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服务,正当时......期刊天空网是可靠的职称工作业绩成果学术咨询服务平台!!!

辽宁省现代农业物流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发展建议

发布时间:2017-11-17所属分类:农业论文浏览:1

摘 要: 农业物流是指以农业生产为核心,利用现代化的物流手段,对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产品从输出地向接受地进行实物流动及与其相关的技术、组织与管理等活动,也是将农业生产中的采购、运输、仓储、装卸、加工、包装、配送、分销与信息处理各环节有序连接、形成完整供

  农业物流是指以农业生产为核心,利用现代化的物流手段,对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产品从输出地向接受地进行实物流动及与其相关的技术、组织与管理等活动,也是将农业生产中的采购、运输、仓储、装卸、加工、包装、配送、分销与信息处理各环节有序连接、形成完整供应链的过程。发展现代农业物流,对于促进农业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农业和农村发展,富裕农民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在分析辽宁农业物流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主要制约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辽宁促进现代农业物流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现代农业物流,农业发展,农业生产

  当前,辽宁省现代农业发展迅速,主要农产品产量逐年提高,对农业物流的需求大幅增加。虽然近年辽宁省农业物流取得较快发展,但与“三农”需求相比仍然存在很大差距,特别是以按照供应链管理模式运行的现代农业物流还未得到长足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业产业化进程、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以及农民收入的增加。

  为此,必须深化改革,加快物流业体制、机制和管理创新,积极探索农业物流的新形式和新业态,着力降低农业生产从生产资料的流通到农产品流通,全过程物流成本,着力提升农业物流的整体运行水平,为保障粮食和食品安全,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提供支撑。

  一、辽宁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物流的有利条件

  (一)发达的交通运输体系日益形成

  目前,我省已经构建了较为发达的交通运输体系,公路、铁路、港口建设成绩斐然。一是完善的公路网络已经形成。至2014年,我省公路总里程达到114504公里(不含城管路段)。其中,国道6692公里,省道9095公里,县道12538公里,乡道31286公里,村道53986公里,专用公路908公里,其中农村公路所占的比重达到86.2%,公路作为国民经济基础设施的作用进一步显现。二是构建多通道、大运力的铁路运输网络。

  2014年我省铁路部门开行了“东北货物快运列车”,全年铁路货物发送量达到34806万吨,有力地支持了地方的经济建设。至2014年末,我省高速铁路营业总里程已经达到1022公里。三是以大连、营口港为主,锦州港和丹东港为辅,葫芦岛港和盘锦港为补充的沿海港口发展格局已经形成。交通设施的日益完善,为现代农业物流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农业物流园区建设扎实推进

  按照国土资源总体规划和布局,我省确立了建设东北区域物流中心、环渤海地区物流资源枢纽、东北亚区域物流发展和供应链中的重要节点和中国现代物流产业大省的物流建设目标。根据省内各主要城市的地理位置、产业基础、物流基础等条件,已在沈阳、大连等省内特大城市和大城市靠近交通干线的特定区域,有计划、有步骤地建设了一批综合性或专业性的物流中心。

  其中包括沈阳的浑河物流基地、沈北新区物流园区、张士物流园区,大连的大孤山半岛国际物流园区、陆港综合物流园区等一批主要物流货种包括农业生产资料和农副产品的综合物流园区,以及大连国际粮油食品物流产业园、铁岭东北物流城的粮食物流中心等专业物流园区建设扎实推进。目前,我省辐射东北、华北、华东及长江以南地区的现代化物流网络已基本形成。

  (三)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建设成效显著

  近年来,通过“数字辽宁”建设,我省农村通信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一是农村地区的电话、宽带用户持续增长。2014年,我省农村家庭平均每百户拥有电话机246.23部,其中固定电话71.54部,比上年增长10.69%;移动电话174.69部,比上年增长7.95%。二是光纤入村入户和无限宽带接入技术得到较快发展。通过发展光纤入村入户和推广无限宽带接入技术,实现了建制村村村能上网,为农业和农村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提供了前提。三是全省各市农村信息网络平台陆续建成并开通,覆盖全省农村的信息服务网络已经形成。四是通过开展“12316”服务项目的延伸和“千万农民共享信息化”工程,我省涉农信息化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2014年,辽宁金农网全年信息发布5万余条,日均访问量6100余人次;金农热线全年共接受农民群众的话务咨询81.4万例。

