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服务,正当时......期刊天空网是可靠的职称工作业绩成果学术咨询服务平台!!!

对中国传统建筑语言在现代背景下如何演绎的探讨

发布时间:2019-06-18所属分类:科技论文浏览:1

摘 要: 摘要:在作者六年留学生涯中深刻体会了欧洲蕴藏在现代风格之中的传统建筑文化、以及其表达的生活态度与思想精神之后,对中国千年积淀的建筑文化精神产生了迫切的研究欲望,并从中探索中国建筑语言今后发展可能的脉络。该文在概括了近现代中国与西方的建筑百

  摘要:在作者六年留学生涯中深刻体会了欧洲蕴藏在现代风格之中的传统建筑文化、以及其表达的生活态度与思想精神之后,对中国千年积淀的建筑文化精神产生了迫切的研究欲望,并从中探索中国建筑语言今后发展可能的脉络。该文在概括了近现代中国与西方的建筑百年交锋后,分析了近代中国建筑文化语言发展的利弊。并通过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精神表达的探索,论述与探讨了今后中国建筑语言在现代背景下演绎的一种可能性。该课题对中国建筑语言的传承与营造思想的探索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中国传统建筑,复兴,现代化

建筑科技

  1现代与传统的建筑性交锋

  1.1近代技术进步带来的建筑语言影响

  “工业革命”一词最早记录在路易-纪尧姆·奥托于1799年写的一封信中,里面提到了法国工业化的引入以及工业变革新技术的本质。而技术的真正发展与物质生产形态的扭转是在19世纪30年代后期。数十年的社会沉淀与积累使得工业革命通过当时的创新材料和结构技术向建筑界引入了一种高效生产形式。在西方文化中,传统建筑是通过砖和石的墙承重堆砌来实现的,而工业革命的建筑却基本脱离了这一构造逻辑,其建筑风格与钢铁使用带来的结构可能性之间存在着奇特的对话。

  随着英法世界博览会中水晶宫与埃菲尔铁塔的相继面世,以钢为材料的柱梁结构被证明不仅可极大地扩展结构能力,还加强了建筑空间的开放度与使用效率;而柱承重这一构造逻辑更解放了室内采光的西方传统桎梏。最重要的是,工业革命作为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不仅提高了社会生产效率,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社会活动或生活方式的每一个方面,而建筑这个社会与生活的承载物自然也随之改头换面。

  正如约翰拉斯金所说,这一场工业革命倾向于引入前所未有的创新建筑形式,千年积累的历史与文化质素却似乎遗失了;建筑风格摒弃了历史与文化质素,开始追求高超的构造技术与极短的建造时间带来的愉悦。20世纪初,随着西方社会对新材料与新技术的热切追求,一代伟人柯布西耶应世而出。柯布西耶专注于使用现代技术进行理论建筑学研究,并对钢筋混凝土作为建筑材料的应用进行了长达一生的实践。

  他曾指出“钢筋混凝土的多样性,以及充满激情的灵活性,为我的结构设计带来了宫殿般的节奏:从墙壁上分解结构元素使得建筑结构不必暴露在外面,内部网格平面的柱分布使得空间布局灵活多变——即在内部或立面的任何地方建造墙体分区。”钢筋与混凝土,这种极其坚固的拉伸材料和极其坚固的压缩材料之间的明智结合使得高层建筑成为可能。而随着西方社会各生产形态中官僚机构的规模不断扩大,大型集中式官方空间的相应要求促使建筑师在城市环境中设计出更加宏伟的商业建筑——摩天大楼。

  1.2西方现代建筑与中国传统的交锋

  近代中国时期,中国生活在剧烈的变化中趋向西化,而建筑作为与生活直接对话的创造品,直接从几个世纪的积累和发展中引进西方工业成果。社会对于中国固有的建筑及其附艺多加以普遍摧残;对于自有的传统工艺已怀鄙夷心理,社会各阶层无不偏爱西方的新异与经济,以中国原有建筑的相对复杂建造过程与后期高维护成本为弊。自20世纪中期以来,先进的西方新材料与构造技术引入国内大量建设。

