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服务,正当时......期刊天空网是可靠的职称论文发表专业学术咨询服务平台!!!

老舍戏剧语言艺术特点管理

发布时间:2016-01-22所属分类:文史论文浏览:1

摘 要: 在文学艺术中的新管理应用措施有哪些方面呢,要怎样来加强对戏剧语言艺术新应用发展呢?本文是一篇文学论文。我们也知道老舍笔下的人物都是他十熟识的,他知道他们的性格、思想、感情、心理,因而他能立体地描写他们的对话,通过对话写出人物,取得话到人到的

  在文学艺术中的新管理应用措施有哪些方面呢,要怎样来加强对戏剧语言艺术新应用发展呢?本文是一篇文学论文。我们也知道老舍笔下的人物都是他十熟识的,他知道他们的性格、思想、感情、心理,因而他能“立体”地描写他们的对话,通过对话写出人物,取得“话到人到”的艺术效果。在他的作品中,人物说的都是他们应当说的话,没有任何的不自然。

  摘要:本人通过认真阅读语言大师老舍的现代戏剧,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学习了戏剧创作的语言特色,深有感触!老舍的戏剧打破陈规,没有统一的事件,形散神不散,靠人物取胜而不靠“剧情”取胜。剧本时代气氛足,生活气息浓,民族色彩浓,语言精炼。以极其普通的日常口语将他们的身份、性格展现出来。剧本语言,具有浓厚的北京口语的地方特征,剧中人物的对话常常十分简短,却在浓缩的语言中包含丰富的内容,三言二语便能写出一个人物的性格特征,勾画出一幅幅生动的人物形象,充分显示出了作者深厚的语言功力。

  关键词:语言大师,精炼生动,性格化,北京口语,简洁凝练,文学论文

  引言: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在生活或学习工作中对语言的要求越来越高,语言的重要性也就越来越突出。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顺利地进行交际和工作,必须好好学习语言。当代艺术大师曹禺①说:“老先生是小说家,散文家,诗人,更是一位人民的幽默文学家”。老舍是一位著名的语言大师,精炼、生动性格化是老舍话剧语言风格的基本特色。我们通过学习老舍的语言艺术,可以提高我们自身的素质,锤炼我们的语言,从而更好地我们进行教学服务!

  一、老舍简介

  老舍(1899年~1966年),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他对多种文艺体裁都进行过广泛的实践。小说作品中短篇与中篇不乏佳作,而尤以长篇小说最有影响,与茅盾、巴金齐名,同为现代长篇小说大家。此外,还写过杂文、鼓词、新诗、旧剧、民歌……解放后,他考虑到“以一部分劳动人民现有的文化水平来讲,阅读小说也许多少还有困难。可是,看戏就不那么麻烦。”(1)“剧本排演出来,就连不识字的人也能看明白。”(2)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深入群众,写了一批话剧作品,因而蜚声文坛。1951年获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的“人民艺术家”称号。本人试从老舍戏剧的代表作《茶馆》(3)揭示其特有的艺术结构及语言特色。

  文学论文:《人民文学》,《人民文学》(月刊)1949年创刊,是国家一级文学期刊。主要刊登小说、散文、诗歌和报告文学等纯文学作品。创刊迄今的人民文学无疑都堪称最为重要、最为突出也最具权威性和代表性的文学刊物。《人民文学》的这种独特的历史和文学地位,是由中国当代具体的政治、社会和文化条件所决定的,这从它的创刊和复刊过程就能得到鲜明的验证。

老舍戏剧语言艺术特点管理

  二、老舍的戏剧语言特色

  老舍是著名的语言大师,精炼、生动性格化的语言是老舍话剧语言风格的基本特色。他驾驭语言的能力很强,尤其对他所熟悉的北京话,运用起来得心应手,游刃有余。他的戏剧语言是来自于生活,经过他下功夫提炼和润色,成为精当、简洁而又生动、性格化的语言。同时,他的戏剧语言也是朴素的,没有什么浓烈的色彩,以“白描”见长。老舍的语言风格对于他的戏剧创作艺术特色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本人就以《茶馆》为例,谈谈老舍的戏剧语言特色。《茶馆》中的话剧语言,具有北京口语的地方色彩,同他的小说语言一样,既生动形象,又符合人物的个性特征,剧中人物的对话常常十分简短,却在浓缩的语言中包含丰富的内容,三言两语便能写出一个人物的性格特征,勾画出一副生动的人物肖像,充分显示出老舍精深的语言功力。

