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服务,正当时......期刊天空网是可靠的职称工作业绩成果学术咨询服务平台!!!

农业技术进步视角下我国玉米生产增长路径选择——基于2004~2016年的省际面板数据

发布时间:2021-04-29所属分类:农业论文浏览:1

摘 要: 摘要:通过运用E-S模型与C-D生产函数,利用2004~2016年我国玉米三大优势区13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从年际变化、发展阶段和区域差异等3个层面,对我国玉米生产的主导技术进步模式进行分析与研判。结果表明,机械投入对劳动投入的替代作用日渐增强,生物化学投入

  摘要:通过运用E-S模型与C-D生产函数,利用2004~2016年我国玉米三大优势区13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从年际变化、发展阶段和区域差异等3个层面,对我国玉米生产的主导技术进步模式进行分析与研判。结果表明,机械投入对劳动投入的替代作用日渐增强,生物化学投入对玉米生产的促进作用相对有限。现阶段我国玉米生产是以机械型技术进步为主。三大玉米优势区之间的技术进步模式存在显著差异,北方春玉米区和黄淮海夏玉米区的机械投入弹性系数要明显高于西南玉米区,北方春玉米区的生物化学投入弹性系数要相对低于黄淮海夏玉米区和西南玉米区。

农业技术进步视角下的中国玉米生产增长路径选择——基于2004~2016年的省际面板数据

  关键词:玉米;农业技术进步;生物化学型技术;机械型技术

  玉米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其自身具有能源属性、金融属性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属性,在我国粮食生产、流通和消费中都占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近年来,随着我国玉米种植结构调整和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推进,玉米播种面积和生产总量连续调减。与此同时,由于我国玉米消费需求特别是饲用消费和工业消费一直保持着持续较快增长,2018年全年玉米消费量约为2.85亿t,同比增长5.6%,从而导致我国玉米供求关系始终处于紧平衡状态。在耕地供给弹性不断减小、水资源日益匮乏等多重约束条件下,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为代表的农业技术进步已经成为我国粮食生产能力增长的主要动力[1~3]。本文从年际变化、发展阶段和区域差异等3个研究层面出发,对我国玉米生产的主导技术进步模式进行深入测度与分析,进而提出促进我国玉米生产增长的路径选择,对新形势下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促进玉米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和参考。

  1模型构建

  生产要素的稀缺程度不仅影响着农业生产成本的高低,而且决定着农业生产技术进步的路径模式。对于农业生产而言,主要存在两种技术进步模式,一种是用生物化学技术代替土地以提高土地生产率的生物化学型技术进步(BC型技术),随着土地成本—生物化学技术投入价格比率的不断上升,土地成本的增加会诱致出“土地节约型”的生物化学型技术进步;另一种是用机械动力代替劳动力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机械型技术进步(M型技术),随着劳动力投入和机械成本投入之间“剪刀差”不断扩大,劳动力价格的上升会诱致出“劳动节约型”的机械型技术进步[4,5]。

  相关期刊推荐:《玉米科学》(双月刊)1992年创刊,着重报道有玉米科学等经济作物的研究报告、试验简报、综合评述、经验交流、应用技术、科技简讯、信息研究及有关其他生物、绿色食品和环境保护等科技文章。

  本文通过运用E-S模型与C-D生产函数对我国玉米生产的主导技术进步模式进行测度与分析。在玉米生产中,其生产要素投入主要包括土地、劳动力、农业机械和生物化学投入,其生产函数形式为

  2数据来源与指标选取

  本文所使用的数据均来自于《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中国农村统计年鉴》等官方统计资料。为了保证数据的代表性、可得性和完整性,根据《玉米优势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中的划分标准,选取了2004~2016年我国玉米三大优势区,北方春玉米区包括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宁夏、甘肃、新疆,黄淮海夏玉米区包括河南、山东,西南玉米区包括重庆、四川、云南、贵州,共13个主产省份的玉米生产面板数据,具体指标主要包括玉米产量、玉米播种面积、单位面积用工人数、生物化学投入(种子费、化肥费、农家肥费、农药费、农膜费)、机械投入(机械作业费、排灌费、燃料动力费)等。与此同时,为了消除价格变化因素的影响,以2004年为基期,使用农业生产资料综合指数对生物化学投入和机械投入数据进行平减。

  3模型估计与分析

  3.1玉米生产技术进步模式的年际性判别

  从玉米机械型生产函数(M函数)回归结果来看,2004~2016年期间机械投入弹性系数总体呈波动式上升的发展态势,在2015年达到最高值0.516,整体上升趋势明显,表明随着机械投入的不断增加,其对产出的贡献也越来越大,机械投入的边际产出效应也随之不断提高。与此同时,劳动投入弹性系数总体则呈波动式下降趋势,表明机械投入对劳动投入的替代作用日渐增强。从玉米生物化学型生产函数(BC函数)回归结果来看,2004~2016年期间玉米生物化学投入弹性系数和土地投入弹性系数均表现出较大的波动性,土地投入弹性系数要明显高于生物化学投入弹性系数,而且近年来生物化学投入弹性系数下降较为明显,说明生物化学投入对玉米生产的促进作用相对有限。

