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服务,正当时......期刊天空网是可靠的职称工作业绩成果学术咨询服务平台!!!

论文刊发浅谈当下学校文化建设体系

发布时间:2014-06-25所属分类:教育论文浏览:1

摘 要: 论文摘要:学校文化是在学校现实基础上继承、总结、创新的学校精神与物质的集合体,是对学校成功发展经验的总结与发扬,也是对学校失败经验的反思与改进。 一、学校文化建设的主体 学校文化建设主体即为构建学校文化框架,丰富学校文化内涵,继承与发扬学校文化

  论文摘要:学校文化是在学校现实基础上继承、总结、创新的学校精神与物质的集合体,是对学校成功发展经验的总结与发扬,也是对学校失败经验的反思与改进。

  一、学校文化建设的主体

  学校文化建设主体即为构建学校文化框架,丰富学校文化内涵,继承与发扬学校文化的群体。明确学校文化建设的主体是谁以及划定学校文化主体的标准是保持学校文化建设有效性的基础条件。

  1.学校文化建设主体观的分歧

  学校主体观认为学校文化的建设需要学校校长、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李伟胜教授认为,学校教育的运作过程与企业经营的运作过程有着本质的区别,因此,在学校教育场景中,每一位成员都是教育的主体—— 每一位教师和学生都是自我发展的主体。俞国良认为,“青少年学生是学校文化的主要承受者和建设者,学校文化建设绝大部分要依靠他们的力量,学校的教职员工在学校文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主导作用,因此,他们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主体”。[1] 而崔允■和周文叶认为,对历史最权威的解读者无疑是亲历和见证历史的人,同样对学校文化最有发言权的便是亲历、见证学校成长与发展的人们,即学校校长、教师和学生。[2]

  泛化主体观认为学校文化的建设主体除了校长、教师、学生之外还包括学校的其他工作人员。顾明远认为,“学校文化是经过长期发展历史积淀而形成的全校师生(包括员工)的教育实践活动方式及其创造的成果的总和”。[3] 赵中建提到,“我们应该着重分析校长、教师、学生、学校服务人员在学校文化建设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及其应该承担的责任”。[4] 只是两者的提法略有不同,其实顾明远和赵中建都认为学校文化建设的主体分为四类:校长、教师、学生及学校的服务人员。

  2.学校文化建设主体的特质及其范围

  目前对于学校文化主体是什么的研究还局限在校园范围以内,多是针对校长、教师、学生和后勤管理人员的研究。之所以产生研究对象范围之争和研究范围受限的状况,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是没有明确地对学校文化主体应该具备的特质或者能力形成统一的认识。学校中的所有人员都可以称为学校文化建设的主体,还是需要具备一定特质或能力的人员才能够成为学校文化建设的主体?答案很明确,要成为学校文化建设的主体,必须具备一定的特质或者能力,而这种能力正是促进文化发展的关键因素——创新能力。学校文化主体必须具备为学校主动创生新文化的特质和能力,而不是任何学校成员都可以自然而然地称为学校文化主体。研究学校文化主体是什么,首先要明确学校文化主体的特质或能力,依此突破校园的空间约束,扩大学校文化主体的研究视野。

  校长、教师和学生是学校中的主要群体,在学校文化建设中理所当然地承担着主体性的任务,除此之外,我们还应当认识到在学校之外也存在着创生学校文化的力量——与学校开展合作的学校文化建设领域的专家学者。虽然专家学者不能像校长、教师和学生一样长久性地参与到学校文化建设当中,但是在其参与的过程中,对于学校文化建设的创生作用远远大于一般校长、教师和学生的贡献。因此,我们不能将学校文化主体研究的视野局限在学校之内,应该在对学校文化主体特质和能力形成统一认识的基础上,依此扩展研究视野。

  二、学校文化建设的依据

  学校文化是在学校现实基础上继承、总结、创新的学校精神与物质的集合体,是对学校成功发展经验的总结与发扬,也是对学校失败经验的反思与改进。学校文化建设直接指向学校的可持续发展,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学校组织层面的“成事”、人员层面的“成人”和社会层面的“成效”三个指标。

