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服务,正当时......期刊天空网是可靠的职称工作业绩成果学术咨询服务平台!!!

基于三维可视化技术的播种机结构设计

发布时间:2020-02-19所属分类:科技论文浏览:1

摘 要: 摘要:为了能够直观观察到播种机的作业状态,识别播种机的种子破碎和漏播,并进行补种,设计了基于三维可视化技术的播种机。通过采用三角测量方法对摄像机的图像进行三维重建,实现了精密播种机的实时监控。结合光电传感器装置对播种过程中种子破碎和漏播进行

  摘要:为了能够直观观察到播种机的作业状态,识别播种机的种子破碎和漏播,并进行补种,设计了基于三维可视化技术的播种机。通过采用三角测量方法对摄像机的图像进行三维重建,实现了精密播种机的实时监控。结合光电传感器装置对播种过程中种子破碎和漏播进行检测,并对该区域进行补种。使用该播种机对玉米和小麦进行了播种试验,结果表明:播种机能够适应不同类别的种子,播种精度和准确率较高,能够满足播种机的性能要求。

基于三维可视化技术的播种机结构设计

  关键词:播种机;种子破碎识别;种子漏播识别;补种;三维可视化技术

  0引言

  播种作为农作物种植的基本环节,直接影响着劳动生产率和农作物的收成。传统的机械播种机是全封闭作业的,在播种过程中无法实时监控播种情况。播种机的工作环境通常都很恶劣,易出现机械故障,作业过程中还会出现输种管堵塞、卡种、漏种等情况。一旦发生以上问题,则会出现大面积的漏播,导致农作物的减产。因此,必须对播种机的工作过程进行监测,以保证播种机工作效率和效果。

  目前,播种机播种过程的监测主要有光电传感器监测和涂油皮带等方法。涂油皮带的方法能够直观地监测经过排种器中的种子是否着落,但易污染环境,且造成种子的浪费和播种时间的浪费,一般不采用。目前,广泛应用的检测方法是光电传感器法。光电传感器的检测原理是种子从排种器落下时遮挡了光电元件,通过传感器检测到了信号,从而确定了种子是否落下,因此对漏播现象较为敏感,能够识别是否有漏播的情况出现。但是,该方法对于播种过程中出现的种子破碎现象则无法辨别,且重播现象也无法辨别,从而影响了播种机的播种效果,降低了工作效率[1]。为了能够直观地监测播种情况,避免出现漏播、卡种等情况,需要引入一种新型的监测方式对播种机作业过程进行监控。

  三维可视化技术是通过系统的处理使图像直观形象地让用户看到[2]。在播种机播种过程中,通过CCD摄像头对播种机的播种过程进行拍摄,再通过三维可视化技术,对拍摄的图像进行三维重构,以实现对播种机播种过程的实时三维监控,提高播种机的工作效率。本文将结合三维可视化技术和光电传感器对播种机结构进行探讨,以改善播种机性能。

  1机构设计及原理

  精密排种机监控系统主要由摄影系统、三维可视化系统、测试分析系统、排种装置和报警系统组成,工作流程如图1所示。

  1.1摄影系统

  摄影系统由CCD摄像机、光源及图像采集卡组成。由于播种机需要适应不同种类的种子,包括识别种子的大小、颜色,且能够区别破碎的种子,因此要求是具有采集彩色图像快速、清晰的特点,CCD摄像机则可以满足这一要求。每次播种机作业之前,由于种子的不同,首先需要调节摄像头的焦距和光圈参数,直到摄像头能够清晰地采集种子的图像,播种机才可以开始作业。

  1.2三维可视化系统

  .摄影系统的CCD摄像机拍摄的影像传送给计算机之后,由计算机对图片进行三维重建。系统以小孔成像为基本原理,利用三角测量的方法将图片进行综合处理得到三维图[3]。此方法具有运算速度快、操作简单及三维模型真实的特点。通过三维可视化,工作人员可以清晰地从各个角度观察到播种情况和判断工作状态,且设备发生故障时可尽快找到问题出处。

