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服务,正当时......期刊天空网是可靠的职称工作业绩成果学术咨询服务平台!!!

全面推进河南省乡村产业振兴的若干政策建议

发布时间:2021-06-30所属分类:农业论文浏览:1

摘 要: 摘要:根据我们对河南省11个市30多个县乡村产业振兴模式及政策支持调研,针对调研中发现的影响乡村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我们提出七个政策建议:加大粮食等农产品安全供给的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对特色种养加产业链延伸模式的政策支持力度,加快农村土地制度改

  摘要:根据我们对河南省11个市30多个县乡村产业振兴模式及政策支持调研,针对调研中发现的影响乡村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我们提出七个政策建议:加大粮食等农产品安全供给的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对特色种养加产业链延伸模式的政策支持力度,加快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步伐,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提高乡村治理能力和水平,促进工商资本有序下乡.

全面推进河南省乡村产业振兴的若干政策建议

  关键词:乡村振兴;乡村产业振兴;农村经济;区域政策;河南省

  2020年12月,习近平同志提出:“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把“三农”问题提升到新的历史高度[1].2021年2月21日,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正式发布,第一次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动员令[2].乡村振兴,需要统筹协调、全面发力.而乡村产业振兴,是乡村创造物质财富最直接的途径之一,是弥补乡村发展不均衡不充分短板的重要力量.因此,产业振兴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居于特别重要的地位[3].针对我们在河南省11个市30多个县调研与分析中遇到的乡村产业振兴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特提出全面推进河南省乡村产业振兴的政策建议.

  1加大粮食等农产品安全供给的政策支持力度

  针对我们国家人均耕地不足全球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的特殊国情,结合河南省地处中原、四季分明、物产丰富、农业生产条件特别好、历来是国家粮仓的发展基础,按照近些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中原大地初步探索成功的确保粮食安全模式形成的政策架构与仍然存在的支撑条件短板,我们建议从以下四个方面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以确保粮食等农产品安全供给.

  1.1采取更加严格的政策措施保护耕地资源

  面对2020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发展的影响,特别是对粮食安全带来的威胁和我们国家繁重的稳定粮食发展大局的双重重任,严格依法保护耕地资源是我们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保障粮食安全、促进乡村产业振兴最为重要的原则,也是落实“藏粮于地”要求的基本保障[4].按照党中央的规定,不折不扣地落实耕地保护基本国策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行为,严禁违规占用耕地发展乡村产业,一定要防止耕地“非粮化”,坚决守住耕地保护红线和粮食等农产品供给的安全底线.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依法依规做好耕地占补平衡,确保粮食播种面积基本稳定,杜绝以各种各样的理由乱占耕地.规范有序地推进农村土地流转,探索耕地托管入股方法,既培育种粮大户和充满活力的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又为农民增加收益寻求新的途径.不断增加财政投入,高质量持续开展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稳定提高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和管理水平,加快速度完善耕地质量调查监测体系和规范的耕地保护补偿机制,把“藏粮于地”的要求落实到每一个细节.

  1.2把农业科技创新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地位

  乡村振兴、农业发展、粮食安全、保障供给,说到底,关键是要依靠农业科技进步,特别是要拥有一批老中青结合的优秀农业农村科技人才支撑[5].河南省一直是农业农村大省,农业类高等院校、专业科研机构、农技推广体系等人才队伍规模较大,研发水平较高,在全国农业农村领域一直占有重要地位.要持续巩固和不断提升这种长期积累的行业优势和专业技术优势,充分利用我们农业科技创新资源积累积淀比较丰厚的基础条件;以建立长期稳定的经费支持机制为保障,以更大的研发人才和资金投入,集中精力持续推动农业科技创新;重点培育优质小麦、玉米、花生等主要粮油作物新品种,为全国打好种业翻身仗贡献中原力量,以品种品质优势全面落实“藏粮于技”和农业科技自强自立的重大粮食安全策略,尤其是要在优质高产小麦新品种培育和推广应用上持续下硬功夫,继续提高单产水平,提升高筋、中筋、低筋小麦品质;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以产业化思路发展小麦经济,持续打造中原“小麦品牌”,让中原小麦品种、中原小麦生产、中原面粉加工、中原面制品生产、中原速冻食品、中原休闲食品等享誉国内外,打造高质量的“世人餐桌”,更好地满足国内外消费者对高质量食物供给的需求.增加对各级各类农业农村人才培养教育投入,站位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高度,积极扩大国际合作与交流,引导与培养更多热爱“三农”、奉献“三农”、创富“三农”、支撑“三农”可持续发展的人才队伍,为扛稳粮食安全重任提供充足的优秀人才资源支持.

