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服务,正当时......期刊天空网是可靠的职称工作业绩成果学术咨询服务平台!!!

江苏省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业耦合研究

发布时间:2021-12-10所属分类:农业论文浏览:1

摘 要: 摘 要 [目的] 目前我国正处于关键的经济转型期,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产业之一,其耦合发展对于存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有重要作用。[方法] 通过构建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业指标体系,采用灰色关联法计算江苏省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业的关联度,进一

  摘 要 [目的] 目前我国正处于关键的经济转型期,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产业之一,其耦合发展对于存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有重要作用。[方法] 通过构建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业指标体系,采用灰色关联法计算江苏省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业的关联度,进一步通过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两者的协调程度。[结果] 生态农业系统与生态旅游系统中的旅游经济、旅游资源和旅游价值的关联度分别为 0. 719,0. 673 和 0. 621,大小顺序分别为旅游经济 > 旅游资源 > 旅游价值,而生态旅游系统与生态农业系统中生态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的关联度分别为 0. 687,0. 700 和 0. 626,大小顺序分别为经济系统 > 生态系统 > 社会系统,耦合作用均分别为较强、较强和中等。2012 ~ 2016 年江苏省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耦合度处于磨合阶段,但一直在增加,同时耦合水平经历了初级协调发展水平到中级协调发展水平的过程。[结论] 江苏省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的耦合发展仍有进步的空间,今后应加强耦合发展机制,推动两大耦合产业走向更深更广的发展领域,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同时保证生态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江苏省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业耦合研究

  关键词 生态农业 生态旅游业 耦合发展模型 灰色关联法 指标体系

  0 引言

  十八大报告指出: 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生态农业于 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在我国兴起,主要是沿用生态学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运营手段,进而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一种现代化的农业。将第二、三产业与大农业结合起来,协调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形成生态、经济良性发展与循环,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有机统一[1-2]。生态旅游业指的是依靠生态旅游资源,以旅游设施为基础,为向往生态旅游爱好者的生态旅游活动创造便利条件与环境,进而提供所需商品和服务的一种综合性行业。生态旅游坚持在政府指导下,旅游承载力约束下进行适度的旅游开发。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升,人们也越来越喜欢大自然清新的空气以及淳朴的乡村气息,希望离开城市喧嚣,沉浸于传统的自然田园生活[3-4]。

  相对于传统产业,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特征是对我国传统农业与旅游业在产业模式上的升级转变。迄今为止,目前行业主要研究集中在这两个新兴产业的平行研究方面,已取得了一些成果。傅显捷[5]通过发展生态农业,同时充分发挥地理标志产品产业化在生态旅游业中的积极作用,实现产业集群,促进武陵山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陈智广等[6]从我国当前生态农业的实际情况出发,研究发现生态农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农民生态意识淡薄,资金、技术投入不足等问题,制约着生态农业健康发展。余尤骋等[7]在分析国内外生态旅游资源的基础上,对我国都市农业生态旅游资源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农业生态旅游的特性,总结相应的评价方法。而生态农业与旅游业的耦合发展是以两者的良性友好互动为基本前提,通过彼此相互依赖、协调、促进的动态关联关系进行联合。通过 “以游助农”的方式一定程度上解决新农村发展进程中的一些问题,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水平,提升农民综合素质,缩小城乡差距,改进环境保护,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统一发展,增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推进农村相关产业间的和谐统一发展等,通过对农业和旅游业的耦合,减少各自产业在发展道路上的阻碍[8-10]。

  目前生态农业的规模化机械式大力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会引起农村传统魅力的消失,使旅游者追求的原始乡村环境发生改变。需要对两者耦合发展引起足够重视,局部保留并传承乡村的地方性文化,实现生态农业与旅游业的快速高效耦合发展。从某种程度看,通过分析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业耦合产业中不同类型资源、不同类型污染以及技术革新速度、行业结构变化等对产业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而掌握这些因素对耦合产业发展的影响路径、影响强弱,对特定区域的产业结构调整是具有现实和示范意义。但是从产业经济学的视角上来看,两者存在着互动发展的关系,通过 “以农哺旅”的方式来解决旅游业发展中的一些制约类因素,如旅游基础设施的不完善、旅游市场扩展力度不够、旅游企业缺乏竞争力、创新力,对外开放程度不高、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低,旅游季节性等问题。因此,文章利用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业的耦合产业系统进行分析,通过两大支柱产业实现对江苏省整体产业升级的强力拉动。

