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服务,正当时......期刊天空网是可靠的职称工作业绩成果学术咨询服务平台!!!

基于音乐民族化逻辑的茶文化音乐创新思考

发布时间:2022-09-19所属分类:文史论文浏览:1

摘 要: 摘 要:茶文化音乐作为我国本土生产、本土生长、本土传播并对全球茶文化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一种艺术形式,亟需围绕着音乐民族化的逻辑寻找到全新的文化定位和文化方向。音乐民族化逻辑的主要内容指向在于在审美上主张走向本民族审美,音乐艺术演奏上寻求民族乐

  摘 要:茶文化音乐作为我国本土生产、本土生长、本土传播并对全球茶文化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一种艺术形式,亟需围绕着音乐民族化的逻辑寻找到全新的文化定位和文化方向。音乐民族化逻辑的主要内容指向在于在审美上主张走向“本民族审美”,音乐艺术演奏上寻求“民族乐器”,寻求音乐演奏风格的“中西均衡化”。当前茶文化音乐创新的主要历史任务包括茶文化音乐艺术的现代化、茶文化音乐的社会化。围绕着茶文化音乐创新,基于外域乐器的变奏策略、基于传统茶文化音乐名曲的编曲策略值得我们尝试。

基于音乐民族化逻辑的茶文化音乐创新思考

  关键词:音乐民族化逻辑;茶文化音乐;现代化艺术创新;传统茶文化

  长期以来,在我国音乐艺术界,人们对于诸如“音乐艺术的民族化”、 “钢琴艺术的民族化”、“小提琴艺术的本土化”等之类的话题充满了关注,可以说是学术界的一个“显学”研究领域。在当前经济全球化时代所形成的“文化全球化”的特殊语境中,“音乐民族化”代表的是一种在现代性语境中,各国面对“普世价值”等西方强势话语权下的音乐浪潮时,所形成的寻求自身民族文化、自身民族实践、自身民族精神的文化活动。茶文化音乐作为我国本土生产、本土生长、本土传播并对全球茶文化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一种艺术形式,在当前面临着西方音乐话语强权的背景下,亟需围绕着音乐民族化的逻辑寻找到全新的文化定位和文化方向。

  1 音乐民族化逻辑的主要内容指向

  在人类几千年的音乐艺术的发展历史上,受制于特定时空条件的约束和国别艺术传播渠道的限制等,“民族化”始终是一个发展的主流和主要的方式。进入 18 世纪工业化进程之后,西方凭借工业化、城市化、民主化等“现代性”因素率先在人类历史上走进了“现代社会”。受此影响,作为“现代音乐艺术”的西方音乐艺术成为人类现代音乐艺术的标准,这种进程借助于以西方为主导的国际秩序、生活习惯等获得了全球化推广。但是进入 20 世纪中后期之后,随着“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的兴起,“民族化”、“个性化”成为一种新的艺术现象。音乐民族化逻辑作为这种新思潮的一种表现,具有这样几个方面的核心内涵:

  1.1 音乐艺术审美上主张走向“本民族审美”

  尽管自现代性产生以来人类不同社会、不同文明的艺术形式走向了频密的交流和融合,并且形成了有史以来最大的艺术共性,但是在一种后现代主义文化艺术氛围中,音乐民族化逻辑最为核心的一点就是主张在审美理念、审美价值追求等方面努力寻找本民族传统的审美立场。例如,以民乐、古典乐等为表现形式的民族音乐逻辑纷纷从传统的“天人合一”、“圆融和谐”、“人物一体”、“意境营造”等审美价值立场上寻求审美的解放,以此消解西方音乐价值观、西方音乐审美观对本民族音乐艺术文化审美立场的影响。

  1.2 音乐艺术演奏上寻求“民族乐器”

  在硬件器物层面上,音乐民族化逻辑存在两个表现,其一是“用西洋乐器演奏本民族乐曲作品”,其二是用“本民族乐器演奏本民族音乐作品或其他民族音乐作品”。诚然,不同的民族具有不同特色的传统乐器,比如蒙古族的马头琴、西方的小提琴、大提琴、钢琴等。我国传统音乐艺术也有一大批属于自己的民族乐器,比如二胡、古筝、胡琴、笛子等。自 20 世纪 70-80 年代以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和西方音乐艺术更深层次地传入我国,我国兴起的民族音乐运动也越来越开始重视在演奏形式上运用我国的民族乐器演奏各种文化名曲,彰显了我国文化自信的不断成长。

  1.3 寻求音乐演奏风格的“中西均衡化”

  艺术界公认,“音乐民族化”的核心特点在于“艺术家运用本民族独特的艺术思维方式、艺术形式、艺术手法来反映现实生活,表现本民族特有的思想感情”,但是,同时又注重将本民族的审美风格、演奏风格、演奏语言等与世界通用的表现语言相结合,实现均衡化的演奏风格。以钢琴音乐民族化逻辑为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艺术界长期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过度的民族化”,即狭隘地将音乐作品内部的神韵、气质等概括为民族风格的全部,使得乐曲的演奏狭隘地局限于“古典法则”,没有认识到用国际通行的音乐语言,照样可以表现本民族的传统乐曲风格,也就丧失了与国际音乐和谐交际的目的。因此,音乐民族化逻辑并不主张狭隘地、排外地拒绝西方艺术,而是寻求演奏风格的中西均衡化。