  众所周知,中国各大型城市在过去几十年中经历了巨大的发展。建筑技术方面,受到高水平技术优势的强烈影响,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等西方工业革命产物构成了中国城市的主要建筑结构;建筑风格方面,经过现代运动领导的国际风格改造后,中国城市放弃了精雕细琢的木制建筑的文化语言,中央商业和工业区的现代摩天大楼成为中国统一的城市建筑风格。梁思成先生认为,建筑风格的变化从未与社会经济和政治背景隔离开来。

  也就是说,从经济角度来看,高度集中的现代建筑提供了促进商业交流的机会,从而为社会提供更多就业机会;通过吸引更多在这里工作的人,城市经济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从政治角度来看,代表前封建社会阶级象征的建筑遗产已经演变为腐朽的代名词。诚然,西方现代建筑有其优势,新材料带给空间更大的可能性,达到经济、快速的建造。但纵观数十年的发展,中国建筑已淡化了自己的语言。虽然这场革命成功地加速了经济的发展,但中国城市普遍失去了独特的个性化文化面貌。

  然而随着当代中国经济与技术崛起之势,势必要重新审视本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的共通与差异。一味的学习西方文化已非当今中国的妥善策略,一国的强大更依赖其文化发展和表达。社会各阶层开始呼吁复兴文明,中国作为文明古国,经济强国,在文化上有必要树立自己的旗帜。而建筑,作为人类一切创造品中最庞大、最复杂、也最耐久的一类,它所代表的文化、思想和艺术可以说是最显著、最多面、也最重要的。

  也就是说,一方面艺术创造不能完全脱离以往的传统文化基础而独立。正如欧洲的文艺复兴深刻地表达了文化艺术的进境须要基于丰富的遗产上;而另一方面,西方的设计及建造技术的优越性又不容忽视,复兴文明不代表着固步自封。反观欧洲社会,二战后,所有欧洲主要城市都被摧毁成断壁残垣。显然,战后重建是城市规划者和建筑师面临的最大任务之一。而另一方面,这场紧随工业革命之后的世界级灾难,在欧洲却为一场破而后立的发展进程提供了条件。

  简而言之,各国相对自由地处理了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之间的对话。各国的重建战略非常相似:当局恢复了城市地区被破坏部分的核心建筑的原貌、完全重建了具有遗产价值的标志性建筑,与此同时,由于社会需求急剧增加,政府规划将现代元素以扩建的形式与传统建筑对话。即使当局对于保存完好的传统建筑开放改造政策,也坚决地保护其外立面的传统面貌。对于这种表面守旧的大规模复原传统建筑与保护传统建筑遗产看似迂腐,但实质上当局通过这种坚持传承着他们的文化自信。正如约翰拉斯金曾说:建筑与文化和技术联系在一起,因为它通过其文化艺术和实践功能传达了集体记忆。

  就像物质对象代表人类脆弱的记忆一样,具有坚固性的建筑无疑是集体记忆的长期象征。在某种程度上,它以两种方式代表了文化的视野:代表了现代性的文化,同时又用过去来重新解释现在。而欧洲的文化自信避免了他们在废墟中迷失自我而步入盲目追求技术、追求现代风格的迷障。时至今日,沉溺在现代技术的优越性而忘了建筑本该承载之精神的中国建筑师如梦方醒,并极力追求着这种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的融合。

  然正如上文所说,作为人类造物中最复杂的文化思想载体,中国建筑的复兴更需要时间的沉淀与推演。当代所谓传统建筑复兴普遍为古代结构形式的模仿,外观立面的复制;一些较为激进的建筑师尝试将历史建筑内部空间改造为现代风格、西方风格,营造了室内外的中西冲突;亦有一些保守的建筑师将中国的文化元素使用西方现代技术打造出来,而建筑整体印象与使用逻辑仍是沿自古代之法。

  然而无论是哪一种复兴“样式”,今人观之用之总觉差强人意。其根本原因为中国建筑复兴不只是中式元素的堆砌,且传统建筑以木结构为主的构造工艺及室内采光方面已难以适应现代生活方式;另外,北方四合院的占地面积,南方的天井高墙在通风采光等方面也无法满足现代的要求。这一逻辑奠定了当代中国建筑不能完全照搬传统建筑形制。它不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形式上的复制,而是传统建筑文化在当代背景下的演绎、是本土工艺因地制宜的发展与现代技术的巧妙结合、更是在我们心中根深蒂固的思想文化精髓的建筑表达。

