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4-01所属分类:教育论文浏览:1次
摘 要: 摘要:金匮要略是中医专业本科生必修课,隶属中医临床基础学科,为院校四大经典课程之一。由于其理论深邃、字文古奥难懂,学习讲授均具有一定难度。作为当前高等中医药院校教学主力军,青年教师自身特点的局限,对当前金匮要略课程教学成效产生较长远的影响
摘要:金匮要略是中医专业本科生必修课,隶属中医临床基础学科,为院校四大经典课程之一。由于其理论深邃、字文古奥难懂,学习讲授均具有一定难度。作为当前高等中医药院校教学主力军,青年教师自身特点的局限,对当前金匮要略课程教学成效产生较长远的影响。本文试从金匮要略课程的讲授入手,探讨当代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问题,提升经典课程课堂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经典的兴趣,提高当代高等院校中医教育教学水平,为继承好、传承好、发展好中医药事业提供源头保障。
关键词:金匮要略;青年教师;教学质量
金匮要略作为中医院校主干课程,其课程教授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学习中医的成效。而作为当代教学主力军,青年教师在讲授古医籍等经典著作时,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积极性和提高学生学习成效,需要在教学全过程中融入中医思维以提高自身教学能力的同时,提升教学成效。
1影响金匮要略课堂教学质量的思考
1.1金匮要略字文古奥难懂,言简意博《金匮要略》是东汉末年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一书中的杂病部分,成书于1800年前的东汉末年,重点论述与外感病密切相关的杂病的临床辨治,属于中医临床四大经典著作之一,隶属临床基础学科组教学课程。其写作体法采用文言文,字文古奥难懂,言简意博,且现行的《金匮要略》来源于节略本《金匮玉函要略方》,在写作体例上大都采用节略式、省文式,甚至常有错简、脱简,因此相较之《伤寒论》来讲,虽然内容不及《伤寒论》复杂,但很多文理或医理尚未被阐明,因此学习讲授难度均较大。如《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治》:“太阳病,其证备,身体强,几几然,脉反沉迟,此为痉,栝楼桂枝汤主之。”此处的“几几”指的是患者身体强直,不能俯仰转侧自如,而非代指数量。再如《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并治》:“论曰:百合病者,百脉一宗,悉致其病也。”此处的百脉就非指经脉,而代指心肺。
1.2青年教师理论扎实而实践匮乏据《中国教育年鉴》2013年数据显示,我国高校40岁以下青年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60.8%[1],且呈逐年上升趋势。可见教学经历及临床实践不丰富的青年教师已然成为目前高校教学与科研的主力军。
首先由于青年教师一般从事教学时间较短,并缺乏一定古文辞理解能力,加之《金匮要略》理深言简,文字古奥,因此在授课过程中,青年教师在语言文字表达上缺乏一定的课堂感染力,学生课堂学习兴趣会有所影响,甚至制约学生的学习成效。再者中医强调“熟读王叔和,不如临证多”,中医学的灵魂在于临床,临床教学是中医院校学生学习过程的重要环节,关系到学生的成才质量和培养目标的实现[2]。金匮要略作为临床基础学科,学生学习本课程之前,已经完成了中医四大基础的理论学习。所以本门课程更大的教学目的应该是提高学生临床的辨治能力和水平,所以案例讨论在该课程的教学过程显得尤其重要。由于青年教师临床经验缺乏,亲身经历临床典型病案较少,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以引入古今名医医案为主要切入点,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缺乏说服力和感染力,难以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3金匮要略课程讲授未区别于中医内科学课程作为《伤寒杂病论》中的杂病部分,金匮要略内容涉及中医内科、外科、妇科、皮肤科、精神科等领域,但核心且占最高权重的部分仍是中医内伤杂病,如独篇论述“黄疸病”,重点论述“消渴病”“历节病”“肺痿肺痈病”等等。所以人们称《金匮要略》是中医内科的始祖,它为中医内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作为中医学生重点课程中医内科学(以下简称“中内”)讨论的病种及方药与金匮要略相当,甚至有一部分是相同的,加之开课的时间临近或一致,使二门课的比较效应显得更加突出。作为青年教师的笔者,在初次讲授金匮要略(以下简称“金匮”)课程时发现,金匮要略课程的内容大部分与中医内科学课程重复,甚至不及中医内科学课程丰富。因此在讲授的时候为了方便学生记忆课程内容,几乎照搬中内课程的教学方法,采取分病论治的授课方式。经过教学实践发现,若未区分二门课程,只是把金匮作为中内课程的精华课程对待,那就失去的学习仲景学术思想及体系的教学目的,狭隘了金匮课程的教学意义。