  3.2玉米生产技术进步模式的阶段性判别

  由于面板数据时间跨度较长,可能会丢失一些机械型技术进步和生物化学型技术进步的变化信息。因此,本文根据农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将2004~2016年具体划分为2004~2007年和2008~2016年两个阶段,并对各个阶段机械型生产函数和生物化学型生产函数进行分析。从回归结果来看,机械型生产函数(M函数)和生物化学型生产函数(BC函数)的显著性检验都较为理想。两阶段弹性系数相比,机械投入弹性系数由0.235增长到0.348,生物化学投入弹性系数由0.134增加到0.251。由此可见,从阶段性分析结果来看,现阶段我国玉米生产是以机械型技术进步为主。

  3.3玉米生产技术进步模式的区域性判别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优势区域之间资源禀赋差异较大,因而在对我国玉米技术进步总体情况分析的基础上,对三大优势区玉米机械型生产函数(M函数)和生物化学型生产函数(BC函数)进行回归分析,进而比较不同优势区域之间技术进步模式的差异。从三大优势区玉米机械投入弹性系数来看,北方春玉米区的机械投入弹性最高,黄淮海夏玉米区次之,西南玉米区最低。这主要是由于北方春玉米区和黄淮海夏玉米区地势平缓,有利于机械化生产,因此其机械化投入相对较大,机械化水平较高,相对应机械投入的边际产出能力也较强。西南玉米区由于地势不利于机械化生产的推进,其机械投入较少,机械投入的边际产出能力也相对较弱。从三大优势区玉米生物化学投入弹性系数来看,黄淮海夏玉米区最高,西南玉米区次之,北方春玉米区最低。

  4结论与讨论

  从玉米生产技术进步模式的年际性判别结果来看,2004~2016年期间,机械投入弹性系数总体呈波动式上升的发展态势且整体上升趋势明显,劳动投入弹性系数总体则呈波动式下降趋势,说明机械投入对劳动投入的替代作用日渐增强。与此同时,生物化学投入弹性系数和土地投入弹性系数均表现出较大的波动性,土地投入弹性系数要明显高于生物化学投入弹性系数,而且近年来生物化学投入弹性系数下降较为明显,说明生物化学投入对玉米生产的促进作用相对有限。从玉米生产技术进步模式的阶段性判别结果来看,现阶段我国玉米生产是以机械型技术进步为主;从玉米生产技术进步模式的区域性判别结果来看,由于三大优势区域之间资源禀赋差异较大,导致不同优势区之间的技术进步模式也存在显著差异。北方春玉米区和黄淮海夏玉米区的机械投入弹性系数要明显高于西南玉米区,而北方春玉米区的生物化学投入弹性系数则要相对低于黄淮海夏玉米区和西南玉米区。为此,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4.1不断提高玉米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

  第一,从玉米产业发展链条的角度出发,不断加大农机具自主研发力度,深入聚焦玉米生产的各个环节,优化调整农业机械装备结构,努力提高大中型农机与小型农机的配套效率;第二,从玉米生产区域结构的角度出发,结合各个不同玉米优势区的地形与种植结构特点,优化调整各区域机械生产资源,合理安排农业机械化生产布局,并根据不同优势区特点制定适宜的机械化发展方向和措施;第三,加快健全农业机械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加快培育机械化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创新服务方式,提升玉米生产机械“规模化作业”的能力和水平。

  4.2进一步提升玉米生产科技支撑能力

  依托国家玉米现代产业技术体系,通过引进吸收、自主开发和联合攻关等形式,提高关键技术的研发水平,培育推广一批高产、优质、多抗、广适的玉米新品种,同时加大优质高产青贮玉米、鲜食玉米、高淀粉玉米等专用品种选育和推广力度[7]。不断创新玉米生产发展途径,积极推广免耕直播、大垄双行栽培、秸秆还田利用等一系列玉米节本增效关键技术。加大对无公害病虫草害综合防控、生物农药等生物化学技术和器械的研发,以减少剩余劳动力需求瓶颈的约束。促进农机与农艺的有效结合,提升整体作业效率,缓解我国玉米生产与劳动力、耕地稀缺的矛盾。推动信息技术与机械化生产的有机结合,促进智能机械化农业发展。

  4.3健全完善玉米生产政策支持体系

  以农业企业为带动,以玉米行业协会、专业合作社为纽带,积极探索“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农户”、“行业协会+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农户”等不同形式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与玉米生产社会化服务组织的深入融合。依托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加强对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和玉米种植大户的技术培训,积极引导农民推广和应用优质高产品种及其配套种植技术,提高技术的普及率和到位率,不断提高玉米生产技术成果转化效率。按照“农民自愿、政策支持、方便高效、安全环保”的原则,适当加大玉米耕种收等环节机具购置、报废、更新的补贴力度,加快推广先进适用的玉米全程机械化技术及装备,不断促进玉米机械化生产转型升级。王志丹1,李干琼2,潘荣光1

2023最新分区查询入口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