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11-15所属分类:教育论文浏览:1次
摘 要: 摘 要:大类招生政策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种新趋势,其目的是按照学科大类进行招生,使学生先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后再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因此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尤为重要。文章根据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的海洋工程与技术专业的特色,考虑 21 世纪海洋类人
摘 要:大类招生政策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种新趋势,其目的是按照学科大类进行招生,使学生先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后再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因此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尤为重要。文章根据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的海洋工程与技术专业的特色,考虑 21 世纪海洋类人才资源极其缺乏的现状和国家对海洋工程与技术专业人才专业素质的要求,结合学院的现状,介绍了大类招生背景下海洋工程与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以及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关键词:海洋工程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人才培养模式;大类招生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对资源问题的重视,世界上各国逐渐将关注点转向海洋,将海洋资源开发列入国家的发展战略。建设海洋强国,大力发展海洋高新技术,推动海洋科技向创新引领型转变,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路径,更是高校学子的社会责任 [1]。
近几年,在海洋强国的背景下,国内具备一定涉海学科与研究基础的高校相继开设了涉海类专业,研究方向很广,包含海洋科学、海洋资源开发与利用、海洋装备研发和技术国产化、海洋权益维护等,如何提升和完善海洋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独特的学科与专业特色,适应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需求,是当前海洋类专业所在院校亟需探索的。
“大类招生”是指高考录取时,按照教育部 2012 年修订的《本科专业目录》中 92 个专业大类进行录取 [2],学生在低年级共同学习基础课程,在高年级选择专业并完成专业课的学习,这对新开设海洋类专业的高校的专业建设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不分批次招生的背景下,未来高校本科专业的招生数量将完全由市场来决定,一方面将更加有利于高校自觉地开展学科与专业结构的优化;另一方面,缺乏人才输出竞争力的专业与学科势必被淘汰;所以在新形势下,开展对新开设海洋类专业的高校的专业建设实践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非常有必要。
一 未来海洋工程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向分析
(一) 国家海洋强国战略需求
海洋作为我国 2010-2020 年重点发展的领域,无疑给海洋专业的高等教育发展提供了一个良机。同时,作为《中国制造 2025》重点发展领域之一的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目前正在加快推进中 [3],深海探测、资源开发利用、海上作业保障装备、深海空间站等都将是大力发展的方向 [4]。此外,在“海上丝绸之路”、“走向深蓝”等国家重大战略决策的指引下,海洋领域的相关技术和装备研发需求将更为凸显。目前全世界范围内的海洋资源探测与开发正如火如荼地展开,对海洋资源的勘探与开发需求日趋迫切,这对海洋相关技术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总之,国家海洋强国战略已经对我国海洋教育事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海洋工程与技术专业作为一门顺应国家海洋战略需求而发展起来的学科,应在学科体系建设与人才培养方向上不断改革与创新,契合国家海洋战略发展需求,为海洋强国目标储备人才 [5-6]。
(二) 我国海洋经济与区域经济发展需求
我国是海洋大国,海域面积辽阔,近些年涉海院校已经为我国培养了大量海洋类的人才,但我国从事海洋方面的技术人员却远远满足不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发展海洋经济的需求 [7]。海洋开发是浙江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海洋经济是我省经济发展重要的新增长点,但在海洋开发、海洋机电装备等工程技术方面,人才仍旧非常匮乏,这对省内涉海院校来说,任务指向已非常明确,务必优化海洋专业的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专业技术人才。
二 国内高校“海洋技术类”专业设置情况
截止 2017 年,全国涉及海洋的专业类别有两个:海洋工程类(学科代码:0819,工学)和海洋科学类(学科代码:0707,理学)。海洋工程类下设一级学科:船舶与海洋工程、海洋工程与技术和海洋资源开发技术;海洋科学类下设一级学科:海洋科学和海洋技术。目前国内多所高校开设了涉海类专业,具体情况如下所示。
(一) 国内“海洋技术类”专业的建设现状
目前开设海洋技术专业的高校纵多,这些院系为我国培养了大批海洋类专业技术人才。
中国海洋大学的海洋技术专业隶属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该专业从水声物理、海洋物理、发展到现有的海洋技术专业,1999 年开始正式改名为海洋技术专业,2008 年被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
