的共性,指出高校音乐教育对茶文化传承的意义,并从教学的音乐性、文化性与规律性三个方面探讨了具体应用策略。

高校音乐教育在中华茶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关键词:音乐教育;茶文化;共性;渊源;传承;策略

  茶文化是指以饮茶活动为基础所形成的各种文化艺术形态的统称,其中既有深刻隽永的茶学、茶艺,又有优美婉转的茶诗、茶词,还有清丽悠扬的茶歌、茶舞,可谓内涵丰富、包罗万象。它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创造门类,从品茗环境的营造到烹饮技艺的展示,从精美茶具的制作到盛大茶事的举办,无一处不彰显出茶者在美学领域的修养与造诣。与茶文化一样,音乐也是一种关于美的艺术形式,两者的紧密融合既能够进一步提升人们的审美能力,加强对茶文化艺术内涵与美学价值的理解,又能够增加茶文化的生活性与趣味性,催生人们深入学习的动力,促进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1 音乐与茶文化的历史渊源

  音乐与茶文化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音乐可以让人们放松身心、释放压力,在饮茶环境中加入音乐,则能够帮助人们更有效地排解内心的焦躁、过滤世俗的杂念,将精神聚焦于茶饮之上,静静体会品茗的乐趣,感悟人生的真谛。据记载,早在汉唐时期,人们就已经开始把古琴、古筝、琵琶、笛子等音乐艺术与饮茶相结合,饮茶时伴以悠悠乐声,营造出一种恍若仙境的氛围,意境与心境都得到了极大升华,茶道艺术也逐步形成。

  当然,音乐与茶文化的融合不仅体现在文人墨客的饮茶活动中,更鲜活地展现在劳动人民的日常生活之中,展现形式亦是丰富多样。比如,明清时期江西茶区的劳动人民在茶园采摘时,为了增添趣味、增加干劲、打发时光,便把采茶的平凡故事改编成了极富地域特色和民族色彩的山歌小调,一边采摘一边歌唱,热闹而鲜活。与文人墨客的那种高雅清丽、意境深邃的音乐不同,这些民间的茶歌、茶戏节奏欢快、感情热烈、朗朗上口,展示出劳动人民朴实无华、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具有鲜明的写实意义与抒怀效用。因此,无论是“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茶乐都是中华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民族文化不可或缺的宝藏,音乐与茶文化的融合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2 音乐与茶文化的共性

  音乐与茶文化都是民族文化的重要内容,在很多方面相通相融、相辅相成。

  一方面,音乐与茶文化都具有高度的艺术美感,可以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提高人的精神境界。音乐是一种精心编排的线性艺术,各种音符依次连接、各色旋律有序排列、各类节奏有机组合,产生强烈的流动感与韵律感,带给人们无穷无尽的美的享受。在音乐教育的熏陶下,人们对于真、善、美的理解也会不断加深,久而久之形成较高的鉴赏能力与分辨能力,并在这些能力的指引下养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真正成为有益于社会和人民的人。茶文化与音乐教育一样,也具有“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其艺术魅力可以从物质与精神两个层面进行探讨。从物质层面来说,美丽的万亩茶园、香醇的翠绿茶汤、精美的陶瓷茶具等都是茶文化的物质体现,观赏这些源于自然的神奇馈赠之时,人们会获得身心的放松与情感的愉悦,萌生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更加明确界定事物属性的正确方法,形成合理的处世观念。从精神层面来看,茶学典籍、茶道艺术、茶诗茶词等折射出我国古代文人雅士对茶的内涵解读,在他们看来,茶是自然天成之物,萃取了日月光辉、和风雨露,本质清新脱俗、高雅纯净,是与梅兰竹菊所齐肩的“君子之友”,通过煎茶、品茶等一系列细致精准的操作,人们的心情会慢慢沉淀,浮躁情绪会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淡泊名利、遇之安之的淡然心境。通过学习茶文化的精神内涵,人们的心灵会得到洗礼,明白何为身外之物、何为生命真谛,并懂得与万事万物和谐相处的道理。

  另一方面,音乐与茶文化都具有传递信息、传播思想的功能,可以促进民族文化的弘扬与发展。音乐被称为“无国界的语言”,由于其情感表达主要是通过起承转合的旋律来体现,因而其信息传递可以跨越种族与地域,为世界各地的人群所感知。例如,听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人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那种不愿妥协、奋力抗争、积极向上的精神,听《高山流水》,人们则可以体会到知音难觅、相知可贵以及痛失知音以后那种悲悲戚戚的情绪。通过音乐教育,人们的情感会更加丰沛饱满,对世界的认知也会更加全面而深刻。同样的,茶文化在思想的传达上也能够跨越时间和地点的限制。例如,在观赏茶道表演时,人们并不需要太多的语言输入,只要静静赏析表演者煎茶、斟茶与品茶的技法,便能够或多或少地感悟到茶文化对于和谐、适度、均衡、自然的执着追求,领略中华文化的风采。

  3 高校音乐教育对茶文化传承的作用

  音乐与茶文化的共性为两者的结合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在高校音乐教育中融入茶文化元素,可以深化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自觉树立保护民族文化的意识。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中外交流的日益密切以及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很多青少年产生了盲目崇外的心理,一味追求外国时尚,对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置之不理,使传统文化的发展处于艰难境地。大学校园是青少年步入社会之前的最后一站,也是他们“三观”最终定型的地方,在高校教育中加入保护传统文化的课题是民族发展的迫切需要。高校音乐教育是培养学生美学能力的学科,因其艺术特性,它对绝大多数学生具有天然的吸引力,而茶文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又因其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也是学生所喜闻乐见的内容,因此,把茶文化元素导入到高校音乐教育之中,用学生所喜好的形式来学习茶文化,比如欣赏茶乐、学唱茶歌、实践茶艺等,学生在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可以领略传统文化的风采,激发深入了解传统文化的兴趣,并自觉肩负起传播和传承我国民族文化的重任。