  (四)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

  近年来,我省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不断深化完善,交易和管理进一步规范。2014年,我省出台了《全省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现建设方案》,并持续组织开展了“农超对接”、“网上对接”等多钟形式的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目前,各类农业专业市场遍布省内各地,农产品专卖、仓储式超市、农贸市场等流通形式风靡。数据显示,至2014年,我省仅供销社系统就有规模以上的农产品批发市场95个,建成辐射省内县乡的物流配送中心224个(其中,生鲜农产品配送中心19个),发展农产品终端销售网点4000个,实现农资供应额109.5亿元,销售各类农产品108.6亿元。通过采取直采直销的经营模式,实现了农产品“四进”(进社区,进超市,进批发市场,进机关团体),有效破解了农民“卖贱”和市民“买贵”的难题。

  二、我省现代农业物流发展中存在的主要制约因素

  当前,我省现代农业物流发展存在的主要制约因素,主要是:

  (一)对发展现代农业物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

  目前,有些人片面地认为,抓农村经济工作主要就是抓农业生产,忽视抓流通;对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物流体系的意义认识不到位。大部分从业者对现代物流、对供应链管理没有相应的知识积累,把农业物流只理解为简单的农产品仓储、运输和装卸等,对于发展现代农业物流体系认识不足。对发挥现代农业物流在优化农业生产布局,调整农业产业和产品结构中的作用把握不准。对强化农业生产资料、农产品生产和农产品销售等环节的装卸、储运、加工增值以及与之相关的服务和信息等供应链问题没有全面的认识。一部分人对现代农业物流如何降低流通成本和交易费用,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加企业效益,进而增强我省农业竞争力的作用认识不清,导致农业物流各环节相互脱节,未能形成综合的供应链体系,现代化水平还远远不够。

  (二)农业物流基础设施与技术装备水平亟待进一步提高

  在交通设施建设方面:一是部分农村地区尤其是偏远、贫困地区行车条件较差,公路通达深度不够,公路铁路联运能力差。二是部分航运企业船只吨位小,运途短,物资零散、批量小,运力增长缓慢。三是省内机场空港的运输能力有限,省内高速公路运输、公路铁路联运能力亟待进一步提高。在物流设施和装备方面:一方面现代物流的设施装备不足,农业运输设备缺乏,储藏保鲜技术滞后。主要表现为,高效专用运输车辆少。特种仓库(如低温库、冷藏库、立体库等)短缺,农民散藏、混藏甚至露天堆放的现象突出。另一方面传统的仓储、运输设备大量闲置,众多的仓储、运输企业生产不景气。目前,我省仍有近1/3的生鲜食品采用常温保存、流通和初加工,农产品的精深加工水平较低,农产品的增值率低下,损耗率也较高。有数据显示,我国农产品的增值率仅为1∶1.8左右,与美国农产品1∶3.8的增值率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

  (三)现代农业物流水平不高,农业物流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和社会化服务亟待加强

  我省农业物流企业发展不快,其规模化、专业化、产业化、标准化发展水平不高。

  一是我省现有农业物流企业较少,竞争能力不强。农业物流多采用传统方式,即由农资生产企业或农产品加工企业来承运,而这类企业,往往热衷于发展自营物流。现有从事农业物流的企业很少,且大多规模小、实力弱;独立的第三方农业物流企业也不多见。

  二是农业物流产业链条短,与上下游的联系不紧密,难以形成规模。大多数企业一般仅能提供简单地运输、仓储和初级加工服务,根本无法提供需求预测、精深加工、物流信息、成本控制和物流设施网络设计以及物流方案、全程物流服务等高层次、增值大的物流服务。我省农业物流的发展明显落后于沿海发达地区。

  三是适应农业物流发展的技术标准和工作标准体系不健全,我省农业物流非标准化装备、设施和行为十分普遍。如,各种运输方式、装备之间标准不统一,包装标准与运输实施标准不规范;许多农产品的分类、分级、分等凭借人工感觉,极易产生误差,给农产品的储存、运输和加工增加了难度,降低了农业物流生产的质量和效率,制约了企业效益的获得和国际农业物流活动的有序开展。

  (四)农村物流信息平台建设仍需加强,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水平亟待进一步提高

  近年来,国家投入大量的财力、物力和人力支持农村的信息化建设,涉农部门也建立起了大量的农业、农村信息网络。但农村信息化建设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一是农村信息网络平台等公共设施建设仍显滞后。农产品市场信息发布不及时且可靠性差,对信息技术的综合运用不够。二是没有综合可靠的农村物流信息平台,各地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和应用发展不平衡,在部分偏远乡、村甚至还没能覆盖信息化基础设施,造成农业物流信息传播不畅通、共享程度低,信息不对称。三是农业物流缺乏经过统一规划设计的信息系统,企业与企业之间以及企业内部的信息化水平差距较大,电子商务发展水平亟待进一步提高。