  1 研究区概况

  江苏省地处我国大陆东部沿海地区中部,长江、淮河下游,东濒黄海,北接山东,西连安徽,东南与上海、浙江接壤,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地跨东经 116°18' ~ 121°57',北纬 30°45' ~ 35°20',内陆面积 10. 72 万 km2 ,占我国土地总面积的 1. 12% 。江苏省属于温带向亚热带的过渡性气候,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四季气候分明,以淮河、苏北灌溉总渠一线为界,以北属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以南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江苏省人多地少,近年来为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缓解农业生态环境污染,积极发展生态农业,目前已形成种养结合型、水体型、生态循环型及庭院型等生态农业模式,有效地保障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此外,江苏省于 2008 年开始投资建设生态旅游项目,截止 2016 年底,共建设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 6 个,总量居全国第一,如苏州镇湖生态旅游区、徐州潘安湖湿地景区等,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 34 个,如连云港花果山景区、扬州瘦西湖万花园等。生态旅游业的发展不仅取得良好的经济、社会及环境效益,同时有利于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及合理开发。生态农业资源作为生态旅游业的生存之本,研究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的耦合发展对于促进农村、农业的发展以及环境的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

  2 研究方法

  2. 1 灰色关联法

  灰色关联法是根据序列曲线几何形状的相似程度来评判其关系的密切程度,曲线越接近,关联度越大,且对于研究对象的数量和分布规律没有限定,弥补了数理统计法要求大样本量和较高分布规律的缺陷,计算过程也相对简单,不会出现量化结果和定性分析结果不符的情况,是分析产业关联度常用的方法之一[11-12]。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业由多个因素共同作用,对其进行耦合关系研究,选取部分有价值的因素,对其进行一系列数据处理,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其方法具体步骤主要包括几方面:

  ( 1) 确定分析序列

  设定生态农业序列为 Xi,生态旅游业序列为 Yj 。基于江苏省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的实际情况及耦合分析的要求,在科学性、客观性、可行性等原则的前提下,结合相关文献研究及 2016 年 《江苏省统计年鉴》数据,生态农业系统选取生态系统、经济系统及社会系统 3 个方面共 12 个指标; 生态旅游系统选取旅游经济、旅游资源及旅游价值 3 个方面共 12 个指标,具体见表 1。

  ( 2) 数据无量纲化处理

  由于原始数据的量纲和数量级不同,在比较时难以得出正确的结论,因此在进行灰色关联法分析前,先通过极差标准化方法对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得到Xi和Yj 。

  ( 3) 关联系数计算

  利用灰色关联系数式 ( 1) 计算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业的关联系数 ξij。

  3 结果与分析

  3. 1 关联系数

  利用式 ( 1) 计算每个关联系数,得到表 4。生态系统中绿化率 ( X1 ) 与生态旅游系统各个指标的平均关联系数为 0. 857,说明绿化率的高低影响着生态旅游业的发展水平。化肥及农药施用量 ( X2 ) 与生态旅游系统各个指标的关联系数普遍偏低,平均关联系数为 0. 537,表明江苏省有必要采取措施降低化肥及农药的施用量,以推动生态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农民人均耕地面积 ( X3 ) 和农田旱涝保收率 ( X4 ) 与生态旅游系统各个指标的平均关联系数分别为 0. 631 和 0. 709。据统计,2016 年江苏省新增有效灌溉面积 4. 1 万 hm2 ,有效灌溉面积达 406. 7 万 hm2 。同时也说明生态农业的健康发展为生态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经济系统中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X5 ) 、农业生产总值 ( X6 ) 、农业土地生产率 ( X7 ) 、农业劳动生产率 ( X8 ) 与生态旅游系统各个指标的平均关联系数分别为 0. 832、0. 740、0. 591 和 0. 599,表明生态旅游业的良好发展有效地促进农民的收入,而农业土地和劳动及农业生产总值对生态旅游业的发展影响不大。社会系统中农民人均粮食产量 ( X9 ) 、农村家庭恩格尔系数 ( X10 ) 、城乡收入比 ( X11 ) 及农民劳动力文化程度 ( X12 ) 与生态旅游系统各个指标的平均关联系数分别为 0. 582、0. 612、0. 633 和 0. 677,其中农民的文化程度与生态旅游关联系数最大,对生态旅游的影响也最大。