  王瑶②说,《茶馆》这个剧本时代气氛足,生活气息浓,民族色彩浓,语言精炼。简洁凝炼是老舍遣词艺术的最重要的特点。自从三十年代意识到了语言控制的重要性之后,老舍就自觉地把简洁凝炼作为其毕生追求的目标。他十分推崇精炼而有表现力的古典文学和民间文学的语言,创作律诗和曲艺作品的实践又使他对简洁凝炼的艺术显得得心应手。他认为,简洁凝炼就是深入浅出话说的少而意思包含的多,“一语道破,说到事物的根儿上”。对遣词而言,主要有两点,一是“须找到最合适的字与词”;二是“须注意字与字的关系”。“将!你完了!”是《茶馆》第一幕的最后一句台词。“你完了”表面看是说棋局上的胜负,其实何尝不是双关语?政治黑暗、国弱民贫、洋人势力日渐扩大、维新运动镇压下去、穷人卖儿鬻女、特务肆无忌惮……这样的社会焉能不完?读着这种简洁而丰富的话语,我们由衷地感到了老舍作为语言大师的艺术功力。“把语言的精华拿出来”,他的确做到了。“片言振聩聋”,郭沫若的赞誉不是溢美之词。“宁吃鲜桃一口,不吃烂杏一筐”,老舍对遣词艺术的追求和贡献很值得人们学习和发扬。

  李健吾③说,语言好,人物也活,几笔就勾出来了,画龙点睛式的手法。抓得准确,人物一上场,三言两语就出来了。如马五爷,二德子那么凶,他只说“二德子,你威风呵!”连站都不站起来,二德子就赶紧过来请安。用二德子来衬托马五爷,太好了。前边是无声的控诉,到第三幕,老人上来,就是有声的控诉了。用了七个“好”字和一个“传”字,老舍真厉害,用最精炼的语言,最简练的动作。

  陈白尘④说,我是一口气就读完了的。读过之后,心情愉快,我认为这是老舍同志在写作上的重大收获。全剧的字数并不多,才三万字,就写了50年,70多个人物。精炼的程度真是惊人!作者对常四爷以及比较正面的人物,还是有着强烈的爱的,特别是透露了作者对于剧中并没有出现的新社会的爱。所以读起来不感到消沉,有鼓舞力量。

  在《茶馆》中,不仅三个主要人物王利发、常四爷、秦仲义写得真实生动、性格鲜明,就是许多只出一次场、只讲三五句话的人物,也被牢牢地“钉”在那个巧手绘成的社会风俗画的画面上,叫人过目难忘。正是这些人物,各自以自己的命运反映出那个时代的面貌。剧本主要通过人物的对话体现其人物性格。下面就以第一幕为例,找出每个最能体现其性格的台词,结合其他两幕浅析语言大师老舍剧本独特的语言风格特色。

  最先出场的是主人公——茶馆的掌柜王利发。在这一幕里,他才二十多岁,但已经深得父亲的真传,懂得如何在乱世中支撑人多嘴杂的茶馆生意,那就是“多说话多请安”,始终小心翼翼,息事宁人,安分守己,逆来顺受。因此,在第一幕里,最能体现他性格的台词就应该是当荼客甲乙丙丁等人在议论谭嗣同问斩时所说的:“诸位主顾,咱们还是莫谈国事吧!”王利发对唐铁嘴说的:“唐先生,你外边蹓蹓吧!”一个“蹓”字,在口语中何等常见,但在这里又是用的何等精彩!王利发对唐铁嘴的讨厌、无奈的情绪,他本人的谨慎、小心的商人性格等,都通过这一个词很好地表现出来了。我们不得不为作家“点石成金”的本领所折服。“出去吧,这里坐不住!”是精明伶俐的小掌柜的话语;“二爷,您说的对,太对了!可是,这点小事用不着您分心,您派管事的来一趟,我跟他商量,该长多少租钱,我一定照办!是嗻!”多么圆滑,又多么恰当!符合身份,写出性格。一个“嗻”字,又同当时清末的社会情境相合。