  2 当前茶文化音乐创新的主要历史任务

  广义上来看,茶文化音乐属于一种茶文化艺术形态,可以泛指任何与茶文化实践有关的音乐艺术形态,较为典型的如黄梅戏、采茶曲、茶道曲等,是我国传统音乐艺术、民族音乐艺术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当前面临着西方音乐艺术强权的背景下,“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国梦”为我国茶文化音乐的创新提出了新的历史任务:

  2.1 茶文化音乐艺术的现代化 “现代化”

  代表着传统茶文化从内容、审美、演奏表达、思想内涵等各个方面全面适应现阶段我国主要艺术审美需求的状态。我们注意到,茶文化音乐产生于农耕文明时代,内嵌于慢生活节奏、小农经济、封建社会、封闭社会的文明形态中,但是,在当前这个开放的工业文明社会当中,现代人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同时工业化、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城市化等进程深刻地改变了现代人的审美偏好,时尚、潮流、多元审美等成为现代音乐艺术的一个核心价值观。因此,茶文化音乐需要走向现代化。

  2.2 茶文化音乐的社会化

  就目前来讲,流行音乐是最受大众喜爱的音乐类型。相比之下,以茶文化音乐为代表的传统民族音乐则显得十分小众,而这种相对小众的茶文化音乐在普及工作中存在一定的难度。调查发现,不少青少年对于采茶乐一知半解,由此足以说明茶文化音乐的普及之难。同时,从当前音乐市场、音乐受众的角度来讲,由于现代人审美细化、音乐创作细化、音乐产业分工不断精细化等的影响,“音乐艺术”作为艺术产品越来越具有市场细分的趋势,例如仅仅以“场景”这一标准来讲,音乐艺术就可以分为 “咖啡厅”、“歌舞厅(KTV)”、“办公室”、“车载”等众多的细分领域。我国茶文化音乐的创新,未来需要重视这种来自市场需求端的社会化需求。

  3 基于音乐民族化逻辑的茶文化音乐创新策略例举

  我们在思考音乐艺术民族化与茶文化音乐创新这一命题时应当看到,我国茶文化音乐艺术本身就是区域性、本土性、多元性的,它们本身就属于不同的中华亚文化当中。而在经济全球化时代立足于“本土音乐”、“民族音乐”的统一认识,它的创新可以尝试这样两个策略:

  3.1 物质器物层面:基于外域乐器的变奏策略

  现代化的音乐艺术首先是一种感官艺术,是一种借助于外在的音乐曲调给现代人以视听享受的艺术。因此,对于我国茶文化音乐的创新来讲,在保留自身民族风格的前提下,运用西方乐器、非洲乐器、日本乐器等进行变奏创新演奏形式,是一种最直观、最具试听感官的创新形式。在这方面,比如可以用钢琴、小提琴等具有国际普及度的乐器演奏我国茶文化名曲,如《高山流水》、《女驸马》等,借助于域外的乐器表达我国茶文化音乐的审美观念、审美立场等。

  3.2 音乐内涵方面:基于传统茶文化音乐名曲的编曲策略

  当前在现代性西方音乐艺术的强权话语下,包括我国茶文化音乐在内的传统音乐实际上并不被广大的青少年所推崇,因此,茶文化音乐在当前带有一定的小众音乐、亚文化的特点,年轻人群体更多地欣赏的是流行音乐、通俗音乐、西方摇滚乐、布鲁斯蓝调等音乐艺术形式,对于茶文化音乐这种偏向于古典音乐形态的艺术并不具有足够的好感。究其原因,茶文化音乐难以适应当前快节奏的生活生态是一个重要缘由。因此,茶文化音乐的创新要基于传统的民族音乐审美风格等,积极借助于新、奇、特等编曲方法,将传统的茶文化音乐编曲再创造,使之形成能够适应现代人生活节奏的艺术作品。

  期刊推荐:《福建茶叶》杂志创办于1979年。创刊以来,始终秉承“弘扬福建名茶文化、助推福建茶业发展”的宗旨,立足福建,面向全国,主要报道国内外有关茶叶科学研究成就、现代技术应用成果、生产管理先进经验、茶叶市场经济、茶文化等,深受广大茶农、茶商、茶企、茶叶科技工作者和爱茶人士的喜爱,获得各相关部门及专家们的好评与肯定。

  4 结语

  总的来讲,茶文化音乐作为我国传统优秀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在现代性下的创新需要按照艺术自身发展规律、现代人审美偏好变革、国际音乐交流趋势等进行有针对性的创新、调适。当然,这种创新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涵盖了物质层面、内容层面、演奏形式层面等不同的方面,还需要我们去进行深入的探讨。

2023最新分区查询入口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