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服务,正当时...... 期刊天空网是可靠的职称论文发表专业学术咨询服务平台!!!

新时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观的生成逻辑

发布时间:2021-07-28所属分类:文史论文浏览:1

摘 要: [摘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下,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成为一项急迫的时代课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逐步形成了内涵丰富的人与自然和谐

  [摘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下,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成为一项急迫的时代课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逐步形成了内涵丰富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观。中国共产党百年的生态文明建设历程展现了其历史逻辑,新时代我国经济、政治和价值层面的发展现状展现了现实逻辑,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形成的实践原则、实践理念和实践保障展现了实践逻辑,这三者紧密结合,共同构成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观的生成逻辑。

新时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观的生成逻辑

  [关键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历史逻辑;现实逻辑;实践逻辑

  如何在保持经济稳步增长、社会不断进步的同时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这是新时代提出的一项重大课题。基于对这一现实问题的清晰认识,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以人与自然关系发展的历史经验为奠基石,以建设新时代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现实要求为指向标,坚持与时俱进,守正创新,在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新时代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观。新时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观的生成,蕴含了深刻的历史逻辑、现实逻辑和实践逻辑。

  一、新时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观生成的历史逻辑

  任何理论都是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逐渐积淀形成的,新时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观是中国共产党孜孜以求、不断探索人与自然关系的伟大思想结晶。中国共产党百年的生态文明建设进程蕴含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入思考,是研究新时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观不可忽视的思想根基和历史渊源。

  (一)革命建设时期倡导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革命建设时期的中国逐步从战火带来的满目疮痍中走向复兴。在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建设事业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党中央根据当时我国自然环境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系列旨在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举措。

  植树造林,绿化环境。党中央充分地认识到了植树造林对生态环境的战略作用,倡导在尚未开发的荒山和荒地上通过植树等方式实现绿化,对已有的植被、林地实行保护,强调要在“一切能够植树造林的地方都要努力植树造林,逐步绿化我们的国家”①。凸显了党中央对实现我国绿化面积迅速提升、生态环境获得有效改善的决心。透过这一系列植绿、增绿、护绿的行动,可以看到人们生态意识的逐步觉醒。同时,党中央这一决策也不仅仅是针对环境,还包含着对资源和经济的考量。毛泽东在谈到植树造林与农业的关系时提到,“森林的培养,畜产的增殖,也是农业的重要部分”②。广袤的林地不仅可以防风固沙,还能够保护农田,林业作为一种重要的资源,其发展程度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水平,因此,植树造林对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有重大意义。

  节约资源,合理开发。毛泽东认为,经济要想稳定发展,就必须重视资源的利用效率。无论是日常生活,还是工农业生产,都要坚决杜绝资源的不合理利用行为,即便是因刚刚起步而急需大量自然资源的社会主义工业,也应在不影响生产的前提下将资源的用量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之内,这就非常明显地体现出党中央不以对生态环境的过度索取来交换经济的短暂繁荣的态度。而除了重视对已有资源的保护之外,还强调对可再生能源的合理开发。一方面推动一系列水利工程的建设,这不仅缓解了传统火力发电造成的资源紧张,也对我国水资源的调配、农业灾害的防治起到了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倡导对沼气、太阳能等资源的开发利用,在满足广大农村地区生产生活需求的同时,也有效地保护了生态环境,从而使人与自然的关系发展更加协调。

  控制人口,缓解压力。革命建设时期,我国的人口规模急剧扩大,对物质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多,这不仅给经济的发展造成了压力,也同样加剧了资源环境的紧张。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很难长期与不加节制地增长的人口相匹配,如果再不对人口加以控制,就会对经济社会的发展造成难以遏制的影响。因此,党中央提出,人类要自己控制自己,实现有计划的生育。“计划生育”的提出为控制我国人口的无节制增长提供了一个较为合理的方案,这是在当时我国基本国情下的科学决断,为我国进一步解决人地矛盾等资源问题奠定了基础,更为建设人与自然关系协调发展的社会作出了贡献。

  (二)改革开放时期推进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同时,党中央领导集体对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也给予了更多的重视。在吸取革命建设时期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新方案和新举措,形成了具有深远影响的一系列思想理论。

  科学技术是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改革开放后,日新月异的科技逐渐显现出了其促使我国社会迅速进步的如同引擎般的效能。邓小平同志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不仅强调了科技对经济发展的巨大推进作用,还蕴含着发挥科技优势推进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引领。这也成为党中央在后期始终坚持的基本方向。一方面,在农业生产领域,强调科技与农业相结合,应用新型科技手段解决农业发展中不断出现的生态问题。并通过科学的方法找到合理开发农业资源的有效途径,实现农业经济发展和农业生态建设的双赢。另一方面,在产业结构调整层面,合理运用科学技术的力量加快实现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推进完成高能耗高污染产业向高效率低污染产业的华丽蜕变,缓解我国资源消耗的巨大压力,强调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在保持经济稳步增长前提下,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持续动力。