  到了第二幕,他显得老气横秋起来。军阀混战,民不聊生,而他的茶馆居然没倒闭,就因为他“懂得改良”。此时他的话语中竟然出现“allright?”“yes”等一类的外语词!这种极有表现力的话语,既是切合社会情境的,也是符合人物性格发展的。而到了最后,社会的恶势力逼得他再也活不下去的时候,他终于喊出:“我可没做过缺德的事,伤天害理的事,为什么就不叫我活着呢?我得罪了谁?谁?……那些狗男女都活得有滋有味的,单不许我吃窝窝头,谁出的主意?”这是一个本份、改良的生意人对不公的世道做的控诉和反抗,也是刻划人物性格发展的有力一笔!从王利发这些不同的话语片段中,我们看到了社会演变的轨迹,也了解了人物的性格和形象是如何丰满起来的。

  第二位出场的是唐铁嘴。这是一个在茶馆里靠给人”看手相”混荼喝的”瘾君子”,因此,他刚出场的第一句话中的”送给我碗荼喝,我就先给您相相面吧!”最能体现他的性格。

  第三位出场的是松二爷。他与党四爷一样,也是旗人,也是吃”铁杆庄稼”的却是一个怕事却又常常惹事的”松包”,作者为他取名”松二爷”恐怕也是此意。在这幕的后部,暗探宋恩子与吴祥子来抓常四爷时,他说的”我们都地道的老好人”,应该最能体现他的性格。他是在中国古老文化熏陶下的老好人。他的为人处世、言谈举止,处处体现着华夏文明的古风。松二爷在潦倒之际仍不忘给人“贺喜”,“王掌柜,你好?太太好?少爷好?生意好?”一连串的问候还是那么周全。人物话语中折射出文化背景,正是老舍人物描写艺术化的体现。

  第四位出场的常四爷是戏中的三个主要人物之一。文学史家王瑶先生认为,在剧中三个主要人物中,只有常四爷写得最明朗。也就是说,他的性格特征是最鲜明的,作者将他与松二爷放在一起,正好形成强烈的对比。他在这场戏中的许多话都可以说明他的强悍而耿直的性格,如暗探宋恩子与吴祥子来抓他时,他说的”告诉你们,我可是旗人!”和甭锁,我跑不了!”等等,但最能体现他性格的还应该是他惹祸的那句”我看哪,大清国要完!”除了他,没人敢说这样的话,也没人说得出这样的话。松二爷好像又有事儿?

  常四爷反正打不起来,要真打的话,早到城外头去啦;到茶馆来干吗?

  二德子,一位打手,恰好进来,听见了常四爷的话。]

  二德子(凑过去)你这是对谁甩闲话呢?

  常四爷(不肯示弱)你问我哪?花钱喝茶,难道还教谁管着吗?

  松二爷(打量了二德子一番)我说这位爷,您是营里当差的吧?来,坐下喝一碗,我们也都是外场人。

  二德子你管我当差不当差呢!(《茶馆》)

  这里每人两句话,便写出了各自不同的性格。常四爷的耿直硬气、不随便买他人账,松二爷的谨小慎微、乐作和事先生,二德子恃强凌弱、横蛮不讲理等等,都在这几句对话中表现出来了。

  第五位出场的是”打手”二德子。从他对松二爷、常四爷和马五爷的态度中,可以看出,这是一个欺软怕硬的家伙。因此,他那句”我碰不了洋人,还碰不了你吗?”最符合这种人的个性。

