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服务,正当时......期刊天空网是可靠的职称工作业绩成果学术咨询服务平台!!!

新疆“唐朝路”沿线历史遗迹考究价值

发布时间:2018-04-13所属分类:文史论文浏览:1

摘 要: 唐朝路是一条唐代古道,沿线主要经过六师五家渠市青圪垯遗址、土墩子清真寺古遗址、古沙河遗址、阜北古城、六运古城、营盘梁古遗址、马桥城古遗址等重要历史遗迹。由此也可以看出这条道路的重要性,我们也可以从中重视唐朝路沿线的历史遗迹资源的开发,并且

  “唐朝路”是一条唐代古道,沿线主要经过六师五家渠市青圪垯遗址、土墩子清真寺古遗址、古沙河遗址、阜北古城、六运古城、营盘梁古遗址、马桥城古遗址等重要历史遗迹。由此也可以看出这条道路的重要性,我们也可以从中重视唐朝路沿线的历史遗迹资源的开发,并且对这些历史遗迹加以保护和利用,让文物彰显出我国的历史文化,从而促进新疆地区群众对祖国文化及发展的认可。

  [关键词]新疆,唐朝路,历史遗迹

唐朝路历史遗迹

  “唐朝路”是今人对东起新疆兵团第六师红旗农场、西出新湖农场,沿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向西蜿蜒而去的一条唐代古道的称呼,是唐代丝绸之路天山北路碎叶道以北的一条重要交通干道,一直沿用到20世纪60年代,后逐渐废弃。2013年5月,唐朝路(阜康段)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7年9月,“新疆丝绸之路北道历史文化资源调查与研究”课题组成员实地考察了唐朝路。考察組认为重视并保护、开发唐朝路沿线的文化遗存,对于新疆兵团第六师五家渠市发展经济、参与“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新疆各族干部群众增强中华文化认同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唐朝路的路线

  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测绘局1983年出版的1∶1万比例尺地形图,在图幅号为L-45-130-(52)、L-45-130-(53)、L-45-130-(54)、L-45-130-(64)和L-45-128-(60)、L-45-128-(61)、L-45-128-(62)、L-45-128-(63)的8幅图上均清晰地标识有唐朝路的线路位置。该图采用1954年北京坐标系,高程为1956年黄海高程系,等高距2.5米,1974年版图式。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测绘局1979年出版的用航测法成图的1∶5万比例尺地形图上,也清晰的标识有唐朝路的线路位置。该图采用1954年北京坐标系,高程为1956年黄海高程系,等高距10米,1971年版图式。

  综上可知,唐朝路东起红旗农场,自东向西依次经过土墩子农场、二二二团北亭镇、一○二团蔡家湖镇、东道海子、芳草湖农场芳草湖镇、一○六团马桥镇、新湖农场新湖镇。

  二、唐朝路沿线的重要历史遗迹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实地考察唐朝路,发现唐朝路沿线有众多文化遗存。其中历史遗迹有六师五家渠市青圪垯遗址、西泉七队烽火台、土墩子烽火台、土墩子清真寺古遗址、古沙河遗址、阜北古城、六运古城、营盘梁古遗址、大坑沿遗址、芳草湖张家村屯庄遗址、芳草湖碉堡粮仓、马桥城古遗址等。

  六师五家渠市青圪垯遗址距离吉木萨尔县80公里,距离五家渠市104公里,位于六师红旗农场一分场北端民宅西北250米处,海拔高程570米,经度为东经89°05′25.2",纬度为北纬44°18′18.2"。平面呈正方形,边长48米,呈西南-东北向。外围残留墙基,为土隆状,残宽8米,高出自然地面1.6-5.5米不等,北、西、东三面墙体基尚可辨析,南墙已被现代公路筑路掘土所打破。暴露文化层厚0.2-0.6米,包含物以牛骨为多,羊骨次之,杂有夹细砂、粗砂红陶罐瓮残片,鋬耳红陶罐残片,篦线纹红陶片。遗址东北角为一高土墩,顶部边长12米,残高5.5米,夯层厚6-8厘米。当地文物工作者20世纪80年代作调查时曾作破损暴露观察记录。综上所述资料依据并与东、西沙漠沿线分布唐代遗址文化类型风格相比定,该处遗址为唐代所设驿站类遗址。

