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服务,正当时......期刊天空网是可靠的职称论文发表专业学术咨询服务平台!!!

实证研究论文写作时注意哪些要点

发布时间:2017-03-22所属分类:学术成果常识浏览:1

  对于一些初学者朋友而言,实证研究论文写作常常不得要领,其中比较普遍的问题是写作时像中学生做数学作业那样,按照八股文的套路从前操练一遍,忽视了这是一种研究,是需要创新的,以下小编搜集整理了:实证研究论文写作时注意哪些要点,供大家参考和探讨。

实证研究论文

  通常,一篇实证论文的内容主要包括:题目、摘要、关键词、引言、文献回顾、实证分析、结论、注释及参考文献等。根据上述顺序,接下来逐一讲讲自己的认识和体会。

  一、题目

  1. 最好能反映问题或将要检验的假说,如果题目能够昭示论文的创新点那就更好了。一定要记住:一个题目只能有一个焦点,不能有多个焦点!

  2. 可增加副标题,以显示论文所选择的方法、模型及数据等。

  3. 题目要能反映、涵盖论文的主要内容,一般来说,题目能反映文章的内容量和主要思路及方法。切记:不能牛头对马嘴,要前后一致。

  4. 题目不能过长,要尽可能地压缩字数。

  5. 题目不能有歧义。

  二、摘要

  1. 独立成文,要从一篇小文章的角度来构思和写作摘要,而不是将论文主要内容按一定比例来压缩,可以说,它就是一个小盆景。

  2. 摘要共有四句话,或有四层意思要表达。第一句是目标或问题句,即要讲清楚这篇论文的目标是什么。第二句是思路、方法及特点句,即要讲清楚这篇论文的研究思路、所选的方法,其中要指明研究特点。第三句是研究发现句,即要讲取得了哪些结论。最后一句,要讲研究价值和实践意义。其中,经常被初学者忽视的就是:在写摘要时对其研究发现只字未提;当然,很可能是论文本身就是没有展开研究,也就得不出什么结论来。

  3. 摘要这四句都要紧紧围绕论文的创新来写,写每一句的时候,都要想着这一句和创新点有什么关系,对创新点的支撑是否到位、有力。

  4. 写这四句的时候,不能用“套”的方式,而要写着这篇论文的具体个性来;实际上,把握住创新点,这个其实也不难。

  三、关键词

  1. 关键词不易多,5个为限。

  2. 关键词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理论方面的,主要是与理论假说和理论基础有关的核心概念;二是实证方面,主要涉及计量模型、估计方法等。

  四、引言

  1. 引言可独立成文,要按一篇小文章来写。引言写得好,不仅具有概括全文的作用,而且还能起到引人入胜的功效。好的引言,读者读完后就大致了解这篇论文的内容、创新点及价值了。因此,引言绝不能按照一篇论文的开头部分来写,而应有全局的视野!

  2. 在我看来,引言至少可以用5段来写,当然,有的段可能包含的内容多些,可以分成更多小段来处理。(1)第一段依次交代:背景——现实问题——矛盾——要研究的问题是什么?即要提出问题。(2)第二段是文献述评。针对所提出的问题,回顾一下已有相关研究以及目前的研究现状,可以分层或分点来写,但要紧紧围绕该问题展开,具体展开可按时间顺序或正反来写。同时,需要指出已有研究存在的不足以及突破的方向,可以按点来写,尽可能与本文的创新点对应起来。一定要注意:其一,这儿的写法与下面的“文献综述”不同,它更多的是为凸显你这篇论文的贡献和价值。其二,这里要有评价,最好要有针对性,即下文能做到的,这部分就要写出别人没有做到的。(3)第三段要阐述文章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以及研究特点。可以分三层来写,第一层写目标,第二层写内容,第三层写特点,这三层都需要围绕创新点来写。其中,目标要明确,而内容一定要具体,可以考虑分条来写。关于特点,一定要写出你这篇论文与别人不一样的地方。切记:思路和特点不能“凌空出世”,一定要与上述文献回顾紧密联系,要对应起来,要注意呼应。(4)第四段是写价值与意义,针对可能取得的创新,论证该研究所取得的发现及其价值与意义。(5)最后一段是内容安排,而不是将下文的目录或小标题又重新罗列一遍,要写出设计与计划的味道来,要有研究设计或分析策略的感觉,给人的感觉是一种部署,而不是指路牌!

