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3-04所属分类:教育论文浏览:1次
摘 要: 摘要:在新时代立德树人的综合培养要求之下,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必须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育和育人相融合,围绕课程思政的目标与内涵要求,科学开展专业项目化教学改革,精心开展教学设计与实施。本文通过分析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要求,提出了课程思政
摘要:在新时代立德树人的综合培养要求之下,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必须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育和育人相融合,围绕“课程思政”的目标与内涵要求,科学开展专业项目化教学改革,精心开展教学设计与实施。本文通过分析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要求,提出了课程思政项目化教改的关键内容和教学体系构建,分析了实施路径和初步成效,探讨如何实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德化人,通过有温度的教育激发学生的价值认同。
关键词:课程思政;旅游管理专业;项目化教学
1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与规格
高职院校中旅游管理专业通常面向旅行社、景区、酒店等旅游企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旅游专业知识、相关技能及良好外语水平,能在生产服务一线从事技术技能服务和管理工作,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高素质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
专业的培养规格包括知识要求、能力要求和素质要求等。在新时代立德树人的综合培养要求之下,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包括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有坚定的政治信仰;掌握马克思主义精髓,准确把握党的重要理论科学体系、基本观点和精神实质;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法律意识。在职业道德素质方面,要求具备爱岗敬业、踏实肯干,敢于为旅游行业奉献的精神,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和职业素质。社会人文素质要求具备当今社会发展所需要的身体与心理素质,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素质,具有一定的艺术修养和积极向上的爱好。身体心理素质则要求具有符合旅游行业企业要求的健全的人格、健康的身体和高尚的审美情趣。此外,创新创业素质要具有现代旅游服务行业所要求的认真求索的态度、孜孜不倦的进取精神,具备较强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
由此可见,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必须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育和育人相融合,结合新时代“课程思政”的内涵与外延的要求,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科学应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逐步引导学生正确做人和做事,科学开展专业教学和教育活动,精心细致地进行教学设计与实施,做到“润物无声”,内化于心。
2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思政项目化教学改革的关键内容
2.1师德风范
古语有云;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会议上,习近平同志强调:“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承担着神圣使命。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因此,作为新时代旅游管理专业教师,打铁还需自身硬,必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规范言行,做好表率,同时加强政治和业务学习,用科学理论和精湛知识武装自己的大脑,夯实自身的专业能力和学养修养,为大学生点亮理想的灯、照亮前行的路。
2.2政治立场
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必须保持正确的政治立场,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坚定拥护并支持党和政府的政策主张、大政方针;坚守“学术研究无禁区,课堂讲授有纪律”,不在课堂上传播不当言论,不发表与教师身份不适合的观点,使专业课堂成为传播主旋律、分享正能量的专业思政阵地。
2.3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是对未来旅游行业从业者特别是专业骨干与管理人员的必要要求,掌握并遵守本行业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至关重要。现在相当一部分大学生进入旅游行业企业之后,表现出敬业精神不强、吃苦奉献意识不够、专业思想不稳定、团结协作意识不足等,很多不是知识和技能上的问题,而是职业品质、职业精神上的不足。因而,教师要针对本专业的大学生加强职业道德的教育与熏陶,通过案例教学、集体讨论、实地考察、主题分享等多种方式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其荣誉感、自豪感和责任感,树立正确的职业目标,明确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
2.4核心价值
“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因此,高职院校专业教师需要结合旅游、酒店、景区等各领域的不同特点,自觉的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目标、要求等积极融入专业教学和实训实践的各个环节之中,实现专业教育教学和核心价值观教育相互融通、相互促进,引导学生做这一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
3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思政项目化教学改革的体系构建
3.1多元融合,构建层级式课程体系
专业要以岗位群所需的职业能力为依据,构建多元融合的层级式课程体系。通过职业岗位群、典型工作任务和职业岗位核心能力分析,在旅游类专业构建底层共享、中层分流、高层互选的课程群。通过职教云等网上平台,开发丰富教学素材,推进资源库、在线课程和新形态一体化教材等教学资源建设。
该课程体系改革可分为三个层级(如图1):“文化+”专业基础课程即底层共享型课程,包括培养学生通识能力的素养课程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专业基础课程;“创意+”专业课程即中层互选型课程,是培养学生岗位职业能力和创新思维的专业课程;“项目+”实务课程即高层融通型课程,是以任务为驱动,以项目为载体,注重培养学生完成项目能力的实务课程。图1专业多元融合层级式课程体系图
3.2聚力改革,建设“课程思政”教学资源
