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12-27所属分类:科技论文浏览:1次
摘 要: 【摘 要】目的:探讨在传统课堂授课教学基础上引入微信群辅助教学对五年制医学本科生心血管疾病授课的效果。方法:将广西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2014 级临床医学专业本科三年级学生 100 人,按照自愿和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50 人)和实验组(50 人)。对照组采
【摘 要】目的:探讨在传统课堂授课教学基础上引入微信群辅助教学对五年制医学本科生心血管疾病授课的效果。方法:将广西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2014 级临床医学专业本科三年级学生 100 人,按照自愿和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50 人)和实验组(50 人)。对照组采用传统课堂授课教学法,实验组采用传统课堂授课+微信群教学法。期末分别对两组学生进行理论考试和问卷调查,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学生及格率和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0%的学生认为新教学方法对于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有帮助,并且 70%以上的学生认为新教学方式可以改善师生以及同学之间的关系。结论:在传统课堂授课教学基础上引入微信群辅助教学方法提高了医学本科生教学效果,值得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微信;心血管疾病;教学;效果
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发展,微信已经成为了一种重要的交流载体,也改变了现今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将微信应用到教育领域中,可加强教师和学生的互动,从课堂学习延伸至多种学习方式的转变[1-5]。
相关期刊推荐:《大众科技》1998年创刊,国内外公开发行。笔者根据多年心内科学习、工作和带教经验,结合我国医药卫生改革现状、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及学生特点,尝试在传统课堂授课的教学模式下,引入微信群交流作为补充,取得较好的结果。本刊注重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紧密结合,在内容上要求选题新颖,突出前沿问题,力求把本刊办成“成果发布的阵地、技术推广的窗口和信息交流的平台”。本刊主要读者对象:各级科技经济管理部门;各类科技企业;金融投资机构;技术中介服务及成果推广机构;大中专院校和科研院所;技术人员、科技爱好者等。有想投稿的,可以咨询期刊天空在线编辑。
1 资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及分组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2014 级临床医学专业本科三年级学生 100 人入组,按照自愿和随机原则分为传统教学组(对照组)50 人和传统教学+微信群组(实验组)50 人。
1.2 方法
1.2.1 教材
两组所用教材为全国高等医学院校教材《内科学》(第八版,葛俊波、徐永健主编),教学内容为《内科学》心血管章节部分。教学大纲是根据《内科学教学大纲》(广西医科大学 2016 年修订、出版)列出相关章节的重点、难点及掌握、熟悉、了解的知识点。
1.2.2 教学方法
(1)对照组。该组学生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课前预习- 大课讲授-课后复习,即学生课前及课后主观能动进行学习,课堂上接受单向授课,不建立学习微信群。
(2)实验组。该组学生在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基础上,在课堂上授课教师与他们建立微信群,课后固定时间段进行互动和交流。主要选择高血压病、心力衰竭、冠心病、心律失常及结构性心脏病 5 类心血管常见疾病为重点教学内容,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按教学大纲要求,进行教学及课后交流和互动。期间,师生可对课堂授课内容进行充分交流。教师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做好课堂授课笔记,并对微信群里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记录、补充、完善,查漏补缺。
两组大课均由资深且有常年、丰富教学经验的(副)主任医师讲授。
1.2.3 教学评价
期末对两组学生采取统一考试,考题出自统一题库、统一考试、统一阅卷。考试形式为理论考试,考试内容均为教学大纲要求的知识点,内容主要涵盖高血压病、冠心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及结构性心脏病等心血管系统常见病、多发病的定义、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
考试结束次日,对实验组学生发放调查问卷,主要调查内容为其对传统课堂教学方法基础上引入微信群作为补充的教学方法的认可情况。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 SPSS 15.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率或者构成比表示,采用 χ2检验。P<0.05 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学生心脏内科学考试成绩比较
共有 100 名学生参加理论考试,发放试卷 100 份,收回 100 份。比较两组学生理论考试成绩及格率(>60 分,100 分计)及优良率(>90 分,100 分计)。实验组学生及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优良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如表 1 所示。
2.2 实验组学生对传统课堂教学+微信群教学认可度调查结果
发放调查问卷 50 份,收回 50 份。接近 80%的学生对于一直以课堂授课为主的教学模式并不满意,96%的学生愿意支持这种课堂授课补充以微信群课后交流的模式,80%的学生认为新的教学方法对于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有帮助,并且 70%以上的学生认为新的教学方式可以改善师生以及同学之间的关系,结果如表 2 所示。
3 讨论
3.1 建立微信群,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学相长
心内科专业课本知识是本科学生一致公认的难点,又是考试的重点,往届学生虽然刻苦努力学习、勤奋专研,但考试成绩却不甚理想,无疑对应届学生的心理产生负面影响[6]。心内科本科课堂教学,时间紧、任务重、重点难点多,单纯短时间、轰炸填鸭式的课堂教学无法保证学生充分消化吸收心内科专业知识,让他们更加产生恐惧、焦虑、厌学情绪,甚至放弃心内科这部分非常重要章节的学习,不利于日后的临床工作。通过在课堂上建立微信群[7,8],学生多了一个课后和老师交流的平台,可以将课堂上无法理解、消化的内容在课后复习时和老师在微信群中交流,学生参与讨论,既加强了对知识的消化和理解,又提高了学习热情和兴趣,这对于仍偏内向、不善表达的中国学生是一种非常好的交流方式。而且,作为老师,抛砖引玉,将某些课本上难以解释的晦涩内容,留待课后学生发挥他们无限的想象力和强大的网络搜索能力,往往能得到意想不到的解释和答案。
3.2 构建微信群,拉近师生关系,促进师生交流
微信的出现增加了人际互动和交流,对于师生亦是如此。在微信群里,随着话题展开,师生心理距离缩短,氛围愈趋轻松,除答疑解惑、讨论问题,亦可讨论大家共同关心的热点话题,活跃气氛之余,无形中拉近了师生关系,促进了师生间的交流。这些比起以往教师上完课抱起书本走人之后就 “见面不相问”的状况来说,无疑更加令师生愉悦和感动。
3.3 微信群能帮助教师及时发现教学缺陷和不足
中国式课堂基本都是单向授课,很难在课堂上听到学生的及时反馈,学生疏于表达自己的思想,习惯性思维让他们更愿意在课堂上保持沉默,被动接受知识灌输,如此一来教学效果必然大打折扣。相对于真实世界,网络世界里的年轻人能够显现出他们活跃的另一面,主动分享他们的内心感受和思想。在微信群里,对于能够建立微信群、主动愿意和他们交流的老师,他们更加愿意表达自己对教学的不同观点、想法和建议,有时往往能够在相互的碰撞中激发灵感和火花,可让教师从中获悉教学反馈,再次体现微信群相较于传统教学方法更能在本科教学中促进教学相长,弥补不足的优势,对于促进今后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极大帮助。
综上所述,适应新时代、新形势的发展,顺应潮流,迎合移动互联的蓬勃发展,微信群在心内科本科临床教学中能够展现它独特的优势,促进教学相长,提高教学品质,改善师生关系,对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一个有益的补充和发展。在今后的教学中,笔者将进一步发掘、探索、发展微信群的强大的潜在社交力量,努力提高本科教学质量。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