  3. 很多时候,初学者都以为这是个引子,以为这是个介绍,介绍这篇论文的相关情况,其实这是个误区。我在这里要特别强调,引言的写法是论证:首先要论证所研究问题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其次要论证这篇论文的内容、思路及方法的创新性,其中要以已有研究为参照进行比较。再次要论证这篇论文结论的价值与意义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一个是理论方面,另一个是政策方面。当然这仍然要结合已有文献展开。从表现形式来看,论证主要有两个进路:一条路径是研究本身的逻辑自洽性,包括经验逻辑,另一条路径是自己研究与已有研究的比较。所以说,引言不仅是在为读者交代背景以及有关情况,更是要论证,去说服读者接受、认同这篇论文的结论及创新。

  4. 引言要出彩,关键在于要将问题靶子立好,这样使得对创新的论证都有一个圆心,所有的内容都围绕问题这个圆心展开;而且,还要将文献基点立好,这使得将论文的创新置于一个可比较的框架中,可以货比三家了。很多时候,初学者都将精力和篇幅花在了背景和现实问题上了,而忽视了文献基点的确立,从而导致对创新的论证缺乏说服力。

  5. 在引言部分,作者还需要将问题——理论——方法统一起来考虑,很多实证研究往往将重点集中在问题与方法上,而忽视了理论,不仅导致整个研究很散、缺乏重心,而且还导致整个研究停留在影响因素分析或描述性分析的层次上。

  6. 引言部分的写作要有全局观,而把握全局的牛鼻子就是研究目的。因此,在引言部分特别是第一段就要明确文章的研究目的。我个人比较喜欢开门见山,直奔主题。文章内容散乱,缺乏可读性的很大原因就是目的不明确。所谓全局观,就是要在题目及各级标题名称中体现出作者实现其研究目的的安排和步骤。同时,全局观还要完整,即必须要在总结研究发现时,对研究目的或研究问题给予正面的回答。

  五、文献回顾

  实际上,在写作这部分之前就需要围绕研究主题开始搜集、梳理相关研究文献了。这个工作的具体步骤如下:(1)先搜集相关文献,应不少于30篇,并陈述关注理由,要做到重要文献不遗漏。其中,务必要做到:第一,要有与自己研究最相关的研究文献1-3篇,并能说出自己研究和它们之间的异同;第二,要有近期最新文献,特别是要有近期最新英文文献。(2)按照视角、问题、目的、思路、方法、结论及建议等角度整理文献,打出具体表格;(3)结合自己的思考,根据自己的评价标准或创新点完成文献模块图,即将相似文献进行分类,将相同文献及其内容放到一起。(4)完成文献综述,以文献模块图的内容为小标题,然后以将根据表格归类后的内容整理为段落内容,做到分类与比较。

  在具体写作这一部分的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体会以下方面:

  1. 文献回顾的有四个基本作用:第一作用是展示作者对相关领域研究的熟悉及思考程度;第二个作用是给出Gap及可能前进的方向;在这一方面,应围绕研究目标,评价已有相关研究以及可能改进的空间与方向(与本文相比,要凸显自己研究与已有研究的“同”与“不同”)。第三个是提供研究背景和讨论的平台,更具体的作用就是提供了可比较的参照,因为它本身就是一种研究,这是对别人研究的归类,它代表了别人是如何看待和解决这个问题的。第四个是提出待检验的假说。对于一篇实证性论文,文献回顾最后要引出下一部分研究的假说来,从文献回顾中提炼出一个有价值的待检验假说是其最重要的工作目标。

