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服务,正当时......期刊天空网是可靠的职称论文发表专业学术咨询服务平台!!!

民俗视野下的阜阳民间美术文化研究 ——以剪纸为例

发布时间:2019-09-18所属分类:文史论文浏览:1

摘 要: 【摘要】阜阳民间美术深受当地民俗地域生活的影响。通过对阜阳民间美术民俗文化内涵进行较为深入的剖析,诠释了当地民俗生活观念对阜阳民间美术的造型影响,进一步阐述了阜阳民间美术中所蕴含的天人合一与阴阳相合的哲学思想,并以此说明了阜阳民间美术的发

  【摘要】阜阳民间美术深受当地民俗地域生活的影响。通过对阜阳民间美术民俗文化内涵进行较为深入的剖析,诠释了当地民俗生活观念对阜阳民间美术的造型影响,进一步阐述了阜阳民间美术中所蕴含的“天人合一”与“阴阳相合”的哲学思想,并以此说明了阜阳民间美术的发展始终贯穿于当地的民俗活动中,是民俗文化的视觉形象载体。

  【关键词】民俗;民间美术;剪纸

民俗视野下的阜阳民间美术文化研究 ——以剪纸为例

  中国民间美术是“劳动人民的生产艺术”,它植根于并流传于民间,是一种的炕头艺术、乡土艺术,是劳动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从起源上来看,民间美术的出现源于民俗节令与原始崇拜等民间活动,是民俗文化的载体,并在民俗活动中被传承,与民俗生活息息相关。由此可见,民俗文化是民间美术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环境与文化沃土,进而促使中国民间美术得以不断发展与繁荣。地处皖北的阜阳民间美术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尤其以剪纸最为著名,最早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时期。从古至今,阜阳人民对剪纸的喜爱就从未间断过,无论是婚姻嫁娶还是过年过节,甚至盖房搬迁等,都习惯用剪纸贴在自家门窗之上或是装饰环境。2008年,阜阳市颍州区入选由国家文化部命名的“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同年,阜阳剪纸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由此可见,对阜阳地区民间美术的保护与研究无疑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1.阜阳民间美术的民俗文化内涵

  在中国的历史上,黄淮地区是儒、道、法、释交汇融合之地,也是中华民族文化思想的发祥地,特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该地区以农耕为基础的多元文化特征,进而形成了独特的价值观念、道德观念、思想情感、审美习惯、行为方式等,对民间美术的创作与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从而使得“这种道德伦理及情感观念与民间艺术的审美观念一起,对民众的精神意识产生重要的影响,体现了民间艺术丰富深刻的文化内涵”。[1]在创作主题方面,许多表现先贤、烈女、忠孝、仁义的题材更容易被民间劳动者们所接受并广为流传,说明了中国式的农耕文化深受儒道思想的影响并以此形成的道德观与审美观,不仅逐渐成为人们社会生活的行为标准,同时也是人们追求理想生活、表达自己思想情感的文化基础。特别是阜阳的民间剪纸,追溯其文化传承的本原,表现主题追求吉祥、圆满、喜庆,不仅体现了传统儒道思想的道德观与审美观,同时也是实用功能的一种延续,如求子纳福、祭祀崇拜、驱邪避祸等生活愿望,进而体现了人们对祖先生殖崇拜的继承与发展。除此之外,地处淮河流域的皖北地区,洪水灾害在历史上较为频繁,当地百姓对生存环境的担忧和对幸福安定生活的憧憬,使得祈求平安以及美好生活等创作题材在阜阳地区剪纸作品中被大量运用,并与当地民俗生活和劳动生产紧密相连。剪纸图案的造型与内容大多是生活中的常见事物,多用借喻、象征、谐音、符号、意象等设计手法来表达作者的意念,构成寓意性的图案。图案的线条更多采用曲线,造型充满动感,形态活泼喜庆,再搭配自由圆满的构图,使剪纸作品更具形式美感。从思想感情看,强烈的主题思想是阜阳地区剪纸艺术的主要特征之一,这也是当地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憧憬与向往的重要体现。“图必有意,意必吉祥”,因此吉祥图案在阜阳地区剪纸中占有很大的比重。