  1.3分析测试系统

  分析测试系统采用光电传感器装置及发光二极管,电路图如图2所示。在输种管下方设置了发光二极管和光敏电阻,没有种子通过时发光二极管的光照射到光敏电阻上,其电阻值恒定,电压恒定;当有种子通过时,就会遮挡二极管照射到光敏电阻上的光,光敏电阻的阻值增加,相应地电压增加。一般种子落下的周期为7~9ms,若时间周期超过9ms则出现了漏种现象,需要补种。

  结合三维可视化装置对播种器性能指标进行分析测试,包括对重播率、漏播率、种子破碎率进行计算,并将漏播及需要重播区域的结果传递给排种装置,由排种装置执行处理结果。

  1.4排种装置

  排种装置主要由排种器、补种器、输种管和步进电动机构成。种子箱内的种子按照播种要求通过排种器进入输种管,从而达到精密排种。为了达到排种均匀、种子破坏最小的目的,播种具有可调节性,且能够适应不同类别的种子及不同的工作环境[4]。本文选用窝眼轮式排种器,结构如图3所示。排种器开始工作后,种子箱内的种子首先进入窝眼,在窝眼内的种子随着驱动器转至刮种板处,由刮种板把窝眼中多余的种子刮出;然后,种子在窝眼中随驱动器的转动进入输种管内,播种到土地上。

  为了减少漏播和种子破碎造成播种效率的降低,设置了补种器,采用两相混合步进电动机进行补种。当分析测试系统检测到漏播或者种子碎裂时,将结果传送至计算机,计算机发布指令给补种器,自动补种。

  1.5报警系统

  报警系统采用声光报警装置。计算机接收播种机工作状态:播种机正常工作时,报警系统不工作;当出现卡种或者连续重播5次时,报警系统灯光闪烁,并发出报警声音,播种机停止工作,检查播种机故障原因。

  相关知识推荐:农机化类论文哪里收录快

  2.2播种机的补种原理

  判断播种机性能的指标主要包括种子的漏播率、重播率、破碎率和合格数[6]。

  播种机通过光电传感器装置对漏种进行检测,若出现漏种情况,则需要补种。

  种子从窝眼进入刮种器、再进入输种管的这一过程中,会受到多重挤压而发生破碎现象,破碎方式一般是种子碎化、断裂,因此在播种时要特别注意种子的破碎,及时进行补种,避免播种率的降低。但如果同一个位置种子重复播种则会造成种子的浪费,因此需要对种子的破碎和重播进行检测。根据不同类别的种子,确定种子的体积范围为Vmin~Vmax,种子经过摄像机时通过三维处理并由计算机计算可得出种子的体积V。当V>Vmax时,可认为该位置发生了种子重播,这时计算机自动启动计数功能。当连续发生5次重播时,则报警系统启动,播种机停止工作,检查故障原因。当V

  3性能测试和试验分析

  为了验证播种机系统的可靠性,对播种机的报警系统和播种系统进行了验证,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①播种机正常工作时,通过人为制造设备故障,确认报警系统是否正常工作;②人工确定种子数量,将玉米和小麦种子在选定的试验田里进行播种试验,确定漏播、碎裂、重播和合格数,评估播种机的可靠性。

  3.1报警系统试验结果

  对播种机的报警系统进行试验,分别对卡种和连续重播5次进行了50次试验,结果如表1所示。

  由表1可以看出:报警系统对卡种的报警率达到了100%,对漏播的报警率达到了98%,均达到了预期的使用效果。

  3.2播种试验结果

  分别选取200粒玉米和小麦种子进行5次试验,测定漏播数、破碎数、重播数、合格数和播种机的监测精度。试验结果如表2和表3所示。

  由表2、表3可以看出:播种机能够适应不同类别的种子,播种合格率均在98%以上,精度满足播种机的工作要求;播种机不仅能够有效、直观地监控播种工作状态,还能够识别种子破碎和漏种,并进行补种,有效提高了播种机的准确率和播种效率。

  4结论

  1)对播种机图像进行了三维可视化处理,采用三角测量的方法对采集的图像进行三维重建,能够从各个角度清晰地观察播种机的播种状态。

  2)采用光电传感器和三维可视化结合的方法对播种机的漏播、破碎和合格数进行识别,以快速、准确地实现对破碎和漏播区域进行补种。

  3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该播种机满足使用要求,能够使用不同类别的种子,播种准确率和精度较高。

2023最新分区查询入口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