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服务,正当时......期刊天空网是可靠的职称工作业绩成果学术咨询服务平台!!!

聚焦发力 积极推进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发布时间:2021-05-27所属分类:农业论文浏览:1

摘 要: 摘要:黑龙江省渔业发展经历了市场驱动阶段、要素驱动阶段,现已进入效率驱动阶段,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以质量为切入点,在新常态下通过改革和技术创新等提高渔业全要素生产率,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加大行业内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产业链谋划,全方位

  摘要:黑龙江省渔业发展经历了市场驱动阶段、要素驱动阶段,现已进入效率驱动阶段,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以“质量”为切入点,在新常态下通过改革和技术创新等提高渔业“全要素生产率”,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加大行业内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产业链谋划,全方位服务推进。

聚焦发力 积极推进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关键词: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措施;建议

  黑龙江省渔业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一是1978~2000年的市场驱动阶段。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到1985年水产品市场逐步放开、搞活,价格随行就市,实行了商品经济。经济制度转型后市场机制的引入极大地驱动了渔业经济增长,制度转型红利、市场红利使广大渔民通过“离土不离乡”的商品生产,实现了脱贫致富;生产、购销两旺,基本改变了往昔吃鱼难的局面。二是2001~2015年的要素驱动阶段。要素投入不断加大,环境和资源的开发投入达到极致,投入于渔业的资金、劳动力、科技等要素配置处于扭曲状况,内外部环境压力加大,渔业经济高速发展但同时进入无法可持续地增长阶段。三是2016~2025年的效率驱动阶段。渔业经济进入新常态、增长速度由高速变为中高速,在这一阶段渔业将从要素驱动转向效率驱动,实现提高渔业劳动生产率,提高渔业投入产出比,提高渔业投资报酬率,使渔业经济增长具有可持续性,本质上讲就是要进行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1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任务

  由于刚刚过去的第二阶段,主要关注和改革的是需求侧,而且渔业的需求侧改革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渔业的发展不仅解决了“吃鱼难”的问题,而且丰富了广大城乡居民的“菜篮子”。但同时也积累了一些问题,制约了市场机制发挥效能。渔业的主要矛盾已经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主要表现为阶段性的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渔业发展中供给和需求两侧都存在,但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并且主要是结构性、体制性问题。因此,必须在新常态下通过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技术创新等提高渔业“全要素生产率”。可以说,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效率驱动阶段的必然选择。

  黑龙江省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以“质量”为切入点,用改革的办法推进渔业结构调整,矫正过去投入于渔业的资金、劳动力、科技等要素配置扭曲状况,扩大水产品特别是优质水产品有效供给,提高渔业供给结构对市场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渔业全要素的生产率,促进渔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深化黑龙江省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两层含义,一是提高渔业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二是提高渔业生产率和投入产出比。

  与全国情况对比来看,全国人均淡水水产品产量23kg,黑龙江省17kg;人均地产鱼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73.9%。全省宜渔水面1000多万亩,目前已利用600多万亩,从自然基础资源和市场消费看都有发展空间。因此,黑龙江省渔业发展要深入贯彻落实习总书记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因地制宜,科学发展。

  2当前对黑龙江省渔业形势的分析

  “十三五”期间,农业部有关渔业转方式、调结构的总体思路是“提质增效、减量增收、绿色发展、富裕渔民”。到2020年,全国水产品总产量要从2015年的6699.6万t(淡水产量3290万t)减到6600万t,减少近100万t,相于黑龙江省年产量的1.52倍。黑龙江省淡水养殖情况与全国有所不同,全省宜渔水面1000多万亩,目前养殖面积600万亩。从资源利用率和市场消费看都有发展空间。所以黑龙江省渔业发展在农业部的总体思路下,还要因地制宜,科学发展。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里,黑龙江省渔业的主要特点:

  2.1水资源丰富、水质好,但养殖鱼类生长期

  短黑龙江省宜渔水面1000多万亩,各类水面污染少,基本都没有富营养化。生长期5~6个月时间,比辽宁、天津少2~4个月,养殖鱼类生长期短。自然气候条件下全省很多养鱼场户忙半年、闲半年,特别是冬季绝大多数休闲渔业基本没有运营,与黑龙江省冰雪经济发展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已有的相关设施闲置较长时间,使用率低,没能完全发挥应有的效用。

  2.2水产品种多、品质好,但优质不优价,产销对接不够顺畅

  黑龙江省采集发现鱼类共有105种,其中经济鱼类有40余种,生物含水量(标准化)70%,肉质紧实鲜美,口感好。但黑龙江省很多养殖生产者不注意品牌宣传,地产鱼在省内市场销售无明显价格优势,鲜活产品一般通过经纪人、中间商、二道贩子层层剥皮、压价,产品很少能直销给消费者,渔民收益受损。