  1.3建立健全国家对粮食主产区的长效补偿机制

  由于我国基本国情所迫,粮食安全历来受到高度重视.但是,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大潮中,粮食生产的直接效益偏低是一个全球性难题,多数发达国家均依法采用一定的政策补偿机制予以支持和保障.近些年,我们国家始终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已经对粮食主产区、种粮大县、种粮大户进行了一定的政策性补偿,而且确实产生了积极促进粮食增产提质的效应.现在仍然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政策补偿力度不够,制约了种粮的积极性,下一步需要进一步加大补偿力度,补偿对象需要进一步具有针对性,补偿方法也需要尽快法制化,不能长期依赖年度性新出台的文件支撑[6].因此,我们要结合产粮大县、规模化种粮企业、农村种粮大户等的实际需要,按照党中央已明确地对粮食等农产品主产区提供有效转移支付的方法,积极开展试点试验,探索建立健全以财政转移支付为主导的相关法规,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促进行业之间、区域之间利益均衡的长期需要,更好地为粮食安全贡献较大者增添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7]

  .1.4加快推进农业绿色发展

  以绿色发展理念为指导,通过多种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加快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尤其是在减轻农业土壤面源污染方面要加大绿色技术推广应用范围,促进土壤质量稳定恢复与逐步提升,为粮食等农产品绿色化生产提供基础条件保障[8].加快研发推广绿色高效的功能性肥料、生物肥料、新型土壤调理剂、低风险农药等绿色防控品,推广应用绿色高效饲料添加剂、低毒低耐药性兽药、高效安全疫苗等科技新产品,尽快突破农业生产中关于化肥和农药减量、安全、高效等方面技术问题.以数字化智能化为支撑,创新推广更多节能低耗智能机械装备,全面提升农业生产信息化、智能化、无人化、高效化水平.通过技术创新提高肥料、饲料、农药等投入品的有效利用率.形成一批主要作物绿色增产增效、种养加循环利用、区域低碳循环、田园生态综合体等农业绿色发展技术体系.研发应用一批耕地质量、产地环境、面源污染、土地承载力等监测评估和预警分析技术,完善评价监测技术标准和技术体系,全面促进农业绿色发展.

  2加大对特色种养加产业链延伸模式的政策支持力度

  特色种养加产业链延伸模式,对河南省乃至全国重要农业大省来说,均具有比较显著的代表乡村产业发展最重要特征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科学内涵,是稳固农业农村发展大局的特别重要的乡村产业振兴模式.然而,就我们调研中所了解与分析的综合情况看,该模式进一步发展仍然需要加大相关政策的支持力度.

  2.1以智慧农业的方法促进种植业环节提升效益

  现在,很多地方的实际情况是在种养加产业链发展过程中,种植业环节的经济效益相对较低,直接影响发展的可持续性.如果不设法提升该环节的经济效益,现在仍然从事这个环节的一代农民一旦年龄更大,可能面临没有年轻人接续的历史性难题.即使是现在部分地区探索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或者是已经有明显成效的“准股田制”土地托管经营模式,也都面临种植业本身经济效益偏低问题.所以,我们在政策储备层面需要探索长期支撑种植业稳定发展方法.我们在调研中发现了部分苗头,很有进一步实践的价值,就是以智慧农业的方法,促进种植业环节提升经济效益.该方法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正在广泛普及的5G及人工智能技术,把种植业生产过程中的很多生产环节数字化、智能化、远程化,既减轻了直接劳动投入,降低了生产成本,又通过专家智能系统,及时诊断与发现生产现场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保障种植业可持续发展[9].所以,配合数字乡村建设,在政策层面优先支持特色种养加产业链发展基础较好县市的智慧农业发展,以智慧农业的方法,降低种植业生产成本,破解种植业可持续发展问题,具有长远实践价值.

  2.2以普惠金融等现代金融力量支持养殖业规模化发展

  我们调研所到之处,养殖业发展较好的县市,只要遇上现代化加工业,均面临养殖业规模不足、加工业生产原料供给跟不上、加工业效益难以持续较快提升等共同难题.而我们与养殖业业主交流的过程中,讨论为什么不扩大养殖业规模时,回答最集中的原因是资金不足.为什么不贷款呢?多数业主回答在与银行交涉过程中,贷款条件评估无法通过,或者即使是通过了,贷款额很有限,无法较快地扩大规模,等等.归根结底,缺乏现代金融支持,是抑制养殖业规模化发展的主要原因.而在河南省兰考县、卢氏县等普惠金融试验试点的县市,这个影响乡村发展的金融资源不足的难题已经迎刃而解.所以,建议在进一步扩大普惠金融试点过程中,对种养加产业链发展模式基础较好的县市,优先纳入普惠金融试验试点,探索普惠金融支持养殖业规模化发展的政策支撑体系,以现代金融的力量为种养加产业链发展模式注入金融活水,增强种养加产业链的均衡协调发展能力,促进养殖业规模化发展,形成1+1>2的效应,为乡村产业振兴提供更加充沛的动力[10].

