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服务,正当时......期刊天空网是可靠的职称工作业绩成果学术咨询服务平台!!!

论农科教结合的系统机制

发布时间:2021-06-17所属分类:农业论文浏览:1

摘 要: 所谓农科教结合,从现代系统科学的观点来看,就是农村经济、科技和教育这一社会系统中各子系统及其要素围绕着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来发展农村经济这一系统目标,紧密联系,协调发展,使其结构不断优化,从而形成并发挥出整体优势的过程。本文把农科

  所谓农科教结合,从现代系统科学的观点来看,就是农村经济、科技和教育这一社会系统中各子系统及其要素围绕着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来发展农村经济这一系统目标,紧密联系,协调发展,使其结构不断优化,从而形成并发挥出整体优势的过程。本文把农科教结合的理论建立在现代系统科学的基础之上,着重探讨农科教系统的结构及其调节,以期弄清农科教结合的一般系统机制。

论农科教结合的系统机制

  一、农科教系统结构的特征

  农科教系统结构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1)整体性。农科教系统内各子系统相互联系、互为作用,共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各子系统是作为该整体的一个部分而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整体的功能大于各个子系统个体功能的和。因此,当我们考虑农村经济、科技与教育问题的时候,不能把它们割裂开来,分别讨论,而应该从整体上,从农村经济、科技与教育的有机联系,即农科教结合的高度上来分析、研究,从优化整体结构、提高整体效益上来合理配置农科教系统的各种资源。

  (2)开放性。农科教系统处在社会大系统和自然环境之中,与社会大系统和自然环境保持着密切的相互联系。首先,农科教系统中的农村经济、科技与教育子系统必然分别与它们各自所属的整个经济、科技与教育系统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受整个经济、科技与教育系统的影响和制约。比如,工业向农业提供农用机械、化肥等可以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而工业对农业提供的原料、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收等则可能改变农产品价格和农村经济结构。其次,农科教系统除了与社会大系统中的经济、科技与教育系统保持密切联系外,还要受社会大系统中的政治、文化、人口等其它系统的影响和制约。比如,人口的发展变化,不仅会对农村劳动力的发展变化产生影响,而且还会对农村教育的发展变化发生作用。再次,农科教系统与自然环境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一方面,农科教系统中的科技子系统,承担着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重任;另一方面,农村经济子系统中最主要的农业生产,其主要特征是经济再生产与自然再生产密切交织在一些,受自然条件,如土地、气候等影响较大。农科教系统与社会系统,以及自然环境不断进行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这种相互联系给农科教系统带来了勃勃生机,使其充满活力,同时也要求农科教系统必须适应社会大系统和自然环境的发展和变化。因此,当我们考虑农村经济、科技和教育问题的时候,不能脱离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和人口等背景,不能忽视当地的自然环境,必须增强农科教系统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和变化的能力。打破长期以来农村经济中那种自给自足、分散经营、封闭经营的小农经济体制,向现代化、商品化的大农村经济发展,无疑是保持农科教系统开放性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

  (3)层次性。农科教系统是一个多层次系统。这种多层次性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农科教系统包括科技、教育和农村经济三个子系统,每个子系统又包括知识,人才和经费等各种要素(如图1所示);二是从区域范围来看,有全国的农科教系统,有各省、各地区、各县的农科教子系统,还有各乡、各村乃至各户的农科教子系统或单元。其中从县到村是我国农科教系统的核心层次或基本层次,农科教结合的主要工作集中在这些层次上。农户由于规模小,以至难于形成系统,由于在某种程度上也存在着农科教结合的因素,故称其为单元。图1农科教系统的层次结构

  (4)动态性。农科教系统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相互作用系统,系统每时每刻都处在不断发展和变化之中,具有动态性。因此,当我们考虑农村经济、科技和教育问题时,不能用静止的眼光,而要用发展和变化的眼光。