  2.民俗生活观念对阜阳民间美术的造型影响

  阜阳地区民间美术的发展始终贯穿于当地的民俗活动中,其造型的创作表现既是一种具体化的民俗,更是一种有形的文化,不仅具有作为艺术所具有的一般功能,而且具有宣扬民俗的社会意义和重要价值的作用。[2]当地的民俗文化活动是阜阳民间美术发展的最大推动力,多数民间美术作品是受民俗文化活动的影响而产生发展的,阜阳民俗文化活动不仅成为民间美术创作灵感与素材的源泉,同时,阜阳民间美术被大众所广泛接受,也进一步充实了当地民俗活动情景与内容。民俗生活观念是集体意识的产物,清朝著名诗人、外交家政治家黄遵宪先生曾说:“风俗之端,始于至微,博之而无物,察之而无形,听之而无声,然一二人倡之,千百人和之,人与人相接,人与人相续,又踵而行之,及其既成,虽其极陋甚弊者,举国之人,习以为然”。[3]如“求吉纳福”、“生存繁衍”、“功名利禄”等都是民俗文化中最重要的主题,在民间美术造型中都能得到最直观的体现。而程式化、固定化是阜阳地区绝大多数民间美术作品造型的主要特征,民俗观念的需要是作品创作的主要依据,是集体意识的物化。尤其是十二生肖、鸳鸯戏水、兔儿爷、虎头鞋、门神画、老鼠嫁女、鱼戏莲(如图1、图2)等常见的题材与内容,其表现形式已经固定化,极具特色。还有那些以象征、符号、谐音等手法表达寓意吉祥图案,如龟、鹤、松树等象征长寿,万字符有吉祥万福之意,鱼和石榴寓意多子多孙,鱼戏莲隐喻男欢女爱,枣、花生、桂圆与莲子寓意着“早生贵子”,蝙蝠和佛手谐“福”,喜鹊谐“喜”,以及鹿鹤同春、松鹤延年、麒麟送子等民俗语言早已被当地人民广泛认知。正如英国形式主义美学家克莱夫·贝尔所说:“艺术确实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它打动人,使人获得快感,这样一来,它使那些原本可能枯燥无味、微不足道的东西获得斑斓的色彩和重要的意义。”[4]

  3.哲学文化观念在阜阳民间美术中的体现

  3.1“天人合一”观念

  自古以来,传统哲学思想是中国民族文化的精髓之一,在文化理念、文化价值与文化精神方面都能得到充分的体现。“天人合一”的观念在哲学思想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它认为:“人体是一个小宇宙,人体的五脏、五官、五情、五声与自然界的五季、五方、五色、五味、五音相通、相配、相协。”阜阳地区的民俗剪纸同样深受者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影响,以隐喻、明喻、借喻的创作表现方式传达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愿望。无论是婚嫁丧娶,还是逢年过节,我们总能见到抓髻娃娃、鸳鸯、老鼠、蝴蝶、猴子、葫芦、莲花(如图3—图7)等人物与动植物的剪刻搭配,用动植物的谐音和象征意义表达对美好生活的憧憬。这种用潜藏在动植物纹样中的符号特征,应用于当地居民的各项活动中,无疑是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重要体现。在阜阳地区的民俗剪纸中,不论在任何方面,人与自然都保持着微妙的平衡,都处于相对均衡、合一的理想状态。

  3.2“阴阳相合”观念

  阴阳互补、循虚实相生是中国的民间剪纸表现形式最突出的造型特征,经过剪刀的裁剪,纸张上便会留下镂空的图案形象,实体部分是阳,镂空部分是阴,经过裁剪线条的加减变化,创作出阴阳互补的独特造型。《周易·系辞下》曰:“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在太极这一意象中,包含着阴阳相合、动静互存、疏密相见、虚实相衡的哲学道理。阴阳相合的哲学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与艺术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阜阳地区民俗剪纸作为民间传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深受“阴阳”文化的熏陶,其作品中可以随处发现大量阴阳相合、虚实相生的痕迹,从窗柩上的窗花造型,到大门上用来辟邪驱鬼的门神图案,都是成双成对出现的。在以动物为主题的剪纸作品中,如对猴、对鸡、对彘(如图8—图10)等,也都是雌雄一对,成双成对。除此之外,在表现手法方面特别是以鸳鸯、蝴蝶、荷花等为主题的剪纸作品都是一只阴刻,一只阳刻,构图形式表现为二鸟对飞,两花对称,两鱼对游等,流露出夫妻追求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

  推荐阅读:民间艺术类论文收录的杂志有哪些

  4.结束语

  作为当地民俗地域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阜阳民间美术经历了上千年的发展,极具民俗文化内涵与艺术特色。尤其是阜阳剪纸,已成为民俗活动的视觉符号,其形式与内容深受民俗活动与民俗心理的制约,使其具有鲜明的民俗性特征。它不仅传承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民族精神,同时也具有浓烈的黄土气息,尤其是阜阳民间剪纸整体风格简洁质朴,通过对大量作品的观赏,人们可以明显感受到自然流露出的淳朴、真挚的乡土情怀。阜阳地区民间美术尤其是剪纸艺术的存在与发展,是阜阳也是整个中国的灿烂的民俗文化遗产。它真实地记录着阜阳当地的民间习俗,维系并丰富着民俗文化,为阜阳民俗文化活动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进而更好地向人们展示了鲜明浓郁的皖北风情和中国韵味。

  【参考文献】

  [1]胡飞.农耕文化视阈下的阜阳民间剪纸艺术[J].长春:文艺争鸣,2012(6):149-153

  [2]易嘉勋.论民俗文化与民间美术造型的互生性[J].长沙:民族论坛,2006(2):40-41.

  [3]乔洁.谈民俗生活对传承民间美术的重要性[J].无锡:艺术与设计(理论),2011(6):263-265.

  [4]乔洁.谈民俗生活对传承民间美术的重要性[J].无锡:艺术与设计(理论),2011(6):263-265.

2023最新分区查询入口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