  2. 文献回顾最好要分节来写。光秃秃地直接来个次级小标题,难道是让读者自己去领会吗?因此,在标题下先来一段,交代两点是特别有必要的:第一,说明文献回顾这部分的目的、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关键是要说这些方面或内容与研究目标的关系。第二,要有对比感,即让人能分辨出你的研究与已有研究在某个方面的不同,显然,视角就很重要了。

  3. 文献回顾要围绕研究目标来写,更进一步来讲,是要围绕创新点来布局。很多时候,有些文献回顾部分所列出的内容实际上都有些跑题,总之,不能凑字数,而是确确实实需要这部分内容,它既是对已有研究思路和结论的评价,也是对论证论文创新起到支撑作用的。在这一方面,文献综述要紧紧围绕研究目标,最好是按照研究内容来综述,切记:不能只顾方法或技术,而忽视了问题与结论。

  4. 文献回顾本身也是研究,要写出研究的味道来。其实,通过对文献的梳理和评述,可以看出作者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和思考深度,它是从另外一个侧面(与他者的交流和探讨)来论证论文创新价值,即要理清楚自己研究与已有研究的区别与不同,并说出这种不同的价值和意义。因此,文献综述同样也是一种研究(它可视为与后面的实证分析一样,也是要为所研究的问题提供答案,只不过这是别人的回答),可以说,有了这部分内容,整个文章才更加全面和丰满。

  5. 文献回顾要有层次和结构,这反映出作者对文献的掌握和梳理水平。这一部分文献综述要有分门别类,即要归纳和整理。显然,脉络清晰、层次分明的文献回顾能让人一眼“瞧出”这一研究现状及问题之所在。

  6. 要有评述,对相关文献要有评价,而不仅是描述与介绍。要Critical,一定要有针对性。所谓针对,一要针对论文的研究目标;二要针对论文可能取得的创新或贡献。

  7. 文献综述的最后其实是要导出待检验的假说来。这种“导出”不是仅仅指出来那么简单,要分析和论证。实证性文章一定要有对自变量作用于因变量的理论分析,主要是利用文献资料来对作用机理进行阐释,然后才是利用数据资料进行验证。因此,务必要能说出与假说最相关的理论来,其中,要能想清楚自变量作用于因变量的机理来,要有一定的经验观察和描述性统计来支撑;同时,一定要注意是否存在竞争性解释?

  六、实证分析

  1. 这一部分的写法,最好是脑海里有一个研究设计的框架,而诸如计量模型等仅是研究设计中的一部分。这样写起来,才会统筹考虑,并且注意到不同部分之间的照顾和呼应。

  2. 最好能有一段来讲讲,这一部分的火力攻击点在哪里,要想解决一个什么样的问题,解决的思路是什么。在解决的过程中,可能会遭遇什么难题,以及自己处理这样难题的绝招是什么。总之,需要一个帽子,把方方面面的情况都提前预告一下。

  3. 一个要点,就是要切记:提出并检验一个(仅是一个)假说或假设!计量分析不是一项影响因素分析,因此脑海中最应该出现的关系是:谁是因变量,谁是自变量(其余都是控制变量,一般而言,核心自变量只有一个),以及误差项会出现什么问题?——特别是,与这组因果关系最相关的理论是什么?是否存在竞争性的理论假说?

  4. 以下的写作要有思想准备。即合理并有说服力地检验一个假说,需要从问题、理论、数据、经验观察及类似研究五个方面做准备。

  (一)计量模型

  1. 首先需要交代说明选择某个计量模型的依据,包括理论方面的考虑、文献上的考虑或者是问题上的考虑等。具体而言,给出所使用计量模型及估计方法的依据,即使是“遵循”或“Follow”他人的模型或方法,也要交代所选用模型和方法的合理性和科学性。至少考虑:第一,该计量模型的理论基础;第二,该计量模型是否能有力支撑研究设计?第三,该计量模型是否与所研究的问题、所使用的数据匹配?(3)计量模型与所要检验的假说之间是如何配合的?

