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12-17所属分类:农业论文浏览:1次
摘 要: 摘 要: 产业扶贫是最长效、最能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的扶贫方式。通过发展畜牧产业推动贫困地区农户脱贫已成为黑龙江省精准扶贫的重要内容。为了研究乡村振兴战略下如何更好地推进黑龙江省畜牧产业精准扶贫的发展,笔者分析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下黑龙江省推进畜牧产业精
摘 要: 产业扶贫是最长效、最能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的扶贫方式。通过发展畜牧产业推动贫困地区农户脱贫已成为黑龙江省精准扶贫的重要内容。为了研究乡村振兴战略下如何更好地推进黑龙江省畜牧产业精准扶贫的发展,笔者分析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下黑龙江省推进畜牧产业精准扶贫的机遇和挑战,提出推进黑龙江省畜牧产业精准扶贫要采取畜牧业与精准扶贫深度融合、综合治理贫困地区畜牧养殖污染、整合和提升科技队伍等措施,保障贫困人口持续增收,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为乡村振兴奠定基础。
关键词: 黑龙江省; 乡村振兴; 畜牧产业; 精准扶贫; 机遇与挑战; 乡村生态文明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也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指导思想,在我国“三农”发展进程中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乡村振兴的总目标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具体建设目标为“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二十字方针”,即“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将农业农村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是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部署。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的民生目标,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终极目标。生活富裕的前提是消除乡村贫困,通过产业扶贫持续增加乡村居民收入,确保贫困户脱贫不返贫是精准脱贫的有效方式。在贫困地区发展畜牧产业,促进贫困农户持续增收,保障贫困户精准脱贫,对加快龙江振兴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下黑龙江省推进畜牧产业精准扶贫的机遇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了良好基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推动农村全面发展的总纲领,黑龙江省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发展畜牧产业,带动贫困地区脱贫面临重大机遇。
1. 1 政策机遇
党和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一系列的惠民政策为畜牧产业精准扶贫提供机遇。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强国富民七大战略之一,并将其写入党章,明确乡村振兴战略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方位,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制度性安排做出了总体部署。2017 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全面的安排和部署,细化了相关任务。2018 年 1 月份,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改革开放以来第 20 个、新世纪以来第 15 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 《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指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意义,并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全面部署,明确提出到 2050 年分“三步走”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全面振兴。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农民富裕是乡村振兴的最终目标。黑龙江省是农业大省,也是畜牧强省,黑龙江省政府制定和颁布了《关于加快现代畜牧产业发展的意见》和《关于把畜牧产业培育成为振兴龙江发展战略产业的指导意见》,黑龙江省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以全面、具体的政策为支撑,推进贫困地区畜牧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精准扶贫持续发展。
