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服务,正当时......期刊天空网是可靠的职称工作业绩成果学术咨询服务平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职专业课教学研究——以航海类专业为例

发布时间:2022-09-19所属分类:教育论文浏览:1

摘 要: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的主流价值观,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性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中之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具有重要的信念引领、价值引领和方向引领作用,然而,通过对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学的理性审视,发现在专业课教学中社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的主流价值观,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性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中之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具有重要的信念引领、价值引领和方向引领作用,然而,通过对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学的理性审视,发现在专业课教学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还存在不足之处,影响了高职院校人才的培养。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创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与拓展教学载体等路径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方位、全过程融入高职专业课教学是培养高素质人才、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举措。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职专业课教学研究——以航海类专业为例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职;专业课;教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的主流价值观,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性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中之重。航海类专业是我国高校一个较为特殊的专业,肩负着培养航运、海事等特殊人才的重任,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和海洋强国建设步伐的加快,培养高素质航海人才已成为建设海洋强国的必然要求。习近平同志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高校要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课教学,发挥专业课的育人功能。因此,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航海类专业课教学,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武装他们的头脑,实现对他们的信念引领、价值引领和方向引领,培养高素质的航海人才,是促进航海事业发展与实现海洋强国战略目标的重要举措。

  一融入前提:高职专业课蕴含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

  高职每一门专业课都蕴含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具有一定的育人功能。中国作为一个海洋大国,具有悠久的航海历史,也创造了丰富的海洋文化。航海类专业课从不同的维度阐释了海洋文化与航海精神,他们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脉相承的。

  (一)人文的维度

  高职开设的每一门专业课都有其自身特有的发展历史及其所蕴含的人文精神。航海类专业是与国家海洋经济发展战略紧密相连的专业,它蕴含着极其丰富的人文精神。海洋对人类文明历史的影响极为深远,它塑造了我们的世界,从郑和下西洋到麦哲伦全球航行,航海发展的历史及其蕴含的人文精神影响、促进着社会文明的进步与发展。中国虽然是一个以大陆文化为主的国家,但却是一个海洋大国,在航海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丰富的海洋人文精神,因而在航海类专业课中所蕴含的海洋人文精神是海洋文化的积淀,也是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涵。

  (二)社会的维度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理念要求专业课的开设必须为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我国海洋大国的崛起、海洋强国梦的实现离不开航海类专业的大学生,因此,航海类专业的开设,对于航运业与海洋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使海洋运输经济前景广阔,对航运人才的需求十分强劲,建设海洋特色更加鲜明的航海类专业,培养高层次的航运人才,为海洋经济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是时代赋予的任务,社会发展的要求,是航海类专业课开设的社会意义所在,也是对航海类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目的。

  (三)道德的维度

  任何一门专业课自身都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资源,具有重要的道德价值。航海作为一项极具冒险性的活动,工作条件异常艰苦,而且时时处处充满了危险,这使得航海成为极富挑战性、冒险性的职业。作为培养这一职业的航海类专业,在专业课程设置中融入了同舟共济、兼容并蓄、诚实守信、求真务实、团结互助等道德品质,航海类专业课所蕴含的这些特有的伦理与道德价值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涵。

  二.融入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提升高职专业课的教学效果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专业课的育人目标有着高度的契合性,对专业课具有重要的涵养作用,一流的海洋强国需要一流的航海人才,航海类专业大学生作为国家特殊领域的特殊人才,更需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早日成为国家航运事业的栋梁之才。

  (一)信念引领:树立“海洋强国梦”

  航海类专业大学生毕业后在船舶上工作,代表的就不是个人,而是国家,因此,爱国主义情感的培养、民族自豪感的培养、为国拼搏奋斗精神以及和谐海洋观的培养是航海类专业课的重要教学目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层面上提出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目标,航海类专业大学生需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自觉地以郑和、哥伦布等著名航海家为楷模,为国家的航运事业贡献自己的青春与热血。

  (二)价值引领:传承航海精神

  世界观决定人生观,人生观决定价值观,当代的大学生处于一个价值多元的时代,由于其自身正处于思想成熟的关键期与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期,因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对他们的未来人生道路将会产生重要的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层面上提出了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取向,航海类专业大学生需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意识到从事航运事业与其它职业一样,都是国家发展必不可少的,都是国家发展所需的人才,从而自觉树立为航海事业献身的崇高理想,传承海洋精神,推动海洋强国目标的实现。

  (三)方向引领:培育航海人才

  2013年7月,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海洋大国向海洋强国的转变离不开高素质的航海类专业人才,高等院校的航海类专业是培养航海人才的摇篮。21世纪所需要的航海人才是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兼备的人才,需要用主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对学生进行方向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人层面上提出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准则,航海类专业大学生应该在这个价值准则的引领下,自觉培养爱国爱海、团结协作、求真务实、包容和谐的航海精神,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志成为一名德才兼备的优秀航海人才,为中国航运事业的更好更快地发展贡献自己的青春年华。

