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03-03所属分类:教育论文浏览:1次
摘 要: 摘要:培育共享交流的文化环境。在当今不断求新、求变的全球经济一体化环境中,知识已不再是个人独立的探索,它的发展是世界各地学者和研究者共同推动的结果。我们应该学习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具体做法,该校提出了无墙文化:思维不设墙、观念不设墙、人才不设
摘要:培育共享交流的文化环境。在当今不断求新、求变的全球经济一体化环境中,知识已不再是个人独立的探索,它的发展是世界各地学者和研究者共同推动的结果。我们应该学习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具体做法,该校提出了“无墙”文化:思维不设墙、观念不设墙、人才不设墙以及知识的发掘、转移和应用不设墙。跨越学术的疆界,开拓教育及研究疆域,积极营造一个不设疆界的教研环境。在各高校间,学校的信息、图书馆、实验室、教师、课程等都是共享的资源。各高校应制定详细的规则要求本校的教师出去交流,且设法聘请各种学术背景的人才来学校交流。交流将开阔视野,拓展思路,并从中获得合作的机会。
关键词:高等教育,教学模式,高校教师
丰富和创新培训内容,完善高校教师发展服务体系。目前,我国高校教师培训形式主要有11 种,包括高级研讨班,国内访问学者,毕业研究生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教师进修班,骨干教师进修班,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助教进修班,岗前培训,社会实践,单科进修,短期研讨班和讲习班以及出国进修。大多以提高教师科研能力为主要目的,涉及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只有岗前培训、单科进修和骨干教师进修班等少数形式。课程涉及跨文化交流内容的更是少之又少。而参加培训的教师多数是新教师、年轻教师和骨干教师,出国进修多为语言类教师。年轻教师以及低学历、低职称者迫切需要培训,提高他们的科研能力和水平。实际上,所有在职教师都有发展的需要,都有面临观念更新、知识更新从而跟上时刊发展步伐的需求。因此,增设有关跨文化理论的特别课程,各门学科都提供出国进修的机会,并运用聘用、考核、评估等机制倡导教师的培训与进修,是提高教师素质的有效途径。
加强职前培训。对毕业后有意从事高校教学的硕士生、博士生,在其攻读学位期间进行师范教育教学知识培训,为日后从事高校教学工作准备高等教育学知识和基本的教学技法。毕业前进行师范实习,通过听老教师讲课、批改作业、答疑等形式初步掌握如何做好一位大学教师。加强新教师的培训,我国高校选拔教师历来注重学历和专业知识,大部分新教师未经教学技能的培训,为新教师开设高等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等课程,使其了解将要面对的工作对象、高等教育教学技能及规律,以及了解大学的功能。同时,建立和完善新教师导师制,选择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作为新教师的导师,通过观摩课堂、教育叙事等方法,与教师开展讨论,帮助新教师尽快熟悉教材,丰富教学经验,起好“传帮带”作用。这些都应形成不变的制度,给予导师相应的工作量补贴是执行该项制度的有力保证。
经济全球化加快,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网络技术飞速进步,高等教育被WTO(World Trade Organization)纳入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The General Agreement on Trade in Service)。出国(来华)留学规模不断扩大,国际高等学校之间的合作办学、学术交流日益扩大,发展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趋势锐不可当。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之一,高等教育正处于新的发展浪潮中。《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当今世界政治风云变幻,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科学技术发展迅速。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竞争,实质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和民族素质的竞争。从这个意义上说,谁掌握了面向21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我国高校应抓住这一机遇,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主动顺应并融入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中,推动我国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提高高等教育水平。而要达到这一目标,核心之重是具体执行的人。高校教师作为高等教育的具体参与者和实施者,面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考验和挑战,高校教师不得不加紧提高各方面的素质以适应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