天津科技大学的海洋类专业,于 2001 年开始招生,隶属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下设海洋科学、海洋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三个专业,海洋技术专业的主要研究方向是海洋遥感信息处理。
淮海工学院于 2004 年开设海洋科学、海洋技术(空间信息)两个涉海专业,是江苏省优势学科之一,具有海洋科学与海洋测绘(测绘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主要研究方向为海洋空间信息科学技术。
浙江海洋大学的海洋工程与技术专业,依托于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于 2011 年申请成立新专业, 2012 年开始招生,本科生招生人数逐年稳定上升,截至目前已有两批毕业生。研究方向主要有:海洋工程结构动力分析与实海测试技术;海洋油气资源开发装备技术;海洋可再生能源装备技术;海洋结构物防腐技术。
河北工业大学,拥有海洋技术、海洋资源与环境两个本科专业,并拥有2个二级学科博士和硕士点,旨在培养具有理工综合能力,可在海洋科学、化学工程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等学科继续深造的专门人才,2012 年开始招生。
浙江大学于 2013 年正式开始海洋工程与技术专业的招生,旨在培养国家亟需的最好的海洋技术专业人才,研究方向主要是海洋装备技术和海洋信息技术两方面。
大连理工大学于 2014 年成立盘锦校区海洋科学与技术学院,依托于工业装备结构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特色方向是海洋观测装备、过程装备、运载装备技术。
由于海洋工程与技术专业的特点是多学科交叉,而现有的管理体制对交叉学科的发展并不能做到与时俱进,加之海洋行业的涉海性,工作环境较为艰苦,而回报率一般,海洋工程与技术专业在社会层面受到一定程度的“冷落”,海洋类学生的就业存在一些困难,导致了高等教育和社会需求脱节。在培养方面,由于是新专业,大部分的课程安排及内容是模仿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实践教学改革相对滞后,无法较快地顺应新专业的发展需求 [8-9]。此外,由于海洋专业的涉海性,学生在校期间很难有出海实习的机会,缺少掌握实际外业工作的技能和能力。在大类招生的背景下,实施专业分流;新专业在社会影响力、专业影响力等方面较传统的优势学科相对处于弱势,学生在高年级段选择专业时,对新专业的青睐度较低。目前各个高校在专业分流时对新专业、“冷门” 专业的保护力度上有所不够。
(二) 我校海洋工程与技术专业的建设现状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是一所电子信息特色突出,多学科相互渗透的教学研究型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自建校起便开设了相关专业,是学校历史最为悠久的学院之一,下设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车辆工程专业和海洋工程与技术专业。海洋工程与技术专业是在机械工程系的基础上组建起来,现建有海洋工程研究中心,该专业于 2012 年开始招生,旨在培养从事海洋行业第一线的实用技术人才和服务人才,能在海洋资源开发、船港机械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设计制造、技术开发等工作,为浙江省区域经济服务。主要研究方向有二个:一是海洋电子与海洋工程装备,二是海洋流体动力学。目前支撑该专业建设和发展的主要是“船港机械装备技术”省重点实验室,拥有船舶动力装置、港口装备及物流机械、机电集成系统、船舶自动化技术四个研发平台。自我校海洋工程与技术专业成立以来,围绕专业建设规划、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教学管理与教学条件改善、社会服务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学院在 2017 级之前,按照专业招生,各个专业按照各自的培养方案进行学生的培养。从 2017 级开始,根据学校和学院特色,开始“机械与海洋类” 这一大类招生,目前我校第一批大类招生的学生已完成将近一年的本科生学习,根据个人意愿顺序和学生综合绩点顺序完成了第一次专业的分流。
三 大类招生背景下海洋工程与技术专业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学院根据大类招生的实际情况,从专业定位、核心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实践环节和专业关注度等方面对大类招生人才培养体系进行了相应探索与调整。
(一) 紧扣国家战略需求 明确海洋专业定位
根据中国海洋工程网显示,“海工装备”和“船港机械”应当是海洋工程与技术专业的主要专业定向。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海洋工程与技术专业的定位是立足国家海洋经济发展,培养具有海洋工程与技术基础知识应用能力,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面向地方产业需求,适应现代海洋装备技术领域发展要求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二) 修订专业培养方案 完善核心课程设置
由于学校和学院管理制度等的影响,学生对培养方案的认知度严重不足,具体表现在:(1)学生不知道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方向和市场需求;(2)学生不知道本专业毕业生的知识和能力要求;(3)学生不知道知识和能力需求在培养计划中如何体现;(4)培养方案显示出的自主性不足,所以也没有关心和关注培养方案。