1. 2 自然条件机遇
黑龙江省贫困地区的地理、气候和资源环境等自然条件特点,为畜牧产业发展提供得天独厚的条件优势,有利于推动精准脱贫。黑龙江省作为国家 22 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省份之一,有 20 个国家级贫困县和 8 个省级贫困县,1 778 个贫困村,其中深度贫困县 3 个、深度贫困村 107 个,具体分布见表 1。 可见,黑龙江省大部分贫困人口集中在齐齐哈尔市、佳木斯市和绥化市等地区,并以大兴安岭南麓山区尤为密集,呈现出总数多、分布集中的特点。从地理与自然环境因素的角度来看,这些地区大多处于自然灾害多发区与盐碱地地区,生产条件差。然而这些地区拥有得天独厚的农牧资源条件,其中绥化市草原面积达到 557. 2 万亩( 1 亩≈667 m2 ) ,地势平坦且集中连片,草质优良,是天然的饲草贮存库; 盛产羊草和小叶樟,营养丰富,闻名中外。因此,通过单一的发展种植业难以实现农民自主脱贫的目标,应依托于种植业与畜牧业之间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关系,让种植业为畜牧业提供饲料,畜牧业为种植业提供优质肥料,从而达到种养结合增加农民收入的目的,实现黑龙江省脱贫攻坚的目标,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基础。
1. 3 畜牧产业持续增长的机遇
黑龙江省畜牧产业的持续增长,成为支持黑龙江省农村经济的重要产业,在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方面做出重要贡献,为精准扶贫增加活力和提供保障。据 2006—2012 年间黑龙江省农业总产值、种植业总产值以及畜牧业产值环比指数比较,黑龙江省的畜牧业增长幅度变化最大,产值增长指数提高了 1. 1,高于种植业与农业总产值的增长变化幅度,见图 1。
截至 2016 年年底,黑龙江省畜牧业占农业总产值的 35. 7%,位 居 第 二 位,仅 次 于 占 农 业 总 产 值 55. 3%的种植业。黑龙江省畜牧业产值总体呈上涨趋势,畜产品的价格的增长,极大地促进了农户增收。由于畜牧产业属劳动密集型产业,畜禽养殖是贫困地区广大群众长期从事的产业,贫困农户对养殖、管理等技术比较熟悉,易于接受。通过加强技术与资金的投入,在贫困地区培养特色养殖,发展畜牧产业,实现利益的增收,能极大地促进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是现实条件下的较好选择。
2 乡村振兴战略下黑龙江省畜牧产业精准扶贫面临的挑战
乡村振兴战略是综合性的战略,是全面振兴的战略,产业兴旺是基础,农民富裕是目标,黑龙江省通过产业扶贫促进农民增收,推进精准脱贫方面取得突出成效的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
2. 1 贫困人口可持续增收的挑战
推动乡村振兴,增进农民福祉,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是重要任务之一。持续增收重在产业支撑,黑龙江省各级政府大力支持畜牧产业的发展,并针对精准扶贫出台相应政策,推进了农村畜牧产业的发展。然而,黑龙江省大部分的贫困农户主要来源收入为转移性收入,以畜禽养殖为主的家庭经营性收入明显不足( 见图 2) 。黑龙江省贫困户家庭经营性收入仅占总收入的 18. 30%,转移性收入占总收入的 41. 32%,而脱贫户家庭经营收入占总收入的 20. 05%,转移性收入占总收入的 56. 05%。贫困户的收入主要来源于政府的土地补贴,粮食补贴和养老金等各种补贴等,畜禽养殖占贫困农户收入来源比例仍然较小。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如何通过畜禽养殖拓宽贫困农户的收入来源,发挥贫困农户内在脱贫动力,促进贫困人口可持续增收,从根源上解决农村贫困,是畜牧业产业精准扶贫面临的现实挑战。图 2 黑龙江不同类型农户收入来源统计结果
2. 2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挑战
乡村振兴战略是一个综合性的大战略,不仅是指乡村经济振兴,也包括社会、文化和生态文明在内的全面振兴。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内容之一。在畜牧产业精准扶贫过程中,不仅注重经济效益的增长,更要注重生态文明的建设。近年来随着黑龙江省养殖业规模化、集约化在农村的迅猛发展,畜禽粪污的产生量也日益增长,其所导致的环境污染,破坏了农村环境,也对农民的健康造成威胁。
据统计,黑龙江省 2015 年肉牛出栏 317. 3 万头,奶牛存栏 193. 4 万头,生猪出栏 1 863 万头,家禽存栏 15 085 万只。按照黑龙江省畜禽养殖品种、结构、数量,依据畜禽养殖产业排污系数进行估算,2015 年黑龙江省肉牛年排粪尿量为 2 625 万 t、奶 牛 2 700 万 t、生猪为 1 720 万 t、家禽为 991 万 t,畜禽粪尿总量高达 8 036 万 t,畜禽粪污已经成为黑龙江省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1]。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农村的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坚持乡村全面振兴,通过畜牧产业发展贫困地方经济,推进精准脱贫的同时必须整合各种资源,推进畜禽粪污处理,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2. 3 畜牧产业专业技术人才短缺的挑战