  (五)建设面向全国的区域化农产品市场体系不到位

  目前,我省有近150个农产品批发市场,但交易量大,知名度高、辐射范围广的寥寥无几。相比较黑龙江省的大米物流体系、山东省的蔬菜物流体系,面向全国的物流能力和水平还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此外,在一些农村地区,还存在市场布局不合理、功能不完善、市场管理混乱、综合服务能力差,农产品批发市场的综合利用率较低的问题。由于多数市场不能提供保险及低温贮存等服务,农产品的周转期一旦拉长及易腐烂变质,导致严重的经济损失。有数据显示,我省在果蔬等农副产品的运输、储存等物流环节的损耗最高可达28%左右,远高于发达国家5%及以下的水平。

  三、加快辽宁现代农业物流发展的对策建议

  加快我省现代农业物流的发展,一定要以习近平同志走“高效生态的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指示精神和“加快现代农业供给侧改革”的任务为指导,按照中央一号文件《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的要求,加强农产品流通设施和市场建设。健全统一开放、布局合理、竞争有序的现代农产品市场体系,在搞活流通中促进农民增收。加快农产品市场升级改造,完善流通骨干网络,加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仓储物流设施建设。

  完善跨区域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开展冷链标准化示范,实施特色农产品产区预冷工程。加强农产品营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促进农村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形成线上线下融合、农产品进城与农资和消费品下乡双向流通格局。建立健全适应农村电商发展的农产品质量分级、采后处理、包装配送等标准体系。深入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加大信息进村入户试点力度。引进国外先进的管理手段和技术标准,着力降低农产品的物流成本,提升流转效率。

  (一)提高对发展现代农业物流重要性的认识

  发展现代农业物流是提高国民经济的运行效率与运行质量,促进农业的现代化、保障农民的利益的客观要求。为此,必须跳出农业、加工业、流通业相互分离的传统思维模式,从战略的高度,认识“供应链”管理模式,对于协调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和流通各环节以实现效益最大化的意义。从而注重并高起点地发展现代农业物流,充分发挥现代农业物流在提高市场反应速度、降低成本、增加农产品附加值、提高效率、增强农业全产业链整体效益和增强市场竞争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二)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持续提升农业物流的技术装备水平

  要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一是要进一步加强公路规划和建设,尤其是加强乡村道路建设。要认真做好公路规划编制工作,既注重可行性又要兼顾地域特点,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能源的节约。要积极拓宽农村公路建设的资金来源,鼓励民营企业和个人投资农村的公路建设。要进一步完善农村公路养护运行机制,强化和规范对养护资金的管理。要加强对农村公路的养护,不断提高养护管理水平,降低养护成本。

  对于农村公路建设水平较高的地区,如沈阳、大连等地区可采取适度超前的发展战略。而对于公路建设水平相对落后的地区近期可采取水平型发展战略,确保公路建设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保障作用。二是突出区位优势,进一步加快铁路建设。围绕“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各重点区域集疏运配套体系,进一步优化路网结构,提升路网整体功能,加快构建多通道、大运力的铁路运输网。三是着力加快港口建设。建议根据辽宁沿海粮食加工业的布局和发展需要,在大连港、营口港、锦州港和丹东港布局好粮食接卸相关设备。四是积极发展“空铁联运”,着力构建支撑我省乃至东北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空铁联运综合交通体系,促进农产品的流通。要加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仓储设施建设。

  一是要广开资金筹措渠道,进一步加大对粮食仓储、加工、运输等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研发和推广,着力完善粮食仓储设施功能。二是整合和优化粮食库存,积极发展散粮储运和集装箱储运,提高粮食流通效率。此外,要进一步加强对农产品物流和储运装备的研发,着力加强以冷藏、低温仓储和运输为主的农产品冷链物流建设。一是要面向全国,建设跨区域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并研究制定冷链标准化。加大对农产品物流和储运工具的开发和生产,满足农产品流通安全的需要。同时,要着力提高农产品精深加工能力,保证农产品的增值、增效。

  (三)整合、优化资源,合理规划和建设农业物流园区

  依据我省区域粮食、果蔬及水产品产量,科学、合理布局物流中心,加快构建区域农产品物流中心。一是要结合辽宁主要城市的地理位置、产业基础、物流条件,合理规划农业物流基地。应把沈阳、大连确定为要一类重点物流基地。丹东、营口、锦州物流发展潜力较大,可作为二类物流基地,集中实施建设,其他几个城市的物流重点应放在为本地经济建设服务上来。二是加强农业物流园区的建设。农业物流园区在选址时,要因地制宜,综合考量市场需求、交通便利、土地价格、环境和劳动力成本等多种因素,借鉴国外较为成熟的物流园区建设经验,按照适度规模,适当超前的思路,加大基础性投入。重点加强和完善物流园区的软件、硬件配套设施。三是按照市场化要求,重新整合农产品流通资源,着力搭建集农产品仓储、加工、运输、批发、信息于一体的规模化、现代化的农产品物流网络。杜绝重复建设。要积极探索和创新企业管理模式,强化专业人员的技术培训和对农户的培训和指导。