旅游管理专业虽然蕴藏着丰富的思政元素,但是目前梳理和开发的力度还跟不上形势的发展。应当聚焦专业平台课(旅游学概论、管理学、服务心理学以及公共关系等)、导游专业核心课(导游基础、导游业务、政策法规或景点导游等)两大模块,推行项目化教学改革,形成相关的课程标准、教学设计、教学资源等;学习领会“课程思政”的内涵与要求,通过“反向设计”(由外到内按需设计)以及“正向实施”(由内到外逐步推行),挖掘两个模块的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堂教育教学,形成相关的课程教学设计、教学资源、教学案例等。积极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按照统一标准,校企合作共同开发教育教学资源。
3.3能力为本,开展新型教材与教法改革
根据项目化教学改革需求,坚持以学习者为中心,按照岗位工作流程,通过强化校企双元合作开发力度,打造新型一体化教材和“金课”工程;不断创新深度融合的信息化教学方法,结合教学过程中数据采集分析,全方位打造智慧学习工场,着力推动“以学定教、乐学善教”的教材与教法改革。
3.4产教融合,坚持校企协同育人模式
旅游管理专业可秉承“三接轨、三融通”的思路制订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即人才培养定位与产业需求接轨,校企融通;课程体系与职业标准接轨,课证融通;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接轨,工学融通。结合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性、服务性、涉外性强的特点,根据对应岗位(群)的素质能力要求,实施“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如图2),形成“校企社家一体”的能力培养平台,通过职业证书、竞赛、企业文化、社区服务四个载体实施人才培养。4个角色的能力培养平台是学校、企业、社会、家庭共同承担培养职责。4个“C”载体即Certifi-cate(证书)、Competition(竞赛)、Community(社会服务)、Culture(企业文化)4大载体全方位育人。
4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思政项目化教改的实施路径
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思政项目化教学改革的实施,要提高教师的自身职业素养,强化教师的政治意识。2020年上半年以来,学院依托智慧职教等平台资源,借助腾讯课堂、腾讯会议等网络渠道,积极开展在线教育教学,并在教学中注重“课程思政”,让战“疫”正能量充满网络教学空间。师生定期“云”上相会,开展一堂堂跨越千山万水的线上教学课。教师的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师生互动方式都产生了很大变化,但不变的是传道、授业、解惑的态度与追求。
4.1启心智、促思考,精心设计教学内容
“课程思政”的核心要素是专业课程通过挖掘其中蕴含的各类思想政治资源素材,积极发挥每一门课程的育人功能,积极履行每一位教师的育人职责,推动专业课和思政课同向同行,协同育人。在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空的特殊时期,专业教育教学可以把疫情防控融入“线上”,将疫情危机转化为加强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生命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感恩教育的重要契机。在教学中,专业教学团队抓紧备课,充分挖掘,将疫情防控的生动实践转化为鲜活的课堂资源,结合防疫抗疫中涌现出的典型事迹、战“疫”故事,围绕疫情防控与学生互动讨论,引导大家树立必胜信心,珍惜学习环境,明确掌握科学知识与技能的重要意义。
任课教师和所授班级的班长、团支书、学习委员等主动沟通教学内容与方式,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为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认真设计每一次教学内容,做到与时俱进,同频共振,激发学生的爱国之心和学习热忱。为提高学生的专注力,实现学有所获,课前“精心”设计,课中“精讲”案例,课后“精彩”分享。课程选择从疫情对文旅行业的全面冲击引入,分析本次受疫情影响较大的邮轮、景区、酒店等不同业态,引发学生对业态特点的思考,再结合课程内容进而思考疫情结束后文旅行业的应对之策,引发学生的热议。
同时,专业课程思政体系的每门课程都将疫情中的一组组数据、一个个事例、一段段影像,转化成鲜活的德育元素,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有机融入所讲授的课程知识点之中,向学生润物无声地传递战“疫”时代精神。线上同学们纷纷留言,互动讨论,讲述着所见所闻的战“疫”故事和行业发展。
4.2多平台、多路径,有效组织混合式教学
专业教学团队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授课平台系统培训,调试使用方法,掌握教学路径,选择核实的模式开展混合式教学,同时通过班级QQ群等开展组织答疑等工作。一是使用智慧职教即职教云的课程资源,学生在线学习,完成作业,讨论问题等;二是在线直播教学,采用视频及语音直播教学,讲解案例分析,深化理论认识,讲评在线学习情况;三是教学环节衔接,课前注重引导式教学,明确主题,课中注重案例式教学,分析问题,课后注重启发式教学,启发思考。
5亲其师、信其道,注重立德树人的塑魂工程
教育是用一个人的灵魂去唤醒另一个人的灵魂。教师工作内含的“示范性”和学生群体天然的“崇师性”决定了教师自身对学生成才具有重要的教育引领作用。习近平同志在论及对教师的要求中强调教师个人的政治素养、家国情怀、道德品质和职业精神。所以,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堂,教师的行为举止、品行风貌也是关键的教学内容之一。
专业教学团队须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创新教育教学模式,认认真真地设计每一次教学、传达每一次通知、发布每一次公告、上传每一项资源、制作每一页课件、讲解每一个案例、批改每一份作业,做到按时在线到岗,提前进入在线平台,最后离开直播平台,关注学生的网上言论。课程中引导学生理解“非常时期的非常之举”,理性看待中国面临疫情时对外交往的原则立场,正确认识在线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同时,及时表扬学生的优秀作业,分享优质观点,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相关论文推荐:大类招生制度下旅游管理类专业分流制度的实践与探索———以重庆第二师范学院为例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思政项目化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在于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主体,专业教师要胸怀大局、把握趋势,有大格局,具有高度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对于国家的新政策、新方针时刻关注、目光敏锐、善于分析,能够第一时间捕捉到中央精神和本专业、本课程的紧密结合点,并迅速融入教案、课堂和学生的头脑。老师要能够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德化人,通过身体力行践行“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职业道德,通过有温度的教育激发学生的价值认同。——论文作者:姜锐1王慧奇1赵斯建2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