  生态法制是保护生态的关键。法律法规对于各行各业的约束始终是具有重要效力的,它能够保证其规范有序、持续不断地进行发展。因此,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邓小平同志十分注重生态法制这个关键要素,从法制的高度上为生态保驾护航。在他的积极支持和推动下,《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得以问世。他强调,生态环境的保护制度需要有完备的立法作为保障和支撑,及时发现环境保护制度立法的缺位,尽快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③。

  江泽民同志以邓小平的生态法制思想为基础,对此作了进一步的健全和完善,推动并强化了生态保护的法制化,将其作为依法治国方略的一个重要环节,并加强了对环境保护的司法的落实力度,《节约能源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等一系列法律、法规相继问世。只有生态保护步入法制化的进程,我国的各项生态保护制度和工作才能有机会顺利施行和展开。

  保护资源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在邓小平同志提出“将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结合起来”的基础上,江泽民同志将保护资源环境的重要性提升到国家战略的层面,提出了“保护资源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①的科学论断,使得“可持续发展”成为指导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基本方针政策,这也表明了党中央领导集体对做好生态保护工作的坚定决心。江泽民同志指出,经济的发展是全面协调的发展,“都要坚持以生态环境良性循环为基础,这样的发展才是健康的、可持续的”②。只有将生态环境的保护落实到位,生产力才能得到更好地发展,社会经济才能更持久地迸发活力。从这个意义上说,保护生态环境,是具有长远眼光的明智之举,也是我国推进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发展战略。

  (三)新世纪时期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进入

  21世纪以来,我国社会的各个不同阶层都在一定程度上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有了进一步的深入认识。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在充分吸收以往生态发展思想理念的基础上,更加强调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并首次提出将“生态文明建设”置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突出位置,以“科学发展观”为核心理念,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以人为本,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强调坚持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加强对人民群众幸福安定的关注。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时期,有时会出现因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生态环境的情况,使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甚至使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等切身利益受到损害。对此胡锦涛同志指出,要坚持“利为民所谋”③,将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做到“以人为本”。这不仅表明了党中央领导集体对人民群众追求良好生态环境的重视,也成为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向标。人们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只有密切关注周围生态环境的变化,遵循自然发展的规律,形成爱护自然、保护自然的自我意识,才能避免生态破坏的负面影响殃及人类自身,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统筹兼顾,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向前发展的进程中,一系列生态思想和实践成果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了,我国在如何做到经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和谐并举的层面已初见成效。在此基础上,胡锦涛同志进一步提出了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科学论断。他强调,“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不断保护和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④,以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为目标。这个目标的实现,需要全社会齐心协力地参与进来。一方面,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项长期的战略,对我国公民的生态环保意识和生态文明素养有着很高的要求;另一方面,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也需要社会生产各个领域的积极配合,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以及减少生产对环境造成的负面效应。因此,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需要全面统筹,为实现二者的和谐发展指明道路。

  二、新时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观生成的现实逻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既秉承以往的生态理念,又从更全面的战略高度上,基于我国新时代经济、政治、价值层面的现实状况,

  提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科学理念。

  (一)经济层面———新发展理念

  如何在满足经济发展需求与保护生态环境之间做好平衡,是贯穿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长期课题。习近平同志指出,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观融合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深层逻辑,与新发展理念所蕴含的时代精神十分契合,成为经济层面难能可贵的生态思维。

  首先,从内涵上来说,新发展理念是对马克思生态思想的丰富和发展。“生态学”以动植物的生存空间研究为起点,经过漫长的发展衍生了不同的方向,其中就包括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层面。马克思一生都在致力于“人的解放”问题,“人的解放”既包括人自身的解放,还包含自然的解放。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自然进行了划分,将人类尚未认识到的自然称为“自在自然”、已经或即将被人类涉足的自然称为“人化自然”。由于劳动实践组成了人与自然关系的纽带环节,才有了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马克思表明了人与自然的双向辩证关系即人是自然的存在物,自然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必要条件。新发展理念秉持着在经济发展中顺应自然、遵循规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论内涵,与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相契合,在对当今时代和我国国情的具体分析的基础上创新了传统发展观。新发展理念体现了经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型融合,包含了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实践方式的根本改变,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其次,从发展目标上来说,新发展理念致力于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互利共赢。习近平同志在讲话中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论断,点明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①这体现了人们在劳动实践中由“用良好环境换取经济发展”的思维向希望二者兼而有之的转化,从对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平等视之到对生态保护突出强调的转化,这两种转变体现了我国发展理念中生态理性的增强。一方面,经济发展“绿色化”可以取代传统的高消耗、高污染的工业方式,消除工业发展对人们生存环境的巨大威胁,代之以低能耗、低污染或无污染的经济方式,缩短自然资源的自我修复周期,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重视环境保护,可以缓解人与自然之间的尖锐冲突,摆脱人一味向自然索取的单边关系,在理性改造自然的同时,顺应自然,尊重规律,构造人与自然关系的双元体系结构,促进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解”,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共生。