  (四)推进农业物流的产业化、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和社会化发展

  着力培育和发展为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提供物流服务的产业化、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社会化的农业物流企业。一是采取多渠道、多形式和多元化方式,打破地域、行业界限,加快发展第三方,积极培育第四方农业物流。二是鼓励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与商业及运输、仓储企业联合,发展、壮大一批优势农业物流企业;推进传统储运、粮食、供销社系统、农业、农资经销单位向第三方农业物流企业转变;着力扶持农村经合组织、专业协会、营销大户从事农业物流;引进国外优秀物流企业投资,加快农业物流企业的发展。三是大力推进现代农业物流设施和装备的标准化建设,提高农业物流的规范化、标准化管理水平。要加紧对农业物流技术标准、计量标准、数据传输标准、作业和服务标准等的研究,尽快形成统一的农业物流行业标准,并使之与国际市场接轨。同时,要鼓励我省农业物流经营者创造条件,积极申请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标准认证,用国际标准来规范自身的物流行为,塑造绿色物流形象,增强物流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五)加强农村的信息化设施建设,不断提高农业物流的信息化水平

  要持续深化“村村通”建设成果,进一步完善建制村通信基础设施网络布局,组织引导企业进一步开拓农村市场。一是进一步发展农村宽带接入市场,发展光纤入村入户,不断完善农村宽带市场商业运营模式和服务内容,采用多种技术和营销手段,开展差异化服务。制定适合农村宽带市场的资费政策,促进农村宽带业务发展。要进一步提高建制村互联网用户的上网率,推进电话村向信息村的转变。二是进一步普及信息服务,用信息化带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利用各种资源建立和完善农业和农村信息化技术服务体系。要鼓励和支持科研机构、设备厂商开发适应农村特点、方便农民使用的通信系统和众多产品,激发农民使用通信信息工具的热情。三是进一步整合信息资源,积极探索和创新农业和农村信息服务的新模式、新技术。要着力构建政府——运营商——协会——信息员——用户的农村信息服务综合体,进一步健全统一的市场供求、交易、价格等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发布制度,切实为农户和龙头企业提供具有前瞻性、引导性的市场信息。四是要着力加强物流信息服务体系建设。要加强对农业物流各环节的实时跟踪、有效控制与全程管理,以增强农业物流供应链的透明度和控制力。

  (六)加快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建设

  一是按照我省优势农产品产业带与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的要求,在省内特色农产品产地建设一批设施先进、功能完善的地区性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做好大中城市农产品销售批发市场的规划和建设;升级改造一批传统农产品市场,完善流通骨干网络。二是要着力提高农产品物流流通效率。要大力发展农资和农产品连锁经营,建立以集中采购,统一配送为核心的新型营销体系;提高新型商业零售业态的农产品营销规模。三是要严格市场监督和管理。健全农资经营的信用等级制度;积极引导农民和运销商诚信、合法经营。四是要持续加大农产品“绿色通道”建设,争取多式联运,提高运输效率。建议应逐步扩大鲜活农产品范围,让农民得到更多实惠。同时,要加强对绿色通道的监管,确保其畅通无阻。

  (七)着力加强对现代农业物流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

  一是要持续加大对现代农业物流的科研投入。鼓励科研院所、高校以及物流企业的技术人员,开展对农业物流技术、物流系统的研究,积极探索和创新农业物流的新模式、新技术和新方法。二是密切关注现代农业物流的发展动态和趋势,加强人才培养。相关高校应适当加大物流专业招生规模,着力培养物流技术、物流企业管理、物流策划和信息系统开发等专业人才。同时,要加强物流业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提高农业物流专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总之,在加快辽宁农业物流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强化政府对农业物流的调控和服务,不断健全和完善促进农业物流发展的法律、法规,推动我省现代农业物流的绿色、健康和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辽宁省统计局:《201年辽宁统计年鉴》、《2015辽宁年鉴》

  [2]刘洋:农业物流发展思路探究.农业经济与科技.2016(1).

  [3]刘辉李亦亮:我国农业物流发展问题与解决对策.中国市场.2016(23).

  [4]林英:城乡统筹环境下现代农业物流发展纲要.农业经济.2010(6).

  相关阅读:比较好发农业类核心期刊有哪些呢

  

2023最新分区查询入口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