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5-10所属分类:文史论文浏览:1次
摘 要: 民族文化是我国的重要财富,其中也蕴涵了许多文化符号,这也代表了丰富的地域文化、风土人情以及民族特色,下面文章就介绍这些文化符号怎样正确应用到建筑与环境设计中,改善以往现代建筑简单的风格,促使现代建筑具有地域特征,让民族文化在现代建筑环境设
民族文化是我国的重要财富,其中也蕴涵了许多文化符号,这也代表了丰富的地域文化、风土人情以及民族特色,下面文章就介绍这些文化符号怎样正确应用到建筑与环境设计中,改善以往现代建筑简单的风格,促使现代建筑具有地域特征,让民族文化在现代建筑环境设计中发挥最大的作用。
关键词:符号学,民族文化,环境设计,应用研究
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各式各样的具有地标性地位的雄伟建筑拔地而起,现代化的环境设计出现在全国各地。建筑与环境设计这一新兴行业也随着建筑工业化进程的发展逐渐走向成熟,但其中也出现了诸如建筑风格大致相同、多城雷同之类的问题,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地域风格与特色的缺失和传统文化的流失。
不得不说的是,建筑可以说是艺术的一部分,但与美术等艺术学科相比,建筑设计要考虑的方面更加广泛,其不仅需考虑到设计空间的整体美感,更要考虑到设计出的建筑是否能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的信息桥梁。其中,信息的桥梁或载体可以被称为符号,也就是说,建筑与环境设计与符号具有某种程度的一致性。
一、设计中的符号学
纵观符号的发展史,我们可以发现,符号学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种:倾向于研究语言、倾向于研究非语言学(一般意义上的符号学)以及对折衷符号学的相关研究。依据对现有文献的归纳和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符号学在建筑方面的应用主要是其分类中的第二大类,即倾向于非语言学的相关研究,该方面研究的代表人物有莫里斯和皮尔斯。
在符号学领域中存在着不尽相同的各种理论,相关学者对于这些理论也有着各自的见解,但这并不影响符号学完整体系的形成,且符号学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在艺术领域中设计的符号学理论大致为莫里斯的三大论即“符构学、符义学、符用学”和皮尔斯的有关“符号形体、符号对象、符号解释”的三元论,其中,有关皮尔斯的根据能指与被指关系划分的“图像符号、指示符号、象征符号”理论更是得到有关学者的深入研究。
该理论中的三点在建筑设计与环境中分别具有以下意义:图像符号是指形式与意义的含义大致相似;指示符号是指形式和意义呈现因果的关系;象征符号则是指形式与意义之间具有约定性但又不具有形象相似性。在建筑及环境设计领域中,设计者通过对以上所提到的理论的应用把各种涉及到的现象和建筑文化剖析得淋漓尽致,并同时验证了相关理论的正确性。所以,确保以重视文化、内涵为大前提的同时,将符号学的理论应用于民族文化、回归设计本体性及内在性的研究上具有一定程度上的价值。
二、民族文化在设计中的意义
民族文化是每个民族经过漫长的历史积淀而留下的瑰宝和精华,一部分代表符号就来源于民族文化。这些历史悠久的代表符号中,一些作为重要历史信息的载体而被保留至今,一些则蕴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哲学和智慧,还有一些代表着一个民族的审美观和价值观,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外来文化也随着进出口贸易的发展不断撞击着本土文化的存在。因此,维护民族文化的完整和独立、加强设计中传统优秀文化的应用就成为中国设计领域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城市应该是现代化建筑与多民族文化的结合体,而不应该是冰冷的水泥和钢筋的复杂堆叠。
随着现代化生活节奏的加快,各大建筑的风格也趋向简约利落,多是简单的玻璃与灰色外层的简单搭配,并将重点都放在了建筑的功能性上,这样虽然紧跟了潮流的脚步,也在一定程度上丧失了有关文化的体现与表达。现代建筑应该将特色、个性、文化于一身,为此,设计师在进行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在确保其功能性的同时,还要有效融入建筑符号和建筑词汇,这样才能使建筑更富有个性和特色。越来越多的国人受西方文化的影响,盲目跟随所谓的时代潮流而降低了自己的民族自豪感,致使越来越多的现代建筑也偏向西方化,这就忽视了建筑的地域环境与设计的关系,也没有意识到建筑对于民族精神的传达。所以,探索民族特色和地域文化在建筑设计过程中的应用是改善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
三、民族文化在环境设计中应用的方法
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孕育了灿烂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蕴含之广大,包含了大量的文化符号,这些符号来自多民族、多朝代以及多种形式,这些符号可以为建筑设计提供更多参考。不同的民族文化孕育出的符号不同,符号所代表的涵义也各不相同。因此,设计者在进行建筑设计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到民族文化的传承,还要考虑到当代潮流文化等设计文化,其主要设计原则为“借其形、延其意、传其神”。
(一)民族文化中“形”的借鉴。“形”即物的外形,指某件事物的外在体现,也是人在接触这样事物时最直接、最表面的感受,这种感受不仅仅指眼睛能看到的,还包括了人的其它四觉,即听、嗅、味、触。
所以,“形”要被人们所感知,就要包罗多方面的感知因素诸如光线、纹路、颜色等。不尽相同的风土人情、民风民俗、时代特征等共同构成了我们包罗万象的中华文明,而且每个民族甚至每个地区的文化都各有千秋,极有辨识度,尤其是各个民族的特色建筑都极具个性。所以,要在建筑设计方面加强地域特色的体现,“形态符号”表达十分重要。