  (5)能动性。农科教系统是一个社会系统。社会系统区别于一般自然系统和机械系统的重要之处在于社会是一个有人系统,人的主观能动性在农科教系统的发展中起着决定的作用。因此,调动人的积极性是农科教结合中必须十分注意的工作。

  (6)自组织性。由于农科教系统中各子系统间存在着互为需求,相互依存的内在逻辑联系,使得农科教系统能够在一定条件下,通过各子系统和要素的相互作用和自我调适,系统整体结构不断优化,从而形成和具有较强的自我适应和自我发展能力。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外部的直接控制力相对减弱,农科教系统的这种自我适应和自我发展能力尤为显得重要。

  为了深入探究农科教结合的系统基础,我们还必须对农科教系统的具体结构做进一步的分析,弄清农科教系统保持自身结构相对稳定的调节机制。

  三、农科教系统的调节

  根据农科教系统的调节机制,农科教系统结构可分为二类:一类是“控制型”农科教系统结构;另一类是“自组织型”农科教系统结构。

  1.“控制型”农科教系统结构与调节

  “控制型”系统一般有三个组成部分,即控制单元、执行单元和反馈单元。控制单元把控制指令输入到执行单元;执行单元根据控制指令进行操作、运行,并将其结果状况通过反馈单元输入到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根据反馈信息,修改、调节控制指令,以保证系统实现预期目标。因此,系统保持自身结构稳定性的调节机制取决于系统的控制指令和信息反馈。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我国农科教系统可以说是比较典型的“控制型”系统结构。农村经济、科技与教育三者的基本联系如图2所示。

  首先,农村经济、科技与教育均依赖于国家投资,并受国家计划调节。其次,科技与教育间没有直接的耦合联系,它们或是通过上级机构彼此联系或是进入农村经济系统中,在生产过程中彼此作用。

  但是,由于教育系统以一般文化教育为目标,并进而蜕变为升学教育,使得未能进入上级教育机构的毕业生,在进入农村经济系统成为劳动者时,由于缺乏必要的职业技术知识和技能,以致难于吸收和掌握新的科学技术。加之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大量中途辍学和未上学者进入农村经济系统,更加剧了这种状况。

  其结果,由于科技系统缺乏农村经济的需求刺激,根据国家计划和投资开发的有限科研成果又难于进入农村经济,成为新的生产力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于是,有限的科研成果被束之高阁,科技系统的目标蜕变为向国家计划负责,而并非为农村经济服务。

  农村生产力水平长期低下,农村经济长期满足于粗放经营,从而使得农村经济对于劳动力文化素质和科学技术知识,在本质上还没有什么要求,现有的生产经验和技能,完全可以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实践逐渐习得。因此,教育系统更加以少数人升学为其目标,并以此作为对国家计划和投资的回报。大批看不到升学希望,又深感科学技术文化知识在现有农村经济中难以发挥作用的农村青少年,失去了学习的动力,而农民受经济条件制约,更不愿把本来就十分有限的资金投入到不可能带来现实收益的子女教育上,进一步加剧了农村失学人口的扩大。所以,贫困诚然是农村教育落后的一个原因,但是更重要的是农村中缺乏对科技的吸收能力,进而缺乏对有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的劳动力的需求动力。

  这种恶性循环,便得农科教系统自身滋长出不断向近代、乃至古代结构退化的趋势。而抑制这种趋势,并使结构保持相对稳定的力量来源于国家计划和投资。这是新中国建立四十余年来,农村经济、科技与教育仍有很大发展的主要原因。

  “控制型”农科教系统结构如图3所示。农科教三者关系由国家计划规定或调节。而国家计划的制定取决于两个因素,即由外部输入的参照模式和由本系统运行状态提供的反馈信息。所谓参照模式,是指系统初始运行时,决定系统状态所参考或模仿的由其他同构系统提供的结构信息。它包括经验参照模式和理论参照模式。经验参照模式主要指由别国或本国经验提供的结构信息;理论参照模式则是指由某种社会理论或学说提供的结构信息。国家计划在参照模式和反馈信息的相互作用下,不断调整农村经济、科技与教育三者间的联系,使农科教系统保持动态的协调发展。