  青圪垯遗址地处天山北麓平原区北端,地势平坦开阔,年降水量稀少。北距古尔班通古特沙漠1.3公里,南侧隔路紧依干涸蜿蜒的古河道河床,河道宽8-12米不等,遗址东侧30米为一南北向土路便道,南侧8米为东西向乡间柏油公路。青圪垯遗址为古代传递情报的军事设施,在研究唐代至清代经营西域的历史以及军事通信、丝路交通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土墩子烽火台是唐代的军事设施遗址,位于土墩子农场农二队,围于耕地中,海拔高程591.7米,北纬为44°10′38.4",东经为88°18′55.4"。烽火台梯形土堆至今犹存,残高5米,呈四方形,底边长6米,顶宽边长3米,体积为112.5立方米,并有一口土枯井。2007年6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第六批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土墩子农场位于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南缘,地貌属甘河子冲积扇中部边缘地带,地形较平坦。前身是乌鲁木齐市专区牧场,始建于1955年1月。1982年4月至今,归属六师管辖。

  土墩子清真寺古遗址位于土墩子农场场部内,海拔高程606米,经度为东经088°17′54.2",纬度为北纬44°10′28.3"。建于清光绪年间(1894年),距今已有123年的历史。整个大寺占地面积435平方米,建筑面积235平方米,坐西向东,面阔3间,回廊5间,进深加廊5间。大寺东、南、北三面环有廊檐,16根檐柱承梁出廊。大寺属木结构抬梁建筑,采用卷棚歇山顶,色连搭建法。

  大寺顶正脊间有宝瓶花新月形铁刹的伊斯兰标志,正脊和斜脊上用烧造的花卉反陇点缀,梁、枋、柱间的饰板上精雕花卉。大殿采取六隔扇门。前檐和门扇上,有木雕龙凤、蝙蝠图案,中间雕“二龙戏珠”和象征“福到”的倒挂蝙蝠图;窗沿雕砖,窗棂雕花,制作精巧。正立面檐下施14朵如意斗拱,在其他地方少见。1999年10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

  土墩子清真寺是新疆地区唯一有斗拱的砖木结构清真寺,保存了晚清传统建筑工艺,将汉文化传统建筑技艺与伊斯兰建筑文化进行了有机融合,反映了伊斯兰建筑艺术与中国传统艺术的结合,对研究古建筑变迁史有着重要意义。