一、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人才培养目标的变化及其带来的挑战
1.人才培养目标的新内涵及其制定依据。所谓目标,是指“人们想通过行动而达到的目的,指称由此而出现的任务,也指称发生在行动之后并且作为终点而表现出来的结果”。培养目标是“指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约束条件,对教育活动的预期结果,即学生的预期发展状态所作的规定”。也就是把它的对象人最终塑造成怎样一种人的预期和要求。人才培养目标在教育中是最基本和最核心的概念。它受一定的教育价值观的影响,当教育价值观发生变化时,教育目标即培养目标也随之发生变化。培养目标也可被认为是一种教育理念。没有明确的培养目标,教育活动就失去方向,失去教育质量的保证和评价的标准。因此,培养目标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根据本科教育的核心理念和改革发展趋势,人才培养目标可以分解为知识、能力和素质三要素。其中知识要素是基础性要素,它根本上影响着能力要素和素质要素。一个人的能力是知识外化的表现,而素质是知识内化的结果。知识水平低,能力和素质水平也低。知识主要包括“通识”性知识和“专业”性知识两大部分。“通识”性知识主要是指学生必须了解和掌握的人类关于人自身、社会和自然发展及其规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专业”性知识是指学生所学专业需要掌握的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本科教育过程其实质就是教育者通过一系列的具体课程将这两大类知识传授给学生,并经学生主动构建形成一定知识结构的过程。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从根本上影响知识的结构形式。知识结构不同,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也将不同。其中,能力要素是核心要素。能力水平是评估人才价值的主要尺度。从本科教育的角度看,能力主要包括研究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适应能力。而素质要素是一个综合性概念,包含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专业素质,还包含身体素质、心理素质。能力要素和素质要素之间有许多交叉的部分,有的素质内涵本身就是一种具体的能力或能力的表现形式。它们都以知识要素为基础,是知识要素之上的两个平行要素。
制定教育培养目标的理论依据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认为,教育者在德、智、体、美等各方面得到全面而和谐的发展。以此来制定我们的教育基本制度、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并理论联系实际,与时俱进。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制定的客观依据是市场需求,而市场需求的主体是国家主体、社会主体和个体主体,因此,本科教育培养目标制定的客观依据主要是人才市场各种需求主体的实际需求。
杨志坚在《中国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研究之战略调整》中指出:本科教育培养目标必须适应21世纪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对本科教育人才的实际需要而进行战略调整。其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全面发展理论和邓小平的“三个面向”理论,强调“道德优先”和“个性发展”。基本原则有三个:针对性、多样性和国际化。战略调整的基本目标有两个:一是要实现专业教育价值取向向素质教育价值取向的转移;二是要实现“专门人才”基本定位向“复合性应用型人才”基本定位转移。素质教育价值取向有两个重点:一是健全的人格;二是完整的知识。“复合性应用型人才”的具体内涵是:了解一般的人类关于人、社会和自然的基础理论知识,对两门或两门以上学科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有一定程度的掌握,主要面向生产第一线,从事各种实际工作的人才。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各国经济相互渗透、相互依赖。这就要求人们应该更加了解其他国家的文化特点、历史背景、社会现实。也就是说,经济全球化需要一大批具有国际观念和意识、理解各国文化传统、通晓国际经济贸易、适应国外工作和生活环境、促进整个人类和平而健康发展的“国际人”。