  旅游经济中资金投入 ( Y1 ) 、旅游收入 ( Y2 ) 、区域人均 GDP ( Y3 ) 和旅游人数 ( Y4 ) 与生态农业系统各个指标的关联系数均大于 0. 6,说明江苏省旅游经济的结果取决于生态农业的发展水平。旅游资源中植被覆盖率 ( Y5 ) 、高级管理人员 ( Y6 ) 、服务质量 ( Y7 ) 和交通条件 ( Y8 ) 等和旅游价值中愉悦度 ( Y9 ) 、欣赏度 ( Y10 ) 、民俗文化 ( Y11 ) 和科学教育 ( Y12 ) 都是等生态旅游发展的必备条件,与生态农业系统各个指标的关联系数介于 0. 580 ~ 0. 720 之间,因此,江苏省在发展生态农业的同时,还应加强生态旅游资源和价值的开发利用,促进其共同发展。

  3. 2 关联度及耦合作用

  生态农业系统与生态旅游系统中的旅游经济、旅游资源和旅游价值的关联度分别为 0. 719,0. 673 和 0. 621,大小顺序分别为旅游经济 > 旅游资源 > 旅游价值,而生态旅游系统与生态农业系统中生态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的关联度分别为 0. 687,0. 700 和 0. 626,大小顺序分别为经济系统 > 生态系统 > 社会系统,耦合作用均分别为较强、较强和中等。说明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共同发展。其中生态系统与旅游经济、旅游资源和旅游价值的关联度分别为 0. 726,0. 655 和 0. 680 ( 表 5) ,耦合作用均较强 ( 表 6) ,说明良好的农业生态系统带动了生态旅游业的发展。从关联度值来看,生态系统与旅游经济的关联度最大,关系最密切。江苏省地处长江三角洲,称为 “鱼米之乡”,资源种类繁多,地域宽广、景点环境自然,为生态农业旅游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经济系统与旅游经济、旅游资源和旅游价 值的关联度分别为 0. 739,0. 703 和 0. 659 ( 表 5) ,耦合作用均较强 ( 表 6) ,说明生态旅游业的发展推动农业经济水平的提高。社会系统与旅游经济、旅游资源和旅游价值的关联度分别为 0. 692,0. 662 和 0. 524 ( 表 5) ,耦合作用分别较强、较强和中等 ( 表 6) ,由此可以看出,江苏省农民生活水平及收入与生态旅游业的发展关系密切,随着生态旅游业的发展,农民的收入及生活水平提高,城乡收入比减少。

  3. 3 耦合协调度

  2012 ~ 2016 年 5 年间江苏省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耦合度一直在增加 ( 表 7) ,处于磨合阶段,但两者之间的关系正逐步向高水平耦合阶段发展。2012 ~ 2013 年,江苏省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的耦合水平处于初级协调发展水平,从 2014 年起过渡到中级协调发展水平,说明近年来两者的发展速度比较一致,均处于上升趋势。

  4 结论与讨论

  江苏省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业耦合研究是一个多指标的分析过程,通过灰色关联法计算其关联度,研究发现,江苏省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业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共同发展。且生态农业系统与生态旅游系统中的旅游经济、旅游资源和旅游价值的耦合作用及生态旅游系统与生态农业系统中生态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的耦合作用均分别为较强、较强和中等。因此,江苏省今后应着重生态旅游价值的开发及生态农业社会系统的完善。而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是关联性较强的产业,在达到关联性极强的程度之前仍有许多工作要做,江苏省有必要在优化产业耦合发展的同时完善耦合机制,引导两大产业持续健康发展。进一步通过耦合协调发展模型可以看出,2012 ~ 2016 年江苏省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耦合度处于磨合阶段,但一直在增加,同时耦合水平从初级协调发展水平过渡到中级协调发展水平,也就是说,江苏省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一直向良好的方向发展。