  另外,音乐教育还可以帮助培养茶文化演艺人才,让茶文化传承后继有人。目前,很多传统表演艺术都出现了后继无人的局面,比如传统戏法、传统叫卖、山歌民歌等,茶文化演艺专业人才的培养情况也不容乐观。茶文化演艺主要包括茶艺表演、茶歌表演、茶舞表演、茶乐演奏等,但目前我国高等院校并未针对这类需求开设专业课程,当前的市场需求也不足以支持大规模地开设茶文化专业,因此,借助高校音乐教育传播茶文化、培养相关人才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任务。音乐教师在课堂上可以传授茶歌、茶舞的表演技巧以及茶乐的演奏方法,系统化地讲解茶道艺术的精神内涵,剖析每一个步骤的要点与精髓,让学生全面感知茶文化。同时音乐教师通过课堂观察,可以发掘具备天赋的学生进行专业培养,还可以与民间茶文化组织、机构等通力合作,搭建完善的茶文化人才培养机制与专业的实践与示范场所,合力推动茶文化的传承。

  4 高校音乐教育在茶文化传承过程中的应用策略

  以高校音乐教育促进茶文化的传承,首先要充分挖掘音乐本身对学生的吸引力,根据音乐学习的规律与艺术美学的特点,采取循序渐进、由点及面的方式,让学生从聆听与欣赏开始,而后到理解与学唱,继而到实践与发扬。以茶歌为例,茶歌是劳动人民在采茶过程中所创作的旋律,大多轻快愉悦、朗朗上口,音乐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播放茶歌的音频与视频,若无相关视频,则可以采茶场景的图片或影像代替,让学生明白劳动人民采茶时的具体情状,体会劳动人民积极乐观的精神风貌,感悟传统茶文化的崇高境界。在学生基本掌握了茶歌的内容与旋律之后,音乐教师可以开启学唱环节,通过现场演绎茶歌的旋律和词句,学生可以进一步把握这个地区的人文性格,艺术造诣较高的学生还可以在学唱的过程中联想到当地的自然景致与风土人情,仿佛置身于美丽的茶山之中与茶农一起体会采茶的乐趣,由此,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将油然而生。学唱的下一步是实践,也就是深化茶文化与音乐的融合,在适当的场合将所学亲身演绎出来,能够根据不同的外部环境对茶歌的演绎形式进行调整,使音乐与茶文化相得益彰,更好地显示出茶文化的深厚意蕴。比如在茶艺表演伴奏时,为了展示我国茶文化对天人合一、宁静致远的追求,应当避免人声,而选取丝竹乐器来演奏茶乐,以便观者全神贯注地欣赏茶艺表演,也有助于烘托表演的文化意味。

  其次,应当注重对茶文化本身的教学,特别是对其历史演进的讲解以及对其内涵意义的分析。一方面要加强对专业教材的完善与编撰,增加茶文化在音乐教材中的分量,注重基础理论教育。音乐课程在很多高校中都是作为“副课”存在的,教学方式大都是以音乐赏析与歌曲学唱为主,缺少基础理论与文化教学,导致大多数学生并不识谱,也不了解乐理知识,亦不知晓每首歌曲背后的历史背景与文化内涵,学生在课堂上非常被动,教学模式停留在“填鸭式”与“复读式”阶段,学习效果可想而知。所以,音乐教师应当推进对教材的完善工作,把相关的理论文化知识融合到每一个篇章中,保证理论文化教学在音乐课堂上占有适当的比重,增强学生的文化积淀。必须指出的是,要想唤起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应当转换教学思维,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中心去把握整个教学的脉络。教师应以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与掌握情况来安排课程进度,通过音频、视频、图片等让学生对音乐知识和茶文化知识拥有直观而全面的把握,鼓励学生积极反馈学习心得,根据学生的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保证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最后,应当把握音乐学习和文化教学的规律,温故知新,注重体验,强化兴趣培养。研究表明,根据人类的记忆规律,在学习新知识之后的两、三天内进行巩固能够更好地促进对相关知识的把握,所以,一周一次音乐课程并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但是,受课程大纲限制,在高校增加音乐课时较难实现,那么,搭建兴趣小组、组织课余实践,就成为了提升教学效果的关键途径。音乐教师可以按照学生的兴趣和能力等将学生划分为茶艺表演组、茶乐演奏组、茶歌合唱组等,对各组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并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参观实践活动,充分运用社会资源,为学生搭建巩固与深化茶文化知识、展示所学技能的平台,比如让学生在茶道馆中学习、模仿并表演茶道技艺,在茶文化博览馆中进行茶歌表演或茶乐演奏等,这不仅可以深化学生对茶文化的感知,增强对学习和传播茶文化的兴趣,还能够促使更多的人了解和学习茶文化,推动茶文化以及传统文化的弘扬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勤晋.茶文化学[M]. 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

  [2] 余婷婷.茶艺的配乐之美[J]. 广东茶业,2009(5):35-37.

  [3] 谢向颖.分析我国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传承在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中的体现[J]. 北方音乐,2013(9):141-141.

  相关期刊推荐:《福建茶叶》杂志创办于1979年。主要报道国内外有关茶叶科学研究成就、现代技术应用成果、生产管理先进经验、茶叶市场经济、茶文化等,深受广大茶农、茶商、茶企、茶叶科技工作者和爱茶人士的喜爱。有投稿需求的作者,可以直接与期刊天空在线编辑联系。

2023最新分区查询入口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