  2中国建筑的文化质素

  正如道德经开篇即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中国的思想虽号百家,却有共通之处:与自然相比,人的态度应是谦卑的、敬畏的。中国传统建筑无谓南北,均表达出了相较自然的含蓄与谦逊,建筑的周围环境相比建筑本身要重要得多。此外,源自这种敬畏的更有“天人合一,浑然一体”之说,这种思想映射到建筑上,便成为了追求人、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生。

  因此,中国建筑材料讲究与自然融为一体。传统建筑的建造材料基本都是就地而取自然中的材料,因地制宜,这为材料上丰富的差异性创造了可能性;此外,这个体系也阐释了中国石材建筑从未达到过与西方国家相同高度的原因。综上,木、土、以及土的衍生品砖便是中国建筑营造的主要材料。

  经过千年建筑发展,传统建筑已有了一套成熟的结构体系。而巧合的是,中国古老的木架结构体系如同现代工业革命产物如出一辙。即在平面上形成棋盘形的结构网,建筑物承载的力通过梁传递到立柱上;在柱与柱之间按功能需要排布夯土或砖砌墙壁。这赋予了建筑物极大的灵活性,如千变万化的功能需要,保暖需要,空间私密性需要等。

  传统建筑这种装配而成的框架结构以及结构构件间比例的模数标准化让中国在一千年前就掌握了预制构件快速组装的建造体系,但因其材料为自然材料,不仅方便快速地营造,也方便循环地更新甚至改造。建筑的大体结构体系可以不变,但材料可以适应不同价值、不同尺度。中国框架结构之于现代框架结构最大差异为对剪力的处理:斗拱。

  梁思成先生总结到:斗拱是中国框架结构体系中减少横梁与立柱交接点上剪力的特有的部件,它由一系列置于柱顶的若干梯形木块(斗)和弓形长木块(拱)层叠装配而成。在建筑内部承托木梁,在外部支承屋檐将檐挑出。当今很多学者将斗拱这一结构形式当作传统建筑的文化传承以及建筑精髓。然辩证去看,在木构于明清时期发展极为成熟之后,复杂的斗拱在建筑中所占体量比例越来越小,甚至变得趋于装饰。这种演变是历史必然的进程,斗拱只是人类追求安稳避风港的一种结构、一个工具。它并不能代表中国人对建筑的态度,也不能表达中国建筑的精神。

  在传统中国建筑体系中,对自然的尊重与敬畏不仅体现在建筑结构与营造工艺,也体现在建筑的平面布局、立面把握、空间排布对周遭地理环境的顺应与自我调整。相对于西方的建筑中心化观念,即先造建筑后调整建筑与周围环境与景观的衔接关系,中国传统建筑在面对自然环境总是居于其下。建筑在中国传统表达中更像是一种人造自然。因为中国传统主张“天人合一、浑然一体”,建筑一般都是含蓄地融合进其周围的自然环境之中。无论是南方的精致园林庭院还是北方的组合四合院,都追求人与环境的和谐共存。

  相比欧洲建筑独立于自然的观念,其建筑发展往往强调外形体量;而中国建筑观念则是隐于自然,与自然融为一体。这种体系不强调外形比例,而讲究居于其内时与自然的贴合:由内望外、以近观远、以小观大。这种明晰的观念表达了中国建筑的营造是创造一个人造的世界,以学习、融合所在那个自然的世界。由此,无论南方还是北方,中国建筑的平面布置不在于单幢房屋之内部划分,而基于多座不同房屋的内外出入为原则而安排;穿过每一座建筑,观看外部自然中同一景色的方式变化是内部空间的营造核心。

  数千年来,中国建筑的平面部署往往是基于这种逻辑以若干座木构骨架的建筑物联系而成的中心庭院,使人居于建筑中时产生有层次的对外关系。这种空间布局的逻辑原则甚至广泛用于城市结构的规划中。私人住宅或公共建筑以多庭院式布局表达;若干座这样的组合建筑以棋盘形组成一个“坊”;而若干个坊合起来,再以周遭自然环境的变化而调和布局就是城市。