  古沙河遗址为春秋战国时代的古遗址,位于二二二团四连西南2.3公里处荒地上,阜康市西北28公里处,海拔高程471米,东经87°56′3.6″,北纬44°19′8.0″。三工河古河道由南至北穿越古遗址,遗址长约5000米。现地表均为空地,观察不到任何遗迹现象,但散布有夹砂红陶、灰陶器物残片。红陶胎壁较薄,4-6毫米,灰陶胎壁较厚,8-10毫米。陶器均为手制,烧制温度不高,器形有罐、钵、壶等,均为小型器,器物风格与遗址东部约6公里位于二二二团一连处的沙土梁子史前遗址地表采集的陶器标本文化风格相同,应为同时期文化遗址。根据陶片特征结合已知同类遗址的考古发现,推测遗址年代为东周时期。2009年1月,阜康市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是阜康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阜北古城。阜北古城又称唐王城,位于二二二团四连基建队职工住宅东侧,阜康市西北28公里处,海拔高程472米,东经87°56′23.6",北纬44°19′28.0″。古城地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的平原地带,北距沙漠边缘4.1公里。平面呈长方形,东西108米,南北80米,面积8640平方米。城墙为夯筑,现已倒塌呈土垄状,墙基宽4-6米,残高2米,夯层厚7-9厘米。墙四角呈土墩状,较为高大,可能原有角楼。城墙残缺不全,破坏严重,城形状基本可以辨认,城门等遗迹已无法辨识。2014年3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第七批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阜北古城地表分布遗物主要有陶器、石器、骨器、铜器、铁器。其中,石器、陶器较多,骨器、铜器、铁器数量较少。陶器有陶杯、陶罐、陶豆、石榴罐、陶釜、陶饼、陶盆、陶纺轮等。红褐陶器占绝大多数,灰陶数量较少。彩陶占有一定比例,有单耳彩陶罐、双耳彩陶罐。在陶罐的耳部、腹中施有墨彩,口沿内外部饰有倒三角纹。石器有磨盘、马鞍形磨盘、石铲、石杵、石臼、石锄、砺石、石纺轮、石刀、砍砸器、复合石器、石片石器等。同时出土的还有骨纺、铜网状器、铜刀、铁矛等。这些对研究唐代丝绸之路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六运古城。六运古城位于昌吉回族自治州阜康市九运街镇西北约3.5公里的破城子村。地理坐标为东经88°1′45″,北纬44°10′42″,海拔高程为530米。古城布局清晰可辨,大体呈长方形,南北长420米,东西长272米,面积114240平方米。城垣基宽8-10米,残高3.5-5米,整体夯筑,外侧筑有马面。城中部筑东西隔墙一道,将城分为南北两部。城北偏西又筑南北隔墙一道,与东西隔墙垂直相连。古城四隅有角楼遗迹,东、南存有城门遗址,南城门外筑瓮城。城外南北两侧有宽20-25米的护城河。城内散布有红、灰色的夹砂陶器残片及赭红色的方砖。如今古城内已辟为农田种植庄稼。

  六运古城出土过铜犁、铜镜、铜印、石杵、石夯、石球、石锄、石臼、石龟、石磨、马鞍形石磨盘,半成品石锄2件。铜犁、铜印、四兽葡萄铜镜、铜牌饰、开元通宝、乾元通宝、察合台金币、乾隆通宝、咸丰通宝和青花瓷片等。陶器有红陶、红褐陶、灰陶、泥质陶,有手制和轮制两种。器物以大型瓮罐为主,陶器纹饰弦纹、曲波纹,口沿外部多饰提纳纹,泥质陶颈部饰戳纹。古城南侧,曾有石碑一块,碑高1.6米左右,砂石质,石碑上镌刻有铭文,后石碑不知去向。1990年12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张家村屯庄遗址。张家村屯庄遗址位于兵团第六师五家渠市芳草湖农场丹坂社区五连东北约200米处,海拔高程375米,经度为东经86°42′28.2",纬度为北纬44°40′50.1"。遗址呈方形,东西宽60米,南北长70米。墙体高大,残高约4米,墙基宽1.6米,顶宽0.6米,墙体系就地取土夹芦苇、秸秆夯筑而成。东墙中段置门,宽约4米,北、西、南两侧墙体直立,保存较好,东墙大半不存,只残留两段长约7米的墙体。屯庄四隅有方形的角墩,西南角、西北角形制清晰,保存较好,东北角已坍塌,残高0.5米。2014年3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

  屯庄为中华民国至新中国成立初期,新疆农村居民为抵御土匪侵扰而自发建造的防御设施,具有群防联保的功能,时代特征明显,是近代新疆特殊历史时期的重要见证,对研究新疆地方史具有重要意义。