  但是,由于农科教系统处于整个社会系统的较低层级或系统边缘,信息反馈延迟很长,且受多种因素干扰,失真很大,因而很难真正在国家计划调节中发挥作用。于是,“闭环”的“控制型”农科教系统蜕变为“开环”(无反馈)的“控制型”农科教系统(如图4所示)。显然,“开环”系统的调节唯一依赖于参照模式。这带来两个问题:一是为了保证系统调节的准确性,即国家计划的严格执行,系统必须具有强有力的抗干扰保证,这就导致所谓“政府行为”,即行政干预、行政命令等作风的强化;二是参照模式必须是绝对先进和适用的,否则,必然制约系统发展。50年代初,我们学习前苏联模式建立起来的教育、科研和经济体制至今仍对我国教育、科研和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便是极好的例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开始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这就彻底动摇了“控制型”农科教系统结构的基础。农科教系统一旦失去保证其结构稳定的力量,必然向系统分裂方向退化,为了保证系统结构的稳定,必须要寻求一种新的调节机制,这就是所谓“自组织调节”。

  2.“自组织型”农科教系统系统结构与调节

  所谓“自组织型”系统,其主要特征是维持系统运行和结构相对稳定的调节力不同于“控制型”系统,它不是来源于凌驾在各子系统之上的集中统一的系统控制单元,而是取决于系统内各子系统间的相互作用,互为调适。

  在“控制型”系统中,子系统间缺乏直接的耦合联系,各子系统均处于一种被动状态,缺乏主动性。而“自组织型”系统则强调建立起子系统间互为需求,相互依存的内在逻辑联系。正是这种内在的逻辑联系,使得“自组织型”系统中任一子系统的运作必然受制于其它子系统,同时任一子系统的运作也必然影响到其它子系统。于是,各子系统都不可能是封闭独立的,它们在彼此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必须不断自我调整,以达到彼此相互适应。因此,这里子系统本身就是其运作的主体,处于一种积极主动的状态。

  那么,在“自组织型”农科教系统中,农村经济、科技和教育这三大子系统间互为需求,相互依存的内在逻辑联系是如何建立起来的呢?实际上,它是通过系统中的四种“流”,即知识流、人才流、经济流以及相互需求的信息流在各子系统内部,以及子系统之间的运动来实现的。

  一般来说,“自组织型”农科教系统内部如果存在着知识、人才和经费分布的显著差异,那么,在子系统内部,以及子系统之间就会不断进行着知识、人才和经费从分布密度较高的地方向分布密度较低的地方的扩散和流动,就象自然界的水流和气流一样。首先,以知识的流动为例。

  比如,科技子系统不断产生着新科研成果。假如农科教系统中知识的初始分布是均等的,那么,这些新的科研成果作为知识的进步打破了农科教系统内部知识分布均势。从而使这些新的科研成果一方面作为新的科技知识,进入教育子系统,丰富了科技教育的内容,并通过教育过程使知识附着于受教育者。随着受教育者成为新的科技人才或新的劳动者,知识回流到科技子系统成为新的科研活动的基础;或者,进入到农村经济子系统成为新的生产力的一部分。另一方面作为新的科技知识物化,直接进入到农村经济子系统成为新的生产力的另一部分。知识进入到农村经济子系统后,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和提高,同时,知识在生产过程中受到实践的检验,并通过实践提出新的问题。这些新的问题作为知识的变换形式反馈到科技子系统,成为新的科研活动的起点。知识就是这样往复循环,不断地在农科教系统中流动的。实际上,我们这里主要考虑的是在农科教“小”系统中,知识的“微”循环。在社会大系统中,知识在各个社会子系统中还有更为复杂的“大”循环。从社会大系统中,如整个科技系统或整个教育系统进入到农科教系统的“知识流”,对农科教系统的发展同样产生着极大的影响。