  2. 给出计量模型的具体形式,要有完整的公式、变量符号都要有所交代,并保持前后一致。

  3. 变量的定义、含义及指标都要介绍。其中,有必要说明选取该变量的文献支持。给出变量定义、指标、单位、描述性统计及预期方向。其中,关于预期方向的探讨要结合已有相关研究。在这一部分,至少要制作三个基本表:(1)变量定义说明表;(2)描述性统计表;(3)相关系数表。

  4. 最关键的是要具体阐述检验假说的思路和方法,例如对核心自变量是否显著,符号正负的含义是什么等进行阐述。

  5. 对于多数计量模型而言,在其应用过程中,都会遇到诸多计量问题的困扰,如内生性问题等。此时,仍有必要交代一下本文在这些经典问题上的具体处理思路。

  (二)数据

  1. 有必要交代一下数据来源,以此来佐证数据的权威性、代表性等。

  2. 围绕所研究的问题和待检验的假说,可以做一些描述性统计。描述性统计的基本功能有三个:一是介绍样本数据的基本情况,侧重于数据方面;二是利用数据来概括假说检验的经验背景。三是利用分组或列联表初步分析所提出的假说。(4)散点图或相关系数表。考察一下核心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相关性。

  (三)分析结果

  1. 在分析计量估计结果之前,有必要交代一下计量模型实用性的检验思路及其结果。选择某类计量模型,需要做相关检验,如多元logit模型,则需做IIA假定检验。

  2. 结果分析要围绕假说展开,而不是完整地读一篇估计结果(这时候,八股文的范式是不起作用的!)建议从统计意义、正负号、经济意义、已有研究、经验观察和竞争性假说等方面展开对估计结果的分析。针对估计结果的考虑之一:在基准回归中,待检验的假说是否通过了统计意义上的检验,经济意义上呢?扩展至经验观察与其他相关研究呢?其中,要与计量模型部分检验假说的思路部分要对接起来,明确给出假说是通过了统计检验,还是没有。不管是哪种情况,都要给出相应的解释。最忌讳的是,看图表说话。

  3. 估计结果的解释和讨论要围绕研究设计的思路来展开,有层层推进或紧紧咬住假说的感觉。此外,竞争性假说的排除也是需要考虑的,包括其他与此相关的研究的解释也需要对比分析。

  3. 不要喧宾夺主,对一些不关紧要的控制变量及其估计结果下大力气进行估计结果进行解读。建议:围绕核心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展开!控制变量的估计结果不是重点。

  4. 很多时候,为了达到一种(为更精准检验假说的)设计或实验的目的,作者会选择一些不同的估计方案,以期达到他的目的。

  5. 计量问题考虑。针对估计结果的考虑之一是要考虑内生性等问题之后的估计,结果是否依然成立?

  (四)稳健性检验

  1. 目前,一篇实证性论文如果没有稳健性检验部分,一般都难入审稿人的法眼。稳健性检验的目的是保证结果在其他情境下同样成立,即论文结论的“保护带”。

  2. 稳健性检验主要包括:计量模型、函数形式、变量增减、变量指标替换、样本量(包括期间)、估计方法等。至少,先完成类似研究的稳健性检验再说。

  (五)讨论

  1. 讨论是在一个更大的范围内讨论假说的成立性问题。基于计量模型与数据的分析,在一定程度上讲,它代表的是统计意义上的检验,还需要从经验上入手来进行检验。

  2. 讨论还需要与其他竞争性假说结合起来,并与此展开比较。这就需要从理论基础、计量模型、数据等方面来统筹讨论了。

  七、结论

  1. 结论部分要有概括,应概括主要发现。从已完成的语气来概括全文的工作,尤其要表明所提出的假说是否通过了检验。

  2. 总结研究发现,分条来写,针对引言提出的问题给出明确的答复。

  3. 论证可能的创新点或可能贡献:理论上,是完善或推动了什么;经验上,提出了什么不一样的建议,与已有研究有什么区别。

  4. 写着一部分时一定要牢牢记住三个词:概括、总结和论证。记住两个“不要”:一是不要再将实证分析部分的结果分析重抄一遍,这是无益的。二是不要将别人的东西,或者是与本文实证分析不相干的东西纳入或整合到这一部分来,这也是无益的。终归,一篇论文的结论还是自己做出来的。

