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服务,正当时......期刊天空网是可靠的职称工作业绩成果学术咨询服务平台!!!

文化战略论文全球化有赖于全球价值的确立

发布时间:2016-06-06所属分类:文史论文浏览:1

摘 要: 这篇文化战略论文发表了全球化有赖于全球价值的确立,全球化不仅仅是经济的全球化,还是人类基本价值的全球化,残缺的全球化没有资格成为有赖于全球价值的确立,以前全球化的概念很陌生,近几年,中国人几乎是无人不晓,以下是论文对全球化的文化战略进行了论

  这篇文化战略论文发表了全球化有赖于全球价值的确立,全球化不仅仅是经济的全球化,还是人类基本价值的全球化,残缺的全球化没有资格成为有赖于全球价值的确立,以前全球化的概念很陌生,近几年,中国人几乎是无人不晓,以下是论文对全球化的文化战略进行了论述。

文化站略论文

  关键词:文化战略论文,全球化

  不全的,甚至没有资格称为全球化的,真正的全球化有赖于全球价值的确立。

  一九九一年和一九九二年,我在中国拉丁美洲学会纪念哥伦布远航美州五百周年的两次会议上提出全球化时代业已开始的时候,全球化对于中国人来说还是个完全陌生的概念,不过几年,这个词儿已经是中国无人不晓,无人不知的流行名词了。我当初为了说明全球化的现象借用的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一八四八年发表的《共产党宣言》中阐明的理论,他们不但指出了从地理大发现开始的全球化的经济方面,而且指出了全球化必然要达到的政治方面,以至文化方面,向全世界明确提出了他们设想的共产主义的远景,提出了他们心目中的共产主义世界观。但是,现在中国人嘴上和笔下的全球化却大抵只是谈的经济的全球化,不少人还夸张地谈到全球经济一体化,虽然现在除了欧洲已经跨进一体化的门槛而外,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实现起码是要到二十一世纪中期才可见端倪的事情。向马克思和恩格斯学习,我认为只有经济的全球化而没有人类基本价值的全球化,这个全球化就是残缺不全的,甚至没有资格称为全球化的,真正的全球化有赖于全球价值的确立。

  自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全球化的提法在国际上开始流行以来(据考证,"全球化"这个词是一九八五年由莱维特Theodore Levitt在其《市场全球化》一书中首先提出的。见一九九七年第四期《拉丁美洲研究》江时学文章《全球化与拉丁美洲经济》),各种各样国际性的哲学的、宗教的会议,就差不多年年都要讨论"全球伦理"这样的问题,甚至有人殚思竭虑想要整合全世界的道德和哲学,这当然是各种宗教、各种学派自从建立以来就有的愿望,但是我所关心的并不是什么形而上学的终极关怀,什么天人合一,梵我一如,信、望、爱,理一分殊,外在超越,内在超越……甚至可能全人类都认为值得追求的自由、平等、博爱和真、善、美。我相信各国人民最重要的创造是各个国家的国家制度,正是各色各样的国家制度,决定了各个国家的政治、经济、科学和艺术……以至国民性,也就是各民族的价值取向。而随着全球化时代的来临,不但经济、科学、技术已经趋向全球化,而且各国的国家制度,从而各国的价值也将趋于全球化,这就是全球价值。不过,这个名词并不是我发明的,而是九十年代中期当时的韩国总统金泳三和在野党领袖金大中首先提出来的。他们在韩文中用的大概是韩文大量使用的中文"世界价值",一翻译成英文就成了"全球价值"(global value)了。

  李光耀放弃亚洲价值

  二十一世纪,也就是历史的第三个千年,是以一条不大不小然而富有象征意义的新闻开始的。

  二○○一年一月在瑞士达沃斯举行的世界经济论坛上,新加坡的开国元勋、近十几年一直以积极鼓吹所谓"亚洲价值"而闻名于世的李光耀在谈到全球化对亚洲的影响时指出:"某些儒家价值已经差不多过时了,遵循儒家传统的社会要紧随全球化的步伐前进。这种价值必须予以改进。任人唯亲的裙带关系就是必须放弃的内容之一。"在谈到亚洲金融危机时,李光耀甚至说,新加坡在应付这场危机时表现出色,并不是因为亚洲价值,而是因为"英国殖民地价值,特别是经济透明和法制严明"。"我们主动走出去满足全球化的标准"。(美国《新闻周刊》一月二十八日专稿)

