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7-05所属分类:文史论文浏览:1次
摘 要: 下面是两篇跨文化交际类论文范文,第一篇论文介绍了高职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现状研究,探讨了高职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现状和成因,第二篇论文介绍了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策略与方法,重点研究了教学设计的视角下对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策略。
下面是两篇跨文化交际类论文范文,第一篇论文介绍了高职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现状研究,探讨了高职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现状和成因,第二篇论文介绍了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策略与方法,重点研究了教学设计的视角下对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策略。
《高职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现状研究》
[摘要]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是高职英语教育的重要内容。本文选取了三所职业院校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专业、性别与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否存在差异性、相关性,探讨高职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现状及成因。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高职学生;英语教学
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当今社会对高职人才要求的一项重要能力。随着经济全球化,中西方相互交流学习的机会越来越多,文化碰撞在所难免,在与来自异语文化的人沟通时能否做到尊重对方文化,有效得体沟通是在新形势下对学生提出的新挑战。如何让高职毕业生在日后的跨文化交际中具备相关英语技能和应用能力?这是高校外语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在语言学习过程中要导入文化知识,还要求学生能够灵活正确地使用,这对教师和学生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目前高职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整体情况如何,学生对跨文化交际持怎样的态度,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与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有关系吗?
1跨文化交际理论
张卫东(2012),跨文化交际能力是恰当运用语言文化知识与异语文化成员进行有效而得体交际实践的能力。Spitzberg(2000:357)对于跨文化交际能力作了如下界定:“跨文化交际能力广义地说可以理解为这样一种印象,即这一行为在某一特定的语境中是恰当和有效的。高一虹(2002)提出了“跨越”与“超越”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理念。文化的“跨越”是指目的文化知识和交际技能的获得;文化的“超越”是指意识到文化的差异或定型的存在,能够以开放、灵活、有效的方式进行跨文化交流。中西方因为历史传统、生活习性、风俗习惯、交际规则、思维方式以及价值观念不同从而在跨文化交际中表现不同。跨文化交际能力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文化知识;2.文化意识;3.文化实践。大学英语的课程目标应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工具性即指“听、说、读、写、译”基本的语言能力,人文性是指体现在语言的“文化性”,即“跨文化交际”。
2研究方法
2.1受试者
受试者分别来自四川商务职业学院、四川传媒文化职业技术学院及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其专业涵盖了理、工、文、管等不同学科16个专业,共320人,其中男生115人,女生205人。所有受试者至少接受了6年系统的英语学习,在语言学习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特征较为稳定。
2.2研究工具及数据处理
试验量表包括两大部分,第一部分调查受试者的个人信息,诸如性别、专业和入学英语成绩。第二部分调查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包括跨文化交际知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及跨文化交际与课堂教学。问卷共20小题,全部采用从“很不符合”(1分)到“完全符合”(5分)五个等级的量表测量。本次调查发放320份调查问卷,收回310份,其中有效问卷300份,其中男女生比例为107:193。在设置问卷调查时,笔者特意打乱同类问题顺序,从而防止学生受惯性思维的影响,以便反映学生的真实情况。问题1-8及问题16主要考察学生的跨文化交际知识的掌握情况,问题10,12,13,14,15主要考察学生的跨文化主观意识,问题9,11,17,18,19,20主要考察学生对英语课堂教学与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态度。所得数据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SPSS17.0进行分析。
3结果与讨论
3.1描述性统计
从表1中显示,受试者的跨文化交际知识有四个问题都低于均值M=2.5,另四个问题刚刚达到均值,说明受试者的跨文化交际知识水平整体较差。文化是人们行动的指南,指导人们的一切行动,不了解基本的交际常识在跨文化交际中很容易出现误解对方真实意图从而导致交际失败。但从表2的前五个问题10,12,13,14,15测试结果显示,学生的跨文化意识都大于均值2.5,可见学生有一定的跨文化意识,也愿意参与到跨文化交际中。表2中问题9,11,17,18,19,20,结果显示基本达到均值,可见学生对整个英语课堂态度不是很积极,问题11(您认可现在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你的跨文化交际能力)M=2.4767略低于均值2.5,说明学生不认可传统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不满意这样的教学模式;问题19(您经常开展英语课外阅读)M=2.3033<2.5,说明学生的英语课外阅读不够,没有课外英语阅读的习惯。导致这样的结果可能有以下几个因素:1、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学习基础方面相对本科院校的学生来说要一些;2、从教育环境来看,中学阶段英语教学的侧重点在应付考试上,英语学习偏向于语法,练习多是试题测试,没有太多机会学习跨文化知识。黄文红(2015),传统的知识性文化教学注重传授文化事实,其局限性在于学生被动接受笼统、概括性文化知识,很难直接转化为跨文化交际能力。3、从生活环境讲,中国特别是内地,常住人口比较单一,只有少数中学配有外籍教师,普通学生基本没有和来自异语文化成长背景的人交流的机会,交际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情景性,没有跨文化的语言环境,学生即使学到一些跨文化知识也无用武之地。
