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服务,正当时......期刊天空网是可靠的职称论文发表专业学术咨询服务平台!!!

浅谈教育在闽东畲族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发布时间:2019-02-26所属分类:文史论文浏览:1

摘 要: 【摘要】当今社会的进步依靠的大多是经济与科技的发展,而经济与科技的发展需要的是人才,人才培养离不开教育。闽东是畲族的主要聚居地,畲族人口占福建省畲族人口的二分之一,全国的四分之一。作为少数民族之一的畲族,它拥有自己的特色文化,这些文化不仅

  【摘要】当今社会的进步依靠的大多是经济与科技的发展,而经济与科技的发展需要的是人才,人才培养离不开教育。闽东是畲族的主要聚居地,畲族人口占福建省畲族人口的二分之一,全国的四分之一。作为少数民族之一的畲族,它拥有自己的特色文化,这些文化不仅是畲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重要标志,同时也丰富了我国多元民族文化的内涵。基于闽东大地上畲族人口所占的比例,我们在培养各类人才时,应该特别重视畲族人才的培养和畲族文化的传承,更好地促进畲族文化的发展。

  【关键词】畲族,文化,教育,传承,发展

人才资源开发

  闽东是畲族主要聚居地,畲族人口占福建省畲族人口的二分之一,全国的四分之一。千百年来,畲族人民在闽东繁衍生息,创造了许多属于本民族特色的文化,薪火相传。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迅速发展的经济浪潮与变化万千的科技浪潮猛烈冲击着畲族文化,畲族文化正面临着随时在社会大海里翻船的危机,稍微不慎将被经济浪潮和科技浪花所吞噬。面对这样的危机,我们如何去化解?畲族文化如何实现教育传承?面对社会快速发展,闽东畲族人民如何传承畲族文化?我们该如何去发展畲族文化?这些正是我们要探讨研究的课题。

  一、闽东畲族文化

  闽东畲族人民生活在依山傍水的环境中,所孕育出的文化多姿多彩,如银饰、饮食、工艺品、宗教信仰、畲歌、畲舞等极为丰富。畲族人民能歌善舞,畲族歌舞曾是畲族人民重要的娱乐活动,“三月三”是畲族传统节日,这一天里畲民云集歌场,从早到晚,对歌盘歌,整个畲山沉浸在一片歌的海洋里。2018年畲族在宁德古田举办了“三月三畲族文化节”,参加者不仅是各地的畲族人民还有台湾少数民族。这场活动促进了两岸畲族文化的交流也增加了民族认同感。

  “三月三”不是一个普通的传统节日,而是为了歌颂盘瓠,怀念祖先。盘瓠信仰是畲族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神灵崇拜三位一体的直接糅合体,盘瓠信仰不但家喻户晓,还深深地影响畲族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发饰、衣饰、歌谣、民间文学等影响深远。[1]因此,我们在谈论畲族文化时不得不提到盘瓠信仰,盘瓠信仰已成为畲族文化重要的一部分。

  在“三月三”活动现场我们看到了绚丽多彩的畲服,畲族传统服装因地域差别而各有特色。闽东畲族男子传统服装为青黑或蓝色的大襟布衫,与男子相比畲族女子服装有特色多了。畲族女子在服装上喜欢镶彩色花边、均系一条一尺多宽的围裙、腰间束着一条绣着各种花纹的腰带。畲族女子最具特色的服装还是凤凰装,凤凰装上衣多刺绣。在衣领、大襟、服斗甚至袖口上都有刺绣各种花纹图案和花鸟龙凤图案。

  活动现场还可以品尝到许多畲族美食,例如乌米饭、糍粑、畲酒畲茶等。一场盛大的“三月三”畲族文化节将畲族文化展现得淋淋尽致,娓娓动听的畲歌、绚丽多彩的畲服、秀色可餐的畲族美食……这些妙不可言的文化值得我们好好地保护和传承。

  二、闽东畲族文化的现状与建设

  闽东畲族文化由富有代表性的畲语、畲歌、畲舞等元素组成,闽东畲族文化不仅仅是畲族的传统文化,也是闽东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古往今来,文化随着社会环境、经济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现在我们来简单了解一下闽东畲族文化现状。

  根据雷法会的《对畲族文化继承与创新的思考》一文介绍,我们了解到新中国成立后,先后三次对畲族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查,这三次调查分别是:(1)1953、1955年的畲民识别调查;(2)1958年的畲族社会历史调查;(3)1982、1986年两次对畲族传统文化的调查。[2]从这三次调查可以得出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畲族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已有较好的基础。但随着时间的流逝、社会的猛迅发展,社会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畲族传统文化也遭受到了巨大的冲击。

  我们可以从周晓景的田野调查找到相关数据:例如,1%畲民完全不会唱畲族民歌、73%的畲民大致听得懂畲语但不会讲;6%的畲民完全不会讲畲语等。这些可怕的数据告诉我们,曾经以爱唱山歌闻名的畲族如今却有过半的人不会唱畲歌,曾经以母语为特色的畲族如今却大多数不懂畲语。可见,闽东畲族文化现状不容乐观,闽东畲族文化岌岌可危。还好政府开始重视和保护畲族文化,为保护和传承畲族文化,政府做出了不少不懈的努力。例如:启动了畲族文化抢救和发展工程、建设闽东畲族博物馆、开发畲族文化风情园、开辟畲族风情旅游专线等。[3]

