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服务,正当时...... 期刊天空网是可靠的职称论文发表专业学术咨询服务平台!!!

推进管理学领域新文科建设的方向与举措

发布时间:2022-06-08所属分类:教育论文浏览:1

摘 要: [摘 要]在新文科建设的背景下,管理学专业人才培养要服务国家战略和全球治理大局,适应新科技革命的变革需求,符合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 本文分析了管理学领域新文科建设的方向,提出了关注国内外变革趋势、借鉴国内外的改革实践、鼓励各高校开展创新实践等建设举

  [摘 要]在新文科建设的背景下,管理学专业人才培养要服务国家战略和全球治理大局,适应新科技革命的变革需求,符合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 本文分析了管理学领域新文科建设的方向,提出了关注国内外变革趋势、借鉴国内外的改革实践、鼓励各高校开展创新实践等建设举措。

推进管理学领域新文科建设的方向与举措

  [关键词]新文科建设;管理学;科技革命;学科建设

  在新文科建设的背景下, 管理学理论和应用对中国的发展作用巨大。当前,管理学理论和应用受到高度重视,研究成果层出不穷,中国管理学理论、实践、工程已经形成中国式管理学发展的土壤, 促使中国政府管理、企业管理、社会管理的研究与实践取得重大进展。

  我国管理学专业的发展情况

  目前,我国高校管理学共有 9 个专业类、59 种专业、9871 个专业点,专业类和专业点数量为文科各门类中最多。 管理学专业种类数占文科专业种类数的 17.8%, 管理学专业本科在校生数占文科在校生总数的 33.9%,每种专业平均在校生 5 万人,在校生总数占比和平均在校生数均为文科各门类中最高。

  第一, 管理学专业要更好地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升管理研究能力,强化对国家战略管理的支撑作用。当前,全球管理理念、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日益交叉多元, 迫切需要发挥管理学对国家战略管理的支撑作用。 同时,要着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管理学体系。 管理学理论和实践应该既有继承性、 民族性, 又有时代性、系统性,因此,要加强对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系统性研究,打造有中国特色的管理学体系。

  第二,在新文科建设的指引下,加强管理学与其他文科以及理工科学科的交叉融合。我国管理学实践的丰富性,要求管理学更多、更好地与其他学科进行交叉互动,促使学科发展带动管理实践发展,促进管理学专业学生积极进行社会实践,提升对新科技的兴趣与热情,掌握更多的新科技知识与技能。

  第三, 管理学专业课程设置要适应时代发展需要。 当前,传统的管理学专业课程结构有待优化、课程设置有待更新。 同时,管理学专业也需要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潮中出现的人工智能、 大数据、区块链、基因工程、虚拟技术等新兴技术加强融合。

  管理学领域新文科建设的主要任务

  新时代, 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促进文化大繁荣,增强国家综合国力,新文科建设责无旁贷。 根据新文科建设的目标与方向,管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既要服务国家战略和全球治理大局,适应新科技革命的变革需求,也要符合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

  1. 管理学专业人才培养要服务国家战略和全球治理大局

  面对日益复杂的国际环境,需要培养大批熟悉党和国家方针政策、了解我国国情、具有科学素养和国家使命感的国家战略规划和管理人才。

  “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实践是承载时代使命的重大工程,要求我们积极参与全球治理。 这就需要高校培养大批具有全球视野、熟练运用外语、通晓国际规则、精通国际事务、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参与全球性事务与全球治理的管理类人才。 因此,管理学专业要加强全球治理人才队伍建设,做好人才储备,为我国参与全球治理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2.管理学专业人才培养要适应新科技革命的要求

  新科技改变思维、新科技改变生活、新科技改变管理、新科技改变物流。 当前物联网、大数据、5G 网络、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智能装备等技术发展迅猛,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全球治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新科技深刻影响了管理学理念、 环境、模式、价值、传播、共享、评判、效率等。 人工智能、基因工程等新技术在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同时给管理的依据、道德、伦理等带来了冲击。 在此背景下,管理学专业要正确理性地看待和把握新兴科技, 正确认识新科技革命对人类发展的意义与挑战,探索人类未来的走向。 互联网、数据技术等新技术改变着现有产业结构、产业形态和产业内容,催生新产业的诞生,同时呼唤新管理。

  3. 管理学专业人才培养要符合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

  新时代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任务之一就是要主动适应和引领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优化高校专业布局,实现人才培养结构、培养模式与国家需求相匹配,促进专业体系、人才培养体系与产业链、创新链等相衔接。因此,管理学领域的新文科建设要体现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推动管理学领域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组织形式的变革。

  推进管理学领域新文科建设的举措

  新时代新使命要求文科教育必须加快创新发展。推进管理学领域新文科建设要进一步明确建设原则,高度关注国内外变革趋势,借鉴国内外已有的改革实践,鼓励各高校开展特色创新实践。

  1.明确管理学领域新文科建设的原则

  一是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加强党对办学治校各环节的全面领导,在新文科建设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三全育人”,提高管理学领域人才培养质量。

  二是立足中国大地,服务国家发展。 新文科建设的价值取向必须是扎根中国大地,在服务国家战略中体现自身价值。管理学专业要把握国际管理学领域的变革,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形成优势叠加效应,不断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

  三是融入和参与新一轮科技革命。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在各领域的应用,带来产业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新文科建设需要拥抱新科技,运用管理学的战略思维,加快促进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深度融合。

  四是探索新时代管理人才培养的规律和方法。 人才培养必须适应时代的新需求,新时代的管理人才培养要加快理论体系创新,完善以产教融合为主要途径的协同育人机制, 探索建立管理类专业质量评价体系,提升管理人才培养质量。