  第六位出场的是马五爷。马五爷是”吃洋教的”,当时,吃洋教的人是官大一级,因此,谁也惹不起。但他总共才说三句话,就是在常四爷因为瞧不起打手二德子,顶撞起来,却在说话间涉及到洋人这样敏感的话题,出言制止二人时所说的。他的第一句话”二德子,你威风啊!”应该最有分量,话虽不重,作者特意提示:”并未立起”,他是坐在那里随便一句,便让一场风波风平浪静。当然,马五爷的另外两句话也很有个性,总是让人津津乐道。第二句”有什么事好好地说,干吗动不动就讲打?”说明他真的很有势力,有理不在声高,有势更不用发威。而第三句”我还有事,再见!”说明他眼里根本就没看上已经没落了的旗人,更不愿搭理常四爷,而且一点面子也不给,但表面上却很彬彬有礼。

  第七位出场的是”人贩子”刘麻子,他”卖”人是要卖给”太监”做老婆。因此,这种人最是寡廉鲜耻,最能体现他性格的话可以选他后来”侍立”在庞太监身边说的那句:”我给您办事,比给我亲爸爸做事都更尽心,一丝一毫不能马虎!”

  第八位出场的是康六。他已经落到了卖女求生的地步,但在人贩子原则面前却还想作最后的挣扎,他出场时说的第一句话:”刘爷!十五岁的大姑娘,就值十两银子吗?”已经说出他的全部悲哀和不幸。

  第九位出场的是黄胖子。他是各种纠纷的调解人,是旧社会茶馆里少不了的”和事老”。有趣的是,作者把他设计为一个眼睛严重沙眼的胖子,在他八面玲珑的个性中,凭空增添了许多喜剧色彩。他后来说的“官厅儿管不了的事,我管!官厅儿能管的事呀,我不便多嘴!”最能体现他的本性,但还是他的第二句话中的:“有我黄胖子,谁也打不起来!”最能体现他的性格。

  第十位出场的是茶馆里的伙计李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他的性格与王利发一样,对什么事都以“咱们还是少说话好”应付,是王利发形象的一个补充。

  第十一位出场的是老人。他无名无姓,在场上只有一句台词。作者让他说话,就是要他说出“这年月呀,人还不如一只鸽子呢!”这样触景生情的话来。

  第十二位出场的秦仲义是作品中的第三个主要人物。这时,他还年轻气盛,说什么都充满自信,但常常又只是说说而已,因此,他的那句“哼,等着吧,早晚我把房子收回去!”最有性格特点。

  第十三位出场的是被母亲出卖南昌没卖出去的小妞。她在台上除了叫饿,就只有一句话:“不万卖妞妞啦?妈!不卖啦?妈!”

  第十四位出场的就是要卖自己女儿的乡妇。她的话除了叫卖,就是不停地充满母爱地叫自己的女儿;“宝贝!”“乖!”

  第十五位出场的是想要娶老婆的庞太监。当时,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之中,因此,他的“哼,凭这么个小财主也敢跟我逗嘴皮子,年头真是改了!”一句最为传神。

  第十六到第十九位出场的是荼客甲乙丙丁。除了客甲外,都只有一句话,而荼客甲的第二句话作为作品的最后一句台词,最有像征意义:“将,你完啦!”

  第20位和21位出场的是暗探宋恩子和吴祥子。二人常常一唱一和,狼狈为奸。相比之下,宋恩子更像个头,“量你也跑不了!”正好显示他的凶恶;而吴祥子更像是随从,“你还想拒捕吗?我这儿可带着‘王法’呢!”“旗人当汉奸,罪加一等!锁上他!”一听便知是横蛮凶残的特务的咋唬。

  第22位出场的是康顺子。这是一个只有十五六岁的小姑娘,她出场的时间不多,台词也不多,她两次说话却只说了一个字“我”。正是这个欲说不能的“我,我……”,充分表现了她既同意父亲为了让全家活命而出卖自己,也不甘心自己命运的犹豫性格。

  还有一些人物(如小牛和荼房们)虽然出了场,却没有台词,作者没他们开口说话。也被牢牢地“钉”在那个巧手绘成的社会风俗画的画面上,叫人过目难忘。正是这些人物,各以自己的命运反映出那个时代的面貌。

  第一幕戏可分为许多段落,如马五爷不怒而威,刘麻子给太监买老婆,秦仲义巡视茶馆,俩暗探茶馆抓人等等。在这些段落间,有些角色是专门作为“串场”人物出现的,如唐铁嘴、黄胖子等。

2023最新分区查询入口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