2.高校教师面临的挑战。第一,人才培养目标进行战略调整而教师缺少对相应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究时间与探究精神。所谓人才培养模式是指依据一定的教育目的、教育理念、培养目标,遵循一定的工作程序,采用一定的方法对受教育者进行知识传授、能力和素质培养,使其达到预期培养标准的一种相对固定的组织框架和运行方式。它的基本要素是专业、课程、教学方法和教学管理制度。其中专业、课程、教学方法等与高校教师有着密不可分、千丝万缕的关系。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就是根据社会实际需要和“以宽为主,宽窄并存”的原则,由高等学校自主设置专业;根据素质教育价值取向和复合性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改“橄榄形”课程结构为“腰鼓形”课程结构;要“以学生为中心”,改革“注入式”的教学方法等。这只是大的框架改革,细节或过程需要教师亲自探索,寻找出一条适合的教学路子。但现实是因为大量扩招,教师疲于应付日常教学,没有深入探索的时间与精力。
第二,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加快但教师的理念难以跟进。2001年12月11日,我国正式加入了WTO。WTO中的服务贸易总协定第13条中有关“教育服务”的条款规定,除政府完全资助的教育活动外,凡收取学费、带商业性的教育活动均属“教育服务”范畴,且明确规定所谓“教育服务”包括提供远程教育、提倡海外办学、鼓励出国留学和开展专业人才国际流动等四项主要内容。也就是说,要发展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就必须与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接轨,主动参与国际高等教育市场竞争。高等教育国际化并不仅仅是管理部门的任务,而是全体教职工都必须参与的事情,但部分教师教育理念还没有转变,安于现状,知识陈旧,不注重观念更新和知识更新。
第三,教育市场对外开放但教师在如何调整专业结构和改进教学方法方面考虑不多。进入21世纪后,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进一步加快。派出(和接收)留学生逐年增多,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势头良好。出国留学生人数飞速发展,国外高等教育机构对我国的学生有很强的吸引力,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海外高校将对我国高校在生源上构成较大的威胁。此外,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越来越多,我国加入WTO后,海外高等教育机构可以进入我国国内,与我国高校直接展开竞争。提高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以吸引优秀的学生已成当务之急。高等教育国际化对于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现代化水平,拓宽高等教育市场,促进高等教育体制的变革与创新等提供了有利条件,但高校教师如何调整专业结构、适应新的管理方式、改变教育目标价值取向、改进教学方法等方面还没有形成良好的开端。
我国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已初步形成,担负着艰巨任务——培养“国际人”的大学教师应具有关注国际学科领域和思想发展动向的意识和敏感性,具有国际视野。新时期向高校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
二、高等教育国际化形势下高校教师应进一步提高自身素质
1.具有高等教育国际化理念和国际视野。所谓“理念”是一种理性观念,是人们对某一事物或某一现象的理性认识、所持有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追求,也是人们在理性认识上的一种理想追求。教育理念是人们对教育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是对教育活动的期望和价值追求。从这个意义上说,高等教育国际化理念是从全球范围来重新认识教育的本质和理想追求。在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战略中,人们应注重观念更新和制度借鉴,把学校、学科和个人的发展放到国际参照系中进行比较和检验,站在整个人类的高度看待高等教育的功能、价值和作用,用国际性的眼光来分析、判断和决策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问题。大胆借鉴世界各国成功的高等教育理论、先进的管理制度和国际教育惯例,使高等教育与国际政治和全球经济相互合作,彼此协调进而共同发展。要具备高等教育国际化理念,首先应认识到高等教育国际化理念的意义:(1)教育国际化是我国国际关系中日益重要的一部分,它有助于对世界各国文化的认识和理解,促进友好关系的发展;(2)教育国际化促进我国国内教育和职业培训体制的改革,使之在形式上和内容上适应国际教育发展的新需求;(3)教育国际化可以使我国获得所需的科学技术以对付全球性的现代高科技的挑战,提高国家的国际竞争力;(4)使教育成为赚取外汇的一个途径;(5)海外学生亲友到中国探访将促进对我国国情的了解和旅游业的发展;(6)使我国学生和教师有丰富的国际经历,扩大视野,有利于高素质人才的培养;(7)吸收海外的优秀学生和学者,可提高我国学校的知名度;(8)通过教育国际化和职业培训,促进研究方面的使用、技术转让和经贸关系的发展;(9)提高我国在国际科学技术领域的地位和作用;(10)我国在教育和职业培训方面的国际援助有利于受援国对我国的了解,有利于我国长远的政治、经济及战略上的利益;(11)留学生大部分来自亚洲,大大提高了我国同迅速发展中的亚太国家在经济、政治、文化方面的合作进程;(12)在我国的海外学生日后成为亚太地区国家领导人物时,将为我国社会、政治和文化带来极大益处,增进相互的了解和联系。可以看出,高等教育国际化理念包括全球观念、开放观念、终身教育观、可持续发展观、创新观念以及竞争观念等。只有具有国际理念和国际视野的教师,才会在教书育人和科学研究中注重学生国际理解、国际竞争与国际合作意识的培养,注重引进国外先进教育理念、先进文化、先进科技动态的吸收和借鉴,才会主动有意识地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