  八、注释及参考文献

  1. 为了不影响行文流畅,建议使用注释。什么时候需要运用到注释呢?例如,对某个概念的进一步解释等。

  2. 文中所引用到的文献都需要完整列出。

  3. 参考文献能够反映作者对这一领域研究现状的把握。

  九、修改与完善

  1. 文章要好好排版。

  2. 要注意研究和写作的规范性。可参考一些期刊论文的格式,如陆正飞、吴世农等。例如,可借鉴的主要地方有:①论文框架安排;②图表名称、结构及细节;③行文交代,如引入模型、结果分析等)。总之,别人有的,都要有!

  3. 甩掉拐棍。用自己的话,简明扼要地讲清楚,同时尽可能地不要靠改造别人的句子,或引用他人文献来组织文字。切记:每一句都是自己深思熟虑的,自己写出来的,每一句都是有用的,特别是每一段的第一句!

  4. 要不断检查,精益求精。检查的三个要点:第一个要点,每一个部分、每一个细节是否都与“研究目标”息息相关?将多余尤其是重复的内容删去。切记,一篇论文只有一个重点。第二个要点,检查部分和部分之间是否兼容,是否存在不一致的地方。第三个要点是,从结论入手,倒推一遍,看看能否通过前文的分析一步一步得出来?

  5. 用最平常的语言说清楚。将理论研究和实践或经验事实联系起来。时刻提醒自己,所研究的问题一定是发生过的事情,从未发生过的事情(自己压根就不了解,坐在书桌前臆想的)即使用很高深的理论和精密的方法来,也没有什么价值。

  十、结语

  概括起来,一篇实证性论文写作应把握住以下三个要点:

  第一,创新是灵魂,所有内容都需围绕创新来取舍、组织和安排,其中理论创新是最高级的,若退而求其次,那就是观点创新了。

  第二、论文写作要体现出整个研究是一个设计的结果,而设计的目的就是为了更精准地检验假说。评价一篇论文,不仅要看其结果和结论,还要看其研究设计。

  第三、论文写作是论证。论证的写作方式是:无论是一节还是一段,都要按照总-分框架来写,先摆观点,然后提供支撑依据。

  同时,从写作的角度来讲,有以下四点值得重视:

  1. 一篇文章只有一个中心,时刻记住文章的中心是什么。所有的内容(包括文字、图表、注释、参考文献等)都要紧紧围绕这个中心展开;同理,一个段落也只有一个中心,该段的所有内容也要围绕该段的中心展开。

  2. 按重要性排序。一般而言,文章或段落的布局最好按照内容与“中心”的紧密程度或对“中心”的重要程度来排序。关于整篇论文的结构安排,需要在以下地方注意:(1)引言部分的结构安排;(2)每一节的标题设计上要考虑内容之间的联系和顺序;(3)每一节的收尾要注意上下文之间的衔接。(4)结论部分的“全文总结”要能包含“内容安排”。

  3. 要交代“每一部分”的目的及内容。每一节下面要有一段话,这段话至少要讲清楚三点:第一点是这部分内容的目标或目的是什么。第二点是这部分内容的铺开顺序或逻辑是什么。第三点是这部分内容是如何安排的。当然,必要时也会讲讲视角或特点之类的。

  4. 每一段话都要按“总——分——总”或“总——分”的方式来构思和写作。也就是说,每一个段的第一句应是“中心思想句”,而其他句是对该句的阐述和支撑。从这个角度来讲,更受欢迎的写法是“开门见山”,而不是一步一步进行铺垫,绕来绕去。针对这种“总——分”的写作方式,需要注意两点:第一点是有必要看看该段的其他句子是否能有效支撑该段的“中心思想句”;第二点是有必要将每一段的“中心思想句”放在一起,看看它们之间是否有逻辑性,是否能支撑整个文章的研究目标?

2023最新分区查询入口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