  2.3以技术创新支持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

  面对高质量发展的历史性浪潮,科技创新成为所有行业增强发展能力的基本功.对农产品加工业而言,既要按照一般工业的发展规律,以适度的工业生产规模追求规模效益,又要通过不断地技术创新提升主导产品的知名度与影响力.我们河南省的农产品加工业在全国居于非常重要的位置,产业规模居全国前列,双汇肉制品、三全速冻食品、夏南牛雪花牛肉、郏县红牛肉、永城面粉等品牌影响较大,市场占有率比较高,进一步发展的产业基础比较雄厚.但是,对于大量新进入规模化加工阶段的农产品加工来说,特别是2020年新冠疫情以来在网络上销售火爆的休闲食品和地方性特色产品,著名品牌不足,市场影响力不大仍然是全面发展过程中直接的障碍.所以,全面加强农产品加工业技术创新,通过科技创新的力量,提升农产品加工制成品的品质,以品质制胜,提高市场影响力,扩大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规模,是大势所趋,也是每一个农产品加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持久性着力点.

  3加快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步伐

  按照经济学基本原理,土地是财富之母,具有创造财富无可比拟的要素力量.我们改革开放初期,安徽省小岗村在土地制度承包制改革上的大胆探索,为我们全国的土地制度改革闯出了一条康庄大道.近些年,党中央国务院对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高度重视,已经在全国进行了大量的改革试验,也积累了不少经验与做法[11].然而,从加快乡村产业振兴的视域出发,我们认为,河南省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急需在以下方面取得新突破.

  3.1鼓励农民直接参与土地制度改革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最为关心的是农民,利益直接相关者也是农民,最大的改革智慧也可能来自农民.目前,我们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已经进行了大量试验的基础上,暂未拿出切实可行的让广大农民获得较大收益的新举措.推进新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关键的卡脖子点没有让农民直接参与政策制定,没有真正结合乡村产业振兴的现实需要.新近涉及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各种文件,以限制性规定居多,而放权给农民的东西不多,让农民大胆试的东西不多,通过土地制度改革促进农民增收的新举措不多.这三个“不多”,限制了农民参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积极性,拟制了土地资源创造财富的能力,需要进行逻辑性纠正.为此,我们建议,在全面探索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过程中,按照习近平同志要求的“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抓住“十四五”时期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历史机遇,出台鼓励农民直接参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新文件,引导真正热心“三农”的一批农民以主人翁的角色,拿出基层一线最了解农村、农业、农民智者的智慧,迸发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新的思想火花,汇聚新一轮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伟力,尽快突破制约当今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障碍,形成新的政策支撑点,为乡村产业振兴增添活力与动力.

  3.2以更加灵活的方式盘活农村经营性建设用地资源

  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来,全国大规模的城镇化和城市建设改变了中国发展运行的基本状态,我们国家自全球工业革命以来第一次全面推进了工业化与城镇化进程,全社会财富增加量全球瞩目.在这个历史进程中,无论是城市建设资金,还是城镇居民个人资产大幅度增加,都直接与盘活城镇周边土地资源密切相关.时至今日,很多城市土地出让收入仍然占当地财政运行经费的很大比例.因此,土地资源创造巨大财富的能力几乎人人皆知.现在,在推进城乡协调发展过程中,大家看得非常清楚的一个现实是,一方面大中城市周边地区,地价如金,动不动一亩地商业价值上千万元,到了寸土寸金的程度;而与此同时,在广大乡村地区,空心村、闲置建设用地、空闲楼院、空闲院落、空闲窑洞等比比皆是,大量宝贵的土地资源处在闲置状态.虽然,各地结合当地情况,已经对农村经营性建设用地改革进行了部分试验与探索,但是在面上没有全面盘活农村经营性建设用地资源是一个事实.这种状况既是一个全社会资源浪费的现象,也是拉高大中城市土地价格、为青年人购买住房不断增加压力的直接原因.因此,以更加灵活的方式盘活农村经营性建设用地资源是一个涉及全社会利益调整的重大事项.

  我们建议,相关部门不要简单以现有政策法规为依据,处处限制农村经营性建设用地盘活的改革方法,而要鼓励与支持基层的改革探索.实际上,河南省新郑市以政府收储的方法鼓励农村经营性建设用地盘活的方法,长垣县“通过集体建设用地调整入市建设乡(镇)工业园区,为促进乡村产业集聚、转型发展提供了有效平台”的经验做法,很多地方已经试验的以农村经营性建设用地为原始资本通过转让使用权获得村集体经济长期稳定收益的方法,等等,都具有实际应用价值,而且实施成效比较好,确实有进一步扩大实施范围的可行性.应该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战略高度出发,以包容开放的姿态,支持基层探索符合当地发展需要的经营性建设用地制度改革方法,为盘活这一块最有潜力的社会资源鼓劲加油,为乡村产业振兴提供变资源为资本的渠道,为农民提高收入水平提供制度保障[12].探索在农民集体依法妥善处理原有用地相关权利人的利益关系后,将符合规划的存量集体建设用地按照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直接入市的方法.在符合国土空间规划条件下,鼓励对依法登记的宅基地等农村建设用地进行复合方式利用,用于发展乡村民宿、农家乐、农产品加工、电子商务等乡村产业.——论文作者:张占仓

  相关期刊推荐:《河南科学》HenanScience(月刊)主要发表自然科学、边缘科学、工程技术等方面具有一定理论水平和实践价值的学术论文和主要科研成果的实践、考察报告,着重探讨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反映省内外科学技术研究的最新成果,扩大学术交流。

2023最新分区查询入口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