  2.3水产养殖产能、产量有发展潜力,但不能实现均衡上市,水产品加工落后

  黑龙江省人均淡水产品产量是全国人均产量的73.9%,如达到全国人均水平,总产量需要达87.7万t,还有23万t产能空间。全省淡水池塘养殖平均亩产283.39kg,而天津是630.43kg,辽宁是1062.9kg,产量还有提升空间。受季节影响,不能均衡上市,淡季(冬)大城市批发市场地产鱼与外埠淡水鱼销量为1∶5。全省现有水产品加工企业32家,年加工能力13940t,实际加工量12199t,占全省水产品产量的1.88%。产能千吨以上的只有3个县(市)。

  2.4养殖水面大,但水面经营形式、体制机制情况复杂

  黑龙江省现有养殖水面中池塘养殖163万亩,湖泊、水库399.8万亩。但水面分布在国有渔业17.3万亩(水产企业10.3万亩,农牧场1.1万亩,水利4.2万亩,其他1.65万亩),集体渔业1.33万亩,个体渔业7.93万亩。多种组织形式经营并存,多头管理,生产分散,组织化程度低。

  3推进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具体措施

  深化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可以理解为“渔业供给侧结构调整+改革”。过去的渔业结构调整,主要是为解决供给不足,现在更注重质量、效益、可持续发展;过去主要着力于生产结构的调整,现在更注重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和经营结构的全方位调整,促进渔民增收、渔业增效;过去主要着眼生产力范畴,现在更注重于体制改革、机制创新,激活渔业发展的内生动力。从全省实际情况来看,深化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从行业内部以及全产业聚焦发力。

  3.1加大行业内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3.1.1名优苗种。黑龙江省的鳌花、鲟、鳇等已成为全国性养殖品种。地产的重唇、雅罗鱼、兴凯湖翘嘴鲌、方正银鲫、牛尾巴等有待于进一步熟化繁育技术、提高养殖技术,使之能够成为区域化养殖品种,形成一定产量并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能够使生产者实现持续增收的名优品种。积极建设区域化布局合理的水产良种工程,构建“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水产良种体系,配套完善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地良种生产基地。

  3.1.2养殖用水。南渔北移、长江十年禁捕是长期生态压力下的必然结果,要保护黑龙江省天蓝山绿水清的资源环境,就必须加强渔业水域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建设,监控追踪面源污染,强化监测能力;加强水域生态技术研究,大力开展“淡水牧场”建设,通过品种改良引进、合理搭配和增养殖新技术的使用,在湖库生态功能区合理搭配放养以浮游生物为食物的鱼类,降低水体的氮、磷总含量,实现低碳碳汇渔业生产,稳定生态群落,平衡生态区系。

  3.2大力推进全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3.2.1提质增效,大力发展养殖渔业。从黑龙江省实际情况来看,要通过全产业聚焦发力,深化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按照《农业部关于印发〈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编制工作规范〉和〈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编制大纲〉的通知》(农渔发〔2016〕39号)精神,修订完成养殖水域滩涂规划。以资源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以渔业增效、渔民增收为中心,依据资源优势和水产养殖特点,突出品牌和绿色有机,培育规模较大、技术先进、辐射带动力强、品牌优势明显的生产企业。引导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网络化营销。推动渔业转方式调结构,着力转变粗放的资源利用方式、生产方式、经营方式和管理方式,调整优化渔业产品、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提高渔业生产规模化、集约化和组织化程度。结合我省实际,制定优惠政策措施扶持渔业,大胆实践“PPP”模式;组织结构完善的渔业股份制企业让利、合作,敢于借力资本市场,通过新三板获得所需资金。

  3.2.2减量增收,规范发展捕捞渔业。按照国家提出的稳定捕捞生产,实现捕捞产量零增长的要求。一是完善工作体制机制建设。结合《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的相关部署,深化各水域渔政管理“河长制”工作,强化渔政管理,并在有条件的水域建立捕捞渔民专业合作社。同时,适时发布并实施禁渔期、禁渔区公告,实行禁渔制度,加强检查督导,确保各项禁渔管理措施落到实处。二是深入开展渔政执法检查。坚持专项整治与日常检查相结合,集中力量开展打击涉渔“三无”船舶非法捕捞和清理整治“绝户网”等违规渔具专项行动,特别是要严厉打击危害渔业资源大、社会反应强烈的“电、毒、炸”行为。三是强化环境和资源的保护。大力保护渔业水域生态环境,建立健全渔业水域污染应急和调查处理机制。规范水生生物自然保护区和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管理,进一步提高建设管理水平。认真研究生态补偿机制,抓好生态补偿措施落实。