  (二)政治层面———“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

  “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是党在新时代背景下提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任务书,构建了一幅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相互协调发展的总体布局蓝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规划蓝图和任务设置,把人的全面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改善纳入国家战略目标,体现了在政治层面上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综合考量。

  首先,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是对于人类发展和人与自然关系的科学判断,反映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前进方向。随着我国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物质财富不断增加,人们对美好生活环境的向往也不断提升。党制定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目标,就是要在建设和谐社会的整体指向之下,对人与自然关系提出协调发展的小目标。由此产生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思想为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提供科学的生态视角,避免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只追求经济增长、求量不求质而造成巨大的生态压力,弥补以往高速发展中的诸多生态缺口。同时,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也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思想提供具体的践行路径,二者同途同归,相生相伴,内在统一。因此,关照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有利于改善突出的环境问题,实现百姓富与生态美的有机统一,对实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

  相关期刊推荐:《理论学刊杂志》创刊于1984年,本刊为月刊,读者对象:广大社会科学研究人员和党政干部,各级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党校、大专院校、广大理论工作者。设有:哲学,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党的建设,政治学,社会学,领导学,人才学等栏目。

  其次,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基本原则的生态文明建设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重在“一体”,缺少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成其为“一体”。以往制定经济社会目标的着力点往往聚焦在经济的发展水平问题上,其深层次的指向是促进经济的大力发展。而新时代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则是强调促进我国的经济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及生态文明彼此协调一致、可持续发展。在物质生活满足、精神生活丰富、社会法制日益健全的环境下,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对脱节显得尤为突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其他方面的建设过程也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实现提供策略支撑和物质保障,为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达成提供了不竭的动力和现实可能性。

  (三)价值层面———人民至上的价值旨归

  人民至上是融入习近平同志治国理政思想内涵的价值旨归。人作为自然的存在物,生存发展是其必需的诉求。同时,人作为社会的存在物,不能脱离社会关系。从这个角度来讲,人的生存发展同时连接着与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紧张直接引发了一系列的生态问题,人与人之间的利益斗争、资源争夺也始终羁绊着自然。因此,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增进人民福祉的必然要求。

  首先,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始终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增进民生福祉,是对马克思生态民本思想的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一生致力于人的解放问题,一方面,马克思关于自由与必然的辩证关系分析,包含有遵循自然规律的潜在意蕴。人是自然的存在物,从自然中获得生存所需,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使人们实现真正的“自由”。另一方面,马克思关于人的“解放”理论不仅关涉到人自身的解放,而且关涉到自然的解放。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追求自身自由而全面发展,不仅意味着解放自身,也意味着解放自然。人的实践活动作为人与自然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中介,人的实践活动与环境的改变具有一致性,生存环境是否合乎人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的实践活动。在上述人与自然辨证关系的论述中,马克思始终把人的发展作为最终目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思想是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思想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具体实际提出的,它追求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坚持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始终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其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民至上价值旨归的题中应有之义。中国共产党始终从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出发,事事为人民群众着想,从革命建设时期到改革开放时期,再到新世纪,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思想理论始终关注着人民,一切为了人民,为了人民的一切。新时代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观,依然以人民利益作为至高至上的指向标,为当今时代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新思路,构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与人与社会的和谐将达到高度的统一”的宏伟蓝图①。而在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下,民生和生态存在着发展不平衡问题。以高消耗、高污染提高产能,追求产业数量,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实际上,改善民生与发展生态从来不是对立的两极,两者具有内在一致性。发展绿色经济、弘扬绿色政治,宣传生态理念既是民生,也是民意。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理论引导,遵循自然规律,发展可持续经济,这个理念不仅仅影响了我们国家,也引起了世界上更多国家的关注和共鸣,是关系到全人类命运的重大决断。因此,将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作为引领和目标,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社会是人民至上价值指向的题中应有之义。——论文作者:王青

2023最新分区查询入口

SCI SSCI AHCI