  三、教育在闽东畲族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教育是根本,是防止畲族文化流失的重要手段,是传承畲族文化的根本途径。畲族人民是畲族文化的继承者和守护者,因此,要解决畲族文化消失的措施不能仅靠政府的保护而应从对畲民的教育入手。学校是文化传承的主要机构,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畲族文化,可以在学校开设畲族文化课程,营造良好的学习畲族文化的氛围。这样畲族学生在掌握其他知识的同时也可以学习本民族的文化,其他学生也可以了解畲族的语言和文化。民族学校可以举行一些有关畲族文化的活动,促进畲汉的融合与发展。

  目前,宁德市部分民族小学已经开始尝试开设畲族语言课程,由于畲族没有自己的文字,编写畲族语言教材有难度,实施畲汉双语教学有困难,但可以邀请会说畲语的村民当助手,在课堂上采用传统的口授、耳听、心记的方式传承畲族语言。[4]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宣传优美的畲族语言、介绍优秀的畲族文化,以此激发畲族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我们可以加大畲族文化的宣传力度,提高畲族文化的影响力,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些文化是他们的宝贵财富。鼓励畲民传承畲族文化,以此激发年轻一代的畲民保护本民族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保护发展闽东畲族文化

  (一)保护好畲族人民原始生活环境

  任何一种非物质文化事项,其创生与传承与特定的环境休戚相关:因环境而生,因环境而传,因环境而变,因环境而衰。闽东畲族村寨便是催生、繁衍畲族文化的本土环境,这种文化的“本土性”在文化空间中占据最本色的地位。村寨文化赖以生存发展的的本土环境是闽东畲族文化生生不息、永续发展的源泉,畲族文化只有守住本土环境,才能保有自身的文化特质而永不褪色。[5]

  若闽东畲族村寨文化脱离其本土环境,其文化的原真性、活态性就会受到巨大损害,失去只属于畲族人民的生活环境,畲族文化变得不再是那么纯粹,畲族文化不再是发扬畲族精神,不再具有价值意义,而是一个空壳的表演。因此,保护好畲族人民原始生活环境至关重要。

  (二)充分运用大众传媒的力量,大力宣传畲族文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众传媒对人们的生活观念、人生体验等诸多方面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这种影响随着大众传媒在少数民族地区的迅速发展日益明显。[6]现在人民群众最离不开的的就是信息技术和传媒,政府可以采用人民群众乐于接受的方式传承和发扬畲族文化,例如,电视上可以播放一些畲族的歌曲、畲族的艺术表演等,微博上可以发布一些有关畲族特色文化的信息。总之,就是尽可能将畲族文化出现在人们可以看到的地方和平台,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传播力量,使畲族文化走出闽东、福建,走向全中国。

  (三)将闽东畲族文化作为一种资源

  政府可以将畲族文化发展成旅游业,例如,举办畲族语言文化节、建立畲族语言生态区、培养一些既会说畲语也会说普通话的双语型导游等,打造畲族与闽东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文化品牌。这样不但可以保护和传承畲族文化,让畲族人民看到本民族文化的价值,也吸引其他民族大众对畲族语言文化的关注与了解,还可以促进闽东旅游业和其他产业经济的发展。

  一个民族存在就有这个民族存在的价值,一个民族的文化是一个民族人民生活中日积月累的习惯和经验,民族文化是民族最宝贵财富。余秋雨在《何谓文化》一书中对“文化”一词的定义是,文化是一种包含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的生态共同体。它通过积累和引导,创建集体人格。

  从这个定义上看,闽东畲族文化需要畲族人民的积累和教育的引导,才能创建畲族人民自己的人格,尊重和坚持本民族文化的特性、认同和传承本民族文化才是保护畲族文化的捷径。传承和发展闽东畲族文化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需要畲族人民、社会、政府共同努力,积极传承和发展闽东畲族文化,大胆探索畲族文化发展的新方向。

  参考文献:

  [1]薛寒.闽东畲族银饰装饰艺术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3.

  [2]雷法全.对畲族文化继承与创新的思考[J].丽水学院学报,2007(3):21-23.

  [3]林鸿坚.在闽东畲族文化研究所成立大会上的讲话[J].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11-12.

  [4]丁晓静.闽西畲族语言的现状与传承[J].宿州学院学报,2015,30(12):76-79.

  [5]李益长,黄晚,伊漪.海西发展背景下闽东畲族村寨文化的开发与建构[J].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0(4):110-116

  [6]张艺.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J].人力资源管理,2012(12):159-161.

  相关期刊推荐:《人才资源开发》集专业性、指导性、服务性、可读性于一体,立足河南,放眼全国,以“紧扣人社工作主题,揭示人才成长规律”为办刊宗旨,力争成为宣传人社工作的主阵地、开发人才资源的助推器。她以组织人事工作者、各级各类人才、人力资源领域科研教学和实践工作者为主要阅读对象,是广大人事人才工作者和各级各类人才学习交流的园地。

  

2023最新分区查询入口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