  3.2.3做强产业,引导发展加工渔业。一是积极发展水产品冷链物流。借力已有的快递物流公司,由渔业生产基地或生产者与之达成战略协议,使“产地预冷、冷链运输、市内配送中心、销售终端”四点成一线,为客户提供增值服务,逐步完善业务链,建立长期稳定的伙伴关系。通过构建公共型冷库、(便利店+快递)企业联盟、(批发+零售)复合型冷链物流系统、(冷链商流+冷链物流)一体化冷链体系,实现我省渔业冷链物流资源的合理配置。通过建立(中央厨房)冷链物流中心、(求车求货)冷链物流信息中心、(多温度带)冷链物流集散中心、(冷链物流)系统集成中心,打造黑龙江省水产品冷链物流的平台经济。二是大力发展水产品加工生产。随着市场多样化的需求发展,更多的水产品将以即食形式“游”进千家万户。要解放思想,突破“依产定加”的禁锢,依托“龙江丝路带”建设,借鉴吉林省在珲春集中建设水产品加工产业园区的经验,促进地产鱼加工(包括来料加工)企业落地。加强方便、快捷水产加工品开发研究,拓展水产品功能,推动优质水产品进超市、进社区、进学校、进营房。三是实现品牌化经营。在发展水产品加工过程中加强市场信息研究,鼓励发展订单销售、电商销售等方式,使加工生产出来的水产品“知名、优质、便捷、简单、无处不在”,并向超市化、厨房化、优质化方向发展。“十三五”时期,依托线上交易和线下销售渠道的不断拓展,进一步提高了我省地产鱼市场占有能力,实现了“养得好”向“销得好”延伸,再由“销得好”倒逼“养得更好”升级增效,再造和提升渔业。

  3.2.4强化保护,积极发展增殖渔业。据测算,每生产1kg以浮游生物为食物的鱼类,可从水中带走29.4g氮、1.46g磷、118.6g碳。通过品种改良引进、合理搭配和增养殖新技术的使用,在湖库生态功能区合理搭配放养以浮游生物为食物的鱼类,如鲢鳙、大银鱼、湖白鲑等,不仅可以直接消耗水体中过剩的藻类,还可以消耗利用水体中其他的浮游生物,从而降低水体的氮、磷总含量,实现低碳碳汇渔业生产,稳定生态群落,平衡生态区系。为此,积极发展大中水面增养殖,配套建设苗种繁育基地,带动大中水面周边商品鱼池养殖生产,拉动苗种生产场苗种繁育,逐步建立绿色、有机水产品生产基地。大力保护渔业水域生态环境,建立健全渔业水域污染应急和调查处理机制。加强水域生态技术研究,确立并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的发展方针,大力发展“环境友好”型渔业生态经济。注重生态环境治理和管护,规范养殖生产操作规程,严格渔用药物使用,防止面源污染,向渔业生态要效益。继续推进鱼类资源增殖放流保护工作,加大濒危物种鲟鳇,洄游性鱼类大麻哈鱼、滩头雅罗鱼,珍稀品种哲罗鱼、大白鱼等增殖放流力度。不断强化增殖放流的规范管理,加强苗种质量监管,科学合理选择放流品种和区域。积极与相关部门沟通,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加大投资力度,在相关水域的县(市、区)建立各具资源特点的鱼类放流站,加大增殖放流力度,养护渔业资源。

  3.2.5促进融合,持续发展休闲渔业。全国渔业一二三产业的产值比为49:22.3:28.7,而黑龙江省渔业一二三产业的产值比却为86:4:10,渔业二三产业发展空间巨大。因此,要努力建设适应不同层次、不同需求、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的休闲渔业基地,带动促进渔民持续增收。积极引导各地做好规划,突出人文特色、地域特色,深入挖掘“鱼文化”,壮大发展“鱼产业”,做大做强“鱼经济”,推动区域化休闲渔业发展。坚持需求导向,积极与旅游、交通等其他行业联动,以传统渔文化为根基,以生态养殖为景观,大力发展区域性休闲渔业,使休闲渔业真正成为黑龙江省渔业经济新的增长点、市场消费点、就业拉动点。大力发展冰雪渔业经济,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同志“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建设冰雪经济强省”的战略部署,加快发展冰雪渔业经济。抓紧制定冰雪渔业经济发展规划,根据资源特点,合理布局,促进冰雪渔业经济科学有序发展。注重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多产业高度融合。选择一批基础设施完备、区域特色突出、产业规模大效益好、辐射带动作用强的大水面渔场创建一批示范基地,逐步将大中水面建成地产活鱼冬储库,引导渔业生产场户因地制宜开展各种形式的冬储,努力实现地产鱼均衡上市,实现优质优价。