根据大类招生政策和海洋工程与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改革始业教育,增加学生“了解学校、了解专业、了解师资”的环节,让学生在了解专业的时候,充分了解培养方案,提升对市场需求、知识能力要求、培养过程等方面的了解。制定了 2017 级大类招生政策下新入学学生的培养方案。在专业方向选修课程上,增强理论知识的教学工作,如海洋科学导论、海底资源开发与利用等理论课程,注重机械、电子、流体力学等课程内容,通过选修课体系,增加学生选课的自主性,从而强化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拓展学生的视野。图 1 为我校海洋工程与技术专业的专业课课程修读关系图,在此基础上,对课程教学大纲进行修订,组织授课教师对课程教案进行精细编写,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专业培养方案,提高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针对海洋科学导论和海底资源开发课程的主要特征及学生的兴趣点,结合现有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条件,进一步改革课堂的教学模式,重视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科技意识。
(三)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完善师资队伍结构
目前海洋工程与技术专业课程教师达到 15 人,具有海洋科学、海洋遥感、水声学、流体力学、船舶与海洋工程、轮机工程等专业背景,能承担本专业所有的专业课授课任务。为进一步提高专业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派出中青年专业教师到国内外著名的涉海高校和研究机构进修,如美国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美国斯克里普斯海洋学研究所等;积极与国外海洋工程专业院校开展学科与专业建设的交流与合作;此外,学院正在积极引进具有高级职称的海洋类专业的学科带头人,完善师资队伍的结构。
(四)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加快实习基地建设
实验室和野外实习基地是实践教学的重要平台。目前,我校海洋工程与技术专业已与浙江海洋大学、浙江大学海洋学院、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等省内涉海高校和研究院所共建了学生实习基地,与舟山中基日造、杭州中高柴油机等企业开展了学生联合培养项目。在此基础上,海洋工程与技术专业的部分学生已通过参加实习或导师项目的形式参加了“大洋一号”、“向阳红 10 号”等科考船的科考任务。
(五) 加大专业宣传力度 提高专业的关注度
目前海洋工程与技术专业的学生,转专业比例较高。主要原因是:(1)学生对该专业就业方向不清晰和就业前景不明朗;(2)学校相关转专业政策存在弊端,即过分考虑了招生质量,不考虑流动性过大产生的不良影响;(3)学院引导不够充分。为此,我们在以下两方面进行了探索和改进:(1)加大招生宣传的力度。选派熟悉海洋工程与技术专业的教师在招生宣传中进行讲解,让广大学生和家长了解国家的海洋战略、熟悉本地区海洋经济的发展及海洋类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等,帮助他们决定选择海洋工程与技术专业。同时,在纸质宣传资料和相应的招生网页上面,也充分体现这一方面的内容。(2)大类招生后再分专业。实行大类招生政策后,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专业方向。在学生进校后低年级学习阶段,未进行专业分流之前,对“机械与海洋类”学生开展海洋工程与技术专业的介绍和展示,提高学生对该专业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来了解专业、了解就业状况等。
(六) 细化本科生导师制 提高学生创新活力
目前学生参加创新活动情况很不乐观,究其原因主要是动力不足,其原因很复杂,涉及多个方面。(1)不清楚创新活动和创新成果对个人发展的作用;(2)小学中学的教育制度让学生无法意识到知识、能力、素质之间的协调,因为升学制度让他们更加偏向于知识的学习。(3)海洋工程与技术专业还没有所谓官方认可的层次高、系统化、制度化的学科竞赛。为此,学院在以下方面进行了努力:(1)细化导师制。目前我们的全员、全程导师制才刚刚开始,尚在摸索阶段,导师制的具体实践过程有相当多的不确定性,因此我们细化了导师制,规范导师指导行为、建立细致而且可行的考核办法,同时与其他的引导政策匹配和协调。(2)政策引导。在学生评优、奖学金评选、创新学分及其认定等方面的创新活动予以足够的偏斜,甚至缩短休学年限、考研推免等方面都可以做一些倾斜。这样就可以鼓励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发展,因为创新活动能够大幅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学习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交流沟通能力,甚至是创新创业能力,从而提高毕业生的综合素质。(3)开拓海洋类竞赛领域。考虑到目前关于海洋工程与技术方面的高级别、影响大、官方认可的学科竞赛很少,所以我们将通过海洋科学、海洋技术、海洋工程等方面的知识讲座等,提高学生对海洋工程与技术方面的兴趣,组织海洋科学与技术方面的知识竞赛,逐渐参与浙江省和全国的海洋方面的一些学科竞赛,也可与机械类、力学类等竞赛组合成涉及海洋工程与技术的相关竞赛,如航海模型比赛、水下机器人竞赛等。
四 结语
海洋强国与大类招生背景下,大学生的海洋教育与海洋技术培养刻不容缓。作为学校,应该思考如何增加和促进相关高校“海洋技术类”专业之间的互相交流,开展培养方案、教学方法改革、实践环节设置等专业建设内容的研讨;探讨如何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促进全国海洋学子之间的互相交流和共同提高;探讨在大类招生下如何发挥各学校的优势,探讨和实施课程共建、教材联合编写的可行性,在课程和教材中体现和突出“海洋” 特色,充分发挥大类招生的优势,为我国的海洋事业输送更过高素质的海洋人才。
相关期刊推荐:《教育现代化》(半月刊)2014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主办主管的。本刊自创刊以来坚持"贯彻国家现代教育方针政策与理论,反映现代教育教学研究成果,交流教育学术思想,适应国内外教育发展新形势、新机遇、新挑战,整合现代教育教学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为培养现代化高素质人才服务"的宗旨。有投稿需求的,可以直接与期刊天空在线编辑联系。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