  1.“成事”:学校活动的开展

  “成事”是指学校层面各种活动的顺利开展,一方面是学校的常规、短期的活动,另一方面是学校长期的规划与发展活动。学校的活动体系由一系列常规的、短期的活动和长期的规划活动组成,两个层面的活动相辅相成。学校文化建设抽离于学校的实践活动,但并不是脱离学校的实践活动。学校文化的建设应该注意与学校实践活动相结合,从学校的实际活动中提炼学校文化,并且依据学校的实际发展需要构建学校文化,保障学校文化对学校发展推进作用的实现。因此,学校文化的建设也要注意在抽象层面与具体层面的开展,既注重学校精神、学校理念的提炼与创建,还要注意到学校具体制度和人文关怀的构建。“成事”既要求学校文化建设以促进学校活动的顺利开展为目标,又要求学校文化建设以学校活动展开规律为依据。

  2.“成人”:人员的文化滋养

  “成人”是指学校文化对学校成员文化认同与文化内涵提升的推动。学校成员主要包括校长、教师与学生,这三个群体既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主体,也是学校文化的直接受众,因此,这三个群体的发展规律对构建学校文化的意义重大。校长作为学校的领导者,对学校文化建设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学校本身文化积淀的理解和对学校文化发展方向的抉择上。教师作为学校的主体成员既肩负着执行学校领导层面下达的文化建设任务,也肩负着创新文化的责任。学生虽然是学校最主要最核心的群体,但是在学校文化建设方面往往处于比较弱势的地位,在文化建设方面具有较少的发言权,但是学生对待学校既定的学校文化建设方案的态度对该项学校文化建设方案是否能够执行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学生的发展与期望对学校文化的发展意义重大。学校文化的最终成形是在三个群体的共同努力下实现的,由于学校文化出自这三个群体自发形成的相互妥协的认识,所以学校文化对于三个群体的影响非常直接而且有效。学校文化建设依赖于校长、教师与学生群体,同时也是直接指向促进校长、教师和学生的发展的。学校文化建设应该依据学校内各群体的利益诉求,追求形成兼顾各方的文化发展体系,促进学校成员的整体进步与发展。

  3.“成效”:与社会文化的接洽

  学校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承认与支持,“成效”是指学校的发展能够为社会带来一定的效益,受到社会的承认,获得社会的支持。落实到学校文化建设上,就意味着学校文化的建设要能够促进学校的切实发展,提升学校的社会知名度与学校教学效果、效益的提升。这就要求学校的决策者转变对学校文化的两种消极的态度。其一,学校的决策者往往会消极地认为学校文化只是一种噱头,并不能有效地实现学校的发展,之所以展开学校文化的建设也只是为了做给别人看。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学校的生存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在学校文化建设上投入的资源要能够收获相应的成效才能保持学校的活力,必须转变对学校文化的这种消极的态度,才能使得学校文化建设具备基本的价值。其二,大多数学校在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中,往往更加注重短期效益的实现,但是学校文化的价值和作用往往需要长时间的建设和磨合才能显现出其巨大的价值,这就要求学校的领导集团具备长远的目光,为学校文化建设提供积极有力的支持。学校文化的建设集于内涵,但是也需要外在的表达。因此,学校文化建设应依据学校的“成效”目标进一步展开。

  三、学校文化建设的原则

  “成事”“成人”和“成效”三大依据为学校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和根据,但是学校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效的,甚至永久性的项目,其建设需要遵循一定的建设原则,以保证其具备旺盛的活力。

