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6-11所属分类:文史论文浏览:1次
摘 要: 高中诗歌教学的意象探讨 黄玉萍 广西梧州市蒙山县第一中学广西梧州 543000 摘要:教书育人,教书与育人相辅相成,学校是教书育人的主战
高中诗歌教学的意象探讨
黄玉萍
广西梧州市蒙山县第一中学广西梧州 543000
摘要:教书育人,教书与育人相辅相成,学校是教书育人的主战场。传统课堂上,有些教师把课堂当做自己的自留地,认为可以随意支配,肆意浪费,他们采用教学中最方便的填鸭式、灌入式教学,忽略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教学的模式上采用一言堂,教学方法单一,偶尔稍作课堂教学改革,往往也是昙花一现,很难打破传统教学思维的束缚,学生接受老师所给的信息是单一的、模式化刺激,常常是老师讲的累到吐血,一个人在上面费力的唱着独角戏,底下呼呼大睡一片;教学效果如何,听天由命。
关键词:古代诗歌;高效课堂;课堂氛围
1.课堂教学的现状
古诗教学一直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语文核心素养培育的重点所在,在基层县城中学教学中,古代诗歌课堂教学一直是高效课堂的最大阻力,如何营造高效、互动的教学氛围是我们一直在思考和追求的。培养学生勇敢面对人生风雨的精神,具有乐观、淡然、自适的人生态度。原始的课堂教学消磨了学生内在的主动精神和探索欲望,也无法实现教师的专业提升和职业幸福感。
作为一线的语文教师,我们希望目前的教学状况有所改变,然而,新课改有点像别里科夫之死,总是感受不到实质性的变化。教学依然以老模式为主的,新的尝试总是浅尝辄止。课堂教学,总是微波清澜,涟漪点点,对学生的触动并不大。诗歌教学时,老师们拿到一首诗歌,往往是先讲解意思,再析手法,再谈思想感情,一首很优美有意境的诗歌经过语文老师的肢解之后,变成了一堆零碎的结构与部件。这样的诗歌教学很难看到诗歌的优美意境。很多时候,我在想,这样的传统教学方式是不是对优秀的诗歌文化的一种亵渎,是不是对现有资源的一种浪费。
2.高效课堂的要素
高效课堂是指学习效果和单位时间之比。学习效果越大,有效教学越好;单位时间越小,效率越高。高效课堂应是知识的重新生成,不是簡单传递,是以学生重新探索,生成内化内在的知识。在这里,课堂是沃土,学生是种子,幼苗需要学校教师施肥、浇水。教室是舞台,学生成就自信与梦想的舞台。高效课堂就意味着:教育即解放,教师即开发,学生即创造,教室即成长。要让学生在课堂上有三动:心动、行动、激动。成功的一节教学课,应该是教学设计能让学生心动;教学过程能让学生行动;教学结果让学生激动,这样才能亲其师
信其道。
3.诗歌课堂教学高效的几点做法
3.1 披文入情,重视朗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朗读需要结合眼睛、耳朵、嘴巴等各种器官,是一种综合活动。朗读是诗歌教学的法宝,学生在反复朗读中可以认知文字含义和感受声律和谐、明悟作品的思想感情,领略作品的韵味意境。在课堂教学中,朗读的方式可以多样化,借助音频、视频媒介,直观的画面和声音冲击学生的感受,通过教师的规范化朗读来激发学生热爱古诗文的兴趣。可以让学生朗读,来调动学生主体参与意识。例如《琵琶行》一文,课文第二段中对琵琶女弹奏技艺的描写,尤其是用语言文字对音乐描写的十四句,应该作为朗读的典范,在朗读时要把握诗句所描写的内容,要与琵琶曲旋律相应的出现自己的高低起伏抑扬不定的节奏、语气,直观的朗读很容易领会这十四句诗所表现的琵琶这种乐器的声音、感情等方面的特点。朗读必然给学生深刻的印象,深远的影响。
3.2 举一反三,找出规律: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中国古诗文知识多而庞杂,这些杂乱的知识需要我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分门别类,掌握他们的特点,才能在各种问题立于不败之地。如《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杨柳岸,晓风残月”,准确理解这些句子就要用到意向。意向是古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诗人情感的重要载体。可以说掌握了它就是掌握了解读诗歌鉴赏的一把钥匙。因此,在诗歌教学时尤其注重引导学生关注常见的意向,像杨柳、寒蝉、雨的意向,这些古诗词中常见的意向,我们可以进行积累,再把它们分门别类,以后再遇见这类意向时就可以很好把握。如:月亮是古诗词常见的意向,“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苏轼《江城子》)古人重别离,离别之时往往以月来寄托相思之情。除了意向,像诗歌中其他的带有规律性的东西,像诗歌的题材的分类,在诗歌的教学中我们都可以启发学生去学习,去总结,带有这样目的性的去听课,课堂效果会更好。
3.3 情由心生,注重运用:诗言志,文传情,情感是是一切生命的内核,诗歌也不例外。学习诗歌时,我们要抓住诗的形象、意境,体悟诗歌的情感。要让学生有种原来还可以这样表达情感的顿悟。学生学习古诗歌的最大动力在于:学生觉得学习古诗文对自己今后的人生有很大帮助,能转化诗人的经历为自己的人生阅历。以苏轼的《定风波》为例。先披文以入情,由诗歌的内容入手,遇雨是人生平常事一桩。在上学途中遇雨时,你会怎样办,怎样想?教师再进一步分析,现实生活中的风雨和人生的风雨,此风雨和彼风雨,两者的相通点与不同点在哪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通过阅读《定风波》去感受苏轼是如何面对人生风雨的。首先,知人论诗,诗歌所写的内容肯定与作者的生平境遇是分不开的,教师的讲解苏轼的人生遭遇,尤其是苏轼在面对人生的风雨时的态度。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当我们也遭遇这样的坎坷,我们该如何去面对,面对苏轼的乐观旷达态度,我们积极吸取他的乐观阳光的态度,积极面对人生风雨。同时,组织学生进行深入探究思考,让学生相互讨论分享自己的人生体验,深入诗词内容,通过自己对诗词本身的于都思考,联系自身的经历,形成处理问题的能力。
教学改革势在必行,高效课堂是未来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古诗文的比重在高中课本中越来越大,古诗是一笔财富,古诗作者的人生经历是一种别样的人生,高中学生掌握一定古诗文知识是十分必要的。如果高中语文老师能好好利用,精心设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不仅可以增强学生自身的文化素质,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才能。
参考文献:
[1] 张学立.《北京教育》,《诱思式五步课堂教学法”的实践》,2003年,知网.
[2] 江西师范科技大学.《高效课堂理论、方法与途径——打造高效课堂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