  伴随着知识的流动,作为知识的创造者和传播者的人才也在农科教系统中不断流动。

  其中,教育子系统中学生有三个去向:一是继续升学;二是进入科技子系统成为科技人员或留在教育子系统内成为教师;三是进入农村经济子系统成为有文化懂科学的劳动者。前两个去向对农村教育子系统来说应该是少数的、非主流的,第三个去向才是多数的、主流的,是农村教育子系统的主要目标。有文化懂科技的劳动者将逐步取代直接进入农村经济子系统的“文盲”、“科盲”式劳动者。由于新的科技知识不断产生,进入农村经济子系统的劳动者还必须经常回到教育子系统中再学习、再培训。如此往复循环,使农村劳动力素质不断提高。科技子系统中科技人员除部分来源于本级教育子系统的毕业生,主要来源于上级教育机构的毕业生。同时与上级科研机构保持一定的人员交流,以利于基础科学、应用科学与科技开发和推广之间的有机联系。而且科技人员必须经常到上级教育机构中进修提高,使知识不断更新。教育子系统中的教师除部分来源于本系统的毕业生,主要来源于上级教育机构的毕业生,并逐步提高其比重,直至完全。从而使农村教育的质量不断提高,而且教师也必须经常被选送到上级教育机构中进修提高。此外,科技人员与教师可以相互交流或互相兼职,以此促进科技子系统与教育子系统的有机联系,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同时,教师结合教学实践,进行一定的科研活动,如兴办校办科技开发产业等;科技人员结合科研成果推广,举办一些教育培训活动,甚至成立一些培训中心等。教师与科技人员均具有知识创造者和传播者这一双重角色,在农科教系统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与知识和人才同时流动的是经费。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经济实力不断增强。除一部分向国家财政上缴利税和用于农村社会,乃至其它社会的发展投资外,还有相当一部分资金可以用于农科教系统自身的投资,以增强农科教系统自身不断发展的能力。用于农科教系统自身的投资主要有三部分:第一部分是生产投资,直接进入农村经济子系统;第二部分是教育投资,进入教育子系统,通过教育子系统,形成人力资本,再进入到农村经济子系统;第三部分是科技投资,进入科技子系统,通过科技子系统,形成技术资本,也同样再进入到农村经济子系统。生产投资、人力资本、技术资本三者在农村经济子系统中共同作用,使农村经济更加发展。

  此外,在农科教系统内部实际上还有“需求信息”的流动存在。这种需求信息(如知识需求、人才需求和经费需求)的流向与其需求对象(如知识、人才和经费)的流向相反。需求信息在农科教系统内各子系统间建立起反馈联系,对系统的调节和稳定起着重要的作用。如当农村经济子系统缺乏有文化懂科技的劳动者时,就会向教育子系统反馈这一需求。教育子系统根据这一需求信息,调整教育结构或规模,加大或加快对农村经济子系统输送合格的有文化懂科技的劳动者。同时,教育子系统的这一发展变化,必然需要更多的经费支持。根据教育子系统的这一需求信息,农村经济子系统必须调整投资结构,加大对教育子系统的投资,这又可能引起农村经济子系统内部一系列调整和变化。农村经济、教育子系统的调整变化,同时也会引起对科技子系统的各种需求。根据这些需求信息;科技子系统也必然要进行调整和变化,以适应农村经济子系统和教育子系统的发展变化。实际上,在“自组织型”农科教系统中,一子系统对另一子系统资源(如知识、人才和经费)的需求量,往往是以本子系统资源对另一子系统的输出量来表征的,需求量与输出量成正比。比如,经济子系统对教育子系统培养的有文化懂科技的劳动者需求量越大,它向教育子系统投入的教育经费也相应地要更多,反之亦然,否则该子系统的需求也难以真正或持久地得到满足。这里存在着一种资源的优势互补和利益的“等价”交换关系。正是这种关系,使得农科教系统中各子系统之间建立起一种相互依存,互为需求的内在逻辑联系。