  三、融入现状:高职专业课教学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欠缺

  高职专业课教学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现状不容乐观,尤其是航海类专业,在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背景下,培养高素质的航运人才已成为实现海洋强国梦的重要环节。然而,航海类专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却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一)培育理念缺乏与时俱进,忽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

  高职院校在培育理念上普遍存在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航海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满足航运事业与海洋经济发展需求,培养从事船员职业与航运事业的高技能专门人才。学生毕业除了要通过学校统一组织的各种考试,还要通过国家海事局组织的各种适任统考,因此航海类专业的培育理念就是提高学生考试的通过率,而忽视对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导致航海类专业大学生在价值取向、价值标准以及价值目标等方面存在偏差,影响了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教学内容缺乏改革创新,忽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

  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学是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学,在教学内容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关键举措。航海类专业课教学内容主要还是以本为本,忽视了航海类专业的特殊性和学生工作的特殊性。因此,在教学内容中缺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入,导致航海类大学生缺乏爱国情怀和航海精神。

  (三)专业课教师政治理论素养不高,忽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

  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航海类专业课教师不同于其它专业课教师,有很大一部分教师是从船上下来的高级船员,这部分教师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兼备,但他们由于自身的政治理论素养不高,在教学中一味强调专业知识的学习与操作技能的培养,忽视了学生的价值观教育,没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将教书与育人有机结合起来,影响了航海类专业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推荐阅读:初探高职教学建设创新的应用作用

  四融入路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方位、全过程融入高职专业课教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职专业课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方位、全过程融入。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创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拓展教学载体等融入路径,希望切实提高高职专业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性。

  (一)加强顶层设计,形成协同效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始终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阵地,但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对于高职学生来说只是安排在前三个学期,后三个学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空缺的,从而影响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践行的持续性。尤其是航海类专业,因其很强的专业性、特殊性与国际性,更需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始终。因而,必须加强顶层设计,使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专业课形成协同效应。首先,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如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重点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诚信友善等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和法治观教育,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通过教育坚定大学生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建设目标奋斗的理想。其次,在航海类专业课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如在((船舶管理》((机舱资源管理等专业课中都涉及到人员的管理,主要是关于工作安全、工作态度、人际关系等的管理,在这些专业课中敬业、诚信、合作等核心价值观教育尤其重要。最后,思想政治理论课应与专业课互相渗透,实现“思政课堂”向“课堂思政”的转变,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合力。

  (二)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落到实处

  当今大学生受西方消费主义、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等思潮的影响,职业价值观出现错位,选择航海类专业不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而仅仅是以追求物质利益为目的。因此,必须创新教学方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落到实处。首先,改变重技能轻素质的教学方法,将教书与育人有机结合起来,在知识的讲授中传播海洋文化、宣传海洋精神,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其次,一些航海类专业课仍然以传统的理论讲授为主来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因其脱离了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而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可以在课堂上以“泰坦尼克号”“岁月号”等真实案例让学生讨论,从而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现教与学的有机结合。最后,针对船上实习的特殊性,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上船实习是航海类专业独有的特色,船上特殊的生活、工作环境以及可能遇到的海上风险,让学生明白职业素养的重要性,也让他们深刻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三)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习兴趣,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化于心

  空洞的知识、苍白的说教只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与专业知识有机融合才能让学生内化于心。航海类专业的大学生毕业后一般都是从事与航运事业相关的工作,尤其需要培养安全意识与爱岗敬业的精神。因此,必须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习兴趣,真正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化于心。首先,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爱国是对海员的最基本道德要求,无论身处何方,都要自尊、自信、自律,自觉维护祖国的利益和尊严。其次,在专业课教学中要培养同舟共济的协作精神、忠于职业的敬业精神、诚信友善的博爱精神以及勇于奉献的航海精神。最后,在教学中通过海洋知识、航运经济、一带一路倡议等内容的讲解,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化为每一位航海学子的航海梦,并为了实现梦想而奋斗

  (四)拓展教学载体,提升学生素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外化于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为了解决大学生思想生活领域中的知行矛盾,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的教育。目前有些航海类专业仍是以课堂教学为载体,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灌输,不仅学生缺乏学习的积极性,而且效果也是大打折扣。因此,拓展教学载体,提升学生素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外化于行。首先,借助“航海日”,培养学生热爱海洋、献身海洋、勇于探险的精神。“航海日”已成为一个国际性的节日,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在这一天举办与航海有关的庆典活动。我们可以在这一天通过举办航海发展史图片展、参观航海史馆、航海家事迹展等活动来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航海精神。其次,通过网络学习平台、微信、微博互动平台以及教学资源库建设等,为航海类学生营造浓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氛围,推动他们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后,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渗透到航海类专业的实操、实训与实习中,让学生在实际的学习、工作中将内化的情感、理想与信念真正外化为行为,在生活、工作实践中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一名优秀的航运事业建设者。

2023最新分区查询入口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