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9-23所属分类:文史论文浏览:1次
摘 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不同时期的文化情况也不相同,而且各个阶段人员的文化也不相同,每个学校都有其校园文化,红色文化也是近年来我国重点培养的一种文化。本文是一篇 人民文学投稿 的论文范文,主要论述了红色文化对校园文化建设的价值导向。 摘要:校园文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不同时期的文化情况也不相同,而且各个阶段人员的文化也不相同,每个学校都有其校园文化,红色文化也是近年来我国重点培养的一种文化。本文是一篇人民文学投稿的论文范文,主要论述了红色文化对校园文化建设的价值导向。
摘要:校园文化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学校文化品位、人文精神、办学理念、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先进的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精神风貌自身品牌的重要表现,也是打造优秀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保证。积极推进红色文化进校园,充分发挥它的德育教化、文化引领和价值导向作用,可以促进校园文化的积极向上健康发展,也是学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校园文化,红色文化,价值导向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即“人化”,是人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称,每一个社会都有与当下时代相适应的文化,并且随着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动态地发展,是特有的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文化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之一,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促进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证。当下,由于市场经济发展的影响,校园文化也呈现出庸俗化、低俗化、多元化、个性化等一些新特点,校园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前沿,加强校园的文化建设,已成为许多高校面临的紧迫任务。高校若想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践行落实到实处,须以促进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手段,以红色文化引领校园文化,推进红色文化进校园,保证校园文化积极向上健康发展。
一、红色文化和校园文化的涵概
红色文化是在革命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人民群众和先进分子创造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它包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革命精神,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无限的魅力,扎根生长在中华大地五千年的文化沃土之上,继承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文化的精髓。它作为当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天然载体,具有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改革创新和民族凝聚力等特点,然而,当下大学生关于红色文化的认识比较模糊,他们享有的物质资料丰富、无忧无虑、生活幸福,这和过去战争年代物质资料匮乏艰苦的生活环境形成鲜明的对比,红色文化的历史时空和现如今的“丰富”和“幸福”的生活无法相对接。鉴于此,可以有意识地将红色文化和校园文化相融合,实现教育价值的导向功能。现实实践中,大多学校对红色文化建设意识不强,氛围不浓;内容空洞、片面、说教性强,脱离实际、脱离生活、远离学生;内容陈旧老套、针对性不强、无发展创新、难以满足学生的精神文化需要等,导致了红色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价值缺失。学校作为培养造就社会高等人才的主体,是文化的传播传承和创新者。校园文化是指一个学校在长期的教学管理和生活当中,由学校作为倡导者,全体师生共同创造的并极具认同的具有学校自身特色的一切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它反映了一个学校师生特有的思想观念、行为模式及其价值体系。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反映了一个学校的精神风貌,能够起到提升思想、陶冶情操、振奋精神的作用,有凝聚、塑造、导向和激励功能,在校园的文化建设中面临诸多问题,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的个性化非主流化最为突出。对于学校而言,将红色文化渗透到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红色文化的德育功能和价值导向功能,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和学校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渠道,也为培育人才及建构和谐社会提供精神支持。
二、高校校园文化在新时期的发展现状
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进入了一个新时期的阶段,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也取得了一些重大的成就。校园文化承担着育人的重要任务和引领社会的重要职责,是高校的灵魂。许多高校把校园文化的建设作为培养新世纪四有人才工作和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来进行开展,成绩显著,逐步形成各具优点积极向上,传承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校园文化。然而在新时代的背景条件下,校园的文化建设也有值得关注的问题和面临的一些困境:1.校园文化的主导作用减弱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意识形态方面也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文化多元化,西方的先进优秀文化与落后腐朽文化同时传播,网络文化与大众文化交替影响,高校文化个性化多元文化并存,相互渗透的发展态势,也为学生个体提供了不同文化的选择渠道,满足了学生个体对文化的不同需求,但各种形式各具特色的文化在传播正能量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消极负面的作用,有的学生沉迷于虚拟的网络世界中,由于庸俗、低俗和“非主流”文化的影响,大众文化所导致的功利心理,使得精神鸦片麻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影响着校园文化德育功能的发挥。各种文化在开阔视野,拓展思维的同时,也极大冲击着学生的思想观念,导致学生未能及时建构起规范合理的价值体系和行为模式,校园文化建设至关重要,因此,学校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核心加强校园的文化建设,积极倡导、努力形成先进的校园文化价值观取向,培育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培育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2.校园文化中传统文化缺乏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根植在国人的内心,是民族的基因,默默无形中影响着国人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方式,传承和发扬民族文化对培育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族意识和国家意识、民本意识、和谐理念以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尊老爱幼、勤俭持家、艰苦奋斗等体现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和人民生活观,所有这些都体现了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的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对塑造学生的精神素养至关重要,而大学生自主意识较强,思想活动的独立性、差异性、选择性和多样性日益增强,已不满足于简单的课堂说教,积极拓展多种渠道进行知识的筛选和学习,由于政治上的不够成熟,分辨能力差,易收到腐朽文化、金钱文化的影响和诱惑,他们很重视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学习,淡化了对传统文化的学习接受,导致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不重视甚至否定倾向,意识模糊,校园文化中传统文化缺乏出现断层现象。3.校园文化的价值取向低俗化由于国际国内形式和环境的日益复杂,层出不穷、新颖独特的大众文化以及各种价值观念和校园文化相融合,导致大学生政治信仰模糊,价值取向多元化、功利化、金钱、权利、利益等意识侵蚀当代大学生思想,出现了个人主义和功利主义,理想观念淡薄、实用主义和情感脆弱等现象,高校恶性群体暴力事件时有发生,影响恶劣。以上现象都说明当代大学生受各种文化的影响和冲击,价值取向低俗化,精神导向产生迷失。