  然而,推动知识、人才和经费在各子系统间流动的“力”来源于何处呢?从前面的分析中,我们知道,来源于知识、人才和经费在各子系统间分布的差异性。那么,这种分布的差异性是怎样产生的呢?一种可能是来源于系统外部的输入。如来源于系统外部对农村经济子系统的投资,有可能打破农科教系统内经费原来分布的平衡。但农村经济子系统拥有的这些“较多”经费,不会自动流向科技或教育子系统。如果不是具有“先见之明”,它们一般会被用来发展农村经济子系统本身,使农村经济子系统不断扩大再生产。只有当这种扩大再生产受到原有技术水平和劳动力素质的制约,农村经济子系统难以发展时,农村经济子系统才可能将“较多”的经费投入到科技或教育子系统中,以期通过促进科技和教育子系统的发展,获得更多更好的科技成果和有文化懂科技的劳动者。这里,原有技术水平和劳动力素质对扩大再生产的制约,就是知识、人才和经费三者在农村经济子系统内相互作用的结果。显然,知识、人才、经费在农科教系统中的分布差异只为其在农科教系统中的流动提供了必要的前提,但促发其流动的“原动力”则来源于知识、人才和经费在农科教各子系统内的相互作用,可见,知识、人才和经费的这种相互作用,打破了农科教各子系统固有的“自我服务”或“本位主义”的“系统惯性”,使农科教各子系统间的联系得以实现。其实,来源于系统外部的输入一般都有较明确的目的。受其目的限制,输入到A子系统的资源一般不会再转入到B子系统。即使转入到B子系统,实际上也和直接从外部输入到B子系统的性质一样,属于外部对系统输入的资源分配,而不是系统内部的资源流动。

  相关知识推荐:怎么样在课程教育研究杂志社的期刊里查到自己的文章?

  另一方面,我们假定农科教系统内资源一开始就处于分布不平衡状态(暂不考虑这种不平衡是如何产生的),由于输运过程(或扩散过程)的存在,那么,经过一段时间,系统内资源的分布就会趋向于平衡。比如,在科技子系统中有一种新的发明、创造,这时农科教系统内原有的各子系统间的知识分布平衡状态被打破。但是,随着通过教师的教学、传播,这些发明创造逐渐为学生掌握,农科教系统内各子系统间的知识分布又达到新的平衡。显然,只有当科技子系统不断有新的知识产生时,农科教系统内各子系统间知识分布的差异性才能得以保持。人才和经费也一样。总之,只有当农科教系统内不断有新的资源产生时,才能使农科教系统内资源分布处于不平衡或差异状态。

  那么,在农科教系统内,新的知识、人才和经费是如何产生的呢?以新的知识产生为例。在科技子系统内,科技人员以已有的知识为基础,充分发挥人的聪明和才智,在一定的科研经费(包括科研设施)支持下,经过艰苦的科学实验和研究,创造出新知识(包括物化的知识——科研产品)。新的知识使系统的知识总量得到增加。科学学研究认为,知识的增长满足指数规律。从理论上来说,农科教系统中科技知识的增长也应满足这一指数规律。所以,在科技子系统中,知识、人才和经费的相互作用,使其知识的增长为非线性的。因此,我们说在科技子系统中知识、人才和经费的相互作用是非线性的相互作用。正是这种非线性相互作用,使得新的知识不断加速产生。同样,在教育子系统或农村经济子系统中新的人才、新的经费的产生也是如此。

  总之,农科教系统内知识、人才和经费的非线性相互作用,是农科教系统内新的知识、新的人才和新的经费,即新的资源产生的根本原因,也就是知识、人才和经费在农科教各子系统间的分布差异产生的根本原因。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知识、人才和经费在农科教各子系统内的非线性相互作用不仅使知识、人才和经费在农科教各子系统间的分布差异得以产生,而且还进一步使这种分布差异转化为知识、人才和经费在农科教各子系统间的流动,同时,这种流动为知识、人才和经费在农科教各子系统内的非线性相互作用提供了可能。二者相互联系,互为因果,从而使农科教系统结构不断得以优化和发展。正如毛泽东同志在《矛盾论》中指出的那样,一切事物的发展取决于该事物内部的矛盾运动。