人才是最为活跃、最为关键的因素。在实施乡村全面振兴战略下,畜牧产业在精准扶贫过程中,从育种、培育、养殖到企业管理都需要较为优秀的专业人才,必须培育造就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爱农村的实用型人才。受黑龙江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各行业优秀人才流失严重。在城镇化快速推进的过程中,大批学历比较高、素质比较好的中青年人不断地往城里迁移,贫困地区更是工作条件相对较差,薪资、待遇较低。目前乡村人才短缺十分严重,从事畜牧产业技术、管理的毕业生也在逐年减少。长期以来国内畜牧业良种主要依赖进口,新技术人才的培训和引进都相对困难,尤其在动物检验检疫和疫病防控能力等畜牧兽医单位人才招聘上不同程度存在困难,现有畜牧人才专业技术知识更新不及时,专业素质和工作质量不高。畜牧产业的专业人才、技术人才、管理型人才、创新人才都相对缺乏,导致单位产品人工成本较高,也降低了养殖收益。畜牧产业精准扶贫面临严峻的挑战。
3 乡村振兴战略下推进黑龙江省畜牧产业精准扶贫的对策
3. 1 加强推进畜牧业与精准扶贫的深度融合
精准扶贫,产业先行。结合当地实际,发展特色产业是实现贫困地区群众可持续增收的一个重要脱贫攻坚的方式。政府应该将所拥有的优势扩充到精准扶贫机制中,推进贫困地区畜牧产业的发展。一是政府可以整合畜牧行业信息资源。以市县为单位整合搜集包括大中型畜牧企业关于畜禽养殖的专业知识,及时向贫困地区养殖农户公布市场的需求、技术人才的需求、最新畜禽行业的动态。二是政府在扶持贫困地区发展畜禽产业的时候,不仅要给予政策和资金的支持,还应考虑种植业与养殖业的联系,做到种养结合,提高养殖的收益。三是政府应引进先进经验,优化政府服务,推进建立养殖业良性发展的机制。
3. 2 综合治理贫困地区畜牧养殖污染
农村是人与自然关系最密切的区域,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主战场,在乡村振兴战略下贫困地区发展畜牧产业,要注重治理畜牧养殖污染,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黑龙江省要建立科学规范、权责清晰、约束有力的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制度,加快构建种养结合、农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推动畜牧产业污染的综合治理。首先,建立以市场化为主导,政府扶持为辅的运行模式,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坚持政府主导、村民参与、社会支持、政企合作的多种方式,调动社会资本的积极性。明确责任主体,落实工作职责,合理分担效益与风险,形成畜禽粪污收集、存储、运输、处理和综合利用的全产业链。其次建立省级畜禽粪污综合利用技术创新联盟,完善技术服务体系。依托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等部门,引进适合黑龙江省畜牧产业壮大的先进技术和装备,促进成果转化应用,形成支撑黑龙江省畜禽粪污综合利用产业的先进技术和标准体系。最后建立治理贫困地区畜牧养殖污染长效运行机制。科学规划养殖产业和场区布局,兼顾经济和生态效益; 建立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资金管理、监督检查、成效评估等制度,加强资金的合理使用和运行效率; 加强信息公开渠道建设,制定农村环境保护信息公开制度,保障农民的环境知情权和监督权,引导和鼓励农民参与农村环境保护工作。
3. 3 整合和提升科技队伍
一是加强联合攻关和先进技术研发。整合国家产业技术体系和科研院所力量,鼓励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投身科技创新事业。二是加快培养畜牧产业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以安全高效养殖、良种繁育、饲草料种植等核心技术为重点,开展技能服务型和生产经营型农村实用人才培训,提升科学养畜水平。提高畜牧业监测预警技术,为贫困地区畜牧养殖户提供及时、准确、可靠的市场信息,提高畜牧产业抵御风险的能力[2]。三是完善政策激励和创新机制,鼓励科研、技术人才扎根贫困地区从事技术推广服务,加大支持和扶持农业科技扶贫服务体系建设力度,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高生产水平[3],提高贫困户持续增收的能力。
脱贫攻坚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任务之一,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前提。产业扶贫是持续脱贫的重要方式,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畜牧产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能使贫困地区早日脱贫,推进黑龙江省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论文作者;杨秀丽1,2 ,孙正林1*
参考文献:
[1] 刘杰,裴占江,史风梅,等.黑龙江省畜禽粪污处理现状、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7( 7) : 40-44.
[2] 刘雨棋,曲长祥,于楠.政府助力黑龙江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策研究[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7( 01 下) : 9-11.
[3] 陈杰,屠晶.湖北省贫困山区畜牧产业精准扶贫路径探析[J].湖北畜牧兽医,2016,37( 10) : 52-54.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