  生态产业是一个连锁产业,生态农业建设及生态旅游业发展均有利于新农村的建设,刘丽芳[13]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发现云南省新农村建设中对长效的脱贫机制认识不够,而生态环境建设以及生态旅游配套设施发展都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同时传统农业受机械水平和生产水平的限制,生态效率低,且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性较强,而生态农业这种低能耗、高产出的生产模式将农业和生态环境保护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农业和生态环境的共同发展[14]。此外生态旅游业作为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途径之一,在农村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要从完善生态旅游基础设施、提高农民文化水平,做到生态富民、区域合作耦合发展,全面开发建设生态旅游。

  江苏省作为生态农业环境较好的省份,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耦合发展仍有进步的空间。江苏省政府及各地机关应出台相关政策和规划,明确耦合发展方向、目标等,由易到难的分步实施,在确保两者耦合发展的同时形成生态产业集群。此外,江苏省农民文化程度与生态旅游业的耦合发展处于中等水平,因此有必要提高农民文化水平,根据农民不同的文化程度进行不同类型的培训,满足农民的学习需求,提高农民自身的职业和文化素质。当今社会作为大数据时代,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的耦合发展可以借助互联网、云计算等先进技术手段提高两者的耦合作用,增强两者的耦合效果。——论文作者:周贵平

  参考文献

  [1] 刘朋虎,仇秀丽,翁伯琦,等. 推动传统生态农业转型升级与跨越发展的对策研究.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6,26 ( S2) : 178 ~ 182

  [2] 陈珏. 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能值及可持续发展分析.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6,37 ( 12) : 163 ~ 166,236

  [3] 赵娜. 基于 AHP 的神农架生态旅游资源评价研究. 旅游纵览 ( 下半月) ,2016,( 12) : 192 ~ 194

  [4] 尹芳. 低碳旅游视角下的农村生态旅游发展路径研究.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7,38 ( 4) : 228 ~ 231

  [5] 傅显捷. 生态旅游综合产业发展与地理标志产品研究———从武陵山片区酉阳县生态旅游与精准扶贫说起.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5, 31 ( 6) : 21 ~ 29

  [6] 陈智广,姜明. 生态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和解决对策分析. 山西农经,2017,( 7) : 7 ~ 9

  [7] 余尤骋,王炜,韩宇. 都市农业生态旅游资源评价方法研究. 现代农业,2016,( 10) : 90 ~ 91

  [8] 李天芳. 陕南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耦合发展机理与路径研究. 湖北农业科学,2017,56 ( 4) : 787 ~ 792

  [9] 陈宗宁. 基于全域旅游视角下松溪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研究. 福州: 福建农林大学,2017

  [10] 周艳丽. 生态经济视角下海南热带农业与旅游业耦合发展研究. 农业经济,2016,( 12) : 21 ~ 23

  [11] 胡亚光,吴志军. 江西省旅游产业集聚影响因子灰色关联分析. 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18 ( 4) : 50 ~ 54

  [12] 刘相龙,林孔团. 基于灰色关联法的福建省文化产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关联分析. 沈阳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2015,17 ( 6) : 747 ~ 750

  [13] 刘丽芳. 对云南省新农村建设与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相结合的思考. 林业调查规划,2017,42 ( 1) : 114 ~ 117

  [14] 沙威. 发展生态农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作用分析. 农技服务,2017,34 ( 1) : 153

  相关期刊推荐:《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杂志是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全国农业资源区划办公室、中国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学会联合主办的指导性与学术性相结合的综合性刊物。主要宣传农业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治理、农业计划、农业发展规划、农业投资规划、农村区域开发、商品基地建设等方面的方针政策;介绍农业资源调查、农业区划、区域规划、区域开发、农村产业结构布局调整、农村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持续农业等方面的经验、成果和国外动态,及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探讨市场经济发展和运行机制与农业计划和农业资源区划的关系和影响;推动农业计划和农业资源区划学术理论发展;普及有关基础知识。

2023最新分区查询入口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