2.能清醒地保持我国高等教育的民族特性。对高等教育民族化或个性化,余小波先生作了较全面的界定:“是在全球的背景下,不同国家(或地区)在日益频繁的高等教育国际交往过程中,维持国家高等教育的主体地位和教育主权,发扬本国优秀教育传统,形成具有各自特色的高等教育体系的现象和过程。”它的主旨在于保持、维护、发扬本民族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高教主权和地位,以及优秀教育传统、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教育制度等高教体系。不同国家都有着不同的文化教育特色,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民族性是我国高等教育在国际化大潮中应该强化的思想观念。正是因为教育具有民族性,才有国际交流的必要。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对外开放程度的加大,在获取新思想、新观念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糟粕。因此,在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进程中,作为高校教师在教书育人、科学研究和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过程中,不能盲目追求国际化而抛弃我国具有个性和民族特点的精髓,而要立足于本国国情和民族特点,以促进高等教育现代化为目标,加速高等教育的国际融合,对外来文化、观念进行精心的鉴别、筛选和修正,使其与本土文化相融合。采取双向交流、互补互利的原则,对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理念认真学习和推广,使我国高等教育成为具有全球意识的国际性大学,同时又深深根植于民族文化的氛围中。
3.具有较强的教学能力,尤其是双语教学能力。大学课堂教学是大学生关注的重点,大学教师应深入地了解当代大学生的心理需求,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来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大学教师能将自身的渊博知识在教学中很好地运用和体现;教师教学语言的科学性、生动性、准确性,讲解清楚,易于理解;能够合理运用各种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互联网、计算机辅助教学、教学软件等);合理有效地利用各种教学策略的能力(如概念图、探究性学习、合作学习等);合理运用教学基本技能(提问技能、讲解技能、板书技能等)以及与学生和同事的沟通能力等都是具有较强教学能力的表现。
现代大学教师还应具备进行双语教学的能力。开设双语课程、引进国外原版教材是西方发达国家为培养具有国际理解胸怀和能进行国际沟通、适应国际竞争要求的高素质人才的一项重要举措,也被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到了我国许多高校的课程改革中。开展双语教学,讲授国外原版教材,除必备科学技术发展前沿的专业知识外,一个基本前提是要求高校教师必须具有较强的外语听、说、读、写能力;其次,先进的、与国际接轨的教学思想和现代化的教学方法也是必不可少的,能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本学科,包括在全球范围内搜集信息以及信息技术在教学手段方面的应用;再次,还应对相关的国际教育观念、外国文化、历史有一定的了解,理解国际的多元文化的因素对课程所产生的影响。
4.具有较强的国际交往能力。这是高校教师最具国际化特征的一项素质。对于面临WTO挑战的中国高等教育,只有更多地融入国际化环境中,才能借鉴和学习先进的办学模式和管理方法,才能站在学科前沿与世界对话,才能培养出具有国际理解力和竞争力的人才。作为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主要参与者和实施者,高校教师在国际交流与合作中无疑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没有教师的积极参与,教育交流与合作就无法真正实现。要具备较强的国际交往能力,高校教师首先要过语言关,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外语进行国际交流;其次,站在全球化的高度,要有与不同国家的专家学者、学生共同学习、生活和工作的精神;最后,“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国外优秀的因素可以借鉴,但在交往中能保持本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对他国的文化能够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