3.2相关性分析
根据表3统计显示,性别与专业的Sig.=0.028<0.05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在选择专业上男女生是有差异的,入学时女生更偏向于文管类专业,男生偏向于理工类专业。在跨文化交际知识方面,与性别有相关性的是第四个问题(您了解英语国家主要宗教传统)Sig.=0.012<0.05,说明性别不同与宗教传统的认识也是有关系的。结果同时显示,在问题4,5,7,16即宗教传统、时间概念、会话原则以及掌握跨文化交际知识多少方面Sig.值都小于0.01,说明专业与这些知识的掌握存在显著的相关性。由此可见,性别和专业都与学生的学习情况存在相关性。高职学生的英语水平整体较差,很多学生都疲于应付考试,只有少数文科专业的同学英语基础相对较好,也愿意去学习跨文化交际知识。
据笔者分类,表4中问题10,12,13,14,15主要考察学生的跨文化意识,问题10(愿意将所学英语知识运用到与外国人的交流中)Sig.=0.005<0.01,问题14(愿意通过课堂学习提高英语能力)Sig.=0.005<0.01,说明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与性别存在显著相关性。同时,第14个问题(愿意通过课堂学习提高英语能力)Sig.=0<0.01,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与专业存在显著相关性。问题9,11,17,18,19,20主要考察学生对英语课堂教学与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态度。
根据上表可知,性别差异并不影响学生的选择,而不同专业的学生在问题9(与外国交谈时,害怕犯错误)Sig.=0.042<0.05,问题19(是否经常开展英语课外阅读)Sig.=0<0.05,问题20(认为中国文化会影响英语学习)Sig.=0.01<0.05,不同专业的学生对于英语课堂能否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态度存在着显著相关性。总的说来在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方面男生女生都是持积极态度的,想学习,也想用于实践,而专业不同与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态度课堂表现的相关性更为突出。调查结果对高职英语教学内容提出了质疑,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阶段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需求,英语课堂应积极调整教学模式以适应学生学习的需求,有目的的设置具有典型跨文化交际情景教学内容,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参与到情景教学活动中来,从最原始的“听讲,记住”到“观察,体验,实践”让学生对跨文化知识做到活学活用。
4结语
根据以上统计分析,大一高职学生的整体跨文化交际知识较弱,具有一定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也知道中西方交际有差异,但在实际运用中却没有这种跨文化交际能力,不能有效得体地进行跨文化交际。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导致很多学生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文化知识匮乏、不敢交际、胡交际,最终导致交际失败。适当调整现有教学模式,在英语课堂导入跨文化知识,给学生创造跨文化交际实践的机会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当务之急。
作者:孟青兰 单位:四川职业技术学院网电部
《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策略与方法》
[摘要]随着全球化在国际范围内影响的日益加深,跨文化交际能力已成为当今社会国民素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从目前的教育现状来看,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会导致“哑巴”英语的情况,并不能满足我国现今的社会需求。本文将在教学设计的视角下重点对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策略进行探究。
[关键词]教学设计;跨文化交际能力;策略与方法
1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英语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应用与交流,而在交流时为了避免不必要的误解,保障谈话的顺利进行,就必须要考虑到西方人的文化背景与习惯差异。因此英语的学习过程就不仅仅只是语言的习得过程,更是对英语国家文化的了解与掌握,是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一种培养。教育部于2003和2004年相继提出高中及大学应重视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以达到最佳的英语学习状态,其后各学校也陆续开展教育改革。由此可见,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已成为当前社会的一种趋势,其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2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现状
虽然我国教育部早在十多年前就提出了要加强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但绝大部分学校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却存在着种种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区域的教育水平和教学标准虽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差异,但却有着相同的教学大环境,即应试教育。正是由于当前的教育环境,绝大部分学校在进行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往往只重视对学生应试技巧的培养,忽视了对学生口语及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升,因此也就造成了当前典型的哑巴英语及“中国式英语”的现状。第二,现今各大学校虽已相继开展教育改革,但大多收效甚微,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教材陈旧,书中相关的跨文化交际知识与当今生活已相去甚远,并不适用于今后的实际交流,致使学生无法学以致用。部分院校虽已开始着手对教材进行改编,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部分教材在改编过程中存在着极端的文化认知行为,这反而更加不利于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3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策略与方法