  李光耀多年来一再声称,他所不遗余力宣传的亚洲价值就是儒家价值,而落实到现代政治上就是有强烈的宗法制--家长制色彩的尊尊亲亲的专制主义。他在达沃斯就餐时曾与计算机业巨子戴尔邻席,当时他问戴尔后者是否真的是有史以来第一个在三十岁以前侪身《财富》五百强的首席执行人,戴尔回答说"是,但是我今年三十五岁,已经老多了。"李说:"在信息时代,年龄和一个灵光的脑子是巨大的优势。在我们的国家里,做决定的是老人,他们行动迟缓,他们会错过机会。"李光耀的反思甚至及于作为儒家价值核心的孝道。他在接受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的采访时说:"尊重老人在信息时代似乎管不了什么用。父亲未必知识最多,孙子也许懂得更多。"

  李光耀宣扬的亚洲价值并不是当今世界上与西方价值对立的唯一的价值系统。光就政治而论,这个世界上还有各色各样的价值系统,我们未必能数得过来,比如二十年前由霍梅尼,而现在由奥萨马·本·拉登代表的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就是极其有名的一种,而且是很强有力的一种。不过信奉伊斯兰教的阿拉伯国家在经济建设方面没有多少特别出色的表现,不像李光耀所说的奉行他所揭橥的亚洲价值的国家,首先有日本在二十世纪经济建设方面创造了辉煌的业绩,早已是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到二十世纪下半期又有所谓亚洲四小龙(韩国、台湾、香港、新加坡)表现突出,最后到二十世纪末,作为儒学的发源地与大本营,有十多亿人口的中国异军突起,由一个积贫积弱的国有家有以连续二十年居世界之首的GNP增长率引得世人刮目相看。这些成就都使得李光耀宣扬的亚洲价值有了底气,而且骎骎然有与西方价值分庭抗礼,甚至取而代之之势。

  李光耀本人以一个受过英国高等教育而并不怎么懂得孔孟程朱之学的侨生华人,用一双带着天鹅绒手套的铁腕,使新加坡在不过三十年的时间内(新加坡一九六五年建国)由一个极其落后而在世界上不足挂齿的小岛变成一个世界上最为整洁,最有纪律,秩序最好,效率最高因而赫赫有名的国家,确实有不可磨灭的贡献和功劳。这为他赢得了国际上的声望,他的讲话在世界上也总是有人听。因此,李光耀这次突然转变态度是有重大的象征意义的。它表明了亚洲价值对西方价值的挑战已经结束。他承认"英国殖民地的价值"(其实世界上很多人早已看出了这一点),并且声明"主动走出去满足全球化的标准",实际上就是承认以西方价值为主体的全球价值。

  李光耀的觉悟是一件值得欢迎的事。我希望它有某种普遍意义,因为他过去的错误代表了当今世界上不知有多少人犯的错误--把物质文明的发展,把GNP的增长率当成了现代化的全部内容,应该说持有同样错误观点的人在中国人中间占了绝大多数。(不过世界上却也很少有人把盛产石油的阿拉伯富国当做已经现代化的国家。)不知道只有人的越来越自由,越来越平等才是现代化的目标,而这只有通过民主才能达到。民主才是全人类的共同归趋与共同要求。

  "九·一一"事件的世界意义

  二十一世纪第一年发生的最重大的事件当然是二○○一年九月十一日恐怖分子劫持三架民航客机冲向美国纽约的两座世贸中心双子楼和华盛顿郊区的五角大楼的事件。美国总统布什立刻宣布这是一场战争,并且认定由奥萨马·本·拉登领导的伊斯兰极端主义组织--"基地"组织是这一恐怖行动的罪魁祸首,随之就在窝藏基地组织和本·拉登的阿富汗发动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单独依靠空军进行的战争,不过一个月光景,多年来掌握阿富汗政权的塔利班已被消灭。国际性的"基地"组织亦已基本就歼,不过还没有丧失继续活动甚至卷土重来的力量,元凶本·拉登则至今尚未缉拿归案。美国方面一再宣布,这场战争是长期的,现在还不能预言何时结束。美国为消除对它构成威胁的恐怖主义发源地还宣布伊拉克、伊朗和朝鲜三个国家为"邪恶的轴心",军方正在积极准备有朝一日就可能对之发动攻击。

  有人把这场恐怖主义的突袭比喻为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开始,但是大多数世界舆论并不附和,因为虽然一时间死伤人数达几千人,但是对比起世界,以至美国的人口来,涉及的毕竟只是极小的一部分,世界大局还是和平安定的。只是立国两百多年来一直东边靠大西洋,西边靠太平洋的保护而本土从未遭受过外来袭击的美国则确然已经失去了这种天然屏障,而它的居民因为随时需要高度戒备而处于惴惴不安的恐惧之中。美国人历来引以自豪的自由度不得不因为要保证安全而受到许多的限制,这倒确实类似于某种战争状态。

