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分类:社会科学期刊浏览:次
《地球物理学报》简介:
《地球物理学报》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公开发行的优秀期刊。自创刊以来,以新观点、新方法、新材料为主题,坚持"期期精彩、篇篇可读"的理念。地球物理学报内容详实、观点新颖、文章可读性强、信息量大,众多的栏目设置,地球物理学报公认誉为具有业内影响力的杂志之一。地球物理学报并获中国优秀期刊奖,现中国期刊网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
《地球物理学报》主办单位: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出刊周期:月刊出版地:北京市语言种类:中文;英文;开本尺寸:16开邮发代号:2-571创刊时间:1948国际标准刊号:0001-5733国内统一刊号:11-2074/P复合影响因子:2.686综合影响因子:2.191
《地球物理学报》是地学领域中具有代表性的期刊之一,被列入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有关地球物理科学的综合性学术刊物。本刊主要刊登固体地球物理、应用地球物理、空间地球物理和大气、海洋地球物理以及与地球物理密切相关的交叉学科的研究论文,重点报道创新性研究成果。本刊连续获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获首届"国家期刊奖"(科技)等。
《地球物理学报》是地学领域中具有代表性的期刊之一,已列入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目前有多种著名国际检索系统检索本刊,如SCI、SA、CA、"全俄科学情报研究所文摘杂志"、日本"科学技术文摘速报"、"世界译文索引""乌利希国际期刊指南"、"水科学文摘"、"TULSA石油文摘"、美国地质文摘"、"法国文献通报"等。国内有关检索机构均收录本刊,如《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数据库》,《中国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等。在《中国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1999年10月公布的"1998年全国被引频次最高的科技期刊前500名排行榜"中名列第12位,在地学类期刊中排名第一。从"1994年-1998年被引频次最高的中国科技期刊百名表"显示,《地球物理学报》的被引频次在逐年增加,这5年的总引频次排位第10。在《地球物理学报》1999年发表的论文中,获国家自然科学等各项基金资助的论文占总数的83.84%,经统计,2000年1-6期中的该项基金比例已上升为95%。
《地球物理学报》在历届中国科学院评比中均获一等奖,1992年和1996年该刊连续获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1999年获首届"国家期刊奖"(科技)。1948年创刊以来,历届主编傅承义、顾功叙、翁文波和现任主编刘光鼎院士都是中国最著名的地球物理学家。历届编委会委员均为知名的地球物理学家,本届编委中有院士13名,有8名国外编委,以及港、台地区的编委。目前本刊已被纳入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在"科技兴国"方针指引下,我们努力将《地球物理学报》办成国际性学术期刊,努力为地球物理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2015年第5期《地球物理学报》投稿论文目录:
北京地区上空OH转动温度的季节性变化……………………………………刘伟军 徐寄遥 袁韡
近30年北半球冬季臭氧总量分布特征及其与平流层温度的关系………………………………李刚 谭言科 李崇银 陈书驰 白涛 杨道勇 张滢
两种精化的对流层延迟改正模型………………………………姚宜斌 张豹 严凤 许超钤
北京城区二氧化碳浓度和通量的梯度变化特征——I浓度与虚温………………………………刘晓曼 程雪玲 胡非
位涡塔结构及演变对飓风Wilma(2005)强度变化的影响………………………………刘爽 钟玮 刘继晨 陆汉城
集合资料同化中方差滤波技术研究及试验………………………………刘柏年 张卫民 曹小群 赵延来 皇群博 罗雨
基于区域滤波的GOCE稳态海面动力地形和地转流………………………………白希选 闫昊明 朱耀仲 彭鹏
捷联式航空重力测量算法比较………………………………孙中苗 翟振和 吴富梅 肖云
青藏高原东南缘瑞利波群速度分布特征及其构造意义探讨………………………………范莉苹 吴建平 房立华 王未来
论文范文参考:
近30年北半球冬季臭氧总量分布特征及其与平流层温度的关系
【摘要】 臭氧的时空分布特征对气候和环境变化具有显著影响,随着臭氧资料数量的增加和质量的提高,有必要对臭氧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气候变化的关系进行详细研究.本文利用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提供的1979—2013年的全球月平均臭氧总量资料、平流层温度场资料,采用旋转经验正交函数分解(REOF)、Morlet小波分析、合成分析等方法研究了20°N以北的北半球冬季(12—2月)臭氧总量异常的主要空间分布结构与时间演变特征,并进一步分析了主要模态与平流层上层(2hPa)、中层(30hPa)以及下层(100hPa)温度异常的关系.结果表明:近30年北半球冬季臭氧总量异常变化最显著的区域主要有5个,分别位于极地地区(75°N—90°N,0°—360°)、北半球副热带地区(20°N—40°N,0°—360°)、阿拉斯加地区(60°N—75°N,180°—260°E)、北大西洋地区(45°N—60°N,310°E—360°E)及西伯利亚地区(50°N—65°N,80°E—130°E).5个区域的冬季臭氧总量异常具有明显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1980年代后期是各个区域的臭氧总量异常由年代际偏多转为偏少的转换时段.此外,各区域存在显著的年际变化周期,而且各个区域的年际周期存在明显的差异.臭氧总量异常变化与平流层温度异常变化的关系表明,臭氧总量异常的增加(减少)能够导致平流层上层温度异常偏冷(暖)和平流层中、下层温度异常偏暖(冷),其中平流层中层温度异常的偏暖(冷)程度要比下层更加明显.
【关键词】 臭氧总量; 平流层温度; 分布特征; 旋转经验正交函数;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