  尽管这种层级式的从小到大的发展方式与西方推崇的自由主义大相径庭,但中国的建筑更表达了“道法自然”中从自然参悟到的礼序。以史为鉴,相对优秀的建筑单体或建筑群大多以建筑物的印象性重复加之细微变化的统一而令人难忘。虽然这种平面逻辑显得千篇一律,却又因主人的喜好在材料、细部、景致中千变万化,严谨的空间布局书写的是整体感与其恢宏,而单体建筑性格的多变又无形中挥发了这种整体的单调。东西方建筑在本质上是不同的。

  西方建筑的基本传承是对外形体量的比例感一览无余后对视觉的冲击;中国传统建筑的体量却不是视觉至上的,相反,体量是为来者制造视觉障碍,而逼迫人们进入其中体会。想象着高墙后那屋顶下的建筑究竟是什么样子;体会着那每个窗格外同一自然事物的变化;观察着门后那庭院若隐若现的含蓄;体味着那每一进中建筑不同的变化姿态;最终回望着近可触碰的庭院景致与远处自然的融合与对话。米开朗基罗曾说,确保继承的唯一方法是对过往积淀的传统和文化的再表达。数百年后,在中国向西方国家学习的同时,欧洲当局和建筑师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几十年来一直致力于“现代技术的文化复兴”。

  由此,对于传统中国建筑的认知与研究不应集中在形式的表达上,而是在平面和空间上去追寻生活理念与文化表达上的东西。延续传统的另一方面,是传统建筑匠人们在处理建筑时的思想精神,从总体空间排布到局部结构的处理手法。在中日古建筑实例中,不难发现的是两国建筑虽同源而生,但中国的建筑气质是雄浑含蓄,而日本则是细腻纤巧。这种非某种形式而体现出的建筑精神才是当代建筑师真正要去探索和继承的。

  3中国式建筑的追寻

  3.1工艺

  中国传统建筑体系中没有建筑师这个类似的名词,没有建筑专题的史料,更没有钻研理论的书籍,那么这个体系在哪里?它以什么样的方式传承?它存在于活着的工匠体系里,在中国,建筑师即为工匠,中国建筑营造的传承是工匠的营造经验,而不是空谈的建筑理论。中国传统建筑营造中材料的选择总是第一位的,正如“营造法式”中仅仅木材就被细分了诸多种类以适应不同构件的特性。而当下谈及中国传统建筑的现代化,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即是把中国人追求与崇尚的自然材料运用与手工技艺和西方引入的现代技术相结合,并以此谋求传统手工营造技术的进步。

  冯纪忠先生曾说:中国的建筑体系掌握在工匠手中,如摒弃营造工艺而去追求形式上对传统的模仿,中国的建筑传统还是会湮灭在西方现代建筑浪潮之中。制造现代建筑的工业材料带来的体验是前所未有的:它在材料强度上无可比拟;岁月对材料的侵蚀远远小于自然材料。而当人们进入现代建筑之中时的那种生硬冰冷感就是源于此,当建筑失去了年轮的指引,它就已经脱离了这个真实的自然世界。由此,中国建筑的追寻不只是传统工艺的现代化,更是现代冰冷材料的生命化。

  此外,中国传统建筑表达出的天物合一感大多是由其就地取材生发出来。建筑的材料与环境的高度相似性往往像是建筑自我生长出来一般自然。无论现代材料如何与传统建造工艺结合,这种直观的建筑语言仍不可被当代建筑师忽视。当代中国建筑已有一些此类实践,如将当地土石以混凝土浇筑的方式整合、浇筑时赋予混凝土当地木材的纹理、甚至有一些钢木混构的实验,都预示着那业已清晰的中国建筑未来。

  3.2空间与尺度

  基于当代中国已完成了从农业社会至工业社会的转型,传统建筑的空间以及室内采光方面已难以适应现代生活方式;另外,北方四合院的占地面积,南方的天井高墙在通风采光等方面也无法满足现代生活要求。建筑的形式化模仿与中式元素的堆砌更无法面对当代刚性需求。因此,传统建筑文化在当代时代背景下演绎的可能性即成为了核心。中国传统建筑除了具有宗教意义的塔外,多为一层或二层建筑。而现代中国,由于生产力的变革和人口的增长,建筑尺度的现代性转换是讨论中国传统建筑的现代化追寻不可避免的矛盾。