现今各大高校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均颇为重视,但大多并不得法,究其原因便是在教学设计上存在缺陷。下面本文将基于教学设计这一视角,对如何提升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出建议。(1)教学环节中情景模拟的设计从知识水平层面来看,中国学生理应能与西方人进行流畅的交谈,但就实际情况而言却总是误会不断。由此可见,在语言习得的过程中理论固然重要,但实践也同样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所以为了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还应在教学环节中适当添加一些实践环节来确保其今后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情景模拟是现下一种非常流行的测试方法,需将测试对象置于与真实情况类似的模拟情景中以检测其一系列相关能力。这种方法也同样可以运用到英语教学中。就教学设计而言,校方可以设置专门的课程,并由中外两名教师进行共同授课。
在课堂上,教师应先给定一个主题场景,如美国同学的生日会,并要求学生与外教进行模拟情景再现来锻炼学生的听说能力,同时通过抵达时间、送礼物的习惯及对称赞的反应等细节来检测其跨文化交际水平。其他学生则需从旁记录,找出模拟过程中的亮点与不足,并在结束后,通过提问的方式对该学生的表现进行自评及他评。然后让学生在课下查阅相关资料并提交书面评估报告,在此例子中应掌握美国聚会礼仪等知识。教师在阅读后找出其中一些比较共性的问题,如到场时间等,在后面的课堂上结合相关背景知识进行讲解。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身历其境,找出自身的不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但同时应注意主题场景的选定应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如在朋友家借宿及同学聚餐等场景的设定均要符合以上要求。
(2)英文原版书籍及报刊在教学中的应用文学作品历来是一个国家精神和文化的体现,而英文原版文学作品更是一代代英语学习者们获取西方国家相关文化知识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可将其利用到教学中来。但就书籍的选择而言,经典名著往往难度较高且因年代久远而与时代脱节,所以应选择一些更加符合学生实际水平及兴趣的现代小说,如《分歧者》《理智与情感》等,以便让学生更能融入其中。从教学设计上来说,首先学校可以设立专门的阅读课程,但文学作品往往较长,所以需将课下时间也一并利用起来,采用课下阅读、课上进行书面测试的形式来检验学生的阅读效果。以《分歧者》为例,在阅读时,学生不能只是了解翠丝转派后的生活或是与老四的爱情故事,还应对其中的生词、语法点及相关文化知识进行批注。其后采用师生相互结合的方式对该部分内容进行讲解,让学生对作品有一个更加清晰全面的认知,了解当代西方人的说话方式及文化背景,以此来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不同于文学作品,报纸、杂志中的内容更新更全,对学生今后的跨文化交际非常有利,且因其篇幅较短,所以可在课上完成。教师先提出一些与文章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在规定的时间内有目的地进行阅读,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还可提升其阅读理解水平,可谓是一举两得。但教师在文章选择上应注意贴近生活、内容广泛且专有名词不宜过多。
(3)英文原版电影在教学中的应用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语言环境的缺乏是英语学习中最大的障碍。受传统教育的影响,中国学生往往较为腼腆且自尊心强,不敢用英语进行交流,最后导致哑巴英语的现状。而原版英语电影却恰恰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最佳的语言环境,对其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首先,教师在电影的选择上应慎重,应选择发音清晰、生词不宜过多的对话,内容应积极健康且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如《大学新生》《阿甘正传》及《歌舞青春》等。其次,在观影前教师应做适当引导。以《歌舞青春》为例,教师在电影放映前可先对人物设定及美国高中生活进行简要介绍;同时,要求学生在观影后总结故事梗概及观影感想以使其注意力更加集中。在第一次放映时,应隐去中英文字幕来锻炼学生的听力,并在放映结束后就片中的一些细节进行提问来检测学生的听力水平。在第二次放映时,教师应边放边停以便对其中的词汇运用、表达法、俚语、经典对白、文化内涵及重难点进行讲解,同时在课上内容结束后对学生学习成果进行评估,其形式可以是撰写影评或听写经典对白及习惯用法来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也可以让学生根据电影对话及内容编排话剧来锻炼其口语能力并在实践中体会东西方文化的差异。这样不仅能够对授课内容及授课效果进行检验,还能够以此实现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目的。
4结语
综上所述,学校不能只是一味地注重学生的应试技巧,更应该加强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从教学设计的层面出发,利用多种手段及形式进行辅助教学,不仅能够给学生建立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同时也有助于拓宽学生的眼界,增强知识储备,真正做到一举多得,为其今后成为具有高学历、高素质的外语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璐.浅谈高中英语教学中实施跨文化教学的方法[J].中国培训,2015(6):1-2.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大学生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作者:彭颖 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推荐阅读:《廉政文化研究》杂志由南通大学主办,2010年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向国内外公开发行。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