  虽然反恐怖战争的规模与性质还要看将来的发展而定,但是这场战争必然会大大推进全球化的进程却是可以肯定的。首先,九·一一事件的攻击方--奥萨马·本·拉登领导下的"基地"组织,并不是通常发动国际战争的一个或者几个民族国家,而是一群信仰相同而国籍不同的个人,这就带有一点全球化的味道了。其次,这次突袭的野蛮性和残酷性极大地刺激了文明人类的感情,或者说价值观,因此美国轻易地就组织起了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反恐怖大联盟。不但是联结西欧北美的北大西洋公约首次动用了"对一个成员国的攻击即视为对其他成员国的攻击"的条款,北约国家政府下半旗,人民戴黑纱以表示对美国受难者同情的行动也是历史上空前的。由与美国对抗了半个多世纪的苏联脱胎而出的俄国也坚决支持美国的反恐行动。俄国总统普京是第一个向美国总统布什打电话表示慰问和支持的人。几个月以来的事态发展表明,俄国人几乎可以说是全心全意地转向西方,向美军开放了历来被视为俄国的后院与禁脔的中亚以至高加索地区,完全改变了古老的地缘政治学认为自己已被包围、受威胁的观点,而代之以所谓"地缘经济学"的观点,以为这将促进这片落后地区的现代化而有利于俄国及其前"属国"的经济发展。改变如此之大,而普京的民意支持率还居高不下,一直保持在七成上下,这是值得世界上任何政治家羡慕的。有俄国评论家说,普京的事业是三百年前彼得大帝全盘西化的战略经过严重挫折与倒退以后的恢复与延续。追溯俄国历史发展的轨迹,只有融入全球文明的主流才是俄国最大的民族利益,这也应该是全世界一切民族的必由之路。

  我生七十九年,虽然阅历不广、学问不深,但是也总算亲眼看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与冷战的起讫,多少也能看出一些世界历史的轨迹来了。回想第二次世界大战,号称是民主国家同盟对法西斯阵营的战争与胜利,然而那个时候的世界上到底有几个民主国家呢!实打实地算下来,只有英国和美国两国再加上英国统治下的自治领土如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这几个。其他如德国、日本与意大利已成为法西斯国家,弗朗哥的西班牙和萨拉扎的葡萄牙情况也一样。所谓老牌的民主国家法国则已被德国征服而处于其傀儡贝当的统治下。当时在我们这些左派青年的心目中,苏联是全世界第一个民主自由的国家,就像我们那时候爱唱的《祖国进行曲》里所说的那样,"我们从来没有见过别的国家可以这样自由呼吸"。但是不过十五年,苏联当政者的罪行披露,苏联原来是专制残暴绝不亚于希特勒德国,而远过于我们心目中专横独裁的蒋介石中国的国家。

  半个世纪以来的世界变化真的太大了。所谓世界头等强国的德日意都经过盟军的占领而成为世界民主力量的中坚,还带起了一批在当今国际上堪称模范国家的芬丹挪瑞冰,西、葡也已转变成为民主国家。二十世纪末年苏联东欧集团的自我爆炸不但扩大了民主国家的阵营,尤其证明了人类争取自由的力量是不可抗拒的。

  推原起始,也不必远溯古老的历史,我亲身经历的一九四一年八月罗斯福邱吉尔发表的《大西洋宪章》,正是由英国和美国两个近代宪政思想发源国家的政府首脑所宣扬的四大自由--出版自由、信仰自由,免于恐惧的自由,免于匮乏的自由--的宣言就是这一大转变的发端。它不但高高举起了一面旗帜,而且指出了一个方向,一个甲子以后的现实,便是其一次又一次的收获。

  二○○○年六月二十七日,一百零七个国家的代表在波兰集会并且发表《华沙宣言》,表示"承认被普遍接受的民主价值"。这在我们年青的时候是不可想象的,只是其中十分触目地没有中国、朝鲜、越南、古巴这几个国家的名字。

  不必怀疑,这里面有些国家的"民主"是残缺不全的,未必就能符合世界公认的民主准则,但是它们至少表示了走向民主社会的意图。

  推荐期刊:《中原文物》Cultural Relics of Central China(双月刊)曾用刊名:河南文博通讯,1977年创刊,是一家具有地方特色的文物、考古、博物馆学方面的综合性学术期刊。

2023最新分区查询入口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