  简言之,中国传统建筑基于一两层尺度的建筑语言如何代入现代的高层使用需求之中?中国建筑千余年来对框架结构的理解及探索以致对框架结构本身的应用已经积累了相当多的经验与优势,更具有很大的潜力与西方现代建筑融合。王澍的国美学院象山校区山北建筑群是一个仅有的例子。它大概是中国第一个将传统建筑语言搭载在净高几十米尺度上的建筑。

  建筑对传统屋顶的重新解读又创造出一种连绵的感觉,以一种与对面的山类似的形态融入自然。而细观这种建筑语言的现代化,与建筑中自然材料的结构性使用、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的结合有很大的联系。换言之,当中国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融合成熟之后,或许这种大尺度的现代化中国建筑会很自然地应世而出。当然,某种程度上这无关中国建筑师的努力开创,而是需要时间的检验与升华。

  3.3文化与自然

  如上文提到的,人最终效法自然,体现在建筑中的是对自然的尊重与敬畏、对自然重要性的强调。中国传统建筑在面对自然环境处于其下的位置,建筑总是谦卑地偏居自然之一隅。自然比人的格局更高,所以自然往往是决定中国传统建筑群平面与体量格局的基准。

  具体来说,传统建筑的设计逻辑并不是在图纸上布置平立剖的;中国古代建筑工匠们往往先踏勘地形、整山理水,顺应原有的地理与山水变化而做出细微的改动。他们力求与周遭的自然结构融合的疏密形式去排布整个建筑群的大体关系,去选择房子合适的平面位置以及高度上与自然的对话。再结合布局以庭院处理建筑群的内外关系。总之,建筑与地形的差异关系应是难以分辨的,以山水、地形、草木与建筑间隔重复的方式,建筑群应呈层次为主的状态,让人们总是不能一览无余地观察建筑。

  换言之,中国传统建筑的营造是追求用人工的方法建造一种相似的自然。而这种营造的态度和次序则是真正要去深入探索和研究的中国文化与精神。此外,中国地幅辽阔,每个地区都有独特的气候条件、地形等自然差异性。这种差异是有它的精神性的。中国建筑直接表达文化,而多元的文化也解释了中国建筑不能一概而论,而其使用逻辑中也充斥着不同地区的差异。由此,对不同地域独特文化的建筑性表达也是当代中国建筑师们值得思考与扎根探索的。

  结语

  无论对于西方现代建筑还是中国传统建筑,过度的同化、模仿和照搬形制都被中国近代史证明是失败的。中国建筑不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形式上的复制,而是本土工艺因地制宜的发展与现代技术的巧妙结合、是传统建筑文化在当代时代背景下的演绎、更是在我们心中根深蒂固的思想文化精髓的建筑表达。然而,从认识到创新概念的产生再到实践完善中国传统建筑的现代化追寻;既要保持传统建筑的思想精髓,又要有效地融合现代尺度需求;改变传统建筑的功能使用的同时,还要增强建筑的识别性和个性,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参考文献

  [1]童寯.东南园墅.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18.

  [2]帕拉斯玛.肌肤之目(原著3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

  [3]王蔚.中国建筑文化.北京:时事出版社,2009.

  [4]梁思成.大拙至美.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

  [5]梁思成.梁思成谈建筑.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6.

  [6]梁思成.中国建筑史.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2011.

  [7]Fazio,M.,Moffett,M.,Wodehouse,L.andFazio,M.Aworldhistoryofarchitecture.London:LaurenceKingPublishingLtd,2013.

  [8]Ruskin,J.,Wedderburn,A.,andCook,E.Thesevenlampsofarchitecture.London:G.Allen,1903.

  [9]Besset,M.LeCorbusier.London:ArchitecturalPress,1987.

  [10]Geoffrey,C.IndustrialArchitecture.London:TheStudioLtd,1935.

  [11]Olmo,C.M.ThereconstructioninEuropeafterWorldWarII.Bologna:C.I.P.I.A,1993.

  相关刊物推荐:《建筑科技》将面向工程建设、城市建设、住宅建设、环境建设等建设领域,传播先进建筑技术与产品,介绍建筑科技应用实例,服务我国建筑行业学术交流和技术进步。

  

2023最新分区查询入口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