相关知识推荐:哪些医学类普刊比较好发
如何区别金匮要略、中医内科学的教学区,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3]。作为教授经典课程的青年教师,衡量其授课效果和水平的第一项指标就是如何把金匮要略讲授的有别于中医内科学。所以,作为经典课程教师,首先要弄清金匮要略与中医内科学是源与流的关系:金匮要略辨证施治重视整体,以脏腑经络为辨证核心,据脉论理的治病思想为后世医家指明了道路、奠定了基础。前者强调代表性和特殊性,后者强调全面性和普遍性[4]。例如在讲授胸痹时,内科强调其病机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治疗应先治其标,后治其本,先从祛邪人手,再予扶正,必要时可兼顾同治。而金匮要略则以脉论病机,强调胸痹病机为“阳微阴弦”,即上焦阳虚,下焦阴寒之邪得以乘虚上居阳位,邪正相搏,胸阳痹阻,导致胸痹心痛。以通阳宣痹为基本治法。这样讲授既能突出金匮要略的特点,又避免了与中医内科学的重复。其次要明白,经典课程的讲授,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中医辨证思维,特别是金匮要略课程,作为《伤寒杂病论》中的杂病部分内容,更多的论述与外感病关系密切的杂病,所以金匮更多地是在示范怎么将六经辨证与脏腑经络辨证完美融合以用于杂病的辨治。况且作为中医特色之一——辨治疑难杂症,金匮课程中做了很好的示范,所以作者认为,中内课程重在培养学生病证辨证能力,金匮重在培养学生病证辨证思维能力,两者主次不一,所以青年教师在讲授该课程的时候应该更多地给学生讲解为什么这么辨证,而不是重在讲授辨证结果。
2提高青年教师金匮要略课堂教学质量的策略研究
2.1注重青年教师传统文化素养的培养作为目前中医教育的主力军——青年教师的教育经历大都受现代文化思维习惯的影响,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严重不足,对古文词的理解不及上一辈人透彻。而中医理论凝聚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其受《周易》及先秦时期儒家、道家等思想影响较大,因此无论是学生还是青年教师,要想学好、讲好金匮要略这门课程,首先要提高自身的传统文化素养,拓宽对古文学的涉略范围,加强对古文辞的理解,正如明·缪希雍提到:“凡为医师,当先读书;凡欲读书,当先识字。字者,文之始也。不识字义,宁解文理?”中华传统文化在中医理法方药中都有鲜活的体现[5],要读懂、教会金匮要略,就要不断加强自身传统文化修养。
2.2注重青年教师临床实践能力的训练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目前大班式的教学环境,唯有案例教学比较适合。而青年教师平素工作中教学科研压力较大,临床实践机会较少,导致教学过程中案例教学引入较少,管理层应高度重视,给予政策支持、制度保障,创造条件积极鼓励相关教师从事临床工作、提高临床能力。首先,对中医临床基础学科准确定位,明确金匮要略等课程教学人员须具备医生与教师的双重身份;其次,合理安排教师工作量,采取各种措施保证教师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投入临床实践中;最后,建立健全临床基地,为教师以及学生的临床实践提供重要的条件保障。