三、以红色文化来引领校园文化的价值导向,促进校园文化的健康发展
校园文化对于学生的品格成长、思维方式、行为习惯和审美情趣具有重要的塑造影响功能,因此,校园文化应彰显青春活力与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传承民族精神,体现时代特征。深入挖掘红色文化的丰富内涵,用红色文化来指引校园文化的价值取向,丰富拓展充实校园文化建设,以优秀的先进红色文化熏陶感染学生,振奋精神,丰富思想,赋予红色文化新特点新内涵,将红色资源的价值导向功能和精神感召功能发挥最大化,发挥其文化引领以及德育教化的作用,促进校园文化的积极向上健康发展。1.让红色文化进课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和民族精神大学时期是个体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关键时期,正处于思想品德发展形成的重要过程中,而学校教育仍未能真正实现素质教育,功利性的应试教育色彩较浓,片面将德育智育化,大学生政治思想教育工作发挥的到底是消极阻碍作用还是积极的引领功能,关键在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创新性和前瞻性,让红色文化进课堂教学,用其包含的优秀文化因子寻求探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与新措施新理念,红色文化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宗同根,将红色革命道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红色革命理论与党的先进性理论,红色文化与先进文化,突出红色文化教育历史性与现实性的有机统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红色文化进课堂,关键在于教师,通过课堂的讨论和讲授、播放影片和专题讲座等形式,除此之外,将学报校报、校园电视和校园网络等多种媒体充分利用,加强对红色文化的积极宣传,生动形象和细致深入地对学生进行灌输指引,增强红色文化的感染力、凝聚力和吸引力,在优秀民族文化中解读红色文化,又可增进学生的民族情感,从而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和责任心。2.将红色文化和学风建设相融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学风建设是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和质量的重要标识,也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具体体现,学风是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之一,也是一个大学的灵魂。为了增强学生的责任感、荣誉感和使命感,以当地的红色文化为依托,加积极促进优良学风的建设,学校可在在劳动节、建党节和青年节等节日举行一些具有红色文化内涵的演讲和红歌比赛,使得德育活动寓教于学,有效改进加强了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又进一步转变了学风。当前社会上个人主义盛行,实用主义和拜金主义思想泛滥,学生的价值追求也多样化,红色文化中所包含的坚定的信念、爱国精神和崇高理想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艰苦奋斗的优良学风,克服学习上生活中遇到的困难,通过唱红军歌曲、吃红军饭食、穿红军衣服、走红军路等具体形式,让学生从中体会感悟革命先辈把自我的人生目标同祖国的前途联系起来的伟大精神情怀,培养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目标,激发内在的学习潜力和动力,将刻苦学习的动力内化成自身发展和成长的自我需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3.将红色文化和学生实践活动相结合,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高校德育内容过于理论化和原则化,实践教育相当薄弱,和学生生活实际存在脱节现象,课堂出现学生昏昏欲睡的场面,大而空的道理学生不屑一顾,杜威曾经说过:“生活即教育。”红色文化的内容形式丰富多彩,各式革命遗迹和英雄遗物、红色事迹等,都是极为鲜活生动的学习资料,开展形式多样的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培养造就学生民族精神的重要渠道,也是细化深化教学教育效果的重要形式,可以组织学生去革命圣地旅游,组织先进的青年学生开展调研“红色革命实践”活动,体验红军当年生活,感悟重温红色历史,通过三下乡等具体的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可以对艰苦的革命年代与安宁幸福的当今生活进行对比,感受红色文化的深刻内涵,服务老区人民,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把社会实践的思想内涵与丰富多彩的活动结合,亲身感受革命和建设历史的真实和伟大,思想情感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在中国的革命战争时期共产党人以英勇无畏的精神投身革命事业,抛头颅、洒热血,坚定的理想信念支撑着他们前进的脚步,历史是一本活生生的教科书,革命先烈就是当代青年学生的榜样。红色文化的教育熏陶,有利于帮助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找准人生目标。
四、红色文化与校园文化相融合的意义
红色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体现,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是国民教育的精神体现,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也呈现出新的特点,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如果一味地墨守成规,就会被时代所抛弃,创新作为现代大学的核心价值,是一个学校的生命力所在,充分认识高校德育工作所面临的困境与问题,准确把握我国当前校园文化生活的新特征,将红色文化和校园文化相融合,将其体现在日常管理、教学和新时期人才的培养上,才能做好学生政治思想教育工作,才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事业培养优秀的人才,也才能进一步提升校园文化的水平和层次,形成校园文化新的亮点,彰显学校文化的特色和魅力。
参考文献:
[1]陈茹茜.红色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创新性运用[J].思想政治教育,2013
[2]刘明涛.红色文化融入校园文化的途径探析[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3
[3]诸葛毅.大学校园红色文化建设的内涵与德育功能[J].德育天地,2010
相关期刊简介:《人民文学》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办,以小说为主,包括散文、诗歌及纪实文学。特别是它刊发的中篇小说,一直是该杂志的拳头产品,其故事精彩与大气,反映现实之深刻,令人惊叹。《人民文学》是中国作家的摇篮,众多的名家当初亦是由《人民文学》造就的。新改版《人民文学》富有现代气息,与世界文学接轨,极富有文学味与生命关怀意识,是广大读者的心灵家园。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