  五是弘扬与创新中国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文化。 要从研究中国的管理实践问题出发, 在重视理论创新的基础上,把握数字化、平台化、网络化、生态化的新型管理实践,凸显管理理念和管理文化的时代性。

  六是突出管理学领域人才培养的中国应用生态优势。 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具有全球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工业体系,有超大规模市场优势。要借助以上优势,构建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管理学领域人才培养体系。

  2.管理学领域要高度关注国内外变革趋势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国际贸易局势紧张,地缘政治风险上升,国际经济、科技、文化、安全、政治等格局都在发生深刻调整。 世界经济面临的风险和挑战依然较多,管理学领域要及时跟进和观察国内外各机构对国际经济形势的研判。

  管理学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要高度关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关于高等教育管理领域的指导意见和高等教育行动框架等目标及策略。 同时也要关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关于高等教育定性和定量的研究方法, 重点关注其基于高等教育供给和治理等方面对未来高等教育发展重要趋势的预判。此外,各国的高等教育变革趋势对我国的新文科建设同样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3.研究和借鉴国内外已有的改革实践

  在促进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方面,国内外高校都进行了多年的探索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本文以美国的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以及我国山东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厦门大学的实践为例,概述其新文科建设的有益经验。

  哈佛大学:在哈佛大学,本科生可以自由地探索各个学科领域,并且选择自己的专业方向。 学生直到大二秋季学期才被要求申报自己的专业,并且在整个本科学习过程中随时可以更改。在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之间,哈佛大学更强调通识教育,体现出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多样化、通识课程设置结构合理、更注重学习者的兴趣和需要的特点。

  麻省理工学院:麻省理工学院作为一所全球知名的工科强校,在 1947 年成立了人文和社会科学学院。该校在 20 世纪中叶以后大力发展交叉学科, 使学校实力不断增强,其学科交叉融合的基础正是重视人文学科的发展。

  山东大学:山东大学通过升级改造“三层次、七模块” 通识课程体系和成立山东大学通识教育中心,构建通识教育体系 2.0 工程。 设立新文科教育教学研究中心,打造新文科教育教学研究理论高地。 以建设文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跨学院和跨学科设立 20 个以上突出交叉融合的新兴文科人才培养项目、推进文科专业认证等,加强文科交叉复合人才培养。 同时加大金专、金课、教材、实践、认证五位一体建设,构建系统的新文科人才培养体系。

  华中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进行学科交叉多种方式的探索,例如新闻学院以新闻传播学与信息学科进行大跨度交叉,开辟网络新闻传播方向。 经济学院突出数量经济、发展经济学,哲学系突出生命哲学,公共管理学院突出数字化城市管理、电子政务,法学院突出科技法学,中文系将语言学与计算机技术交叉融合,开辟新的发展方向。

  本文来源于:《中国高等教育》专业理论刊物。宣传党和国家关于高等教育的指导思想、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探讨普通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理论和实际问题,交流各类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科研和后勤管理工作经验,介绍先进单位和先进人物的事迹等。

  厦门大学:2020 年,厦门大学开设首个“外国语言文学类 会计学/财务管理” 班, 主修涵盖英语、日语、法语、俄语、德语、西班牙语六个外语专业,辅修涵盖会计学、财务管理(财务管理与会计研究院)两个专业。学生入学一周后,根据个人志愿、高考成绩及入学后的英语分级考试成绩进行分流,执行相应主修专业培养方案。

  4.鼓励各高校开展特色创新实践

  鼓励各类高校主动作为,立足中国实践、立足本校特色,开展管理学领域的新文科创新探索。 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的管理学领域话语体系、 形成理论体系,用中国理论解释中国现象、解决中国问题、指导中国实践。

  鼓励各高校规划与调整管理类专业布局。 坚持需求导向,超前布局,主动应变,适应国际环境变化对管理类专业教育的周期性、全方位、深层次影响,满足我国新发展阶段、新发展格局对管理类专业人才的需求。

  鼓励各高校改革管理类课程体系与教学方式。 强化管理类课程目标覆盖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个维度的深度,探索课程打通、模块设计,加强其他门类专业与管理类专业课程教学的融合,推进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以及分散教学与集中教学结合的学习模式。

  鼓励各高校强化管理类专业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协同培养人才机制,提升管理类专业建设与社会新形势发展、产业转型升级的适应度。提高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课程比重, 借助创新创业课程、创新创业项目、学科竞赛和教师科研项目等载体和平台,加强对管理类专业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

  鼓励各高校调整管理类专业质量评价体系。 坚持目标导向,过程监测,形成新文科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教学评价标准、专业评估/认证体系和机制,学校自评价与第三方评价相结合,提高管理类专业教学质量保障。

  鼓励各文科教指委在新文科建设中发挥指导作用。 2020 年 10 月,新文科建设物流教指委主任扩大会议召开,研究管理类专业的新文科建设思考和物流类专业在新文科建设中的举措。会议希望各高校要主动作为、深入研究,围绕专业布局调整、课程体系建设、教学方法改革、实践教学创新、质量保障与评估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的物流类专业新文科建设。——论文作者:黄有方

  参考文献:

  [1]樊丽明.对“新文科”之“新”的几点理解[J].中国高教研究,2019 (10).

  [2]周毅等.新文科建设的理路与设计[J].中国大学教学,2019(6).

  [3]张俊宗.新文科:四个维度的解读[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5).

  [4]李凤林.加快建设“新文科” 主动引领新时代[J].中国高等教育,2020(1).

  [5]邱水平.对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几点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20(19).

2023最新分区查询入口

SCI SSCI 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