2.3注重青年教师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2018年全国两会期间7所中医药院校校长在接受采访时不约而同地提到影响目前中医教育成效的一大瓶颈是中医思维训练的缺乏[6]。而培养中医思维的关键课程是中医经典课程。作为经典课程的青年教师如果自身临床思维不足甚至不正确,那么培养出来的学生必然中医临床思维缺乏。所以秉着治病求本的原则,首先要注重培养经典课程青年教师的临床思维能力。一方面除了上面提到的要加强青年教师临床实践的机会,其次要从课程教学着手。以往高校教师教学任务分配,如临床基础学科,一般安排专门的教师单独并且只教授《伤寒论选读》或《金匮要略》或《温病学》。为了培养青年教师的临床思维能力,首先要清楚中医的核心是辨证论治,而辨证论治的提出是《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并在清代的《温病学》中得到发展和完善。作为青年教师,为了系统、整体地讲授仲景辨证论治学体系,在教学生涯及教学编排上,要改变以往伤寒、金匮、温病三大经典课程的分割式教学,借鉴经典名家寒温沟通、内外统一学术思想,打造以经典辨证分类框架为核心的精品课程——经典病证分类学纲要,促进三大经典纲领与方法的融合与统一,为规范中医辨证思路提供较好的理论框架。这样才能有效地、客观地继承、发扬《伤寒杂病论》本有辨证论治精神,否则会制约学生学习《伤寒论》时培养的辨证精神。
2.4注重青年教师教学技巧的培养青年教师一般从事教学时间较短,并缺乏一定古文辞理解能力,加之《金匮要略》理深言简,文字古奥,因此在授课过程中,青年教师为了使教学内容更清晰,往往会使用过于冗长繁杂语言,同时经常出现语速较快,导致教学效果适得其反。因此青年教师在授课时,要优化教学方式,学会运用语言艺术技巧,注意授课语气的抑扬顿挫,语言要富有感情色彩,在保证语言准确性的前提下,力求简洁精炼,可将历代注家精炼的语汇与教师经过反复推敲过的语言有机揉和进行讲解。另外,青年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学会以声传情,既能够使语言精练,浅显易懂,又能含义深刻。生动的语言表达,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有利于学生课堂注意力的集中。语言的科学性与趣味性结合运用,必须在长期的教学实践活动中不断提高。
2.5注重青年教师自身优势的发挥青年教师年龄与在校大学生相差不甚较大,接受教育的背景相似,沟通交流起来较老一辈专家学者流畅,这是青年教师的自身优势。再者,青年教师的成功对于学生来讲更有可感同身受性。所以,青年教师,特别是经典课程青年教师,应该发挥自身优势,融入时代特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青年教师一言一行要有学者风范,并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临床成功案例,在授课时才会更具自信,更具感染力、说服力,让学生通过现实例子明白中医不再是过去的“越老越吃香”社会氛围,而是年轻有为一代中医人的时代。再者,青年教师要更会懂得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更新教学手段,合理进行教学设计。多媒体课件具有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形式新颖等特点,能够通过文字、视频、音频等方式展示教学信息,既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应用起来也非常得心应手,在教学中应该得到广泛应用。但要注意,多媒体课件使用不是简单将教材中的文字、图表等内容照搬到课件中,而是通过合理应用视频、音频、动画、文字等方式,使所授内容更加形象化,复杂问题简单化,以此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效率。最后,青年教师要懂得在经典教学中,引入现代前沿研究成果,懂得在经典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现代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3结语
近年来,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越来越多的年轻教师加入到了临床基础学科的队伍中,为经典课程的教学注入了新的朝气。为了提高经典课程的教学成效,提升学生的中医临床疗效和辨治能力,除了优化课程设计,增加经典课程的教学课时以外,更重要的是授课老师的教学能力要快速提升以适应改革需求。因此青年教师应根据自身特点,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完善,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同时积极参与临床实践,提高自己的临床功底。在教学过程中使经典理论紧密联系临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讲好、讲活金匮要略课程。——论文作者:章美玲刘英锋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