  马桥城古遗址。马桥城古遗址位于兵团第六师一○六团七连西北约6公里,海拔高程365米,经度为东经86°30′46.8",纬度为北纬44°50′42.7"。该城横跨洛克伦河(马桥河)两岸,南北长380米,东西宽340米,城墙高3米余,厚2.7米。在土夯墙上有女儿墙,高0.7米。有南北两城门,北门宽约4.5米,南门宽约2.5米。在马桥子城西北百余米,另有一城为附城,小城在大城北50米,北墙长229米,南墙长200米,东墙长194米,西墙长242米,城墙高约4米,厚2米。四周护城河宽3.5米,深约1.5米。面积43600平方米。城四隅亦有角堡基。城中分布南北向三道巷,房宅布居密集规整,墙体残高3米。两城外均有护城河。因河道将城区分为东西两部分,不利于交通,故在河上架设木桥,供一人一骑通行。该桥取名为“马桥”,该城也因此桥而得名。

  今城内房舍已毁,但部分房舍的墙壁尚存,可见昔日街巷面貌,南北一条大街,宽约6米,贯穿城内,东西小巷,均与此连接。从残壁断垣中可见,昔日房舍鳞次栉比,具有相当规模。2014年4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马桥城是当地人民为抵抗阿古柏侵犯自我保护屯居所筑,对于研究清末新疆的中西交通史及区域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民族等具有很高的价值。

  三、唐朝路沿线历史遗迹的保护与利用

  从唐朝路沿线的历史遗迹可知,新疆地区历史上就是中华文明向西开放的门户和中介,西域文化和中原文化自古就开始交流交融,中华文化始终是新疆各民族的精神家园,也是新疆各民族文化发展的动力源泉。唐朝路沿线丰富多样的历史遗迹与文物表明,新疆地区历来就是各民族共同开发建设和拥有的地方。汉人在新疆地区屯田、戍守、经商,建立聚居区,兴修水利设施,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带动了新疆地区的经济发展,为开发、建设、保卫新疆作出了重要贡献。

  唐朝路在新疆社会历史发展中曾发挥过重要作用,且遗存较多、文化内涵丰富。因此,我们要重视唐朝路沿线历史遗迹的开发、保护和利用,并使之转化为政治优势,实现其特殊的功能价值。为此,建议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是把唐朝路沿线的历史遗存串联起来,打造遗产廊道。遗产廊道是线性遗产的特殊形态,是强化整体保护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的措施。通过适当的开发、保护,不仅使历史遗迹成为现代人生活的一部分,为当地居民和旅游者提供休闲、教育等服务,而且也能以此彰显新疆兵团第六师五家渠市唐朝路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

  二是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规划好唐朝路沿线历史文化遗迹,加大力度做好历史遗迹和文物的保护修缮工作。对因道路交通建设、改造中有可能面临消失的文物古迹进行及时的抢救修复,采取有效措施遏制人为和自然破壞。对有一定价值的历史遗迹、文物进行重点保护和开发利用,通过深入挖掘丝路文化内涵,积极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努力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

  三是要把新疆唐朝路研究作为新疆若干历史问题研究的一部分,充分利用电视、报纸、广播、网络等平台进行大力宣传,使唐朝路文化史料研究成果、文学作品在更大范围内传播、产生更大社会影响。充分利用文化旅游和纪念品宣传唐朝路文化,加快旅游景观文化品牌建设进度,加大旅游产品文化品牌开发强度,从而促进新疆兵团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

  四是开发利用好唐朝路历史文化遗迹,让文物说话,加强唐朝路文化品牌包装与宣传,不断增创文化发展新优势。以实施文化润疆工程为契机,加强唐朝路沿线历史遗迹的保护和建设,利用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等阵地,介绍与唐朝路有关的人物、诗词、文物,以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新疆各族干部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的认同。

  相关阅读:试析从唐代社会的文化自由看当代文化市场的发展

  文史论文"试析从唐代社会的文化自由看当代文化市场的发展"已完成论文发表流程,为保证"试析从唐代社会的文化自由看当代文化市场的发展"……的精神风貌,唐代的文化自.由突出表现为她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统一体。

  

2023最新分区查询入口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