  4相关建议

  4.1大力培育渔业典型

  受季节影响,黑龙江省地产鱼不能均衡上市,从哈齐牡佳四个中心城市淡水活鱼批发销售情况看,每年4月~10月份地产活鱼批发销售:省外淡水活鱼批发销售基本为5:1,每年1月~3月份和当年11月~翌年3月份地产活鱼批发销售:省外淡水活鱼批发销售基本为1:5。从批发市场平均价格来看,淡季鱼价高时黑龙江省基本没有地产鱼活鱼上市。因此,要集中有限资金,通过扶持均衡上市等典型,努力实现地产鱼优质优价。要持续抓好北鱼集团、镜泊湖水产养殖场、杜尔伯特连环湖、肇东大似海等冬捕冬储活动,在具备相应条件的渔场进行推广复制。各地要一以贯之地抓典型、推模式。“闻新则喜,闻新则动”,做给渔民看,带领渔民干,加快广大渔民观念现代化,示范引领渔民自觉转变生产方式。要在养殖结构调整、休闲渔业、冬捕冬储、地产鱼加工、品牌创建、市场营销等更宽领域、更大范围打造各具特色和亮点的典型,推动典型由点到线、由线到面,靠典型推动渔业整体工作登台阶。要开创渔业工作新局面,就要善于抓典型、推模式、可复制。更好地发动能人打造典型,让典型在推广中成为渔业转型升级的样板,让典型产生滚动效应、放大效应,让渔业生产场户成为渔业转型发展的实施者和直接受益者。通过“四转变、四调优”(“四个转变”:转变资源利用方式、转变养殖生产方式、转变经营管理方式、四是转变传统销售方式;“四个调优”:调优区域布局、调优产品结构、调优产业结构、调优要素配置)方面典型的引领、带动,寻求推动渔业转型升级的新路子、新方法、新机制,充分利用黑龙江省渔业资源优势,努力推进全省渔业产业健康发展。

  4.2开展标准化健康生产

  要依托各级水产技术推广部门,将水产养殖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操作规程转变为渔业生产场户看得懂、可操作的模式,积极实施渔业标准化养殖,扩大实施覆盖面,把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成熟的经验推广到养鱼场户的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要加强健康养殖、质量安全等为重点的标准化修订、完善、制定工作,使养鱼场户有标可依。积极引导各地以渔民增收为核心推进养鱼生产标准化工作,不断提高渔民标准化养鱼意识,真正按照标准化操作规程开展养鱼生产,有力保证地产鱼质量安全,逐步实现节本、保质、增效。而且,对水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要常抓不懈,加强监管,坚持优质水产品既要“生产出来”,也要“管理出来”,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提升水产品安全保障水平。

  4.3加快培育新式渔民

  推进科技创新,健全渔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体系,增强科技对产业发展的支撑能力,渔业现代化的关键是“渔民的现代化”,必须从根本上转变渔民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用现代发展理念引导渔民,增强创新意识与革新愿望,适应新时代,接受新观念,从思想观念上适应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必须从根本上转变传统生产方式,走科技兴渔的道路,不断提高渔业的现代化程度,加快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渔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渔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渔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渔业的步伐。同时,通过普及基础教育、技术培训、技能培训,使广大渔民成为“有文化、有技术、会经营”的新式渔民。

  4.4发展渔业合作组织

  各地要大力发展渔业合作社,鼓励渔民以入股、租赁、合伙等多种形式发展联合经营或组建渔业企业,培育新型渔业经营主体,使渔民抱团闯市场,变“小而全”为“大而专”。要在组织构成上,确保渔业合作社以渔民作为经营主体,从而构建新的组织形式;在所有制结构上,确保渔业合作社在不改变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实现了劳动和资本的联合,从而形成新的所有制结构;在收益分配上,确保渔业合作社对内部成员不以营利为目的,将利润返还给成员,从而形成新的收益分配制度;在管理机制上,确保渔业合作社实行入社自愿,退社自由,民主选举,民主决策等原则,建构新的经营管理体制。

  4.5加快渔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创新渔业机制,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渔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渔业生产力。不断培育新型渔业经营主体,建构新的经营管理体制。引导各类渔业市场主体通过利益机制联结起来,形成专业化分工、产业化经营,提高渔业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水平。在水产养殖集中连片地区,支持养殖大户、家庭渔场、专业合作社、渔业企业等发展壮大,扶持渔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建立多种形式的利益联结机制,发挥规模经营主体在新技术应用、新品种推广、新市场开拓、新业态发展上的引领作用,带领广大养鱼场户提高抵抗市场风险能力,让传统渔民搭上适度规模经营的“快车”。——论文作者:王超1康萌2孔令杰2杨秀2王昕阳2张澜澜2张淼3李玉清4

  相关期刊推荐:《黑龙江水产》HeilongjiangFisheries(双月刊)1982年创刊,是黑龙江省唯一的一本公开发行的水产科技期刊。注重报道水产养殖的新技术、新信息及生产经营的好经验、好做法,是引导渔民致富和促进水产业发展的桥梁和纽带。

2023最新分区查询入口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