  1.全局与重点并重

  学校文化建设牵涉到学校物质层面、精神层面和制度层面的变革,其本质是通过学校各方面调整或革新来提炼、构建出为学校成员所一致接受和认同的价值观、思想道德和行为准则等。同时,学校作为运行着的实体组织无时无刻不面临着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的变化。学校文化建设牵涉范围的广泛性及学校内外部环境的复杂性要求学校文化建设主体将学校文化建设作为整体性工程来落实,着眼全局才能够有效地协调内外部关系和合理分配资源。然而,对于发展中的学校来说,资源总是稀缺的,这就决定了学校不可能拥有充足的资源兼顾学校文化建设的每一个部分。立足全局,挖掘学校文化建设重点发展方向成为学校文化建设实践者的现实选择。纵观学校文化建设实践,不难发现多数学校的文化建设都是围绕学校自身特色和优势展开的,例如上海市进才中学围绕学校人际关系建设重点开创积极向上、力求完美的进才文化。[5] 学校文化建设是一项持久的和整体的工程,不仅需要立足全局,协调各方资源,还应重点实施,推进学校文化以点带面的发展。

  2.内生与借鉴结合

  内生主要是指学校文化的产生与培养都基于学校自身特色而展开,参与学校文化建设的文化主体、文化作品和文化活动等主要集中于学校范围内,即学校文化建设的着力点在于学校内部的生成。学校文化内生在目前学界属于主流观点,因为学校文化是一个学校独特性的集中体现,学校的个性是学校文化的核心,很多学者都认同对学校特色“土生土长”的培养是构建适合本校并能有效促进学校发展的学校文化的重要手段。学校文化内生建设的观点为众多实践者和学者所接受,但是反观学校文化建设实践,能够将内生性观点实践的学校往往是功底深厚的老牌优势学校,绝大部分学校的文化建设仍停留在“借鉴”优势学校的阶段。当然,这里的“借鉴”在很大程度上是薄弱学校对强势学校的学校文化建设成功地照搬照抄,理想中的借鉴是指学校文化建设不局限于学校内部资源的开发、整合、利用,在保持学校原生特色的基础上吸收、融合他校的成功经验以及专业学者的意见。综合分析,学校文化建设的内生性更多地体现在内容建设方面,而借鉴的适用性更多地体现在方法、策略层面;内生性保持了学校文化的本质性特色,借鉴则提高了学校文化建设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内生性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长久动力之源,借鉴则是学校文化建设的加速器。

  3.内涵与符号同步

  即使我们同意存在物质文化这样一种文化形式,文化也是透过各种各样的物质表现出来的。[6] 文化是非常抽象的概念,文化的内涵往往以精神、思想、理念、价值观、世界观等抽象概念的形式存在。同样地,学校文化是在学校发展中形成的为学校全体成员所共同接受的价值观念、思想理念和行为方式等的集合。学校文化内涵的抽象性存在要求校园文化具备一系列文化内涵之外的表达形式,以便学校文化更好地在学校内外传播和传承。符号是人们共同约定的用来指称一定对象的标志物,包括以任何形式通过感觉来显示意义的全部现象。学校文化中的符号即用来表达或者传递学校文化内涵和意义的一切形式。学校文化建设中的内涵建设和符号建设是紧密联系、两者相辅相成的,同时两者必须同步创新,偏废其一则会形成不健康的校园文化发展状态。过分注重抽象的学校文化内涵建设,往往脱离实际,其所谓的学校文化往往以单薄、单一的文本形式存在,不易被学校成员所接纳,也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过分注重学校文化符号建设是学校文化实践者易犯的错误,空洞、繁目的符号缺乏文化内涵,此类学校文化往往成为学校的形象工程,不具备长久的生命活力。学校文化内涵与符号同步就是要求将丰厚的校园文化内涵通过精彩、多样的符号来表达,学校文化符号可以是标语、口号,也可以是活动、行为;可以是人员关系,也可以是课程设置;可以是楼宇建筑,也可以是规章制度。任何文化都具有一定的物质表达形式,校园文化也不例外,同步的内涵建设和符号创新是学校文化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系,上海,200062)

  参考文献:

  [1]俞国良.学校文化新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

  [2]崔允,周文叶.学校文化建设:一种专业的视角[J].教育发展研究,2007(9).

  [3]顾明远.论学校文化建设[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5).

  [4]赵中建.学校文化[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5]袁小明.学校文化及其建设[J].上海教育,2004(09S).

  [6]郑金洲.教育文化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2023最新分区查询入口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