1.“形”的相关性设计者通过联想思维的运行而引发“形”的相关性,也就是通过一件已知的事物或一段回忆而联想到其他事物,即关联想象。换句话说,就是事物的某项特征为人所感知且人通过这项特征进行联想,而获得更深层次的理念或观点。在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上,澳门馆的“玉兔宫灯”十分引人瞩目。
该建筑的设计者是以在六七十年代港澳地区盛行的玉兔灯笼纸扎为原型进行创作的。设计师在这个建筑的设计过程中融入了民风民俗的文化符号和传统灯笼的造型,是对传统民俗的一种继承以及对澳门回归的一种纪念。透明的外壁搭配灯光的交错,打造出了不一样的幻彩效果,还有其采用的宫灯设计的外形极具特色,展现了港澳地区的地域特色。
2.“形”的借代借代是文学上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法,其含义是用与某一事物有关的其他事物来代替这一事物,这种被代替的事物被称为“本体”,作为替代的事物我们称之为“借体”。在建筑设计领域,借代也常被用来引用传统文化符号。
“梅、兰、竹、菊”是从古至今文人墨客极其推崇的意象,多被用来比喻人的气节和文化底蕴。梅花不畏严寒,逆境生长;兰花清幽淡雅;竹子笔直刚正;菊花清新高洁,简单的四种意象包罗了君子的各种品质,因此我们又称这四种植物为“花中四君子”。这四种意象被广泛应用于诗词、文章和艺术园林中,即运用了借代的手法。
3.继承民族文化中的“色”每个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的色彩,不同的颜色也象征着不同的思想、风情及审美观,其内涵之丰富,数不胜数。尤其在我国,色彩的运用更是拥有独特的风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五种基本的颜色,分别为黄、青、赤、黑、白,这五种颜色被广泛应用于建筑设计和环境设计中。
著名的何镜堂院士在设计上海交通大学的钱学森图书馆时,就是在“大地情怀、石破天惊”的主题中充分运用了色彩的元素。在这个设计中,为了表现钱学森先生的赤子之心,设计者将建筑的外观设计为方正的石头形状,并施以红色,又以“崩裂的石头”来象征导弹发射时的场景,以表彰钱老先生的卓越功勋。设计者更在图书馆外墙上雕刻了钱学森的头像,将“意象”这一理念运用得淋漓尽致。
4.引入民族文化中的“空”中国历史上发展的学派中大多都有涉及到“空”的观点,这些观点在“色即是空”“有无相生”等学派中流传的思想里都所体现。简单来说,“空”其实是我国传统文化中关于美学的体现和表达,与“形”的观点相对。在建筑领域中,有很多宏伟的建筑都运用了“空”的思想,这些建筑都在建筑、环境以及建筑的直接服务对象———人之间建立了及其融洽的关系,使整个设计看上去非常和谐。其中,留白手法的运用给人们以更多的想象空间,即一种对虚幻和模糊的追求。留白的运用可以引申为虚实结合、寄情于景的体现。
(二)民族文化的“意”的延伸。
1.意意即指意境,可以说是传统文化中的一种美学概念,其是通过各种艺术的有机结合,达到情与景相呼应、虚与实相结合的效果,将晦涩难懂的人生真谛以情景相交的形式表达出来,给审美主体更深的体会。意境主要讨论的是审美主体与美学建筑之间的关系,通过两者的相互影响而表现一些东西。该手法先进行“象”的构建,再进行“意”的烘托,此为意象。“意”为虚,“象”为实,实境升华则得虚境,两者相生相依。
2.象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象”是“意”的依托,民族符号被应用在建筑设计中,仅有“意”的美感是不够的,也是无法体现的,需通过“象”的承载才可表现出“意”的内涵。
(三)民族文化的“神”的传承。“神”的表现是艺术领域表现形式的最高层次,指的是精神,有意识的事物和无意识的事物都有精神。神的观念来源于太极这项活动中的“形神合一”,这个理念在建筑设计方面也有重要意义。以“形神合一”为审美理念时,要意识到审美观中主体与客体是否契合,两者能够产生一定程度上的共鸣才能算得上是真正的“形神合一”。
另外,我们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同时,还要重视身为继承者的我们对于文化的心理作用,这两项在建筑与环境设计中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要对传统文化中的文化符号进行应用,要考虑的不仅是具体的物象的表现与形态,更要考虑“神”的表达,即传神。在艺术与建筑设计领域中传神的最高表现形式为“形不似而神似”。
我们以贝聿铭进行设计的苏州博物院为例,这座博物院为众多崇尚艺术的人们所向往。这座博物院的设计亮点就在于神韵的表现,贝聿铭通过对苏州园林中文化符号的浓缩和提炼进行设计,其以新型的建筑材料建造传统的“粉墙黛瓦”,即我们研究中的场景符号,将园林具有的中华文化的气韵巧妙地表现了出来。
四、结语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孕育出博大精深的华夏文化,其中蕴含了大量的传统文化符号。现代建筑的设计重点主要放在功能性上,导致建筑失去了地域特色和民俗特色,文化符号的应用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促进艺术与建筑的有机结合,使现代建筑更具美感。
参考文献:
[1]罗兰.巴特尔.符号学原理[M].三联书店,1988.
[2]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3]沈蔚.室外环境艺术设计[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
相关阅读:新媒体进行民族文化传播的应用
这篇新媒体论文发表了新媒体进行民族文化传播的应用,新媒体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我们进入了各种文化碰撞的新时代,这对民族文化的传播具有重要的影响,论文探讨了新媒体时代的传播特性和传播状况,并分析了应用新媒体进行民族文化传播的举措。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