  以上我们从一般意义上探讨了“自组织型”农科教系统中农村经济、科技与教育三大子系统的基本关系及其调节机制。进一步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农科教系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多层次结构的社会大系统,其中包含了大量的各种类型的组织机构。不过,这些大量的各种类型的组织机构又可以归结为两大类。一类是基本的功能组织,它们直接担负起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发展经济的任务,如科研机构、学校、企业、农场、农户,等等。另一类是协调机构,它们负责协调不同功能组织的运作,如科委、教委、农委等各级政府以及其它机构。在“自组织型”农科教系统中,农村经济、科技与教育三大子系统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实际上是通过这些基本的功能组织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来实现的。协调机构只是通过调节环境条件,促进基本功能组织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本身并不直接参于相互作用。就像化学反应一样,参加反应的不同化学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在一定的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下,不同化学物质的分子相互作用,形成新的化学物质。这里直接参于反应的是大量的分子。反应能否成功主要取决于这些分子自身的活性和运动。环境条件是化学反应的外因,它最终必须通过分子相互作用的内因来发挥作用。知识、人才、经费,以及需求信息流在这些基本功能组织之间运动,并把基本功能组织组织成一个复杂的农科教系统网络(或结构),共同完成农科教系统的整体功能,实现农科教系统的整体目标。

  这里,每个基本功能组织都必须是能够根据环境条件和其他基本功能组织的行为来自主决定自己的行动,并对自己的行动负责的“主体”。于是,相互需求,自我发展的利益机制,使每个基本功能组织都充满着活力和积极的主动性。“控制型”农科教系统中迟长、单一的反馈线路为每个基本功能组织向短捷、多样的反馈网络所取代。因此,每个基本功能组织都能较为迅速地响应环境或其他基本功能组织的变化。而且,某一个基本功能组织的成功经验,也能较为迅速地在整个系统网络中传播,并为其他基本功能组织学习和模仿。整个系统变得非常灵活,从而极大地增强了系统自我适应,自我发展的能力。

  但是,如果仅有基本功能组织间“自主”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而缺乏协调机构的宏观调控,那么,由于本位主义的利益驱使,由于缺乏全局信息和长远观念的短视行为,由于缺乏必要的经费投入而难于自主发展等诸种原因,也会造成系统的混乱,阻碍系统的健康发展。因此,协调机构,如各级政府的宏观调控仍然是十分重要的。但是,“自组织型”农科教系统与“控制型”农科教系统不同的是,协调机构不是担任直接的、集中控制的角色,而是通过制定政策法规,调节投资规模和方向,建立信息服务网络等多种间接调控的方法,来协调和促进各基本功能组织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这样,既可以克服由于缺乏宏观调控所造成的困难,也可以避免扼杀各基本功能组织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整个系统充满活力;避免由于集中统一的控制单元不可能充分掌握每个基本功能组织的具体信息而造成的不切实际的瞎指挥,使整个系统避免遭受大规模的全局性损害。

  总之,随着我国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农科教系统的结构也必然从控制型结构向自组织型结构发展。自组织型农科教系统结构与控制型农科教系统结构的不同,主要在于前者重视系统内各子系统间的耦合联系,通过这种紧密的耦合联系,系统内某一局部的变化都能迅速为整个系统所响应,系统内各子系统通过自我调节,很快达到相互适应,协调发展,从而使整个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不断优化,整个系统的效益不断提高。而后者,则倚重系统外部的调节和干预,主动性差,反映较迟钝。毫无疑问,“自组织型”农科教系统重视系统内各子系统间的耦合联系,重视系统知识、人才和经费的流动和非线性相互作用,必然要求农村经济、科技和教育的有机结合。因此,农科教结合是农科教系统从“控制型”向“自组织型”发展的必然趋势。——论文作者:陆跃锋

2023最新分区查询入口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